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上风高浪急,凶险异常。又有海盗海匪,拦路打劫,此物是我亲手所制,今日就送给小马哥你防身吧!”
郑和自然知道燧发枪,他也知道这是王明自己的配枪。当初靖难时,一直在王明身边。如今自己要走了,后者居然把它当做礼物送给自己。郑和感觉似乎有什么迷了眼睛。
“此去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是归期。”郑和忽然对着王明拱了拱手“盼望你我还有再见之时。”
王明一怔,看着郑和严肃的脸庞,他忽然想起来厚实一句话,不由得笑着说道:“小马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郑和也是微微一笑,不再停留。他转向那位水军将领,说道:“出发吧。”说着,郑和走上了舢板。
看着郑和渐渐远去的背影,王明忽然大声喊道:“小马哥,你归来之日,我请你喝酒!”
郑和回过头来“好!”喊声落下,郑和转过身去,走上了这艘陪着他度过了未来一生的宝船。
白色的帆升起,随着水兵们的号子声,船队渐渐地想向远处移动。郑和立于宝船船首,眼里尽是无尽的海洋。
王明站在码头上,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身边的随从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平素处变不惊的主子今天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王明知道,自己的这个朋友已经迈出了千古流芳的第一步。等待着他的,将是辽阔而神秘的海洋,还有流传万世的丰功伟绩!
船队渐渐地远去,王明依旧站在码头上一动不动。直到船队渐渐地在海平面上缩成了一个点,他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头也不会地说道:“回京吧!”说完,他转身离去。
公元1405 年7 月11 日,永乐三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福建五虎门码头上,大明的庞大舰队扬帆起航。他们带着和平与友好,将大明的光芒撒向了世界各地。他们肩负着神圣而重要的责任和任务,他们创造了历史,一段永远被后人传颂的历史!
郑和站在船首,他回望着不断远去而模糊的大陆海岸线一眼,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喜悦,他即将离开自己的祖国了,前往异国的彼岸。他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在等着他,也不知道自己这庞大的船队究竟命运如何。但是,他无所畏惧,他幼时便向往大海,青年时经历战火连天。不论是他的梦想还是他的经历,都教会了他勇往直前!
大海,我郑和来了!
往事如烟般飘散,时间会将很多人和事都埋葬在记忆中。然而某些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却不会随着时间飘散,而是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本章完)
第279章 怒火滔天()
远航的郑和与正在回京路上的王明都不知道,京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足以让整个大明震惊的大事。
李锜回来了。
其实这个李锜并不是什么著名人物,不要说朱能张辅王明等人,就算是现在还没有崭露头角的“三杨”,在官场上的名声都要比他更大一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日里在朝堂上几乎都看不到存在的人,却给京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李锜当初奉了朱棣的命令出使安南,与广西都督佥事黄中共同护送陈天平与裴伯耆这对君臣回国,重掌安南皇位。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安南一个弹丸小国,若非他们对于大明态度一直很是尊敬,恐怕朝中大臣都不会赞同朱棣出手相助。
但是,现在事情似乎有些不一样。
李锜回京的时候,整个人仿佛都是大病了一场,身上的粗布衣服虽不说破烂,但是至少不是他这个身份该穿的。而且,他还受了不轻地伤,包裹之中甚至还有染血的官服。这就很是值得琢磨了。
要知道,李锜是朝廷使臣,回国的话自然有地方派兵护送。被山贼路匪打劫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再结合李锜此次的任务,似乎真相就在眼前了。想到那个近乎不可思议的可能,很多大臣的心都抖了抖。
李锜回朝,朱棣自然要接见。然而李锜伤的很重以至于他是被人抬着见到朱棣的。一见到李锜这浑身是伤的样子,朱棣也下了一跳,他立刻就想到了某些可能。而李锜的话,也证实了很多人心中所想。
其实李锜与朱棣只说了一句话“安南有变!”说完,他就因为伤势过重而又一次昏了过去。然而就是这简简单单地四个字,却让整个京城震动。
很快,朱棣便查明了安南发生了什么。
李锜与黄中在护送陈天平君臣二人回国的途中,遭到安南方面的伏击。黄中及其麾下五千士兵全军覆没,本人也力战而死。陈天平与裴伯耆这对君臣双双落入安南国王胡汉苍的手中,被凌迟。只有李锜命大,在黄中的拼死相护之下,逃得了一条小命,然而也是伤势严重。
这个结果出来,整个大明政府都震惊了。没有人想到,这个胡汉苍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对于大明的命令阳奉阴违不说,居然还敢杀害安南法律意义上的真正国王。
当然,陈天平裴伯耆这对君臣的性命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重要,真正让大明都感到震怒的,是安南居然敢杀害大明的军队,还妄图加害大明的使臣,这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朱棣寝宫,一个不知是何年代的花瓶被朱棣一脚踢碎,他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暴怒,低吼道:“真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胡汉苍,朕与你不共戴天!”
宦官宫女们都不敢接近朱棣,他们知道,现在皇帝陛下情绪明显处于失控状态,只能等他自己平静下来。若是有人敢于打扰,轻则一顿痛骂,重则一顿狠揍甚至丢掉性命。
胡汉苍当初的那一封道歉信写的是无比的真诚,态度是无比的端正,然而谁知这个人居然是一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杀了陈天平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杀我大明的军人,真是胆子大的可以啊!
朱棣已经得到了消息,胡汉苍不仅仅杀掉了自己派出的军队,更是在两国必经之路上设置了关隘,这俨然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
朱棣并不关心陈天平的死活,他在意的,是他的脸面。
开玩笑,自己好不容易多管闲事一次,你小小的胡汉苍居然敢公然打脸,活得不耐烦了吧!
朱棣越想越生气,他顺手拿过桌子上的砚台狠狠地摔在地上。这个名贵的砚台顿时四分五裂,然而朱棣却根本不在意这东西是不是名贵,他只在意安南的做法。
朱棣怒了,他真的怒了。他好不容易再相信别人一次,换来的结果居然还是无情地背叛!当初他曾经错信了铁铉,差点搞丢了性命。这一次他又错信了那个安南的胡汉苍,结果自己被赤裸裸地打脸不说,连自己都五千士兵都丢了性命!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若是这事情不以雷霆之势处理好,别说自己的军队寒心,就连其他臣服于大明的国家也会蠢蠢欲动,觉得大明好欺负,这是绝对不行的!
当初云南将领沐晟曾经建议自己出兵讨伐安南,以彰大明国威。不但可以一举解决安南皇位归属的问题,也可以让其他相邻国家认识到大明的实力,让他们不敢有异心。
可是那时候自己念在胡汉苍认错态度诚恳,而自己又想着以宽厚仁和的态度解决这件事,便派出五千人马护送陈天平回国。谁知道,自己一时心软,想着彰显大明仁慈的形象,可是对方却是一个忘恩负义地豺狼!
其实朱棣当初也不太想轻言刀兵,毕竟自己打了四年多的仗,如今天下刚刚太平三年,又要打仗,不但士兵们吃不消,刚刚充裕起来的国库也吃不消。毕竟自己刚刚派出郑和统领船队出海,这可是花费了巨资的!当然,就算是出兵所耗费的钱粮他完全出得起,他也心疼。毕竟是他三年以来不眠不休的干活才攒了这些家当,用一点都觉得难受。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而是自己乃至整个大明的脸面问题。
安南作为小弟,居然敢公然打大明大哥的脸,这已经不是仅仅“胆大包天”四字可以形容的了。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一个小小的安南都敢杀害大明的士兵,还敢杀掉自己已经承认的安南国王,真真是该死!
朱棣气得几乎咬牙切齿,活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自己打别人的脸,什么时候居然有人敢打自己的脸?更何况这还不仅仅是打自己的脸,这是将整个大明的脸都给打了!
这件事自己若是不能够讨个说法,怎么证明自己是大明最合适的继承人,怎么向不知在何处的朱允炆耀武扬威?
要报仇,必须要报仇!朱棣的眼中燃烧着怒火,这已经不仅仅是安南内政以及两国邦交的问题了。安南居然敢杀我大明的军人,此仇不报,大明何用?养兵何用!
(本章完)
第280章 意乱情迷()
王明刚刚回到京城,就得到了李锜的消息。他只是愣了一下,也没有太多意外。大明与安南之间这一战,是绝对无法避免的。再者说,这安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段时间也与大明有了外交已经领土主权纠纷,这一战早晚都得打。
其实他也没想到,那个胡汉苍居然如此的胆大包天,居然敢杀害大明的军队。看朱棣的样子,恐怕是不杀胡氏不罢休了!王明知道,对于朱棣来说,陈天平的死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胡汉苍是当着大明军队的面杀了陈天平,还消灭了大明的军队,这简直就是骂了朱棣一句还不过瘾,又在后者脸上打了一巴掌。这朱棣要是还能忍,他王明俩字倒过来写!
书房内,王明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宫中人递来的条子。其实朱棣征讨安南这件事他并不是很关注,虽然这是一件大事,但是与他并没有太多关系。虽然他是武将出身,照理说打仗这种事他应该参与,但是他现在最重要的身份是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