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臣一进入这座占地几十亩的别墅,算是开了眼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道路向远处延伸,两排杨树像哨兵似的,笔直挺立,在空旷的场地上,一大片腊梅散发出一阵阵淡雅的幽香,尽管是寒冬腊月,冷风飕飕,但每瓣花瓣都薄似蝉翼,色泽明丽,沿着花蕊,交相重叠,仿佛一朵朵小小的水晶。再往前走,一座别墅错落有致,掩映在在茂密的竹林里,屋后几十步远是一个明净的小湖。一切显得那样大气,那样幽雅。

    窦婴听说使臣来了,走出房门迎接,使臣见到窦婴,看他精神抖擞,风采不减,一双大眼睛依旧射着精明的光芒,一张微微发胖的圆脸依旧闪着明亮的光泽,丝毫没有颓丧的神色,便上前问安:“窦大人,你的脸色不错啊?”

    “自从本人辞官之后,静下心来,读了几本经典,也算乐在其中。”窦婴心说使臣来到他的别墅,绝非平白无故,一定是皇上遇到什么事想到自己,想到这些,他静静等着使臣的下文。

    稍事寒暄,使臣掏出诏书,拖长声音喊道:“皇上有旨,窦婴跪接。”

    窦婴跪下来,双手伏在地上,只听使臣念道:“七国叛乱,情况万分紧急,朕特宣窦婴速到宫中,不得有误。”

    “臣接旨。”窦婴接过圣旨,站起来,回到一间窗明几净的房子,换上一身干净的朝服,随着使臣,扬鞭而去。

    路上,窦婴向使臣打听,哪七个诸侯国叛乱,使臣告诉他,以吴国为首,赵国、楚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纷纷联合,起兵造反,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攻打梁国,皇上震惊,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督兵讨逆,共率三十六路将军,出讨吴楚。听了使臣的简要介绍,窦婴不再说话,扬起马鞭,朝马臀狠抽一鞭,嗒嗒嗒一路飞驰,像闪电,像狂飙,像离弦的箭镞。

    他们先到了未央宫,听说皇上去了长乐宫,不敢耽误,翻身上马,朝长乐宫而来,到了宫门口,侍卫刚想阻拦窦婴,因为窦太后原来曾交代过,取消窦婴的门籍,永远不准他入宫,只见使者亮出诏书,侍卫顿时明白,手一伸,放他们过去。

    到了太后的宫中,皇上正与太后说话,窦婴拜见太后和皇上。皇上脸色温和,热情对他说:“窦婴,你歇的天数够长了,现在七国叛乱发生,正值用人之际,朕命你为将军,带兵救齐。”

    窦婴正为太后开除他的门籍耿耿于怀,如今朝廷遇到紧急情况,准备重新启用他,他当然老大不情愿,觉得太后和皇上看轻了他,把他看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损害他的尊严,于是毫不犹豫拜辞道:“臣本不才,最近又患病,望陛下另择他人。”

    关键时刻不接挑子,窦婴任性的毛病暴露无遗。皇上知道他尚且记着太后的前嫌,不肯效力,于是微微一笑,诚恳地对他说:“以前一些恩恩怨怨,你是我非,你不必太计较,朕在此向你道个歉,一了百了。现在国家遇到七国叛乱这样的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应顾全大局,为国效力,你还是去带兵救齐为好。”

    “陛下,恕臣无礼,臣难以接受这个差事。”尽管皇上说了软话,但窦婴知道,太后是长辈,不好意思,也不会向他认错,这说明他这一段时间受的委屈白受了,他心里感到憋屈,再次拒绝皇上的要求,他可不管站在他眼前的人是皇上,还是太后。

    皇上看窦婴如此任性,脸色骤变,生气地说:“王孙是皇亲国戚,在此天下危急的时候,难道想袖手旁观么?”

    这句话说得情辞急切,掷地有声,让窦婴退无可退,他看着皇上一张由于激动而变得涨红的脸,又瞥了太后一眼,只见她面带三分愧色,觉得不能再辞退,再辞退皇上真恼了,从各方面说不过去,于是,他勉强应承下来:“既然陛下不认为臣驽钝愚昧,那臣只好勉为其难。”

    看窦婴答应,皇上转怒为喜,奚落说:“朕了解卿,知道卿平时嫌官小。”

    “臣无此意,只是陛下错觉而已!”

    皇上微微一笑,果断地说:“这次命卿为大将军,赏赐黄金千斤,调动兵马,速救齐国,一步到位,如何?”

    “谢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窦婴稍微想了想,辞色果决地说:“陛下,臣以为齐国固然应当驰援,但对赵国也应大挞讨伐。”

    “如何两头兼顾呢?”皇上为难地说。

    “陛下,请允许臣保举栾布、郦寄两员老将,分统兵马,让栾布率兵救齐,郦寄领兵击赵。”窦婴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

    “两员老将经验丰富,作战英勇,卿居中调度,节制二人,如此甚好,看来你在路上早想好这步妙棋。”皇上心说窦婴给自己兜那么大一个圈子,原来心里早已盘算好了,通过这件事,皇上对窦婴的性格认识得更清楚,对他日后如何使用窦婴产生重大影响。

    “谢陛下夸奖。”

    太后看他们很快把军务谈妥,笑着对窦婴说:“王孙好长时间没在宫中吃饭,今天留下来吃顿饭。”

    窦婴心中释然说:“三步没有两步近,再怎么说,你也是臣的姑姑。”一切和好如初,毕竟都是他们窦家人,自家人有话好商量。

    从皇宫出来,窦婴先在都中暂设军辕,从少府领来的赏金,陈列廊下,不入私囊,一面召集将士,部署军事,所需费用,立即在廊下领取,不耽搁一点时间,因而部下人人感激,乐为所用。

    在窦婴日夜筹划军事,准备离开京都,出发荥阳的时候,他的故旧袁盎在一个夜幕降临时主动找上门来,自请效力。

    “大将军,你升了官,怎么不给我说一声,我现在还能骑马射箭,临阵决敌。”袁盎一见窦婴的面,一张嘴便唠唠叨叨。

    “刚刚设立军辕,乱得像一团麻,来不及告诉亲朋故旧。”窦婴看袁盎晚上来拜访他,不敢怠慢,立即延入请坐。在明亮的烛灯下,袁盎尽管胡须灰白,但精神矍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窦婴让侍从沏了一壶茶,倒进杯里,端至袁盎的面前,袁盎接过来,呷一口。窦婴笑着说:“袁兄为政多年,满腹韬略,岂可让袁兄年逾花甲,再上阵杀敌?袁兄如果不嫌弃的话,在我的中军大帐做个谋士如何?”

    袁盎是耿介、爽直之人,一听说有差事干,当即答应:“只要能为国尽力,干什么都行。”然后仰脸哈哈大笑。

    “袁兄果然是爽快之人。”窦婴指着袁盎,跟着哈哈大笑。

    两个人笑罢,谈起时事。袁盎叹一口气说:“七国叛乱由吴王刘濞唆使引起,而吴王刘濞图谋不轨,举兵作乱,是由晁错大力推行削藩之策激成的。”

    窦婴气愤地说:“当初晁错说各诸侯国削也反,不削也反,朝臣畏于他的权势,无人敢辩驳他,只有我觉得他的削藩之策打击面太宽,忍不住与他展开庭辩,从此我们便结下冤仇。这个晁错也真是,皇上刚即位不久,不是息事宁人,清静无为,稳定天下,而是搞得地动山摇,人神共愤。”

    袁盎从骨子里赞成削藩,早在文帝时期,他曾建议文帝削弱淮南王刘长,但他赞成推恩怀柔的削藩,认为那样万无一失:“其实削藩并没有错,削弱诸侯,集权中央,这是有利万世的根本大计,只是晁错所采取的硬碰硬办法,不如文帝和贾谊先生所施行的推恩怀柔策略高明,让诸侯憋了一肚子火,一遇到有挑头的,哪有不跟着起事的?”

    “现在七国叛乱,晁错没辙了,竟然怂恿皇上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都,这等于把皇上推到危险的境地,居心叵测。”窦婴耸一耸肩膀,两手一摊,怨恨晁错。

    袁盎骨碌碌转动几下眼珠,诡秘地说:“我现在有一条平灭叛乱的妙计,请大将军为我奏达。”

    窦婴笑着说:“是何妙计?可否让我先知?”

    袁盎一脸正色:“只有在见到皇上时,才能说出此计,否则便不灵了。”

    “好吧,我明日上奏皇上,让他尽快接见袁兄。”窦婴好像窥透袁盎内心,一口答应,表示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一谈到晁错,窦婴和袁盎都与他有仇隙,都想把他整翻。窦婴看天色已晚,便留袁盎住宿军辕。

    袁盎本来过着恬静的日子,为何却要在今晚面见窦婴呢?自从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京都,晁错开始寻找引起这场叛乱的责任人,他第一眼瞄准吴国故相,后来因为接受吴王的馈赠而被免为庶民的袁盎。他对丞史说:“袁盎任吴国丞相期间,吴王刘濞送了他那么多钱财,他拿了人家的手软,一味地向朝廷谎报说刘濞不会造反,可如今刘濞串联其他诸侯,举兵造反,实在可恶。御史府应逮捕袁盎,拷问他,定能审问出他与刘濞的奸谋。”

    晁错的用意再明白不过,无非想借七国叛乱之机,除掉袁盎,不料丞史不以为然,甚至替袁盎辩解说:“刘濞没造反之前,处治袁盎没理由;刘濞造反之后,处治袁盎没意义。再说,袁盎是个正人君子,根本不会与刘濞同谋。”

    丞史的话有理有据,让晁错哑口无言。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晁错有意整死袁盎的消息,很快传到袁盎的耳朵,吓了他一跳。他暗暗想:“晁错呀,晁错,都说你冷峭刻直,果然不错,你连一个在家赋闲的人都不放过,太狠毒,下一步你怪不得我,出于自保,我必须设计除掉你。”

    他在家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条所谓的“妙计”,后来听说窦婴出任大将军,不由大喜过望,连夜跑去见窦婴。他知道,窦婴作为窦太后的侄子,具有上达天听的能力和本事,同时窦婴对晁错极为不满。

    果不其然,袁盎一提出面君献计的要求,窦婴满口答应,袁盎心中窃喜,呢呢喃喃:“晁错呀,晁错,你给大汉朝捅这么大一个篓子,难道你不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难道皇上还会让你继续逞威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