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瑾,该你露一手你又何必藏拙。”说完,林凡还去周瑜身边小声说道:“公瑾,我此行可是为你和伯符求亲而来,你不露一手可说不过去。。。。”
周瑜震惊的左摆右支,好似不信。
林凡微微一笑,“要是我真有意,还能叫上你一起?平白招致大敌。”
这说法周瑜好似信了,沉默三响过后,才浅浅一笑,走上前去,从案几上抚摸古琴,略略调音。
“那在下就献丑了。”周瑜置琴于膝上,不多时候,扬扬悠悠的琴声从他指间流出,弹出如歌的旋律,倜傥风流的儒雅将军神采飞扬,拨指如飞,室中其他三人的心思也完全被带入了琴声之中,如痴如醉。
两名女子不禁侧身倾听,头上的钗子在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中轻轻的颤着,妹妹紧紧捉住姐姐的袖子,直到周瑜弹完一曲,也没有松开,可见是入神到了极点。
“真是绝妙。”许久,妹妹才缓过神来,出声感叹,然后又撅着嘴,有点懊恼的说:“看来,我这一辈子是到不了这样的境界了。”
。。。。。。。。。。
这事这是个小插曲罢了,乔公设宴,在正厅之中,自己却不敢坐在主位。
林凡微微一笑,看似已经知晓了林凡身份,本来林凡也没打算隐瞒,今日与周瑜的一些话语可全然乔公听了去。
如此,林凡话不多说,自去主位坐下,孙策和周瑜跪坐在乔玄的对面,尴尬的沉默了片刻。
酒席之中,乔公又令二女抚琴酬客,一人抚琴,一人起舞,端的美妙非常。孙策盯着大女,一幅猪哥模样,看的林凡也想笑。
最后还是林凡直截了当,打破了沉默,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乔公看来是侦破了些许蛛丝马迹,林某也不愿隐瞒,此行来皖,是为我两个兄弟求亲而来。”
“我这两个兄弟,俱是英雄豪杰,能入你乔家做对连襟,自此之后,你乔家飞黄腾达,贵不可言。”
“将军已据江南,近日又微服庐江,诚意可嘉。”乔玄淡淡的道,“能入将军眼的自然是豪杰,只是不将名号告诉老朽,让老朽如何应答?”
林凡笑道:“一人乃水军都督周公瑾,一人乃镇北将军孙伯符,如何?”
乔玄笑着点头道:“自然是豪杰不错,是我乔家高攀了。”
乔玄这就算同意了,孙策和周瑜难掩心中的喜悦,齐齐起身下拜:“多谢乔公。”
乔玄一笑,拖住了两人的胳膊令他们起身:“先别急,老朽说了也不算数,还得小女点头才行。。。。。”
久经战阵的两人,顿时都臊了个大花脸,周瑜还好些,还能勉强支撑,只是拿茶杯的手有些哆嗦,孙策就不行了,脸现羞惭之色,哪像个杀人不眨眼的将军。。。。。。。。。。
第440章 江东喜事()
问过两女意见,两女虽自娇羞,却都是点头,这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孙策诚心诚意的拜伏道:“多谢主公提携,末将定以死报恩。”
说实话,孙家自从孙坚死后就逐渐没落,扬州士族也跟他孙家有隙,不说讨个媳妇都难,但也是自降了好几个等级。
孙策被林凡任为镇北将军,这情况才好转起来,可依旧是积累不够,现在就不同了,由林凡出面为孙策指婚,还是与周瑜成了连襟,两人关系更密切,无形的影响力都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其中林凡恩重,孙策自然能体会得到。
林凡将孙策拉起来,并横了孙策一眼道:“不必如此,文台兄去后,你孙家就全靠你一人支撑,你我兄弟情谊,我做这些,也都是应该的。。。。”
孙策唯唯连声道:“多谢主公成全,多谢主公成全!”
半月之后,孙策和周瑜的迎亲轰动了整个庐江城。
林凡亲自指婚,这可非同凡响。
南阳郡中,孙策和周瑜身着玄红色礼服,骑在鞍饰华贵的赤色骏马上,身后是两辆缓缓行驶着的迎亲车和迎亲队伍。
自然不可能是从庐江郡接到南阳郡中来,算算路程,最快也得一天多时间,这婚事可等不得。
乔家就近将女儿放到南阳郡中某处,晌午时候,迎亲队伍就回来了,孙策和周瑜在马上不时的回头望向车里,车中的女子虽然盖着盖头,但是两人都能深刻的感觉到盖头下那如秋水般的眸子中所流露出的爱慕和深情。
孙策与周瑜一起办喜事,这队伍规模不可谓不大,不过还是打不过上次的林凡大婚。
这规格就不太一样,举个例子,上次林凡成婚用的锦帐,乃是上好的蜀锦做的,上面绣上金银丝线,好不富贵。而孙策与周瑜的行头,却多数是青布幔混成。
不过要让林凡来将,他却觉得这次孙策与周瑜他二人的婚事要更加喜庆一点,上次的虽显富贵,却少了几分人间烟火味道。
鼓乐喧天声中,迎亲者到了,到了跟前,那就得分开走了,卫将军府左右,都被林凡赐下过府宅,作为自家臣下的休憩地方,孙策与周瑜位居高位,府宅也大,这次就作为婚礼现场。
一者在左,一者在右,这就得分开了,各去各家,林凡抽空前去贺礼,先去周家,周瑜牵着小乔,鸾带相结,在侍者的唱礼声中步入大帐之内,拜见吴氏和乔玄。
这都没什么好说的,小乔行完礼后,便被送回了府邸后院休息等待去了,而周瑜则不得不陪着在场的宾客宴饮。
“主公,不能再喝了,属下不胜酒力,你就放过我吧。。。。”周瑜满脸苦色对着林凡好言相求。
“艾(三声)那可不行,今日你大婚,本该高兴,喝酒也该尽兴,不战而退可不是你周公瑾的作风。。。。”
林凡说着,又斟满一大杯酒递到周瑜面前,“来来来,喝喝喝,我先干了,你看着办。”
周瑜看着林凡满饮,脸上都麻木了,懦懦道:“要不周某以茶代酒如何?”
惹得众人哄笑,“艾,那可不行,以茶代酒不是娘们才做的勾当吗?你可别坏了你周公瑾偌大的名声。”
林凡在旁边催促,周瑜一咧嘴,“主公,这都第五杯了,也该止了。。。。。。。”周瑜望着后面排着队的众人,一阵挠头,后面坐着的都是江南地界的成名人物,许多军旅之人,喝酒跟喝水一样,一个自己都比不过,更别提这上百人了。
其中还有不少自己的直属部下,可此刻那军衔也压不了人,为之奈何?
素来有策的周瑜也没法了。
“那可不行,才五杯,岂能彰显你周公瑾文采?要我说,就再来五杯,那也不碍事。”
周瑜也急了,急声道:“主公,上次你大婚我可没逼你。”
“示弱计尔,我又岂能轻易中计。”林凡仰天大笑:“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岂能相提并论。”
无奈,周瑜只能再满饮一杯,过往人来,酒到杯干,后来听说周瑜是被抬回房中去的,扶着墙角跟吐了又吐,一宿都睡不好。
顾不上在周家听墙角跟了,林凡还得赶下一家。
孙家之中,孙策相比周瑜更好欺负了,孙策也更加豪气,酒来不惧,一坛一坛地上。
来者不拒,这就是猛将与文臣之间的差距了,孙府之中,更加欢乐,更加热闹。
孙策果然不愧猛虎之名,将所有宾客一一应酬之后,还能屹立在场中不倒,在一众宾客的祝福声中,在孙家小妹的搀扶中,踉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走进府中,隐约还能听到不远处宾客们的嘈杂声,孙策拍了拍脸,清醒了一下,推开房门走入新房之中,大乔听见门响,微微掀起盖头,看见是孙策,起身迎上前去,盈盈拜倒:“拜见夫君。”
孙策也跪拜还礼,之后起身将大乔扶着坐回椅子上。孙策拿起了桌上的双钩秤杆,将大乔的盖头缓缓挑起,露出她清丽娇美的脸。大乔今日略施粉黛,比之前所见时更显得美丽,孙策不禁看得呆了。
两人相对无言,孙策此时讷讷的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这时,几名婢女走进房间,呈上了一壶酒和两个白玉酒杯,原来新婚夫妇在房中还要再行一次合卺之礼。
饮完了交杯酒,婢女们撤去了酒杯,一名婢女将大乔的凤冠脱去,发髻解散,边为她梳理长发边祝道:“祝将军与夫人白发齐眉,子孙满堂,永不分离。”行完了梳头之礼,婢女跪下道:“请新人早些安息。”说罢,躬身退出新房,带上了房门,整个房间又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大乔低着头,红着脸绞弄着自己的喜服,孙策望着长发披肩的娇妻,好像能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浑身不禁燥热起来,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孙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自我起兵以来,每战必亲冒矢石,奋勇当先。今日新房之中,岂能临阵退缩!”说罢,抱起大乔,边向床边走去边在她颈边吹气道:“莹儿,切勿矜持,今夜但凭为夫攻城略地。。。。。。。”
说完就听不到声响了,墙角边众人急的青红满面的,各个都往窗户上贴,可就是听不到声响。
过了两刻钟,一阵打呼噜的声音却悄然传出来。。。。。。。。
后来有小道消息称,洞房花烛夜,孙策却愣子般睡过头了,引以为笑谈。
第441章 丰年()
时至建安四年秋,即公元199年。
林凡收取荆北已过一年时间,时间正好转到秋收时刻。
建安四年的天气,终于是有所好转,比前几年的大旱却是好太多了。
世人常言五谷,是指黍、稷、麦、菽、麻。
其中,最被重视的则为麦与禾,东汉时期的水稻虽有,却不被重视,并不在五谷之中,也只有南方稀疏有几亩。
麦在农业中的占比绝对比你想象的还要高,而且东汉时期科技不发达,种植水平不够,昼夜温差不够大等等问题,也做不到一年两熟。
说话也不能太绝对,北方是绝对不行的,南方也有少数的一年两熟,即秋耕春收,只是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