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城管-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希腊罗马时代的主流战斗方式之中,当近距离作战之时,双方士兵往往都是挤成一团,用盾牌挡住对方的正面进攻,然后依靠短剑寻找机会刺杀敌人,所以只有防刺服而没有盾牌显然是不行的——纵观古今中外,只要是正规的军队(只拿锄头菜刀上阵的起义军一类不算),盾牌都是必备的武器。

    于是,接下来,王秋等人又弄来了一批现代警用的防暴盾牌,用来装备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城管大队。

    这种透明的防暴盾牌采用优质聚碳酸脂pc材料制造,具有透明高,重量轻,抗冲击力强等特点。它能够抵御除枪炮之外的投掷物和刀剑的袭击,防护能力强,安装固定牢靠,操作方便,远比古代的皮盾和木盾坚固耐用,又比金属盾牌更加轻便,每一面盾牌仅重两公斤,是现代世界镇压街头暴徒之时的常用装备。

    在得到这种比皮袍子还要轻巧的“铠甲”,以及犹如玻璃一样透明的盾牌之初,克莱昂队长等诸位雇佣兵首领曾经颇感疑虑,觉得这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俏东西。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的蔑视,王秋就拿出一套最高级的防刺服和一面pc材料防暴盾牌,作为样品固定在假人上,供雇佣兵们进行破坏性实验。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之内,诸位雇佣兵首领就抄起各自的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根据王秋的记录,这套防刺服一共被长矛刺击27次、短剑刺击15次,标枪投刺12次,弓箭射击17次,战斧劈砍10次,但却没有任何一处被彻底贯穿,甚至连箭头也戳不上去。而那面透明盾牌则是被弓箭射击30次、战锤敲击20次、投石攻击22次、标枪投刺20次,还跟一位战士的“精品”铁盾对撞了不下五十次,同样是几乎没有明显损坏——按照设计,这防暴盾牌应该连手榴弹爆炸的破片都能挡下来,区区冷兵器就更是不在话下。

    鉴于上述实验结果,这些经验老辣的战士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摸上去轻飘飘的铠甲和全透明的盾牌,确实可以说是坚不可摧。此外,使用透明盾牌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不必担心在格斗的时候,被自己的盾牌遮蔽住很大一片视野,而是可以更加全方位地观察战场上的一切动静,以便于做出应变措施。可惜就是造型太朴素,一点也不气派。若是能够弄得华丽一点,画一些狰狞的猛兽图案上去,就更妙了。

    最后,王秋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摩托车头盔,用以加强这些战士们的头部防护能力。

    防刺服+防暴盾牌+摩托车头盔,这样一套东西虽然看起来有些土头土脑,一点都不华丽,但实际防护力绝对要比那些牛逼哄哄的金盔银甲强多了。最妙的还要数价格实惠——如同按照内部批发价来算,这样一套东西加起来也就是几千块钱。即使给全军六千人统统都装备上,也只要不到五千万就够了。

    虽然看着花钱不少,但相对于一名罗马士兵要花五年薪水才能自费置办一套行头,一个中世纪骑士全身装备能换二十头牛的高价,这点款子已经算是很节省了——这都是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福啊!

    事实上,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并没有慷慨到给埃及地方贵族的一千私兵换装,而是仅仅只装备了直属于自己的五千人,至于剩余的一千套防护装备,则丢在仓库里存放起来,用于替换备用了。

    由于看到很多士兵竟然还打着赤脚,王秋很担心这帮叫花子大军会在战斗中被什么东西扎穿脚掌,于是又给他们弄了一批内衬金属片的防砸劳保鞋,可惜结果似乎不怎么么受欢迎——那些雇佣兵虽然承认这东西的防护能力不错,但由于平时打惯了赤脚,穿上了劳保鞋总觉得磕脚,而且也不透气。最后只得把这些鞋子收起来,作为上阵时的战靴使用。平常则不是继续赤脚,就是穿着同时发给他们的塑料拖鞋

    不过,防刺服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套铠甲,就像防弹衣一样,不能代替军服。所以,为了实现国家军队的正规化,让这些家伙看上去有个军队的样子,埃及女王的城管大队显然还需要一套统一制式的军装。

    但问题是,中…国城管队员的化纤布深色制服说实话,透气性实在是不怎么样,完全不适合埃及这种骄阳酷暑的沙漠环境。至于那种民工们常穿的劳保服、军大衣就别提了——如果是穿越到日耳曼的森林或者不列颠的荒野,倒还可以考虑一下。可是在狂沙骄阳的埃及,穿那么厚实的衣裳简直就是在找死。而若是去订购沙漠迷彩服的话,价格又似乎太贵了些,如今的账上还是赤字,王秋他们多少有些舍不得。

    幸好,马彤学姐实在是有门路,居然想办法从道具店低价弄了一大批二战时期日本鬼子的军服回来!

    ——前些年,国内拍摄抗日剧的风潮火爆一时,各路编剧导演一窝蜂地往这个题材上钻。什么乡土片、言情片、谍战片之类纷纷上马不提,甚至连仙侠玄幻气功之类奇葩题材的抗日电视剧都冒了出来,最后拍出一大堆怎么看怎么囧囧有神的烂片,譬如一个武林高手孤身单挑日军师团指挥部,一群美貌尼姑大战日本宪兵之类,让人看得感觉这些国产抗日剧的编剧人员,在学校里的历史课恐怕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等到这股抗日剧的流星热潮,就像更早之前大家一窝蜂狂拍清宫辫子戏的情形一样,开始渐渐冷却下来,扮演日本鬼子的群众演员也不必再平均一天“死”上八次之后,剩下的一大堆电影道具,尤其是那些戏服,就成了累赘——如果是宽袍大袖的华丽古装,那么多少还有点市场。反正眼下社会上推崇国粹、流行汉服,不管是拿到风景旅游区的摄像铺子里出租,还是直接出售给喜欢这玩意儿的收藏者和某些大学的戏剧社,都还能勉强回本。可日本鬼子的土黄色军装在中…国有谁肯穿上这么丢人的玩意儿出门啊!

    因此,在这个鞭炮震天的新年里,马彤正好听说有几家三流影视公司在年前破产倒闭,仓库里塞了一大堆落满灰尘的陈年日本鬼子军装戏服没人要,眼看着只能当破布处理,就趁机用极低的价钱把它们收购了下来——据说卖得比t恤衫还便宜。然后装箱运输到古埃及,充当这些埃及城管队员的作训服使用。

第469章、愈发奇葩的建军历程() 
第469章、愈发奇葩的建军历程

    于是,在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麾下,就冒出了一大票穿着土黄卡其布军服,帽子两侧垂着布帘的西方版“昭和风日本鬼子”虽然这样的阵容让人看得很是囧囧有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套服装的实践效果还不错。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创立起来的近代陆海军,乃是分别以西方法、英等国为蓝本的,在制度和服饰方面有着明显的继承性。所以,日本陆军的服装,就与法国北非军团的制服非常相似——当时,法军非洲殖民地在沙漠地区的驻军,每个人的帽子后面就都拖着一圈布,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的效果很显著。

    日本陆军在引进了这一设计的同时,又有创新,把帽子后面的一圈布改为两块布,垂在帽子的两侧。这是一个很难看,但却很实用的设计,不仅可以挡风、防尘、遮阳、是防蚊蝇叮咬,在士兵用肩膀扛东西的时候还可以充当垫布,保护颈部皮肤不被磨破。而围布不连在一起,也更加有利于通风透气。因此,虽然日本军队从来没有杀到过非洲沙漠,但日本鬼子的军服倒是意外地很适合在埃及当成作训服来使用。

    除了日本鬼子的卡其布军服之外,马彤还顺便弄来了一堆“三八大盖”道具枪(当然是只有个样子的假货,没法打子弹,可以想象成比较精致的木枪),准备作为训练道具。

    不过,王秋和其他人暂时都还没有给埃及女王的城管大队换装热兵器的打算,所以,这批道具枪暂时都被丢进了仓库,只是把刺刀分发给了埃及军队,让他们插在腰间当匕首用。

    与完全现代化的防护器械相比,亚历山大港城市步兵大队使用的攻击武器,就显得比较落后了。

    除了代替匕首的刺刀之外,王秋就只给他们每个人配发了一把高强度的合金战斧而已,主要用于在对阵罗马军团的时候,劈开罗马人的盾墙——经过实践测试,如今罗马军团使用的那种大方盾比门板还薄,劈起来跟劈柴一样轻松。至于远程攻击武器,就只能指望这些雇佣兵们从叙利亚带来的弓箭和投石索了。

    这样的攻击能力,实在是完全显示不出穿越者们领先于时代两千多年的巨大优越性。还有,诸位穿越者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个时空的埃及给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当保镖,又不敢轻易离开虫洞太远(害怕虫洞消失,困在异界回不去),为了维持统治,克里奥佩特拉女王陛下必须有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精锐军队才行。

    于是,杨教授在翻阅了史书之后,建议给这些雇佣兵发放一批长矛,编练一个马其顿重装步兵方阵——这是在罗马帝国兴起之前,希腊人发明出来的西方世界最强战阵!

    在重装步兵方阵出现以前,欧洲人的军事技术还处于蒙昧状态,打起仗来像流氓群殴似的杂乱无章。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类似于流氓群殴的混乱战斗,渐渐被进入文明时代的希腊人所淘汰。为了更加有效地相互掩护和进行战斗,长矛大盾的重步兵方阵战术应运而生。到了公元前4世纪,方阵战术在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的时代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各兵种有机结合成的原始多兵种混成部队,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亚历山大大帝就是凭借着这种传奇的马其顿方阵,在十几年间纵横地中海,统一了希腊半岛,毁灭了宛如庞然大物的波斯帝国,从希腊向东一路打到印度河畔。

    马其顿方阵的基本队形,为手持6米长枪的16人纵队,并且有骑兵和排成松散队形的轻步兵掩护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