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什么抗旨?他们哪有那个胆子?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没有活路走才当兵的,大字不识一个,又怎么能够看出面前这两尊大人物的目的呢?他们唯一的选择,也就是听命行事罢了。
金川门缓缓地被打开,城外一片漆黑。夜色之中没有半点声音,让人不由得感到心悸。
只见朱橞与那黑袍人走到城门外几米的地方,两人先是停了一会。旋即,黑袍人在怀中掏出一物,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火折子。
朱橞见状,立刻对身后的士兵们吩咐道:“拿火把来。”
士兵们不敢怠慢,赶快将火把拿了过来。
黑袍人点燃了火把,将其高高举起。猛然挥舞起来。虽然火把并不算是很明亮,但是在这漆黑的夜空里,却是非常的清晰可见。
身后的士兵们看傻了眼,就算是再没有读过书,但是见识还是有些的。这怎么看,都像是再给城外的某些人发信号啊!
时间不长,只见南京城外几里的地方,忽然亮起了大片的火光。黑袍人眼神一凝,放下了手中的火把。他知道,自己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火光化为一条长龙,迅速的接近了金川门。只见那龙首位置的人身着戎装,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此人,正是朱棣!
(本章完)
第199章 叛徒()
金川门外,朱棣缓缓地驱马走到了朱橞二人面前。看着那全身包裹在黑袍之中,只是露出两张脸二人笑道:“十九弟,好久不见了啊。”
朱橞脸上也是流露出一抹笑容,不过却是略显尴尬。虽然他与面前的朱棣是亲兄弟,但是他却是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是绝对入不了朱棣的眼的。更何况,虽然自己今日打开城门算是帮了朱棣的大忙,但是朱棣是绝对不会真正地信任自己的。恐怕在前者的眼里,自己已经被打上了一个叛徒的标签了!
朱橞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不过,看着朱棣脸上淡漠的笑容,朱橞咽了咽口水,也只是干笑了两声,并没有说什么。
朱棣也并没有在意朱橞的反应,脸上的笑容反而更加浓郁了几分。可以看出,今夜朱橞打开城门这一举动,让朱棣的心情非常不错。
“十九弟今日助本王进城,此等大恩,本王记下了。他日若是本王登上皇位,必然重重有赏!”朱棣大手一挥,似乎京城那尊宝座已经是换他做了主人一样。
当然,如今这局面,皇位的归属的确已经没有什么意外了。如今朱棣已经带领大军进了城,即使城内还有十万大军,又岂是朱棣的对手呢?
朱橞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四哥说笑了,如今以四哥的能力,就算没有小弟相助,攻克京城,登上皇位相比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十九弟不必谦虚,若是没有十九弟相助,就算本王能够攻克京城,也少不了麻烦一番。所以说,十九弟你绝对是功不可没啊!”
朱橞又是客气了一番,但是他的心里却是生出淡淡地寒意。朱棣话说的好听,如果没有自己的话,就算他能够攻下京城,也是要耗费不少力气。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在警告他,就算没有你,我也能登上皇位!这是在提醒他,不要太过居功自傲了!
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是朱橞也是识趣的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两人之间已经是有了天差地远的差距。现在的他,可没有半点资格在朱棣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
见朱橞并无什么别样的心思,朱棣也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旋即将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人。
那黑袍人见朱棣目光投来,浑身微微一颤,随即低下了头。似乎是不敢与朱棣面对一样。
看到此人的反应,朱棣心中冷笑一声。怎么,难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家伙还不愿意面对现实吗?或许他还以为日后的他,还会有什么好名声不成?
想到这里,朱棣也是面色微冷。不过仅仅只是一瞬,他便是再度回复了笑容。既然这人事到如今还是有些不识好歹,那么自己就好好给他提醒提醒吧!
“呵呵。”朱棣轻笑了一声“九江,几日不见,本王甚是想念啊!”
朱棣此话一出,顿时宛如惊天炸雷一般,直接便是惊到了身边的众位将领。即使是王小明,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虽然他知道朱棣在京城内早就已经安插了间谍似的人物,但也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是李景隆!
朱棣话音刚落,空气似乎都是凝固了一下。沉默良久,那黑袍人才缓缓地抬起了头。看那样貌,正是当初北军的老对头:李景隆!
没有人想到,李景隆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将金川门打开,迎接朱棣进城。要知道,虽然李景隆面对朱棣时那是连战连败,但也可以用“能力”二字来开脱。毕竟朱棣的实力人尽皆知,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还没那资格做朱棣的对手。
虽然李景隆与朱棣自幼相识,但是毕竟立场不同。后来两军交战,李景隆更是表现得颇有点公私分明的精神。但是,不管两人之间打得多厉害,却并不影响他和朱棣的感情。毕竟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即使上阵是敌人,私下里还是朋友。更何况,从他那糟糕的指挥来看,他应该也勉强也算是朱棣夺得天下的功臣。
虽然李景隆这几年来打过很多败仗,更是被人骂作草包饭桶,但毕竟在气节与忠义上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人会想到李景隆居然是朱棣安插在京城内的“奸细”。如果靖难算是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博弈,那么李景隆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个蹩脚的下属。但是直到今夜他打开了金川门,在他决定背叛朱允炆的那一刻起,他就变成了一个叛徒!
“殿下说笑了。”李景隆硬着头皮回答道“下官可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似乎是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李景隆也不在有什么顾虑了。既然已经到了今天这一步,那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只是希望日后朱棣能够记得自己今日开城献降的功劳,能够让自己得个善终就好吧!
至此,李景隆终于解下了自己的所有伪装,他再不理会世人的目光,也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他不但不要脸,如今甚至连面具也不要了。此后他在朱棣的统治下继续苟延残喘的活着。而且讽刺的是,他一心想在朱棣手中得到一个善终,可最终也未能够如愿。
综合看来,李景隆的一生是废物的一生,草包的一生,无耻的一生。如果李文忠知道自己光明磊落了一辈子,可却是生出了这样的儿子,可能会再气死一次。
朱棣听了李景隆的话,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他轻轻地摆了摆手,便是驱马越过李景隆与朱橞,朝着南京城内走去。这个时候,已经无人再能够阻止他,那一张皇位,终归还是落在了他的手上!
皇位!多么令人激动人心的字眼。即使是以朱棣的定力,面对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由得一阵心神激荡。皇位,为了这两个字背后的能量,他已经努力了十几年!他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十几年的隐忍不发!又是经历了将近四年的生死搏杀!他付出了太多太多,而今天,终于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了!
马蹄踏过石板,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朱棣也是稍稍回了神,目光游移之间,偶然瞥见地上的一具尸体。他的目光微微一凝,似是不经意之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朱橞快速走上前来,看了那伍长的尸体一眼,说道:“四哥勿扰,此人实在是不知好歹之人,死有余辜!”当下,他便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朱棣听。
“可惜了……”朱棣听了朱橞的话,沉默了很长时间。突然说出了一句没来由的话“或许本来是个能当将军的人才啊。”
“本来这世上有很多人都能成为将军吧……”朱棣的身边,王小明低声开口道。
朱棣微微点了点头,纵马越过那躺在地上的伍长的尸体,朝着自己最终的目标走去。
(本章完)
第200章 绝望的朱允炆()
南京城内,皇宫。
朱允炆呆呆地坐在皇宫中,坐在那张令天下人垂涎万分的宝座之上。但是他的内心却并没有任何欣喜,反而是一片苦涩。他已经得到了消息,谷王朱橞勾结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引朱棣大军进城。而自己城内的十万大军连一点反抗都是没有,便是被朱棣收编。他知道,事情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算是完了!
四年了,四年来的风风雨雨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持续了四年的争斗终于结束了。虽然结果并不是他所愿意接受的。其实他并非对这一天的到来毫无预料,虽然他也曾经想过自己能否坦然接受一切都结果。但是,当这一切终于真真正正地发生在他的面前的时候,还是显得那么残酷。朱允炆明白,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他彻底的失败了,一无所有。皇帝做不成了,老百姓也做不成了。权力的游戏没有胜负之分,有的,就只是生与死的血腥搏杀。走上了这条路,真的不能回头了。
而此时此刻,他身边的谋臣已然不见踪影,那些整日里恭恭敬敬的家伙此时或许早就已经收拾好一切,逃命去了吧。那些平日里只知道高谈阔论,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们终于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他们终于明白了,用嘴,是说不死朱棣的。后者可以用刀让他们闭嘴!
最让朱允炆感到心寒的是,在这最后的时刻,居然连连齐泰和黄子澄也不见踪影。经历了这么多,朱允炆彻底懂得了什么叫做众叛亲离。
看着这空无一人的大殿,回想起平时上朝时那些家伙的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朱允炆心中生出无尽的愤怒,他疯狂地对着空旷的大殿喊道:“当初是你们这些人给我出的主意,事到临头削藩不成,反而却是连性命都是不保!你们将朕留下来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