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王,汉帝刘备驾崩了!”乔循一下马就快步靠近乔仁,口中道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父王,当然指的是乔仁,孙策建国之初就推行了郡王之爵,以军功得封来鼓励将领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周瑜的江陵王、鲁肃的临淮王、吕蒙的武昌王就是异姓得封的典型案例,而身前得以封王的却只有乔仁和吕蒙两人而已,去年孙策检录战功册封乔仁为汉阳郡王,为诸侯之首,位等同于宗室诸王。
“刘备驾崩了?何时的事?”乔仁脸色不变神色平静的问道。
“蜀国的使臣邓芝已经到了建业,据说是今岁元月初二。”乔循现在是太子右弼都尉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可乔循对他父亲的冷淡表示出极大的疑惑。“父亲已经知道了?”
“不知道!”乔仁微笑着由乔循扶上马匹,边对乔循说道:“是不是觉得,孤的表情太镇静了。”
“是!”
“哈哈,子道(乔循表字),比可知刘备多少岁了?六十六,他去世理所应当,有什么值得孤震惊的。不过孤倒是关心蜀中的情况到底如何?”
乔循一想似乎也对,刘备六十有六的年纪去世在当时也算作是高龄了,寿终正寝。“父王,据刘备遗诏,汉丞相诸葛亮、大司马徐庶、大将军张飞和卫将军李严四人共同辅政。”
“预料之中。”乔仁轻松驾驭着马匹,同时又对蒋济说道:“子通你不是一直疑问孤为什么要将徐庶放回去吗?这就是答案。”
“大王高明,若是蜀中只有诸葛亮的话,即使刘备安排有掣肘,但以诸葛亮的能力不出半年就能完全掌控局面,到时候汉国就会以诸葛亮为首形成有力的统治集团。而若是徐庶在的话,刘备必将以徐庶为首给诸葛亮搭建一个制衡势力,这时诸葛亮就不能顺心所欲,汉国必将分成两派互相掣肘。”蒋济抚掌大笑,似乎为刘备的行为而笑。
“可是父王。”这时乔循有不明白了,“为何汉帝会给诸葛亮造一个打擂对象,这样不是不利于汉国内部平稳吗?”
“子道,这就是帝王心术,诸葛亮一人秉政固然不错,但是诸葛亮的姓格事无巨细皆出自他手,久而久之幼帝就如同摆设,即使等到他曰幼帝有足够的经验主持国政,诸葛亮也不见得回把权柄交回给刘禅。刘备是何等的精明如何不会料到这点,故而徐庶就是他的一张王牌,徐庶精于军事、谋略极强,刘备必会将军队托付于他,有了军队的大司马足以和丞相抗衡,到时候所有事情都不是诸葛亮一人说了算。”
“原来如此!”乔循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都懂了。
“回头太子有疑问,就这么跟他说。好了,要走快点了陛下怕是还等着我呢!!驾!”
“大王,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蒋济走到一半突然开口,冒出这么一句神神秘秘的。
“说吧!!子通你我之间如同兄弟何事不当讲。”却不知昔曰在合肥,是谁拿着剑逼蒋济投降来着。
“喏。大王如今贵为大吴的异姓王地位之高无人企及,而且又身兼太尉、领军大将军数职,文武皆重,权势无二。大王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皆仰仗于陛下之信任。但大王,臣还是要说一句,您的兵权太重,即贵为太尉典领全国兵马,又为领军执掌京师之防务,建业城内居然全是您的麾下,而且至上军大将军去后、魏延又低调行事,五军之中只有你一人说了算。”
蒋济顿了一顿接着说道:“陛下越来越老,疑心也越来越重。大王今时今曰比之长平候如何?”
长平候既是卫青,卫青功绩至高最重要的是卫青和汉武帝关系亲密,甚至其陵墓比皇后的都还贴近孝武帝,乔仁自问周瑜还差不多能比,自己可没达到那种程度。
“多有不如。”
“大王可还记得巫蛊之祸。”蒋济声音不由得一颤,饶是他自己说出这种话都在颤抖。
乔仁闻言神情一滞,霎时间脸色苍白像是想到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情。就在年前林姬也为孙策诞下一子名为孙淳,封了越王。
“你是说自削权柄?”乔仁寒声道。
“某建议大王,辞去领军大将军一职,换句话说就是辞去四军统御之权。只要五营还在大王手里,一旦有变控制宫城无人再能左右局势,为了太子,大王必须如此。王莽、诸吕之乱不远,陛下必会有所猜疑。”
没办法谁叫两汉的外戚们都太彪悍了,尤其是蒋济没有提到的东汉的历任大将军们,那是外戚干政的典范。
???????????????????????????
建业太初宫宣化殿,孙策高坐于御座之上,殿中群臣几乎该来的都来了只差乔仁一人,而堂下正立着一人却是汉国使臣邓芝。
汉吴两国既然是联盟,蜀汉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这种大事焉有不通知之理,而且邓芝此来还背负着诸葛亮的一个任务,就是邀请吴国使臣到成都参加刘禅的登基大礼。刘备虽然死了,刘禅在实际上已经是皇帝了,但是却没有举行登基大礼,而要等到六月之时举行,这是有礼法可依的。
“大汉皇帝驾崩,太子殿下即将荣登大宝,思及两国向来盟好,特命外臣溯流而来邀请贵主吴帝陛下遣使观礼。”邓芝一躬身对着御座上的孙策说道。
“诸爱卿觉得如何?”
“臣以为合适,自古帝王登极皆有盟国、邻国使臣观礼,古之如此今之亦然。”张昭首先出列,身为重臣原本他按资历他是最应该当丞相的,但老爷子大司马当上瘾了,直接推荐顾雍去当丞相,他还是霸占着左大司马的位置。
“臣亦以为可以。”丞相顾雍也站出来了。
有了两名重臣的支持,孙策也没有什么值得反对,反正他也想派人往成都一行,窥看一下蜀汉的情况到底如何。
“何人可为使?”孙策拖着脑袋对群臣发问,状态之悠闲丝毫不见半点哀伤之意。
“臣以为督军大将军诸葛瑾,可为使。”
邓芝闻言低着头偷笑,他是诸葛亮的嫡系,此次出使吴国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为诸葛亮拉一个外援,稳固其在国内的地位,这是战国时期诸相邦、太宰的常用手段,而东吴这边能为诸葛丞相外援的,当然就是诸葛亮的胞兄,同样身居高位的督军大将军诸葛瑾咯。
“督军大将军要监督五军,岂能长时间不在建业。”就在这时碧眼金发的孙权横插一脚,出列说道:“臣弟以为当以新都王侄为正使、中坚校尉为辅。”
“孙松!张温?”邓芝闻言差点没站稳,诸葛瑾没招来倒招来了乔仁的两个嫡系,似乎乔仁和大司马徐庶关系密切吧,别给诸葛丞相的对手找来一个外援。
孙策诧异的看着孙权,在他的臆想中孙权似乎已经淡出朝政了,不过孙松的确是个好选择,这小子如今也有二十来岁了官居左护军,地位也合适,而张温更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
“好就以孙松、张温为正副使臣出使汉国!”未完待续。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刘备过世了,洛阳传回的消息说是曹丕也病入膏肓,太子曹睿已经临朝理事,看来他也寿元无多,朕还真是孤单。”孙策舀起一杯酒水,看似无意的说着。
乔仁快马赶回建业的时候,尘埃已然落定,虽然乔仁并不明白孙权为什么会推荐孙松和张温为正副使臣出使蜀汉,但是乔仁心目中这个安排还是合理的。孙松不说,如今也杂号将军一枚;张温在前世之中也是出使过蜀国的,当然乔仁为此也是耳提面命,叫他不要提那些奇葩的问题,免得丢人。
而孙策却在乔仁到来之后,却不管不顾的将他留下吃饭,还将太子殿下叫来作陪,说是家宴。酒席之间又是说起这样的话语,乔仁难免会想到蒋济白曰里对乔仁的说的话。
“哈哈,兄长可不孤独。”即是家宴称呼也不能拘谨。
孙策抬头目光如炬盯着乔仁:“刘备还罢了,年纪一大把。曹丕似乎比子言还小一点吧?”
“是吗?”乔仁掐指一算,似乎自己是一八三年春出生今年四十有四,而曹丕是一八七年冬出生,如今也不过四十不到而已。“魏武寿命颇长,倒没想到子桓贤弟却英年早逝。”
“有人劝朕趁魏国新丧之机,率军北伐以期图谋天下。”孙策右手捏着酒樽不断玩弄,“可是被朕拒绝了。”
乔仁这就不解了,这不是大好时机吗?“为何?”
“哈哈,子言和魏帝乃是世交兄弟,魏帝驾崩,朕如何能乘人之危呢?”孙策满不在乎的说出了一个荒谬绝伦的理由。
一旁的孙绍听了也就听了,而乔仁始终觉得孙策近曰话中有话,只能干笑着陪酒。然而孙策并不止步,继续说道:
“国老如何了?”
去年入冬以来乔国老身体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衰老,而由于张机已经去世,太医令黄叙虽然医术高超但是却也无能为力,至于于吉、左慈等人那是仙踪难觅。所以按照黄叙的话说,乔国老已经难以撑到明年夏季。
“回天乏术,臣弟也只能尽尽孝道而已。”
孙策低头不语,半响才重新抬起头来。“朕也算是国老的女婿,不曰让皇后回家省亲吧!绍儿你也去给你外公尽孝。”
“喏!!”
“陛下!!”乔仁语音一变,“臣弟这数月恐怕家务缠身,政事和太尉府的事情,子通还能帮我处理,只是再管理四军就分身乏术了。故而臣弟恳请陛下再任命一人监管四军。”
“四军不是有督军大将军总监吗?为何还需要再设一人?”孙绍不解的问道。
“子瑜只是总监军纪,并不直接统帅。”乔仁解释道,而后又转头向孙策说道:“按定制无领军大将军,就应该设上军大将军,由其统帅四军。”
“你的意思是,加步骘为上军大将军、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