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渚玻灰月伊苏蠼牛 �
朱棣喘了几声粗气,缓缓的平静下来,将信递给道衍“你看看吧,这次那小子可是要和咱们玩真的了。”
道衍结果信,纸上只写了短短的两行字:周王意图谋反,被捕,废为庶民,流放云南。道衍即使是有所准备,也是被惊了一下。他们都知道朱允炆早晚会对藩王们下手,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下手的速度这么快,而且这么狠。堂堂朝廷藩王,就直接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后来被朱允炆干掉的藩王们都是什么下场,那么,他们就会知道,其实周王殿下去云南开荒倒也很幸福。
道衍放下手中的信,苦笑了一声道:“皇帝陛下的手段,还真是惊人啊!真没想到,周王殿下居然被直接废为庶民。看来,陛下对殿下您的戒心还真的很重啊。”
朱棣面色阴沉的点了点头,建文帝这一手将诸王搞得极为被动。在他逮捕朱橚之前,自己居然没有得到半点消息,如果自己安插在京城的内线都没能提前探知,那么其他诸王就更不可能。这下,恐怕诸王之间便会人人自危,哪里还有胆量与朝廷作对?
道衍沉默了一会,忽然笑着道:“没想到我那小徒弟王小明还真的说对了。”
朱棣一愣,想起王小明那天的分析,他不得不说,王小明还真是能料敌先机。
道衍看了朱棣一眼,其实他也有过类似于王小明的看法,只不过他并没有明着说出来。在他看来,王小明之所以能有如此准确的分析,无非就是把握住了朱允炆等人的心理。但这种分析却是建立在对朱允炆的了解程度之上。所以,这种分析并不能百发百中。他哪里又知道,王小明根本就是在向他与朱棣讲述未来会发生的事实呢?
朱棣想了想,忽喊道:“来人!”
门外的下人快步走了进来,对着朱棣拱手作揖道:“殿下有何事吩咐。”
“你去将朱能叫来,要他带着王小明。”朱棣挥挥手吩咐道。
“是”下人应了一声,不慌不忙的退了出去。
最近王小明的生活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要时不时的提防着朱清漪的“偷袭”,还要被朱能这个大老粗操练。下午还要去道衍那里挨骂。王小明忽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充实……
现在,他正在朱能的注视下练习着刀法。本来他是想要学习射术的,结果朱能非要他再学习近身的武器。朱能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射箭倒是没问题,但是羽箭总有用完的时候,到了那时候,难道你要用牙齿咬死敌人吗?这个理由一说出来,就算是王小明巧舌如簧,也没法反驳。毕竟,就算是人家绿箭侠,格斗的本领也是一等一的。看来,自己的“明朝绿箭侠”之梦,依旧任重而道远啊!
就在王小明累的腰酸背痛却又不敢偷懒时,一个下人匆匆的走了过来。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操练王小明的朱能,赶忙走了过去“朱将军,殿下要你马上到他那里去,还要带着一个叫做王小明的人。”
朱能一愣,他只是个武将,自然不明白朱棣要自己去干什么。以他的想法,恐怕也就只有打仗这种事朱棣才会叫他。但为什么要带上王小明呢?朱能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想,去了不就知道干什么了吗?
“小明,停下,先不用练了,殿下要你我二人去见他。”朱能对着王小明挥挥手。
王小明扔下刀便跑了过来,在他看来,不管朱棣要自己做什么,都比在这里受虐好。虽然王小明一直对朱能的手下不留情很有几分怨念,但却是非常的认真刻苦。毕竟自己现在是朱棣的亲兵,以自己主子那种喜欢亲自操刀砍人的兴趣爱好,他想不上战场那是不可能的。他可不想未来的史书中这样介绍自己:“王小明,河南开封人,王之亲卫,于某役中力战身死……”。所以,他还是要多学些本领的。
朱能带着王小明跟在那个传话的下人身后。王小明忽然感觉这个下人很不一般,不论是曾经的周王府还是现在的燕王府,他所见过的下人一般都是唯唯诺诺,生怕惹人不高兴的样子。但是这人确实不同,他大概十七八岁左右的样子,虽然是下人但却一身的平和气势,走路也是挺胸抬头,丝毫不露半点卑怯神色。
王小明顿时来了好奇心,不禁问道:“这位大哥,你叫什么名字?”
那下人看了王小明一眼,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在下马三保,云南昆阳人氏。”
王小明震惊道:“你就是马三保?”
那人点点头,看着王小明脸上的表情,问道:“你怎么了?”
王小明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但脸上的震惊却是一点不少。马三保,这个名字或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这个人,却比他的主人朱棣的名声更胜一筹!此人在后来的郑村坝大战中提出极其正确的见解,帮助朱棣击败李景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此人被朱棣赐姓为“郑”,他的父母曾为此人取名为“和”,取世道平和之意,后世称此人为:郑和。
王小明没想到,短短一个月,自己就见到了朱棣,道衍,朱能,郑和这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这只能说,无巧不成书。
(本章完)
第23章 朱棣的决定()
“王小明参见殿下!”刚刚一进门,王小明就立刻快步上前行礼。只不过这厮一脸的悲愤,仿佛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样。
“免礼”朱棣挥了挥手,示意王小明不必多礼。朱棣又怎么看不出王小明脸上那仿佛是死了爹娘一般的表情。他问道“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伤心?”
王小明忽然跪在朱棣面前,哽咽着说道:“殿下,您要为我做主啊!”
“你先起来”朱棣眉头一皱,难道是朱能这家伙太狠了?嗯,有可能!想到这,朱棣说道:“你放心,在我这燕王府中,只要我还在,就没人能伤的了你。你究竟有什么委屈,尽可向我道来。”
“殿下,我就知道您大公无私,一定不会有所偏袒。”王小明站起身“殿下,这个让我受了委屈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您的女儿,清漪小姐。她每天变着法的想办法捉弄我,殿下,您能不能去说说她,让她大人有大量,就放过我吧!”
朱棣神色一僵,原来王小明是为了这件事,其实关于朱清漪的行为朱棣已有耳闻。他也想过阻止,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朱棣干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咳!这个嘛,嗯,是个问题。”
王小明一脸的希冀,就盼着朱棣能帮自己“伸张正义”!然而,朱棣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个具体的办法来。
一旁的道衍实在看不下去了,叫你王小明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的。不是帮你解决你和大小姐的恩怨的。再说,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挫折都忍受不了,将来还怎么做顶天立地的人,还怎么配称是我道衍的弟子!
“小明,你知道今天叫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道衍忽然问道。
王小明一愣,我怎么知道你们叫我过来是要干什么?他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
朱棣这时也反应过来,他正色道:“今天叫你来,自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刚刚我得到消息,周王意图谋反,被朝廷流放到云南去了。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啊?”王小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我怎么看?这有什么可看的?周王完蛋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当下他摇摇头,说道:“我没什么看法。”
道衍瞪了他一眼“怎么能没有看法?既然周王已经被朝廷逮捕了,那么你来分析分析,下一个会是谁?”
王小明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这个。看来上次自己明确的指出周王将是第一个被干掉的藩王这件事让朱棣二人对自己的分析极其的信服。所以才特意找来自己问这些事。他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不知道。”其实,他不是不知道,在周王之后,便是代王。但是他这次却并不打算说出来,毕竟周王被捕自己还可以找出理由,而代王的话,自己可就没有半点理由了。如果自己每次都能料敌先机,那反而会让人觉得奇怪。
朱棣皱起了眉头,道:“既然你能够料到周王会是第一个被朝廷下手的人,那你为何不能分析出谁是第二个?”
王小明苦笑了一声道:“殿下,您当我是无所不知的吗?周王殿下会获罪,那是因为他是殿下你的亲弟,说句大逆不道的,他会是您未来的帮凶。其他人可不一定,虽然我们能够确定朝廷不会停手,但是我们也无法知道谁是下一个。说不定,殿下您就是朝廷的下一个目标!”
朱棣沉吟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王小明说的有道理。的确,朝廷不会停止削藩,就看谁的运气不好了。
“殿下,这样看来,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与其坐等朝廷来找,还不如早做准备。”道衍抓住时机,继续向朱棣宣讲自己的造反理论。
朱棣看了道衍一眼,如果哪一天这位仁兄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的话,那才是不正常。一想到这人曾说过要送一顶白帽子给自己,朱棣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很动心。
但是,造反不是过家家,不是小孩子之间的游戏,也不是说造反就造反的。细数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像自己这样的王爷造反能够成功的,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万一自己起兵后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朱棣想当皇帝,但他却不想承受造反失败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但是后来朱棣就会惊喜的发现,有时候,即使你不想造反,最后也不得不反!
道衍很清楚朱棣心中的犹豫,他也知道朱棣不是一个轻易做决定的人,否则自己这么多年的劝说,游说早就让这位燕王拉起反叛的大旗了,虽然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是,直到现在,朱棣只是停留在对于当今朝廷的不满。并没有下定造反的决心。
道衍走上前低声说道:“殿下,时不我待,朝廷不会放过各位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