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上海,似乎在任何时代都兼具着天堂和地狱两种特征,让你忍不住爱它,更忍不住恨它。”

    站在马路旁边,注视着来往穿梭的人群,马彤学姐忍不住叹了口气,如此总结说道。

    “在任何时候,上海都不是天堂。现在的它,只是一颗外国殖民势力从祖国母亲身上吸血的毒牙,依靠着从整个中华大地上搜刮到的财富,营造出一种建立在几千万百姓血泪之上的畸形繁华!”

    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杨文理政委却毫不客气地断言说,“凭借帝国主义列强霸权凌驾于世的国中之国,依靠吸…吮中…国人自相残杀流出的血而肥,这样耻辱的繁华不要也罢!”

    再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了此行的正式任务——调查市场、考察物价,为日后的跨时空贸易预先做准备。

第651章、疯狂倾销的前奏(上)() 
第651章、疯狂倾销的前奏(上)

    跟后世相比,民国时代上海市面上让众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各种工业品的价格之高昂。

    ——没办法,在王秋的那个时代,祖国早已成了货真价实的“世界工厂”,连黑非洲热带雨林最偏僻的旮旯里,那些举着标枪狩猎野鹿的部落猎人,脚上往往也套着一双中…国产的运动鞋

    而民国时代的上海滩呢?铁钉被叫做洋钉,水泥被叫成洋灰,煤油被叫成洋油,连小小一根火柴都被叫做洋火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实在是相当的悲催。

    即使在工业最发达的上海,它所谓的八大工业支柱,也不过是轻纺、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皮革、橡胶而已,实在是初级到了不能再初级的地步,连农业急需的化肥都无法大量提供。

    更可悲的是,就连这些轻工业部门,也多半被掌握在外资企业,尤其是日资企业的手中

    因此,这个貌似繁华兴盛、时尚摩登的大上海,其实乃是一座消费型城市,而非一座生产型城市,上海人维持“现代化都市生活方式”的各种日用工业品,有很大一部分完全依赖于进口。

    其中,那些中…国民族资本家能够自行生产的轻工业产品,比如说香烟、肥皂、火柴等等,在上海的价格应该还算是比较便宜——以这个时代的一般标准而言。至于进口货嘛嗯,眼下又没有后世那种十几万吨的巨型集装箱船,货运费用远远没有那么廉价,还要考虑到欧美各国远比中…国更高的人力资源薪资水平,再加上万里迢迢的转口运费,这商品价格可真是坐了火箭一般往上涨。

    “区区一块机械手表,也不是名牌,竟然要价一百四十块大洋!相当于上海普通职员半年的薪水!”

    从一家店铺里出来的时候,王秋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我现在手上的这块地摊货,造型比他们店里的破表漂亮多了,记得当初买的时候才花了六十元人民币!就算是上等牌子的名表,只要别去买限量版劳力士这样的贵族奢侈品,两三千人民币也就已经很足够了这年头怎么连买个表都要倾家荡产啊!”

    “这并不奇怪,没有工业的国家就是这样吃亏。谁叫你们中…国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生产手表呢?”

    小鸟游真白前首相摸着下巴,如此评论说,“即使是一个世纪之后,这种情况也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我曾经走访过一些非洲国家的首都,那里的城市看着破破烂烂,物价却贵得出奇,上网吧的费用竟然高达每小时十美元甚至十五美元,因为一切电脑配件和耗材都要从几千公里之外运来”

    “差不多的事情,我也听说过——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大学女同学,前不久结了婚,跟丈夫一起去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度蜜月,那地方看着也不过是一片热带渔村的景象,谁知一看物价可真是”

    马彤学姐也摇头叹息地插嘴进来,“唉,因为他们的返程机票订得晚了点儿,又是按照国内标准带的旅费,结果在最后几天里,几乎只能在旅馆里吃自带的康师傅泡面熬日子,还被服务生丢白眼”

    “是啊,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为了买一台彩色电视机,那可真的是非得要攀人情托关系,花上几年的积蓄,弄到倾家荡产不可——普通工人的月薪不过两三百,一台彩电就要一千多块钱,没有门路的人还未必买得到。但是,等到我穿越过来的时候,彩电什么的似乎早就已经变成白菜价了”

    女文青金奇娜同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来到这个时代的大上海之后,我起初看看好像电灯、电话、收音机、汽车这些东西样样都有,似乎跟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环境相差不大,最多就是体型笨重一些,功能落后一些罢了。可是仔细一看,这些玩意儿价格却实在令人咋舌啊!

    举个例子来说吧,普普通通的热水瓶,在这个年代居然被叫成是什么‘魔法瓶’!而且一只竹壳热水瓶就要三块大洋!三个银元啊!这么多钱,在眼下的上海,都足够办一桌还算像样的酒席了!”

    “嗯,放在我们那会儿,买一个热水瓶的钱,顶多也就能买一个盒饭,还得是菜色很差的”

    王秋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民国年代的一块银元,好歹也有半两重(按规定,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含银88%,还有镍和铜。),放在现代古币市场上的收购价,一般在两三百元人民币左右当然,任何一个地方的古币市场容量都是非常有限,如果贸然投入大量银元的话,势必会造成价格暴跌。

    但是,即使只算大洋里面的纯银,回炉重炼,一枚银元至少也能提炼出二十克的白银,不管再怎么考虑折价和火耗,最起码一枚银元五十元人民币总是能够换到的

    “既然如此,我们索性批发大量热水瓶过来倾销怎么样?即使降价到一块银元一只热水瓶,也已经是暴利了!”他的头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对众人如此提议道,“嗯,还有机械表、老花镜和照相机,这些都是民国时代很昂贵而现代社会比较便宜的玩意儿——这年头的中…国还无法生产光学玻璃镜头。”

    “嗯,钟表和热水瓶或许还可以考虑一下,老花镜、望远镜和放大镜也可以进一批货过来试试水但照相机就简直是开玩笑了——我们那边基本都是用数码相机,拿过来之后怎么印照片?”

    杨教授对此翻了个白眼,“就算是能搞到一些用胶卷的照相机,我敢打赌未来的柯达、富士和乐凯胶卷,眼下这上海的任何一家照相馆恐怕都没法冲洗难道要卖那种‘拍立得’的即刻成影式照相机?”

    “这样也未尝不可啊!只要进货价钱合适的话”王秋耸了耸肩肩膀,叹着气说道,“可惜,在我们那边,随着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像的普及,‘拍立得’已经成了淘汰产品,好像早就停止生产了”

    “电风扇和台灯应该也可以考虑一下,我在南京路上的商店里,看到这个年代的电器全都非常笨重,都是用实心木材甚至铸铁、铸铜来制造的底座和框架,看上去死沉死沉的,而且价钱也很贵。”

    元气萝莉蔡蓉也举起手来提议说,“还有收音机应该也会有销路,不过得要先试试能否收到这个时代的电台然后是电饭锅——上海人一般都是以大米饭为主食的,电饭锅按道理肯定会很有市场”

    “我觉得,最能赚钱的商品应该还是各种抗生素药物吧!如今的肺结核与梅毒还是绝症,患病的人也挺不少,若是能够推出一些特效药,各大医院肯定都会来抢购的”

    马彤低头思考了片刻,同样提出了一个建议,“对了!还可以试试伟…哥和安全…套!这年代上海的各国交际花那么多,想必销路肯定很火爆!嗯,我可以亲自去推销!”

    她眉飞色舞地说道,全然不顾其他人一脸囧囧有神的纠结表情。

    ——身为一个黄花大闺女,跑到红灯区去推销安全…套马彤学姐,你的节操到底在哪里?

    “咳咳,我记得安全…套在民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当然是进口的,被上海人叫做‘洋大卵子’,貌似也没多少销路而且,有些事情最好还是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不能总想着一步登天赚大钱”

    杨教授干咳几声,岔开了话题,“我觉得,咱们现在对旧上海的商业氛围和各种潜…规…则都不太熟悉,对市场需求的评估也未必准确,所以最好还是先从一些小生意做起,免得血本无归”

    跟各种进口工业品的极端昂贵相比,民国时代上海人在日常饮食上的花费,就显得比较便宜了。

    在此时的上海,白米的价格是四块大洋左右一担,生鲜猪肉是三角钱一斤,一个铜元可换一枚鸡蛋,王秋他们吃的灌汤包子,也只要两个铜元一只,而且个头比他们在后世上海买的包子要大上一圈儿。

    为了弄清楚上海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水平,在吃中饭的时候,王秋他们还特意钻进小巷子里,找了一家类似于现代快餐店的廉价饭铺,发现这里一条葱油草鱼的价钱是铜元八枚,一道“腌笃鲜”要价小洋二角半,咸肉论块计算,每块铜元三枚,白饭一碗是三个铜元,第二碗白饭叫做添头,收铜元二枚。

    总的来说,除了小鸟游真白前首相嘀咕了几句,挑剔餐具不够干净,筷子有长有短、饭碗还有缺口之外,其他人都是穷人出身,没多少困难就顺利适应了这种“庶民的饮食”。

第652章、疯狂倾销的前奏(下)() 
第652章、疯狂倾销的前奏(下)

    “不知是为什么,这旧上海的腌笃鲜,尝起来的口感,就是要比新上海的腌笃鲜更加入味啊!”

    王秋一边用筷子从碗里夹起一块五花肉细细咀嚼,一边含混不清地赞叹说,“莫非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猪肉绿色无污染,也没有用激素和合成饲料催肥,所以吃上去的口感特别香的缘故?”

    ——“腌笃鲜”,属于上海人常吃的江南特色菜肴之一,是苏帮菜,杭帮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