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寨城以正门南门为起点,南北向为中心街道,东西两侧各置十余座整齐对称的民房,座与座之间相距整齐有序。东西两侧寨墙各留南北向通巷。整座古寨横竖有巷,所以四通八达。
这日,天黑时已经是戌时将尽的时候。此刻隐伏在元新寨的黑衣士卒都十人一组的分散了出去。占领了周围山谷的高处地形。开始实行警戒任务。
没有过多久,一只大军就悄悄的潜行至元新寨附近的羊蹄岭附近,大约十来个人驰马而出,往元新寨而去,刚来到寨门前,就听箭楼里守卫的人大声喝问道:“是谁深夜来此?报上名来。”
领头的人没有说话,只是把头高高的扬起。箭楼上的人惊喜的说道:“原来是少寨主,快去请寨主出来。”然后把头伸了出来喊道:“少寨主稍等片刻,寨主马上过来。”
此人正是韩正,听见还要再等一会,心里感到有些不高兴。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闷哼了一声,不在言语。但是等了一会,还不见有动静,刚想大声喝骂,只听见沉厚的寨门打开了。
寨主喜气洋洋的迎了出来。韩正刚张开的嘴又马上闭上了。赶紧下班,快步走上前竟然跪了下来,道:“父亲,孩儿回来了。”
原来寨主正是韩正的父亲韩林远,见得经年不见的儿子跪在地上,连忙走了过去,抚摸着他的头顶一会,道:
“起来说话吧,咱们父子分开多年,没有想到是这样见面的,钦差大人到那里了?”
“就在五里外的羊蹄岭附近,孩儿先回来看看地方清扫的怎么样了。”
韩正回答道,其实他是想先来见他父亲一面。但是见面后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一切准备妥当了,为什么不直接过来,还要在羊蹄岭那里停留呢?钦差大人怕扰民,所以现在哪里驻跸一下,想待到清晨时再进寨子。”
“不扰民也扰了,大家伙知道钦差大人要来,谁还会想着休息,又有谁能睡着着呢?阿正,你现在带我去迎接钦差吧。”韩林远郁闷的说道。
“是,父亲大人。”韩正应声道。一转念,又嘱咐说:“这个钦差很年轻,对于礼节也不太在意,父亲大人一会相机行事就行了,不要那么多的繁琐礼节。”
“我省的,还用你来教训老子。”韩林远这个时候竟然暴起粗口来。显出与刚才不一样的豪爽。上马就往前走,嘴里还说道:“这样最好,要是真来一个老夫子,还不把我给酸死啊!”
韩正无奈的看着这个变了模样的父亲,只好上马追了过去。
不到一个对时,赵一所率的人马都陆续排着队进入了元新寨,由韩林远着人安排住宿问题,然后将赵一迎进了大厅。
刚进大厅,那韩林远便直接问道:“钦差大人,你们这次怎么只带了五千人过来了啊。不是说有二万人吗?老夫还正在为怎么安排这么多人而犯愁呢?”
赵一一笑,并没有回答,只是把眼光看向了在一边立着的韩正,韩正却是有些尴尬的望着自己的父亲,嗤嗤的低声嗔怪着道:“父亲,此事容日后再容孩儿给你说,这么晚了,钦差大人要休息呢?”
韩林远眉毛一挑,但是看着自己儿子的神情。终于说道:
“那好,钦差大人一路辛苦,有事情明天再说吧。”说罢躬身一礼,便要退出去。
赵一看见老人家鬓发斑白,精神倒是很好,性格爽直的可爱,也不忍心驳他的面子,于是对韩正说道:“阿正,你为令尊解释一下吧。”
韩正听到赵一这样吩咐,心中一喜,本来不能和父亲说大军的去向,但是既然问及。不回答的话心里也是颇感为难,但是赵一既然答允说,可以说看重父亲这个人,也相当于看重他自己了。
当下把父亲拉到一旁交代起来,赵一只是笑着喝茶,心中却是努力回忆着皇上吩咐自己的事情,想不到皇上真的推迟了自己前往琉球的行程,命令自己在这里协助韩正。
大军决定前来赤石,然后伺机偷袭刘深水军的同时,考虑到自己这方仍旧有五百余艘船只不舍得放弃,况且人多眼杂,难免不泄露风声,也想到无论偷袭成功与否。
都要退到琉球一带,粮草和军需物质也要供应,就决定由人带着钦差的行头,由水路从广州湾出海,沿海岸线经由南澳岛在红海湾一带停留,随时等候接应赵一等人。
此次赵一前来赤石,除先头来的一千黑衣士卒是独立团的将士之外,其余的只带了四千人马。
最好的消息就是本来赵昰担心在海上和陆地难以通讯往来,但是意外发现的是,原来在宋朝已经由信鸽的出现,而且用的很为熟练。才使赵昰更加放心。
收到第一封有赵一用信鸽传回的信息,想想这个世界,赵昰真的感到很奇妙,不是说信鸽是近代的产物吗?幸亏姜明没有把这个建议当成宝一样的拿出来,要不还不是笑死人了。
229 信仰收集处理器()
不一会,韩正就已经向父亲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赵一相信,韩正有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见他们父子二人话已经说完,也慢慢的站了起来,想韩林远一礼道:“老人家这下有些放心了吧。”
韩林远唬的一跳,连忙让开,道:“我大宋天兵已至,老夫怎么能不放心呢?”
赵一呵呵笑了一声,还是十分恭敬的问道:“那请问一下老人家,你可知道附近可有疍民?”
“老夫还不老吧?”韩林远笑道,突然话音一转,惊异的问道:
“你要找疍民?找他们做什么?”
赵一微微一惊,这个韩林远反应怎么那么大,才想起韩正平时隐晦告诉自己的只言片语。
是皇上要求自己,如果能招募一批像这样的疍民来掌控船只,对于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助益,但是没有想到韩林远的反应竟然是这样,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但是此时,只能肯定的点点头。
得到赵一的回答后,韩林远的眼睛眯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后,问道:“钦差大人可知道疍民的出身吗?”
赵一不由的一愣,摇摇头反问道:“不就是水上人家吗?颇通海理水势,眼下正是朝廷需要此些人才之际啊。”
韩林远还没有说话。韩正走上来道:“疍民本是先秦时西瓯越人。秦始皇派屠睢杀西瓯王,越人宁与鱼鳖禽兽杂处,不肯事秦,以至变为“疍民”。”
还没有讲完,韩林远就截住话头接着说道:
“历朝各代均视其为贱民,我大宋朝廷一向也不把他们放在心上,甚至还明文不得与疍民通婚嫁之事。这些钦差大人可知道吗?”
赵一语塞,这些他还真的不知道,还想到疍民以水为生是一种习俗而已,但是听候家父子所言,疍民平日和朝廷有些积怨,这个倒是不好办了。
看见赵一没有说话了,韩林远有些严肃的问道:“钦差大人,知道疍民是做什么了,你还是准备找他们吗?”说玩就注意着他的神情。
但是关于封建种族歧视的问题,对于赵一这个猎户出身的他来说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心里障碍。
虽然隐约间知道可能是由于那些读书人看不起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渔民,但是对于他来说,什么原因不重要。
皇上要招募一批这样的人,利用他们熟悉海事,精炼的船只操作技巧,对于皇上以后的长久计划有绝对有补益的。
于是坦然的点点头,刚要说话,看着韩正也在紧张的看着自己,心里一动。缓缓说道:
“皇上经常对我说,此时正值我大宋危难之秋,大汉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皇上看来,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有同仇敌忾的精神,那么就不愁把蒙元赶不走。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乎是什么人呢?”
韩正像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看见父亲又要说什么。连忙出口道:“父亲,赵大人一路辛苦,咱们还是早些歇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好吗?”
韩林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遂很有礼节的告辞出去了,只剩下韩正还在房中。
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和赵一说。但是踌躇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来,赵一想要问他,但是还没有出口,韩正却是也告辞走了,留下赵一郁闷了半天。
一路上昼伏夜出,虽然没有遇见元军,但是还是比较辛苦的,很久没有锻炼过的赵一还是在疲惫中慢慢的睡去。
而此时的广州城内,赵昰已经渐渐习惯了脑海中的那个小人儿,虽然觉得这个小人儿有些不靠谱,但是它已经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了,又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赵昰总算是了解到了箭头的大概来历。
箭头,来自于公元三十一世纪的某个时间段,那个时候,科学已经发展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凭空造物、定点传送已经成了一种普通的民用科技。
打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比方来说,就是拿出一个鸡蛋,放进特定机器内,就可以立即出现各种鸡肉制品,出去旅游,就是定点传送,瞬间到达,而且费用极为低廉。
全球富裕起来了,生活陷入了及其奢靡的地步,因为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让人们几乎不用担心资源枯竭,水、空气、太阳能,甚至紫外线都成为了可以被利用的资源。
在这种无穷无尽的可再生资源的支持下,人类的生活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战争消失了,代替而来的是经济上的各种战争,疾病基本上消失了大部分,所以在哪个时间段,世界上存在的医院都很有限。
本来这样的生活是完美的,一个生活富足却没有战争的摧残,一个没有疾病人类可以自然生死的世界,大家都应该满意才是。
但是经过各种民意调查,却发现,人类的幸福感并不强。
物质上的满足,永远也代替不了精神上的充实,偏偏这个时间段的人类,精神上是空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