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漳一线,我军有大军三十八万,完全可以跟伪帝军对弈雌雄,稳打如何?速战又如何?最终目的都是夺取南阳郡,至于最后如何打,还请陛下圣断。”
徐庶这样讲,实际上就已经倾向于吴起。
现在决定权就交到林梵手中,林梵先考虑吴起的计划,吴起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贪色好名,最大的优点——爱兵如子。
吴起做主将时,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
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为了报答吴将军的恩情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像他父亲一样,为了报恩而战死沙场,因此,我才哭他啊。”
这样的将军能不打胜仗?正因为吴起好名,才更知道让兵士归心的重要性。世人评论吴起:才能比较全面,说他出将入相一点不过,而且是一个不错的改革家。他性格比较偏向阴柔,所用计策毒而狠,不论从政带兵,往往留有后着。
对于鬼才郭嘉的评论,用曹操的话来讲最明确——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来说。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鬼才郭嘉,与孙武齐名的吴起,他们两人的智谋谁更胜一筹?
大厅中鸦雀无声,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林梵忽然道:“梨花,你怎么认为?”
郭嘉和吴起都是谋士,樊梨花才是直接领兵的大将军,林梵想知道樊梨花怎么认为。
樊梨花白了一眼自家男人:这家伙自己决断不了,就给自己出难题。
樊梨花道:“陛下,适才军师们的论点都已经很清楚,还是请陛下决断吧。”樊梨花心说:我也不知道行不?
林梵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众人就知道这是自家主公在做最后决断,都屏息凝神等候。
(本章完)
第1447章 齐头并进()
林梵慢慢说道:“奉孝和吴起之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一攻一守,攻中寻找战机,守中寻找对方的破绽。”
郭嘉和吴起躬身行礼:“陛下圣明,臣却是此意。”
林梵道:“既然如此,孤王决定你二人之计全用,这会就来个齐头并进。”
众人没有意外,郭嘉与吴起之谋可谓棋逢对手,用哪一个不用哪一个真不好做决断,全用是最好的办法。
林梵道:“吴起听令。”
吴起急忙道:“臣在。”
“孤王命你为军师,赵云为统帅,冉闵、太史慈为副将,率陆文龙、任鄙、恶来、马雄统兵十八万前往南阳助战,行使你的智谋拿下南阳。”
吴起大喜:“臣遵旨。”
林梵为什么没有让吴起直接领兵?一个前提条件很重要——资历!吴起的资历太短,让一个后起之秀去率领这么多猛将出战,这不是抬高吴起,而是给吴起出难题,所以,吴起为军师。赵云为人稳重,会很好的和吴起搞好配合。
林梵看向郭嘉:“奉孝,樊城南漳还有雄兵二十万,这守中寻找战机就交由奉孝。”
郭嘉道:“诺,臣一定不负陛下期望。”
樊梨花道:“陛下去南阳之事是不是暂缓?”
此次南阳之行,除了影子保镖、赵敏、仇琼英之外,李元霸、罗士信、呼延平随行,妙尘和张妙莲率一千青龙神兵随行护驾,林梵这一病,让众女心里极为没根。本来都已经准备好要出发,没想到一封战报摆到桌子上。
樊梨花道:“陛下,南阳大战即起,已经不再安全,陛下可否暂缓前往南阳黄氏?”
林梵啊了一声:“若不是梨花提及,孤王都忘记这件事,先打仗,南阳战役结束之后再提这件事。”
虽然不知道林梵说的是真是假,反正是答应现在不去,就足以让樊梨花高兴。
“多谢陛下。”
“飞廉何在?”
“臣在!”飞廉大步现身。
“你持孤王金令,速速前往南阳面见王翦,告知王翦:子龙将率军进入南阳作战,集体事宜,有王翦、子龙、吴起三人商议决定。”
“臣遵旨。”
“你再去鹏举那边一趟,告知鹏举:南阳势危,刘协一定会命令项羽有所动作,无论是猛攻鹏举还是脱离战援助南阳,都命鹏举务必将项羽拖住,不能让项羽挥师南阳助战。然后你再去长安,传为孤王旨意,命张良注意益州军的动向,若益州军想增援南阳,务必拖住他们。”
“诺。”
林梵起身道:“计议已定,各位爱卿就行动吧,孤王坐镇樊城,恭候爱卿的佳音。”
“诺,臣遵旨。”众人齐声道。
众将鱼贯退出,林梵向樊梨花一招手:“梨花过来。”
樊梨花不解的看着男人,不知道这个时候男人还单独留下自己做什么。但是命令已出,樊梨花必须遵守,林梵不仅是君还是樊梨花的男人,哪一方面都足以让樊梨花听话。
众将走出,林梵道:“梨花,每一次战略战术都有孤王决断,作为大将军你有没有怪责孤王?”
樊梨花愕然道:“怪责陛下什么?”
林梵道:“你难道没感觉应该有你这个大将军做决断?”
原来是这样啊!樊梨花不禁嫣然一笑:“陛下,臣妾只是大将军,战略战术的决断这事关大局,非是臣妾可以决定,臣妾只负责打仗,只负责战役上的运做,战略却需要陛下决断,这一回可是陛下理会错了呢。”
看到这美人笑颜如花,林梵终于放下心来。
林梵单独将赵云、冉闵、太史慈喊来详细叮嘱一番,最后林梵道:“吴起大才,可与奉孝相提并论,但是他的资历浅,会令他急于成功,所以,子龙一定要压住阵脚,不可急于求成。”
“诺,臣遵命。”赵云说道。
林梵又向冉闵道:“你性子急,打仗急性子是大忌,切不可因急生事,否则,小心回来孤王砍掉你的狗头。”
主上骂你,是看得起你,否则,哪里有心思教训你?冉闵就摸着大头嘿嘿笑。
第二天,赵云点兵十八万出征,最高兴的莫过于吴起,虽然这次是以军师的身份参战,但是执行的计划可是吴起一手操办,只要战胜,吴起头上的光环就会无限增大。
赵云吴起出征还没有半天,林梵正跟郭嘉议事,忽然有人来报:“万年公主已到樊城。”
万年公主来了!林梵精神就一振,林梵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唯一的姐姐到来就这样振奋,说实话,在林梵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这个姐姐的印象,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林梵振奋的是随万年公主而来的吕布部属。
林梵道:“随公主同来的还有何人?”
小校道:“除却温侯之外,只有高顺将军和陈宫先生。”
林梵楞了一下,心中不禁叹口气:吕布麾下八健将都散了,不出意外的话一定去投了曹操,可惜啊。也许是自己下手太晚了,主要还是自己麾下名将云集,一时间真把吕布给忘了,否则,早早将吕布放出来,何至于此?陈宫来了就足够了,人不可太贪心。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吕布手上有一支豪华的人才阵容,古语常言: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可见陈宫之谋略高人一筹,可惜吕布刚愎自用。本是角逐天下的资本,可惜一手好牌,却被吕布打烂了,最后命殒白门楼。
陈宫和郭嘉相比谁更厉害?
实际上两人确实交过手。第一次交锋。曹操以报父仇为名,举兵来打徐州。陈宫却想到了一招“围魏救赵“的计策,让吕布去攻打曹操的老巢兖州。这一招果然管用,曹操马上从徐州撤了回来,全力对付吕布。第一次交锋,陈宫胜利。
第二次交锋,泰山伏兵之争。这一次交锋,陈宫和郭嘉打成平手。
第三次交锋,请君入瓮之争。这一次,吕布听从了陈宫的计策,成功的将曹操引入到自己的埋伏圈。
这一次,由于没有郭嘉的出谋划策,曹操几乎被吕布的兵马杀死,陈宫的计策,虽然吕布多有不听,但是只要听一次,就会取得巨大的战果,可见陈宫厉害非常。
(本章完)
第1448章 吕布战罗士信()
陈宫比郭嘉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在吕布兵败之后,陈宫成功的保护了吕布的家小。这叫什么?这叫周全!
郭嘉虽然在出谋划策上,可以与陈宫一较高下,但是在考虑周全上,郭嘉是远远不及陈宫的,要不然,曹操的父亲曹嵩,也不会死在黄巾军余党的手上。这叫大局观。
陈宫虽然厉害,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智迟。
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曾评价:陈宫刚直烈壮,足智多谋。少与海内知名之士比皆相连结,然陈宫有智迟。
意思是说陈宫有谋略,但来得慢,虽然看问题很透彻,颇有一流军师得风范,然则次次都要经过长时间得思考。
现在林梵却更需要陈宫这个智迟者。
何故?
先有鬼才郭嘉后有与兵圣孙武起名的吴起,林梵麾下谋士虽然不多,但是个顶个都是冠绝当世之辈,越是这样,越需要一个全局观厉害的谋士坐镇,陈宫无疑恰好填充了这一项空白,前面由郭嘉、庞统、吴起出谋划策,然后有陈宫这个慢一拍的厉害谋士总结分析,林梵认为:天下舍我其谁?
林梵还没动地方,一名小校满头大汗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