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柔然汗国与北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拓跋嗣的北伐几无悬念,唯一的问题只是战争成果和期限尚存变数而已。

    赫连勃勃原本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却不知背后仍有一支势力正在蓬勃发展,北魏得此契机,距离称霸中原更近了。

    (本章完)

第327章 胡夏皇帝() 
赫连勃勃倒是并不关心什么黄雀蚂蚱之类的,只要能满足自己的私欲,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占领长安不久,赫连勃勃就在灞上建立高台,正式登皇帝宝座,改天王为皇帝,改年号为昌武。

    皇帝是汉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天王则是其他民族领袖的称号,自西晋以来,各民族前后建立的政权多达十余个,但很少有正式称皇帝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前秦政权,苻坚一辈子也只是称天王。

    天王和皇帝虽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效应略有不同,因为皇帝这个传统称号,毕竟听起来更像正统一点。北魏称皇帝,说明其统治四海的雄心,胡夏此时称皇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赫连勃勃想要一统天下,只不过从其之后的作为来看,他改称皇帝的用意仅仅是因为内心的虚荣作祟罢了,并没有更高级更长远的规划和考量。

    凡事皆有因果,刘裕的凶暴是因为从基层士兵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不狠就不能取胜,更不能压住全场,后来形成了惯性,身居高位仍不改凶暴的手段,而赫连勃勃的脾气秉性,不止凶暴,更加狡诈残忍,当然也是有一定背景的。

    当年铁弗匈奴被北魏屠灭一空,赫连勃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接连倒在血泊之中,自己也险些被杀,后来开始了亡命天涯的旅程。这种童年阴影在其人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绝对不容忽视,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变得极端自私自利。

    环境对人的影响当然十分关键了,古人早就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论断,任何人性格的养CD离不开环境的熏染。

    但是——好像任何事都怕有个但是——环境的影响终究只是外在的,本心才是关键,执意跳出围墙,谁都阻止不了,如果决定自甘堕落,神仙都帮不上忙。

    还是那个老话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客观来讲是万恶的,主观来讲,人心是可以分辨并加以选择的,即任何人都能从内心深处选择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环境的负面效应确实不容忽视,但真正决定一个人的选择,到底只是内心而已。

    做出邪恶的选择也并不可怕,只要周围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加以遏制和扭转,善意总能缓缓而来。

    单纯依靠引导是不济事的,这也是为什么教育行业兴盛了那么多年,罪恶仍然不能有效制止,因为教育永远都不能让恶人向善,只是让善人更坚定自己的选择而已。

    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入木三分、针砭时弊、无视尊卑的法律。

    不必说整个中国历史,单说五胡十六国时期,法律就形同虚设,道德也几近沦丧,因此才有那么多胡作非为的歹人出没。

    称帝之后的赫连勃勃,第一件事就是驱逐东晋在关中的残余势力,彻底坐实关中一霸的地位。

    东晋并州督导官毛德祖,正据守蒲阪,遭夏军一番围殴,果断不能继续支撑,率全军向彭城撤退。

    毛德祖是刘裕安插在关中的最后一枚棋,如今也败逃了,赫连勃勃大喜过望,开始更加狂躁任性地肆意妄为。

    听说汉人王朝都喜欢起用隐士,赫连勃勃感觉非常有趣,也派人在国内四处搜寻。

    当时关中确实有一个知名的隐士,名叫韦祖思,真正实力不得而知,总之名气很大。

    得到赫连勃勃的征召,因畏惧夏军的残暴,韦祖思顿时没了隐士的脾气,唯恐被砍了头,赶紧跟着使者前往晋见,态度也表现得异常谦卑。

    韦祖思哪里能想到正是因为这种谦恭的态度,反而让赫连勃勃大为恼怒,指着鼻子骂道:“我把你当成国家栋梁,请你前来,你却把我当成二流货色,你从前不向姚兴叩头,为什么向我叩头?我还活着,你就不把我当帝王,我如果死了,你们这些文人提起笔杆,会把我说成什么模样!”

    韦祖思大惊失色,吓得当场泪奔,但赫连勃勃可没有怜悯之心,立即将他拖出去斩首。

    在赫连勃勃看来,隐士都是那种心高气傲、特立独行的人,而实际上韦祖思也确实是那种人,只因害怕被杀,所以才表现得那么反常,结果真的被杀。

    作为隐士,韦祖思应该是最倒霉的了。

    文武官员早就见识过主子的手段,倒也不以为意,过段时间之后,隐士一事告一段落,开始上书请求迁都长安,赫连勃勃回说:“我怎么会不知道,长安是多少世纪以来帝王的京都,土地肥沃,关山险要。然而晋国遥远,不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魏国与我们风俗习惯大致相同,疆土又相连接,自统万到魏国边界,只有一百多里,我留在长安,统万一定危险,而若留在统万,魏军绝不敢贸然渡黄河西上,各位只是没考虑到这一点。”

    群臣都是一片奉承,各种无敌天下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赫连勃勃对此很受用,乐完之后下令在长安设临时朝廷,让赫连璝兼任最高统帅、雍州州长,主管留守朝廷机要,他自己则返回首都统万,接着改年号为真兴。

    因为刚刚结束大战,接下来的时间,胡夏与邻居们相处还算和谐,赫连勃勃暂时也没有继续扩张的打算,开始认真享受权力的盛筵了。

    圣王明君总是变着法子来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昏庸暴君则竭力追求感官上的各种刺激,或是杀人取乐,或是纵情声色,各人手段各有千秋,总能让人目瞪口呆,汗毛直竖。

    明君难得,暴君易见,历数各朝各代的暴君,甚至是稍微有些实力的普通人,但凡形态丑陋者,得势之后多数不免沉溺****不能自拔,有着不愉快回忆或是心理阴影的人,得势之后则难免会走入极端,变得毫无底线。

    赫连勃勃外表俊秀,对美色固然是有需求,但倒并不致癫狂,唯独有一点,就是视人命如草芥,一言不合就杀人,战场上杀降、屠城、建京观,对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饭,称帝之后更是到了新境界:

    经常随身携带弓箭,每当对人心生猜忌,或仅仅是心情不好,就会亲自动手格杀身边的人。

    文武官员有胆敢侧眼看他的,一律挖出眼珠,胆敢随便发笑的,就用刀豁开嘴唇,胆敢为此劝谏的,先拔掉这人的舌头再砍头。

    这种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国内百姓对赫连勃勃谈之色变,官员更是活在无尽的恐惧之中。

    (本章完)

第328章 南朝兴起() 
刘裕虽然也好杀,但还不至于每天凶器不离身,除了早年间在沙场征伐,后来也很少亲自动手杀人。

    毛德祖败退不久,赫连勃勃便北返统万,刘裕于是任命堂弟、彭城郡长刘遵考为并州督导官,兼河东郡长,前往抢夺蒲阪,又调回荆州督导官刘道怜,担任徐兖二州督导官,接替刘遵考,负责彭城防卫,再任命刘道怜的儿子、南郡公刘义庆为豫州督导官。

    刘义庆和刘义符这些人年纪相仿,随着刘裕大伯的发迹,他的身份也变得金贵起来,身为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从小就没吃过苦,更是年纪轻轻就进入权力中央,后来掌管了皇家图书馆,养成了对文学的爱好,利用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当官的同时,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文学创作上面,虽然政绩一般,但一部《世说新语》足够奠定他在文坛的位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本书在当时看来或许只是富家公子无聊的时候搜集前人的有趣言行,用以打发时间,但千百年过去,其意义就不单是打发时间那么简单了,对于后人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各种奇闻轶事,窥视当时上流人士的生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现在看到的有关这一时期的文学典故,基本上也都是出自刘义庆团队之手。

    黄河下游地区虽仍在控制之中,但因为无险可守,其实比较脆弱,胡夏或是北魏,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将其吞并,刘裕对此了然于胸,其主要精力也并没有放在这上面。

    那放在哪里?显然是篡夺大权了。

    大功告成之前,刘裕还打算让儿子们再磨练一番,准备让世子刘义符担任荆州督导官,让徐州督导官刘义隆担任司州督导官、镇守洛阳。

    中军将军府高级军事参议官张邵对此持不同意见,进言道:“世子是储君,担负维系四海人心的重担,不应调到外地。”

    刘裕很听劝,改派刘义隆为荆益宁雍梁秦六州军区司令长官、西翼禁卫指挥官、兼荆州督导官,另让南郡郡长到彦之,担任南蛮保安司令官,张邵担任军政官、兼南郡郡长,冠军将军府人事官王昙首,担任秘书长,北徐州参谋官王华,担任西翼禁卫指挥部军事参议官,一同辅佐刘义隆。

    刘义隆到底还太年轻,总部各项事务全由张邵裁决。

    这几人也成了刘义隆的心腹重臣,在未来都将扮演关键角色。

    王昙首是王弘的弟弟,刘裕特别告诉刘义隆说:“王昙首稳重有器度,是宰相之才,你每件事都要向他请教,定能获益良多。”

    刘义隆铭记于心,而王昙首确实不负所托,以后会为主子立下汗马功劳。

    此间事了,其他任何事都变得风轻云淡,刘裕已经把全部心思投入到篡位的各项工作中去了。

    神秘预言书仍旧是做这种事的参考资料,刘裕从上面得知在昌明之后还有两个皇帝,即不宜直接从司马德宗手里抢夺帝位,于是派主任立法官王韶之,联合司马德宗的左右人员,密谋将其毒死,然后改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再让司马德文进行禅让,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