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云听着宣德的话,感觉却有些怪怪的,如果楚云对自己的身世的推测属实,那宣德这……
咳咳,不讲这些,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有楚云拒绝的理由了,而通过宣德的话,楚云也能印证楚慎说的话,当初,他果然是没有说谎,将楚云逐出家门,也是因为宣德的劝说,如果不然,宣德也不会忽视了楚云是被驱逐出楚家的人这点,还让楚云来给楚慎洗刷耻辱。
说来也挺嘲讽的,假儿子要去干掉亲儿子,楚慎的一生,可真的是死了都不踏实。
楚云无奈地接受了宣德的任命,当然,这个任命是暗中进行的,并不为他人所知,只是宣德赐予了楚云令牌,让他能调度一定的人手。除此之外,宣德还给了楚云一封亲笔信,让楚云交给武继业,这样的话,楚云到了边关,也能得到武继业的照顾。
这一幕,楚云总觉得有些眼熟,七年前,似乎也是这样的吧,而且也差不多是这个时节,楚云就被丢到边疆去了,有人写书信,有人送令牌……
果然,七年是一场轮回。
楚云回到家中,将自己要往北方去一趟的事情,告诉了武蕴儿,这下,原本乖巧的武蕴儿,说什么也不听楚云的话了,要不,楚云就不去北方,要不,就带她一起去,没有别的选择。
不去北方是不可能的,欺君可是死罪,这次他是非去不可,可是,哪有带着老婆一起上战场的?
“蕴儿你别闹,乖乖在家等为夫回来,这次我又不会上战场,也不会去做什么危险的事情,你大可不必担心。”
楚云说着劝说武蕴儿的话,忽然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
卧槽,这个可别把自己给奶死了!
至于武蕴儿,她这次倒是没有哭闹,只是非常淡定地看着楚云,啥也不说,但明白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军中不能有女子!”
楚云再次给武蕴儿找了不能带她去的理由,武蕴儿闻言默然,转身,从衣柜里拿出一套楚云的衣服,换上之后,出现在楚云面前的,就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了。
楚云:“……”
或许他之前就不该教会武蕴儿女扮男装的,现在可咋整?
楚云头疼得厉害,无奈之下只好找皇帝帮忙了。
“臣之妻蕴儿不放臣走,为之奈何?”
宣德回道:“夫纲不振,何以治国?”
楚云再回:“臣无奈,请携蕴儿共往。”
宣德再回:“若是让皇后知晓,朕也救不得你。”
楚云:“……”
说好的夫纲不振何以治国呢?
到最后,楚云终于明白,求助宣德是没有用的,要求助皇后才行,然而,出发的时日快到了,楚云却没有联络到皇后,能联络到皇后的武蕴儿,并不会给楚云传讯。
这一次,还是十里长亭,武蕴儿和楚云俱在,但这次不是送别了,两人共乘一辆马车,倒不像是去奔赴战场,而是一对游山玩水的恋人。
要急行军的,哪有坐马车的道理!只是宣德虽然说了出发的时间,却没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这中间,就多的是自由了。
楚云还是拗不过武蕴儿,虽说他的夫纲也没有不振,但武蕴儿唯独在这件事情上软硬不吃,楚云说好话,武蕴儿不听,佯装生气,武蕴儿又一脸的委屈,倒是让楚云不忍心了。
最后也只能和武蕴儿约法三章,还是把她带了出来。
至于回来之后会不会被皇后分尸,就不是楚云能考虑的事情了。
楚云惋惜的是,自己的科举啊……
才考了一半,就已经凉了,本来还打算明年春试的时候好好装个逼,可现在被调拨到北方,春试肯定是参加不了了。
想到自己的任务,楚云就有些心痛,还好,失败的惩罚也不是特别严重。
楚云和武蕴儿一路上,倒也不是认真的游山玩水,只是没有那么着急,紧赶慢赶。同行的随从也不多,就是金木风火四兄弟,还有追云梦云姐妹,其他人都留在京城照顾楚云的宅子了。追云和梦云都是作为丫鬟来照顾武蕴儿的,安保工作都是交给四兄弟了。
花了一个半月,一行人才终于走到了接近潼关的泗水镇,进了镇子,楚云才忽然发现,流民有点多了。
南方人一直是以为北方苦寒,但实际上,北方并没有那么苦,而在物资上,犹豫楚云当初组建的商会,都是从北边慢慢朝南方扩张的,所以在这接近潼关的泗水镇,已经有楚云的商会的活动踪迹了。
镇上,楚云看到了有雁门商会商标的店家在给流民布粥施饭,看来,就算是缺少了楚云参与管理,这些商人们也依然能稳稳地将商会发展壮大。
楚云在镇子里面找了个客栈,让武蕴儿住下之后,才独自一人,来到了雁门商会的那个正在布粥的米店。
“客官是来买米的么?”
“我不买米,我是来买酱油的。”
“抱歉了,客官,我们这里不卖酱油,酱油要去楚家铺子里买。”
“那我不买酱油了,你给我打两斤面粉吧。”
“客官请随我来。”
就这样,楚云在那些流民看神经病一样的目光中,被店家带了进去。楚云心中暗笑:“无知的凡人,怎会明白我党暗号的厉害!”
什么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太loW了,只有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暗号才是精髓!
在店里转了几圈,店家才带着楚云到了一个阴暗的房间,谨慎地将门关好之后,才拱手道:“见过大人!”
楚云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才问道:“你这里已经是很靠近潼关了,把你所知道的所有情报都告诉我!”
那店家闻言,便让楚云附耳过去,低声说起了最近这两个月的变化……
第三百六十一章 派出一个卧底()
这店家,自然是暗影的探子了,不过,虽然属于暗影,但在楚云回归京城之前,他们都是听从楚云的调遣的,当然,看到过楚云的人不多,彼此确认身份,就是凭借那一套看似神经兮兮,却也似乎没有多大毛病的对话作为暗号。
当然了,暗号是经常会变化的,而楚云一直是和组织有联络的,虽说已经把这边关的事情交付出去了,但在组织里面安插一些心腹,对经营了六年的楚云来说,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从店家,也就是暗探的嘴里,楚云第一次非常充分地了解到了边关的形势,这和战报上的只言片语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探子的描述比较详细。
时间往前面推移,两个月前,燕国对雁门关发起了冲击,朝廷接到求援,派武继业北上,武继业大概是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潼关,可在这期间,楚钰背叛了雁门关,开城迎敌,也就导致了雁门关的失陷。
武继业救援失败,只能据守潼关,再然后就是朝廷得知消息,派遣楚云到北方来了……
官面上的东西,其实和楚云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宣德下令给了武继业更高的权限,这个信送出来就很快了,指望着让楚云送信,等楚云到了,估计战场这边都凉了。
楚云也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开往边疆,对战局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宣德派他过来,应该还是从事间谍活动。
所以,楚云一临近潼关就开始认真工作了,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浑水摸鱼,而听了探子的汇报,楚云对这场说打就打的战争的重视就更大了。
这次真的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闹着玩的了,一言不和就发起大决战,还打了大夏一个措手不及,燕国也算是很强了,但武继业来到潼关之后,燕国的耶律宏基再也不能建立寸功,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不过,耶律宏基也是有套路的,燕国人并没有对雁门关的百姓制造太多杀戮,显然,主将的见识很不错。本来燕军是异族的军队,就会引起大夏百姓的敌视了,但是,百姓们的大是大非观念并没有那么强,他们大多数人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而已,生存,就是第一要务。
所以,就算是城破了,城里的百姓也不会和燕军死磕,但是,若是燕军敢屠城,这名声传出去了,之后的城池,绝对是难以攻破的了,城破就是死,谁敢放燕军进城?
再有就是耶律宏基用的很好的一个计谋了,他虽然不杀大夏的人,但是,他也不养着这些人,把他们从雁门关驱逐出去,朝着潼关驱赶。
若是大夏的人不接受这些人,那么很好,大夏的朝廷会失去这些人的民心,也会让潼关内的人心寒。可若是接收了这么多的人,可能引出的乱子也会很大。一是担心燕军乘乱攻城,二是担心这些流民中,会有燕国的细作。
若是再来一出自己人开城门的事情,大夏不用燕国来打,都无颜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了。
只不过,对耶律宏基的这个阳谋,武继业选择了见招拆招。他接下了这些流民,在接收的时候,还分出一只队伍时刻保持警惕,若是燕军有异动,当然是要弃车保帅,顾全大局的。
耶律宏基在武继业接受流民的时候,完全没有捣乱,似乎自己真的有那么仁慈一般。武继业却清楚,对方是想利用这些百姓。人这么多,细作有多少个都不知道,现在的户籍制度并没有那么完善,想要借着这么多的流民隐藏身份,基本上开不出来。
更何况,就这一城之民的口粮,也足够吃垮潼关了。
然而,武继业接了前面的招,后面的却不接了。
给流民发饭吃?
不存在的!还没饿死就不用给饭吃,这些人自然也不用留在潼关,在被武继业接纳不久,这些被燕军遣送回来的百姓,反手就被武继业打发了。
并且特别交代,当所有人还能走的动路的时候,就不要给吃的。
然后,派出一小波队伍,带着一帮流民一路向南,理由是:南方好吃的比较多。
饿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