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演绎一个角色,我都感觉到演技在突破,距离成功在接近。
过年期间,西行风话剧社招募话剧演员,我成功试镜得到了《唐僧相亲奇遇记》的男主角唐三藏,排练大半个月,在东方先锋剧场与观众见面。还记得第一次上台面对观众时,紧张的双腿都打颤,但是最后我们收获到了洪亮的掌声。
因为这部话剧,生平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在后台化妆间过了除夕。
很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很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所有给与我帮助的人。或许是因为离开了学校,明白了社会上的艰难,我一扫以前的颓唐与顽劣,每一天都努力做到最好,工作和学习。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工作顺利的同时,我又想起了最大的遗憾,没能考上大学。或许是失去了才更加珍惜,一有时间,就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想着有一天再战高考。因为很少有时间画画,所以美术多少有些荒废,转而想从表演上找机会。
说实话,我对念书已经没有那么渴求了,艺考更多的是想要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今年报考了三所艺校,中戏、中传、北电。
除了北电报考了表演、美术、导演三门之外,中戏和中传,都只报了表演。没想到的是,美术、导演不出意外的挂在了复试,表演系却考了三所艺校的第一。
打电话回家,爸妈既兴奋又意外。
儿子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让他们失望的浑小子了。
现在,我又回到了横店,在这里一边拍戏,一边复习功课,冲刺即将到来的高考。捡起以前用来遮挡老师目光好睡觉的课本,份外觉得人生需要努力,学到手的知识,才是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既然不是各种二代,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努力学习,努力拼搏,还能靠什么!
这一次的艺考,只是我前进的一小步。
我想要的,还有很多很多。
唯有更努力!
最后,抄袭一下陈欧的广告词,做个结尾ending。
“总有一天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我是徐浩,我为自己代言。”
……
记者的嗅觉比想象中更敏锐,李珊他们还没有所行动,北电成绩一出,就有记者闻着了腥味。
新。浪网的记者是第一个出动的,直接通过徐浩的微。博上留下的工作联系方式,找到了李珊,指名说要采访徐浩。
难得有记者主动要采访徐浩,李珊怎么可能不答应,立刻安排好了记者采访时间。
不过除了记者之外,另一件事又缠上了徐浩。
因为他考了三所艺校全都是表演系第一名,属于学校积极争取的学生,中戏、中传、北电,都有老师专门打电话过来,让徐浩去他们的学校念书。当然,名校有名校的底气,只是打电话过来,表示希望徐浩过来,并没有强求什么,决定权还是在徐浩自己手里。
徐浩当然是要进北电,这是他最初考试的想法,在他心中,北电才是明星的摇篮和圣地。
只是,他有心去北电,但他爸妈却纠结于到底是上中戏、中传还是北电。
三所艺校,全都是中国最顶尖的艺校,选哪个都有好处。
“还好小浩没考上戏,不然我们就更要纠结了。”徐浩妈说这句话的时候,那语气仿佛徐浩只要考了上戏,直接就能考状元一样。
这次徐久贤夫妻来横店,一个是来看看徐浩,另一个就是为徐浩上学出谋划策。
徐浩妈只顾着得意了,徐久贤却认认真真的思考:“中国传媒大学先排除吧,表演系弱了一点。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不好选择,北电培养的明星更多,小浩进去了,容易结交一些导演、明星。不过,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应该更扎实一点,学校艺术氛围也好一些。”
让爸妈充分享受了快乐的烦恼之后,徐浩才说:“爸妈,我考虑好了,我要上北电。”
第277章 终于火一把()
本身就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座学校的徐久贤夫妻,见到徐浩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再劝了。
因为在艺术院校里,上中戏还是上北电,就相当于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大差不差,选哪一个都是国内最好的。
如果单纯的追求表演艺术,去中戏上表演系2+2双学位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年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学习,2年在中戏学习,足以学到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圣彼得堡戏剧学院有230多年的历史,艺术底蕴无可置疑。
中戏这几年在现代影视表演艺术上的研究,也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可惜,徐浩心中早有所属,非北电不上。
况且他虽然喜欢演戏,但还没到要去研究表演艺术的程度,他只是想要借着演戏成名罢了。北电的校友录,全都是名导明星大腕,于情于理,都该选择北电。
确定好去念北电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处理好公司、学校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了。
艺校的大一大二课程比较重,原则上学校是不鼓励学生在外接戏,即便是童星考进学校,也是尽量抽双休日安排工作。
今年徐浩工作不多,却是都是比较重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好说,等到北电开学,估计也该杀青了,而另外的,《护花铃》要争取大反派,《光年之外与你初遇》更是钦定男主角,都不能随便耽搁。
这就需要跟北电那边,好好研究研究了。
而这边,新。浪网的记者,也赶到了横店,进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剧组。
在知道徐浩连续考了三个状元之后,剧组的制片和外宣,对徐浩明显更加重视了起来,记者来的时候,制片主任刘玉亮,亲自过来陪着徐浩接受采访。
新。浪网的记者,采访的很详细。
如果徐浩仅仅只是艺考的状元,并不稀奇,每年艺考都得出一批状元,就算是三所艺校的状元,也不算什么。但徐浩身上值得挖掘的地方太多了,普通家庭,横漂一员,从草根到状元,即便没考艺校,也发展的很不错,走上专业演员道路了。
这是逆袭的节奏,一个不错的卖点。
而且越是采访,记者就越是惊叹,徐浩比他想象中更加多才多艺。演技方面就不用多说了,能考中三所名校的状元,作为横漂能被签约,能主演话剧,本身就证明了徐浩的演技不是虚假的。
此外徐浩还会武术,会唱歌,会画画,身高一米八,气质和长相出众,简直就是演员的完美模版。
采访的交流中,记者也同样能感受到,徐浩不是那种浮夸的人,谈笑风生之间,折射出他强大的内心世界。
“这个小伙子会火!”记者离开的时候,心里面十分笃定的想到。
……
新。浪网的记者离开的第二天,关于徐浩的报道,就刊登在了新。浪娱乐板块上,硕大的徐浩照片,配合黑体字的标题,清晰又醒目。
“中戏、北电、中传艺考三状元徐浩,横漂新领袖。”
“在大多数高三考生紧张备战高考的时候,徐浩已经顺利结束了2016年的艺考,并幸运的成为北电表演系、中戏表演系、中传表演系三状元。对于这样的傲人成绩,徐浩称: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学校只是人生的一处驿站,停留休息养精蓄锐很好,着急赶路也不是不可以,需要思考的是自己应该怎么去规划人生。”
“徐浩出生于1997年,苏省淮城人……”
新。浪网上,关于徐浩的采访报道,整整有一千五百多字,详细的介绍了徐浩从出生以来的种种轨迹,以及徐浩多才多艺的表现,演过什么作品。
并着重点出来,徐浩是一名横漂,他的经历是如何如何的不可思议,如何从差生逆袭成为状元,如何实现自我的救赎,浪子回头金不换之类,巴拉巴拉。
“徐浩的人生道路已经扬帆起航,今年,他已经在洽谈好几部电视剧的戏约,主演作品也已经明确下来。从一名充当绿叶,连台词都没有的群众演员,稳扎稳打,进而特约演员、武行替身、小角色、配角,再到偶像剧的男主角,徐浩没有王宝强的好运气,有的只是扎扎实实的努力。”
“如今徐浩考上了三所名校的表演系状元,他的人生道路,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文章不算花团锦簇,但是配图却贴了很多,足足有32张。
有一些是徐浩的影视剧照,有一些是徐浩的个人写真,还有一些是徐浩的生活照,还有徐浩发表的长微。博截图。
图文并茂,徐浩的形象格外丰满。
很多网站都有抓取信息的软件,因此当新。浪网发表了徐浩的采访信息后,没过几个小时,在n多的网站上,都出现了关于徐浩的采访。
有的网站稍微换了一下标题,更多的网站,连标题都没换。
霎时间,徐浩的名字,通过各大网站的新闻,与读者见面。
还因为新。浪网采访稿中插了徐浩的微。博,所以一时间,徐浩的微。博又涌进来大量的粉丝,其中n多都是艺术生,过来向徐浩取经,私信多不胜举。
这时候云横传媒的炒作也终于来了,连续写了好几篇通讯稿,交给几个大网站的记者,花点钱,让稿子上了新闻板块。如腾讯、凤凰这样的大媒体,然后再雇一批水军,造个势,哄抬徐浩的关注度。
“全国艺考状元,竟是横店横漂。”
“横漂小伙逆袭艺考成校草!”
“中戏、北电、中传一众名校争抢的状元徐浩,究竟是什么人?艺考究竟有何黑幕?”
“文武双全、才貌俱佳,聚焦2016年艺考状元徐浩。”
“冉冉升起的新星,北电、中戏、中传争抢。”
“《云之凡》花花公子上官雅,竟然是现实中艺考学霸!”
这些新闻看得徐浩是害臊不已,简直太能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