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73年11月20日,拓跋弘南下巡视,抵达怀州时,得知薛虎子的遭遇,借着讨伐变民的名义,恢复了他的原职。

    冯太后的心情不言而喻,但她选择沉默以对,等到这件事终于被大家遗忘的时候,再行出手报复,那样也能洗脱自己的嫌疑。

    476年6月13日,拓跋弘在宫里辞世,享年23岁。

    有关他的死因,一种说法是冯太后投毒,另一种说法是冯太后埋伏杀手。无论毒死还是砍死,有一点是肯定的,拓跋弘是死于非命。

    但国人们对此并不多作关心,小皇帝早就即位了,大家似乎也早就适应了接受冯太后的统治了。

    本年孝文帝拓跋宏只有10岁,朝政大权皆由冯太后主持,而她的官方称呼也从太后荣升为太皇太后。

    所谓一荣俱荣,冯太后既掌大权,她身边的亲戚、情夫、亲信当然少不了好处。

    冯熙是冯太后的哥哥,冯太后让他出任高级咨询官、太师、立法院副总立法长。但冯熙为了避嫌,坚决辞让朝廷官职,冯太后于是改任他为洛州军区司令长官、兼洛州督导官,但仍保留高级咨询官和太师的职位。

    王琚、张祐、杞嶷、王遇、苻承祖、王质等人,都是冯太后的亲信,仗恃她的权势,纷纷干预朝政,张祐做到政府左副行政长官,还获封新平王,王琚做到征南将军,封高平王,杞嶷做到高级咨询官、政府文官部长、督导官,赏赐数万钱之多,而且全都获赐铁券,类似免死金牌。

    当然最得意的还是冯太后的情夫们,占卜馆长王睿和皇家图书馆主任李冲,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朝中名利双收。

    冯太后到底是聪明人,在对情夫们大加封赏的同时,为了顾全名声,对一些众望所归的大臣,诸如东阳王拓跋丕和游明根等人,也特别礼敬,所以堵住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嘴,很得人心。

    但总有人不识时务,以各种形式议论嘲讽冯太后的**行径,冯太后对此反应异常激烈,不管是谁,只要抓到证据,一律诛杀。

    原来得罪她的人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徐州督导官李訢和青州督导官、南郡王李惠,都是在一年之内惨遭灭族。

    李訢当然是因为害死了冯太后的情夫李敷,冯太后一直耿耿于怀,而李惠其实并没有哪里做得欠妥,相反,在任上多有优良政绩,可惜他是拓跋弘的老丈人,注定不会冯太后所容。

    在红脸和白脸的变换中,冯太后的驭人术越发登峰造极。

    有这么强势的国家领袖,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国家的稳定,那些包藏祸心之辈,在阴谋起事之前,总会考量自己的本事,究竟能不能比得上冯太后,对比越是全面,越是发现起事的难度之大,实非自己能承受,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许多矛盾得以缓解。

    刘宋的情形就很不一样,自刘义隆之后,几乎每一任皇帝都是暴君,惹得国内民怨沸腾,威严扫地,恩德全无,尤其刘彧之后,皇室成员死亡殆尽,大权旁落,更是埋下极不稳定的种子,地方上的官员但凡有点实力,就想从中分一杯羹。

    荆州督导官沈攸之已经酝酿多年了,但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总是感觉没有十足的把握,一直等到刘昱被杀、萧道成上位,他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等下去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来自老朋友的羡慕忌妒恨。。。

    (本章完)

第419章 献文之死() 
一般人们对于不认识的人,无论他混得好坏,都不会往心里去,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如果是认识的人,当发现他混得好或不好,自己内心的感情多半就有些波澜起伏了,或是同情,或是嘲笑,或是庆幸,或是嫉妒,甚至是憎恨。

    人性如此,有时不由否认。

    沈攸之与萧道成曾同时担任宫廷及朝廷警卫工作,轮流入宫值班,当时两人都是小人物,有点患难之交的意思,感情非常亲密,萧道成还把女儿嫁给了沈攸之的儿子。

    就是这样两个人,在经历了时局的剧变之后,心态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尤其当萧道成一朝控制朝廷,沈攸之感觉非常郁闷,因为萧道成的名望官位一向不如他,可是凭借难得的机遇,竟然爬到了他的头上。

    换作旁人,心里也是会有诸多不快的,而沈攸之盘据荆州,兵力雄厚,自然有更大的资本表示不服气。

    刘昱被杀的消息传开,荆州州政府主任秘密宗俨之和人事官臧寅,都劝沈攸之抓住这次机会起兵勤王,但沈攸之因为长子沈元琰还在建康担任宰相府左秘书长,所以没发动,而萧道成很快便掌握权柄。

    萧道成也担心沈攸之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为表示安抚,特意派沈元琰带着刘昱杀人剖腹的凶器,请沈攸之过目。沈攸之对儿子说:“我宁为王凌,讨伐逆贼而死,也不愿做贾充,投降叛逆而生。”

    王凌因反抗司马懿专权,事败自尽,贾充因讨好司马昭,位居高位。

    雍州督导官张敬儿到任之后,一直努力结交沈攸之身边的人,军政官刘攘兵就是其一,张敬儿怀疑沈攸之将要发动兵变,派人秘密询问刘攘兵,刘攘兵为了避免麻烦,没有说话,只送给张敬儿一只马镫,张敬儿立即领悟,暗中加强戒备。

    沈攸之却一直把张敬儿当成自己人,动员军队发出政治号召之后,还派人邀请张敬儿和豫州督导官刘怀珍、梁州督导官范柏年、司州督导官姚道、湘州总部行政官庾佩玉、巴陵郡长王文和等人一同起兵。

    结果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全都诛杀沈攸之的使节,然后快马奏报朝廷,其他人则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明确表示拥护。

    但这丝毫不能妨碍沈攸之的满腔热情,477年12月12日,率大军前后相继,顺长江东下。

    军队出发前,沈攸之写信给萧道成:“幼主荒淫凶暴,你应与三公高官秘密商议,共同报告太后,然后下令废黜,怎么可以勾结左右侍从,犯下轼君的大罪,甚至不肯早日入殓下葬,以致尸体生蛆,爬到门户之上!你还把朝廷旧臣逐一驱除,全都安置你的党羽,宫殿的门禁钥匙,也由萧家的人掌管,霍光诸葛亮的遗训,难道就是这样?”

    信件送至建康,萧道成不敢大意,亲自入宫坐镇,让次子萧嶷代替自己镇守东府,三子萧映镇守京口,下令内外戒严,改任郢州督导官、武陵王刘赞为新任荆州督导官,接替叛臣沈攸之,任命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黄回为新任郢州督导官,率前锋各路人马,前往讨伐。

    萧道成的长子萧赜肩负的任务更重。刘燮调任京畿卫戍总司令之后,萧赜改任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奉命与刘燮同时东下。

    当时豫州督导官刘怀珍提醒萧道成说:“夏口位置重要,应该有恰当的人选驻守。”

    萧道成于是写信告诉萧赜:“你既然来京师,应该物色一个文武全才,而又与你见解相同的人,把你走后的大事委托给他,如此方能免除后顾之忧。”

    萧赜于是推荐了刘燮的军政官柳世隆代替自己,萧道成便任命柳世隆为刘赞的秘书长、兼郢州总部行政官——即萧赜的原职。

    萧赜动身之前,已觉察时势的变化,特别叮嘱柳世隆说:“沈攸之只怕迟早就要叛变,万一让他顺长江东下,就很难控制,最好能把他引到郢州城下,诱他攻城,然后你我内外夹击,一定可以解除威胁。”

    沈攸之起兵的时候,萧赜刚走到寻阳,部属们都建议加倍速度赶往建康,萧赜不以为然:“寻阳位居长江中游,接近京师,我们如果留下来据守湓口,对内可以作朝廷的屏障,对外可以援助夏口,我们恰好路过这里,全是上天安排。”

    大战在即,大家各怀心思,当然最多的还是担心失败,多数人都认为湓口城池太小,难以坚守,可能真的会导致失败。

    左翼禁卫指挥官周山图分析说:“我们据守长江上游,声援四方,不可以把这种小事,当作困难,只要万众一心,到处都是城池!”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先生是思想政治老师呢,但其实信念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当全身心地相信一样东西,总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反之,如果持着半信半疑地态度做事,第一不会开心,第二也很难爆发真正的潜力,那也更不用奢求美好了。

    萧赜很欣赏周先生的态度,对他寄予厚望,把军事要务全都交给他处理。

    周山图于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浑身充满干劲,下令封锁长江,掠取民间行旅的船舶上的木板,用来建造军舰,树立水中的木栅,前后不到半月的时间就全都完成。

    萧道成接到报告后,高兴地对身边人说:“萧赜真是我的儿子!”特别任命萧赜为西部剿匪总司令,萧赜又推荐周山图为副总司令。

    江州督导官、邵陵王刘友,正在寻阳驻防,萧赜认为寻阳城池不够坚固,上疏朝廷让刘友与自己在一起共同镇守湓口,而留江州督导官胡谐之驻防寻阳。刘友不过是个孩子,胡谐之则不一样,正当壮年,颇有才干,且很有名望,足够应对突发状况。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想取萧道成性命的人,不只有沈攸之,而突发状况也不仅限于上游。

    湘州督导官王蕴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回乡守孝,也对萧道成的专权很不满意,打算趁萧赜前来吊丧的时候突下杀手,然后占领州城,响应沈攸之。

    遗憾的是萧赜因为着急回京,并没有前往吊丧,王蕴的计划落空。

    但他没有放弃,以国内局势紧张为由,回到建康,前往东府报道,打算趁萧道成出来吊丧的时候下手。

    结果萧道成也拒绝出门,王蕴无奈之下,只好与袁粲、刘秉等人,秘密商议其他办法,黄回、任候伯、孙昙瓘、王宜兴、卜伯兴全都参与其中。

    并非这些人不识时务,其实谁当权本来是没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