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可以消耗掉一些多余的杂牌军。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11月21日,蒋介石颁布新一轮作战命令,作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兹派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所有北路入湘第六路总指挥薛岳部及周浑元部,统归指挥,并率在湘各部队及民团,追剿西窜之匪,务希各部精诚团结歼灭该‘匪’于湘水以东地区。”并“调集各路人马,总共有100个团,40万人。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口袋阵”

第694章、击落侦察机() 
第694章、击落侦察机

    为此,蒋介石还在南昌行营亲笔写下一封“中正手谕”,命令飞行员用飞机把它空投到湘江前线,希望能够激励何健率领湘军戮力死战,务必在湘江给敌人造成足够沉重的杀伤。

    ——芸樵兄(何键字)勋鉴:今委兄以大任,勿负党国之重托,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督剿。并录古诗一首相勉: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显然,沿着已经被敌人摸透的进军路线,在敌人预先选定的战场上,跟绝对优势数量的敌军硬拼死磕,而敌方统帅又是反。共最死硬的何健红军在湘江之战当中的惨烈牺牲,似乎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然而,就在国民党当局精心安排部署,集结了多个重兵集团,设下了天罗地网,磨刀霍霍地准备在湘江战场上彻底毁灭中央红军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江浙地区却突然告急。

    ——就在湘江战役酝酿的前夕,红军抗日先遣队(即红十军团)第19师、第20师突然攻入浙江的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一带,切断了重要的浙赣铁路,给江浙地区带来了巨大恐慌。

    于是,蒋介石只得从江西玉山急调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赶往浙赣边境堵防红十军团。

    但粟裕和寻淮洲带领红19师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一路征战,渡过新安江,穿越杭(州)淳(安)公路,出其不意地回师浙西,成功甩掉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随即还跟沿途的浙江保安团打了大小十余仗,歼敌二百五十余人——早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浙江兵就以懦弱不堪战而著称,如今挡在红军面前的,又尽是些拿着鸟铳和抬枪,连土匪都打不过的地方保安团,基本上是听到枪响就散——因此,红军不仅在浙江战场上连续取得胜利,并且还进一步向沪宁杭这片全国最富庶的精华地区前进

    沪宁杭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财赋重地,也是蒋介石赖以统领全国的核心根基,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此,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搁下湘江战场上的中央红军,一边在江浙地区仓促搜罗兵马,准备先消灭掉犹如芒刺在背的红十军团,一边电令国民党各县长:“督率团队,固守待援,万一守御力尽,则与城共亡”,否则“失陷城镇,糜烂地方,则军法俱在,决不姑宽”!

    所以,当王秋等人赶到昌化,并且被当地保安团和警察围攻的时候,皖南浙北地区已是重兵云集——为了京畿重地的安全,蒋介石一口气调集了战场附近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包括国民党浙江保安纵队、补充第1旅、第9师、第4师、第78师468团,外加一些连番号都没有的杂牌武装,由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担任最高指挥官,加紧堵截追剿仅有一万人的红十军团,以确保省城杭州的安全。

    然而,国民党参与围剿的兵力虽多,战斗力却十分堪忧——蒋介石嫡系的精兵强将,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如今不是在湘江战场狙击中央红军,就是在中央苏区“清剿残匪”,还有一部分要放在首都担任戍卫部队,不能轻动。在作为大后方的江浙地区,守备兵力十分空虚所以,俞济时麾下虽然有合计二十个团,“号称”二十万人,但至少有一半的兵额被吃了空饷,那些保安团也普遍是几个人才能当一个人用。

    不过,在这些以废柴豆腐渣为主的围剿部队之中,也有那么几根硬骨头——比如补充1旅王耀武部。

    “最新的情报已经打探出来了!粟裕和寻淮洲率领的红19师,一直在沿着浙皖两省的边界线走钢丝,如今刚刚从皖南方向踏进昌化县边缘。但追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倒是先一步抵达了昌化县的腹地。”

    在仔细监听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无线电报,并且结合本地探子收集到的传闻流言之后,王秋一边用棍子在作战地图上比比划划,一边如此总结说,“其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要数补充第1旅王耀武部。”

    “补充第1旅?好逊的名字,听着就像是杂牌部队的模样”马彤小声嘀咕说。

    “这你可就猜错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虽然挂着个‘补充’的头衔,其实并不属于二流杂牌军,它是在1933年冬由国民党中央保安编练处的3个补充团改编。统一装备进口的德国军械,官兵的素质也高,军官多是军校毕业,士兵多是北方人,战斗力并不弱。呃,这支部队在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出名的番号——整编74师!就是孟良崮战役之中,被张灵甫打到全灭的那支部队”王秋放下小木棍,起身解释说。

    “呃,就是那个‘打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哦,我想起来了”

    马彤这才恍然大悟,“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啊!可指挥官为啥不是张灵甫?”

    “咳咳,张灵甫的辈分太低,现在还没有被提拔起来。眼下指挥这支部队的人,是张灵甫的老上司王耀武——顺便说一句,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王耀武也依然是张灵甫的上司”

    杨教授干咳了几声,凑过来解释说,“你也不要小看这个王耀武啊!当年南下堵截南昌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就有他;第四次"围剿"中,他还曾经坚守战略要地宜黄24天未被红军攻破,被蒋介石誉为奇迹。”

    “总之,这个德械旅就在我们的南面,昌化溪下游不到三十公里之外。而红十军团则在西边的山区深处——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虽然距离不远,但消息闭塞的红军未必能探听到我们占据昌化的消息,而国民党军队倒是很有可能先来一步呃,不对,恐怕不是很有可能,而是已经来了”

    听着远处天际传来的飞机引擎声,王秋从窗口抬头出去仰望了一眼,然后苦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刚刚从宿醉中醒来的索尼娅,也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发出了进行防空作战的命令

    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下,一架使用木结构框架和帆布蒙皮,在的机翼上绘制着国民党青天白日徽章的双翼侦察机,从中央航空学校所属的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先是沿着富春江向西飞了一段,然后在富春江与昌化溪的交汇口转向,晃悠悠地沿着昌化溪,从东南方朝着上游的昌化县城飞来。

    ——这个年代的飞机可没有装备gps导航系统,而国民党使用的老式双翼侦察机上,干脆连无线电都没有,所以在飞行的时候,全靠驾驶员的肉眼观察来确定自身位置和地形路线,遇到雨雾天气很容易迷航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们都习惯于沿着河流、铁路和海岸线飞行,以防在天上“迷路”。

    幸好,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视野良好,风势微弱,很适合这种速度慢、抗风能力较差的老式双翼机升空飞行。飞机上的两位国民党飞官(飞行军官)全都表情轻松,甚至还哼起了小调。

    虽然他们驾驶的“可赛”式飞机,如今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产品,但对于国民党来说已经够用了。

    ——“可塞”式双坐侦察/轻轰炸机,由美国线斯沃特飞机公司生产并出口,代号v…65、v…92,双翼双座,乘员2人:驾驶员和侦察、轰炸员,机长8。68米,翼长10。5米,机高3。29米,空重1377公斤,总重2170公斤,最高速度237公里/小时,升限6250米,航程960公里,在左右下机翼中段分别装有7。62毫米固定机枪一架和照相机一台,翼下配备有a…3式炸弹架,可携带50公斤炸弹2枚。

    原本在“可塞”式飞机的后舱,还装有向后方射击的活动机枪一挺,用于驱逐从后面来袭的敌机。但由于如今的国民党空军只需要懂得对地攻击的本领,根本没有空战的需要。所以为了减轻起飞重量,延长滞空时间,就把这挺机枪给拆掉了——山沟沟里的工农红军根本没有空军,而各路军阀之中,也只有东北的张学良、迪化的盛世才和广东的陈济棠拥有独立的飞行队。其中,盛世才距离太远,东北军又早已瓦解,广东空军虽然算是劲敌,但好歹还没有跟中央撕破脸因此,国民党空军目前只要会对地攻击就行了。

    而且,他们今天执行的只是一次侦察任务,干脆连对地攻击都不一定需要。

    ——昨天上午的时候,有个貌似官员的疯子冲进了临安县政府,叫叫嚷嚷地说什么悍匪攻破了昌化县这个倒是很正常,红脑壳头目方志敏在浙西皖南的山区已经活跃了很久,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穷泥腿子被他们煽动起来造反,偶尔丢个偏远县城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他接下来居然又胡诌什么镇上冒出了苏联人的铁甲车队,还有好几千红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国际纵队——这个就太可笑了吧!

    喂喂!你就是害怕承担丢失县城的杀头之罪,也不能像这样乱喷口水、胡说八道啊!

    苏联人的铁甲车?呵呵,这些铁甲车是怎么突破北方边境,渡过黄河长江,一口气冲到浙江来的?还有好几千洋鬼子红军瞧你这话说的!咱们这儿又不是上海,如今浙江全省有没有几千洋鬼子都难说呢!

    不管怎么样,昌化县闹出了乱子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如今昌化县的电报线路已经被切断,而当地又没有无线电台,也不通电话。所以,省府杭州的大佬们在接到报告之后,就决定派飞机过去侦查一下。

    于是,这架晃悠悠又慢悠悠的“可塞”式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