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诚对朱允炆一拱手,说道:“陛下,臣此次奉燕王之命进京拜见陛下,其实就是来一探陛下您的态度。而且,燕王在北平大规模扩军,研究火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朱允炆挥了挥手“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一面之词,况且,燕王身负戍边大任,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大明江山,这也没什么错。”
葛诚再拜道:“陛下有所不知,燕王在府上召集了一批不法之徒,整日谋划逆反之事,其中姚广孝,朱能,张玉,王小明等人更是大奸大恶,不可不除!”
“王小明?”朱允炆显然是吃了一惊,姚广孝,也就是道衍和尚。对于他以及朱能张玉等人,朱允炆自然是比较熟悉。但是这个王小明可就不同了。在这之前,他也听说过这个人。是从李景隆那里听到的,据说这个孩子是周王朱橚谋逆的帮凶之一,只是他早已逃离。本来只是个孩子,朱允炆也没在意。但是,听葛诚所说,他居然在北平,在朱棣身边,这就由不得朱允炆不重视了。
“陛下知道此人?”葛诚也很吃惊,他没想到王小明居然这样的“著名”,居然连皇帝都听说过他。
“曾听人说起过,他究竟是什么人?”朱允炆对于王小明非常好奇。
葛诚摇了摇头“陛下,臣也不知,只是燕王殿下对于他十分重视,可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葛诚也很好奇,王小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实,王小明的一切只有朱棣与他的心腹知晓,虽然葛诚在燕王府地位也不低,但是显然还达不到那样的地步。
朱允炆也没办法,他想了想,对葛诚说道:“既然葛卿能够弃暗投明,幡然醒悟,那也是一大幸事。不过,朕有一件事要葛卿帮忙,不知葛卿能否帮朕这个忙?”
葛诚连忙拜道:“陛下万万不要这样说,能为陛下分忧,是我身为臣子的荣幸。陛下有何命令尽管说,就是刀山火海,臣万死不辞!”
朱允炆微微一笑,对葛诚挥了挥手,示意他上前来。
葛诚赶忙走了过去,朱允炆俯身在葛诚耳边,低声的说了几句什么。
……
北平,燕王府。
朱棣缓步走出府门,跨上了战马。他此次是要前往京城拜见新君。虽然他对朱允炆这个年轻的皇帝没有半点尊敬,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足一些的。毕竟,自己现在还不想和朝廷公然叫板,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毕竟,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他在离开之前已经交代了朱高炽,要他继续训练府上的护卫。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公然造反,但是,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的,若是那一天真的来临了,自己也好先有个准备。况且,他相信自己比起朱允炆来,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自己收买来朝廷的很多太监,而且,还派出了长史葛诚。另外,自己还有两张最大的底牌。朱棣相信,若是真的到了最后的时刻,自己的底牌,是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的。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朱棣不再犹豫。只见他策马扬鞭,向着京城的方向,奔驰而去。那里等着他的,是无上的权力与荣光!
……
南京,上书房。
朱允炆依旧在批阅着每天的奏折,这时,一个小太监忽然来报“陛下,翰林讲侍方孝孺求见。”
朱允炆露出了一个微笑“宣。”
小太监走了下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一眼看去,此人明显是那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之人。
“陛下”方孝孺行了礼,说道:“刚刚收到传信,燕王朱棣已经离开北平,正在前来京城的路上。”
朱允炆眉头一挑,没说什么。
方孝孺再拜道:“陛下,燕王有大志向,不可不防啊!”
朱允炆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爱卿放心,一颗钉子已经埋下了……”
(本章完)
第43章 朱棣进京()
王小明最近很纠结,因为葛诚。他早已知道,葛诚这次进京面见朱允炆之后就会背叛朱棣。虽然没能改变未来的结果,但是也给朱棣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只是,王小明虽然知道葛诚一定会叛变,而且他也的确叛变了。然而,王小明却没有半点证据。毕竟,葛诚在南京的所作所为,没有其他人知道。就算王小明知道历史的走向,但是这个理由他根本就不可能说出来。就算他说了,也没人会相信。他甚至不能提醒朱棣防备葛诚,因为朱棣对葛诚这个人还是很信任的。如果自己真的与朱棣说了,反而会引起朱棣的不满。
而朱棣现已经启程奔赴南京拜见朱允炆。虽然葛诚叛变让朱棣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但是,朱棣依旧是有惊无险。不过,想到朱棣后来为了避祸而选择的方法,王小明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如今已经算是燕王府的重要人物之一了。虽然他还不像朱能,张玉那样为众人所知,但是不得不说,他已经极大的影响的这个时代。当然,王小明相信,凭借自己的优势,他一定能够改变这个时代!
可是王小明没有想到,未来的他何止是改变了这个时代,他甚至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时代!
……
望着宏伟的南京城墙,朱棣心中不禁一阵感叹。曾几何时,他也幻想过自己能够成为这里的主人,掌握着天下的芸芸众生。然而,现实还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虽然现在他站在城门前,但是,这座坚城的主人却不是自己。
朱棣望着繁华的南京城,虽然心中有诸多不甘,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毕竟自己现在还是一个藩王而非皇帝,况且,自己的计划也需要时间。
想到自己未来的计划,朱棣的心跳就不禁加快了几分,若是自己真的能够成功,那么,自己多年以来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想到这里,朱棣不禁变得有些激动。
皇宫。
朱允炆正在准备着早朝,可以说,这个苦命的皇帝在勤奋这一点上不输给他的爷爷朱元璋。但是可惜,有些时候,勤,也未必能够补拙。
朱允炆正在一个小太监地服侍下穿着皇袍。就在这时,齐泰快步走了进来。其实,这个时候齐泰是不应该来见朱允炆的。齐泰乃是朝廷大员,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个时候来见朱允炆。可见齐泰此行必然是有要紧的事。
“陛下”齐泰没有废话,行了个礼道:“刚刚得到消息,燕王已经进入京城,恐怕不久就能到达皇宫。”
朱允炆还在奇怪,怎么今日这齐尚书如此不知礼节?听到齐泰的话,朱允炆顿时明白了,他挥挥手,示意小太监退下。仿佛是自言自语道:“他这么快就到了吗?”
齐泰走上前来,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燕王此次来京,必然是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陛下,不可不防啊。”
朱允炆眉头一皱,虽然他一直在防备着朱棣造反。但是不论如何,朱棣都是他的血肉至亲。真正到了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犹豫起来。朱允炆沉默了一会,说道:“看他究竟是什么目的,然后在做反应。”
齐泰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个想法,但是他毕竟只是个臣子,又怎么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其他人的不是呢?更何况,对方还是他的亲人。
朱允炆并不知道,就是自己今日的犹豫,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朱棣的大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
朱棣缓缓走进皇宫,曾几何时,自己也算是这皇宫的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老爹朱元璋对大哥朱标的喜爱让他将朱允炆立为皇位的继承人。从此,朱棣便与皇位无缘。当然,这只是暂时的。联想到自己曾经在这座宏伟的皇宫之中的种种,朱棣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他是多么想做这禁宫的主人,然而天不遂人愿,现在自己连一个藩王都当不下去了,要做这偌大的皇宫的主人,就只能靠自己!
朱棣缓缓走到朝堂之前,看着那长长的皇道。他的心中忽然涌出万丈豪情。就这么一步踏入皇道,向着朝堂行去。
朱棣终于走进了朝堂,在那皇位上坐着的,正是朱允炆。朱棣缓缓走上前,抬头看着坐在高处的朱允炆,朱棣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说道:“臣朱棣,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如此做法,可以被称为大不敬。他是臣子,朱允炆是皇帝,臣子面对皇帝,不行跪拜大礼,居然只是拱了拱手,这可以称为是对皇帝的藐视。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群臣激愤!
户部侍郎卓敬忽然看向朱棣“燕王殿下既然来拜见陛下,又为何不行礼?”
朱棣看都没看他,回答道:“我乃是陛下的亲叔叔,血肉至亲,又岂是那些俗礼所能约束的?况且,这是我们的家事,与你何干?”
这下,众臣更是愤怒,练子宁、黄观等人纷纷站出来指责朱棣,甚至将朱棣说得就好像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恐怖分子一样。
然而,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从始至终,朱允炆没有对朱棣的任何不敬行为做出任何反应,似乎在他的眼里,朱棣的做法根本就无法引起他的重视一样。
朱允炆的做法也很好理解,毕竟朱棣的实力已经足以让朝廷重视。朱允炆这种毫不在意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故作镇定。但是他忘了,自己面对的是朱棣,朱棣哪里又看不出朱允炆的想法?
虽然朱棣的做法导致群臣激愤,但是真正能够对朱棣动手的,也只有朱允炆一个人。只要朱允炆不松口,朱棣就是安全的。朱棣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众臣面前虽然态度嚣张,但是也还是守住底线的。
“燕王驻守北平,劳苦功高,有些失礼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朱允炆淡淡的说道,居然像是在为朱棣辩解一样。
朱棣行了个礼,拜谢道:“陛下能够理解臣,正是臣的荣幸。”这话一说出来,朱棣自己都觉得自己很虚伪。
朱允炆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