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先太守张岐糊里糊涂地搅合到袁绍另立的漩涡里,折了自己进襄平狱,但这乐浪郡却是着实治理的不错。虽说是胡汉有别,却给燕东留下了庞大的郡县治理基础。
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安定了郡中百姓后燕东便开始施行治政……乐浪郡的情况他是知晓的,虽然人口众多,但只有四成百姓以农桑为业,郡中地虽广,却只有一万三千余顷田地。
而且这个数量基本已至极限,即便再行开垦,也只能再扩大三千顷规模而已。
郡中其余六成百姓,以渔猎、制陶等为业,这便造成了郡中赋税过少,若单论田租,即便是丰年因为乐浪郡土地贫瘠,也才能收上不到十万石粮食。
至于口算等人头税虽然多点,若无漏税情况一年到头大致能收上两千余万钱。
连着三个月带骑卒北起增地,南至海冥,西从长岑,东抵单单大领。燕东的足迹踏遍乐浪郡每一县土地,这种时候他在心里对燕北与沮授感到万分佩服。
“若没有乐浪郡,恐怕我还真不知晓兄长与沮太守做了多大的努力才让辽东郡有那么多赋税。”回到郡府中燕东掩卷沉思,见牵招进来摇头说道:“辽东之民不及乐浪一半,赋税却倍于乐浪,更别说兄长的私田一年百万石粮。”
“子经,我们什么时候能让乐浪郡也变成那个样子?”
牵招摇头问道:“在下以为并不困难,乐浪郡除了百姓更多,地势多山林之外,与辽东相似,何不照搬沮太守那一套,以军卒做田卒,开垦荒田,招募更多田卒?”
“我是这样打算的,但乐浪郡土地贫瘠,何况能种田的土地也远远少于辽东,即便大力开垦一年,明年也不过能多出两千顷土地,至多增四万石粮草,而且不能像辽东那样将荒田凑到一个地方,而分散各地……这样行田卒之事,一旦有变,则无法局聚兵。”
付出与收获并不能成正比。
“这倒确实。”牵招闻言也点头道:“我们眼下只有三千军卒,开垦两千顷田地至少需要四千五百军卒,就算募到足够人手,将他们散去恐怕郡中安危难保……说起来,燕将军真是有魄力啊!”
牵招冷不丁夸赞燕北一声,实在也是他心里的真实感受。或许因为燕北的出身低微而阅历繁杂,他治理地方可称得上是‘不择手段’!
寻常的太守将军会为了郡中缺少资财而组建商队行商贾之事吗?会划定铁邬专司制作农具吗?会自己亲力亲为地去开凿矿山吗?会让麾下效力奋死的精兵劲卒去耕田吗?
燕北不但会,而且他全都做好了。
商队为他赚到钱财,并且将钱财换成粮食解了辽东郡当年的军粮之急;铁邬制作的农具在足够郡中取用后远销幽州、冀州,现在更是开始赶制兵甲;至于矿山、屯田之事,亦已显露出当初的举措英明!
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这事谁都知道。可别人会因为知晓这些事是正确的而放低身段去做吗?
并不会。
燕东觉得沮授会打仗还会治政,是全才。可牵招觉得三郎的兄长燕将军才是真正的全才。
辽东的书院、矿山、屯田、铁邬、水寨、商市、马场,多少事情在燕北统治这片土地之前从来未曾出现的东西,而在燕北到来之后拉着他们这一群中原人、冀州人眼看着把辽东军、政、商、农发展起来,从无到有。
这才是真厉害。
甚至牵招可以想象,辽东书院在十年百年之后,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多大的改变。
借着天下局势混乱的可乘之机,燕北这叛军出身的马匪居然在辽东这片荒芜的不毛之地寻到那么多即便在中原都能被人尊称做大儒的士人,并把他们像太学那样聚集在书院开馆讲经。
牵招看好燕北这个将军,远超天下所有诸侯。
辽东郡需要的只是时间,仅仅是时间而已。
“子经,你说我若效法兄长,募田卒行屯田,再以水卒行渔猎,如何?”燕东案上的书简已经有些许定计,他对坐在一旁的牵招道:“一面向各县发下书信,劝导百姓行农桑,再募千卒行开垦,不过比不上辽东郡的进境,待到明年多出三五百顷土地薄田即可,再以水卒走轲于海岸捕鱼操练并行……若再开辟出盐场,未尝不是富足郡县的良方,子经以为呢?”
办法当然是好办法,这不必多说,关键在于燕东愿不愿这样去做罢了。
“这确实可行,只不过如此一来军士便需再募了。”牵招点头道:“现今之卒是绝不够用。”
“再募三千吧,资财不够请沮太守拨来一些。郡中总不好这样拖着,子经你去募兵吧,我向辽东传信。”其实乐浪郡即便维持原样也没有什么关系,每年赋税田租是总能有些结余的,不过是心底里的好胜驱使他要让乐浪郡更好罢了。
他想证明给燕北看!
牵招领着募兵的命令离开郡府,一门心思扑在如何治理乐浪的策论之中,并不知晓危机已离他越来越近。
……
扶温是辽西的胡人,公孙越对他有活命之恩。正因如此,当公孙范在县中秘密募集死士时,他便第一个站出来,请公孙氏照顾好他的妻小,只身穿过辽东郡的土地来到乐浪郡。
刺杀燕北的弟弟,在整个北方谁不害怕?何况还是扶温这一个没去过多少地方的外族。
怀里揣着短刀,扶温将公孙氏给出的四千钱购赏交给家里,自己仅仅带着三百钱便上了路。
只是他没想到,乐浪郡虽然总是在耳朵里听到,却离辽西郡那么远。
一走便是二十余日。
到了乐浪,扶温发现还是低估刺杀燕东的难度。
王险城的盘查极为严格,为了混入城中他甚至在乐浪郡野外抢夺了一名老者的民籍木牌,这才得以进入王险城。
此后他便呆在郡府门口的街角,看着燕东在护卫的簇拥下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始终找不到行刺的时机……他不怕被燕东的那些护卫擒下甚至杀死,他早就做好死于非命的准备。
他怕的,是不能杀死燕东,不能完成自己报恩的使命。
足足等待了十几日,这一次燕东从府宅出来终于没有带他那些令人厌恶的护卫,仅仅是领着两个穿着官吏服饰的年轻人便迈着大步走下台级。
扶温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燕府君!”
扶温衣着破烂,口中发出带着乌桓土语的腔调向燕东招手,缓缓走来。
燕东不疑有他,仅仅是皱着眉头思虑自己好似并不认识此人,抬手问道:“你是?”
“某从辽东来,这一路可真不容易,专程为府君捎来书信……”说着,扶温与燕东的距离只有几步,右手探入黄忠摸上冰凉的刀柄,“府君请看!”
燕东转头还想问身旁一同自辽东过来的属官可识得此人,余光猛地见到一道冷光便觉本后寒毛炸起,仅仅开口怒道:“你……”
话音未落,那衣着落拓的刺客便已将短刀刺入燕东腹部。
遭逢此变,身旁两个属官连忙一个扑上一个呼喊府内侍从。
第九十二章 郭图来访()
,。
黎阳,这是燕北南进中原的前线兵站,也是中原逃难百姓的安乐窝。
自从黎阳营被度辽将军麾下的偏将军麹义调走,黎阳虽然没有营兵,但百姓的安全非但没有更坏,反而更好了。
此处距邺城不远,又南依大河,是不可多得的前线重镇。
这个重镇,无论对韩馥还是燕北都是一样。
只不过再回到这个地方,燕北的脸上却没有几分胜兵还乡的喜悦,反倒满是凝重。
“将军,这是属下募得间谍在渤海郡这些日子以来的见闻。”孙轻如约而至,带回渤海郡的情况,命随从奉上书简抱拳道:“渤海郡近日兵马调度频繁,太守袁绍在这些日子大肆招兵买马,募到青壮数千之众,而南皮城更是紧锁城关,不许士卒进出……郡中有风声传出,袁本初要向魏郡兴兵。”
“韩馥是个傻子吗?就放任着袁绍招募壮勇无所作为?”
燕北颇感烦躁,实际上他也知晓韩馥的苦衷。袁绍就像掉到灰里的豆腐,吹不得打不得。他身负名传天下的声望此时倒成了他最好的保护,他不对别人发动进攻,天底下没人敢率先打他。
这年头做什么都讲究个师出有名,就连讨伐董卓都要先写上一份檄文,又在酸枣装神弄鬼地念一份誓词,等这消息传出去了关东诸侯才敢向西兴兵便说明一切了。
燕北真是想找个死士摸到袁绍身边一刀把他捅死,这天下就算太平了!
可偏偏,又怕走漏风声,使世人见怪。
若说起来,就像韩馥那些士人们肯定非常怕声望受损,可其实天底下最爱惜羽毛的恐怕非燕北莫属了。
他现在的声望来之不易啊!
凭什么白波贼让他一煽动就发兵策应,又凭什么他能与关东诸侯平起平坐?凭的就是他现有的声望。
本身燕北这个名字就很容易被天下人与野心之徒联系到一起,出力讨董别无所求地发兵中原,甚至在别人都不进取的时候孤身向西再结讨董联盟,为的是什么?
为的还不就是这点儿声望!
若非顾忌这些,燕北早就派人偷偷刺死袁绍了。
这家伙偷偷摸摸在后头发展的太快!
本来只有声望的袁本初,借此次讨董赚的声望不说,还在渤海又募了数千之众,恐怕当下手中兵卒近万,顷刻间便成了韩馥在冀州的庞大威胁。
“将军,韩文节恐怕不可相信了。”孙轻出乎意料地说出这句这么有见底的话让燕北大感惊奇,问道:“为何这么说啊?”
韩馥对燕北来说本来就是不可相信的,他们可以作为盟友,燕北也可以依靠兵势找他索取粮草,这些事情所有人都知晓是怎么回事。燕北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韩馥就是燕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