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无理条件当即就遭到了曹汝霖为首的谈判人员反对。中国人手握开战前和英、法签订的协议书,上面明确注明了如果战胜中国将获得那些利益。可在这时候日本人跳出来试图抢夺,中国政府哪里肯接受?英、法两国虽然表面上安慰中国政府,信誓旦旦保证绝对不会让在最困难时刻帮助协约国的中国政府吃亏,以前所签订的协议依然有效,但在私下他们也打着别样的主意,要知道大饼就这么大,三个人分和六个人分比例是完全不同的,美国人的一份必须要保证。日本人虽然胡搅蛮缠可毕竟也属于战胜国一员,另外中国政府在德国占领区所做的一切各国也看在眼里,经历欧洲大战后,西方势力在远东的影响力将会大减,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需要一个能牵制崛起中国的国家,而这国家最好的对象就是日本。
所以,一方面安抚中国政府。对中国政府作出保证,而另一方面私下和日本商谈怎么把本分给中国的利益割让给日本。这种两面派的手段另中国谈判团成员恼怒非常。可同时在正式协议出来前又对此无能为力,毕竟再怎么抗议日本人也不会少掉一块肉,他们的脸皮之厚早就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只要能获得利益,什么都不顾了。
“仲恺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其实大不必如此。”方子达见廖仲恺微皱着眉头笑着说道:“欧洲打成这样,谈判段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再者,就算谈判有了结果又如何?你难道以为英、法、美、日等国真的会照顾我们中国么?政治就是政治,条约的签订就是用来撕毁的。这是西方国家一直所认为的观点。如果在谈判桌上我们得不到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完全拒绝签字嘛。所以,这场谈判无论到什么地步,我们只需做好我们的工作,比如那些即将抵达国内的工厂、设备、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根本。”
廖仲恺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看着方子达:“当初挑唆宋遁初在出兵前你是不是就想到了这一步?而且逼迫协约国的英国和法国和政府签下了那份东西?”
“这是当然!”方子达哈哈一笑,有些自得道:“要不然你以为我们如今在德国做的那些事英国和法国为什么没有直接插手反对,反而睁一眼闭一眼呢?其主要原因就在这里。英国和法国人虽然瞧不起我们中国,可他们和日本不一样,他们还是要面子的。在如今这情况下,最终谈判结果肯定不会当初协议中所写的那些,我们这个亏是吃定了的。在这种情况下,用这种方式来安抚下我们中国政府,这也是一种外交策略。”
“呵呵,你这家伙,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鬼心思,但话说回来,和遁初相比还是你更适合坐这个位置。”自宋教仁辞职后,廖仲恺虽然依旧担任内务部总长,平时在工作上也对方子达很是支持,不过毕竟方宋两人的争斗让他心有隔阂,直到今日才彻底心服口服,如果不是方子达早就做好了安排,恐怕这场胜利的战争后中国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
对于廖仲恺的称赞方子达只不过淡淡一笑,并未在这问题上说什么,转而向对方问起了有关工厂、设施和人员的安置工作。
这些工作方子达几乎是全权交给了廖仲恺处理,廖仲恺此人虽然政治手段稍缺,但做事认真,而且为人刚直,这种工作是他最擅长的,由他来负责方子达也能放心。
稍稍坐直身体,廖仲恺从口袋里取出个本子,翻开后汇报起了他的工作进展。对于工厂和设施的安置,廖仲恺将在原选定的江浙一代先建起几家基础轻工业工厂,这几家工厂以全面民营为主,而其竞争者将在上*海举行一次评估拍卖会,以确定工厂所有者。
至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重工业,这是方子达几大工业城市的规划重点。廖仲恺为此作了一个长达3年的工作计划,从工厂落地、设备安装、周边设施、交通问题、原料问题等等都做了周密规划,由于其范围太广,在此廖仲恺只简单说了说。
“重工业的资财所有权你是怎么打算的?”方子达插问了一句。
“当然是国有,这可是国家工业啊!”廖仲恺下意识地回答道,对方子达这问话有些不解。
“不妥。”方子达摇摇头:“全部国有会导致**和生产能力低下,早年的满清就是教训,这个方案需要调整。我建议民间资本可以适当、部分地参与,当然在一些机密经营上做好保密工作,以保证企业的活力。”
“没这必要吧?”廖仲恺有些不理解道:“江南制造局、招商局现在不都很好?它们同样是国有企业,那为什么就不能一样呢?”
方子达哑然失笑道:“这怎么能一样,江南制造局、招商局仅仅只是一部分,而且由国务院和中央银行直接监督管理,其控制非常严格,这才形成了如今局面。可仲恺兄,眼下是几大工业城市,这个规模可比一个制造局再加招商局来得更大,两者根本不能相比,国家精力有限,无法顾及如此之多的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一旦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早年的制造局和招商局是什么样子,难道你还不清楚?”
“这。”廖仲恺顿时无语,方子达说的对,一味的国有结果早就有过先例,如果不是当初方子达插手,恐怕制造局和招商局已经入不敷出了。可方子达要在这种工业方面引入私人资本,他心里又难免有些担心。
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方子达摆手道:“一些高端产业依旧可以国有,但这些产业必须做好评估和管理。至于其它的都可以引入民间资本,至于前面所提的保密问题,这个会由安全局负责,我想商人的胆量再大,在一定约束下也会懂得怎么选择。”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考虑了下,廖仲恺觉得方子达这建议还是可取的,他暂时也没更好的办法,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德国的技术人员安置工作廖仲恺做好了计划,这个要比工业设施和工业城市新建来得容易。何况内务部本就是做这种事的,廖仲恺的安置计划井井有条,方子达听后很是满意。
至于一些科学家和军官安置,廖仲恺希望方子达能给出建议,毕竟这些事牵涉到教育部和国防部,得由这两个部门来分别协作。
“这个事先放一放,等我和这两部总长商议后再决定吧。”方子达考虑后如此说道,廖仲恺点点头,这事倒不是很急,只要赶在人员到达前给出方案即可,而且这些人员的数量也不像技术人员那么多,处理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三百三十章 海军,海军!()
中国现在的军队规模算得上庞大,经过多次整编和欧洲战争爆发,国防军如今拥有50个整编师,总兵力110万人,加上近30万人的地方部队和新编欧洲远征军的45万人,全**力已高达190万之巨,虽然整体规模还不能同欧洲各国现役部队动则数百万相比,但这样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已完全改变了中国原落后的面貌。
有了这批拥有丰富经验的德**官在手,方子达的二次整编计划就能顺势进行。在他的计划中,他将把如今的整编师重新调整结构,从原来的2万1千人增加到2万3千或2万4千人左右,增加的数额虽然其后勤、工兵、指挥参谋系统占了绝大部分,可往后的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支部队是否有持续作战的强大战斗力,这些才是真正基础。
在这考虑上,未来国防军编制会维持在40至43个整编师,一百万军力左右。同时削减地方部队的比重,扩大警察编制来取代一些地方部队的工作。这样一来,就等于有近60万人将退役或者专业地方,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工作,方子达在新建几大工业城市的计划同时就考虑到了这点,对于新城市的移民会优先对这些退役、专业军人的安置,或者在各人当地建立军政部门,专门负责安置工作。
这是陆军方面,还有海军。欧洲大战的结束,海军的建立也摆上的议案,这次从德国招募的军官中有1/8是海军军官,这些人将作为教官和外籍军人直接充实到海军部,以帮助中国的海军尽快形成力量。
从国际军事角度来看,海军首屈一指的是英国。接下来是意大利、美国等国,德国的公海舰队虽然赫赫有名,可在欧洲战争中它在海战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可方子达却不这么以为,德国公海舰队虽然拿得出手的战果不多,但这主要是那位“热爱海军”可又怕把海军在战争中被消耗掉的德皇威廉陛下瞎指挥的结果。德国海军的素质其实不亚于英国海军,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德国海军还能以潜艇战、海上骚扰战等战术给协约国带来了极大麻烦。
中国是海洋弱国,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战斗力的海军可不是仅仅靠着捡欧洲洋落,搞来几艘船能成功的。扬名天下的大英帝国海军靠着坚船利炮在全世界打遍各方无敌手,这是由英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海军建设发展思路所决定的。中国这样的国家就算学习英国人的经验终归也就是邯郸学步的结果,倒不如学习德国人在欧洲战争中的海军运用方式,以小击弱,扬长避短。
中央陆军学校本就有德国教官在,方子达对此特意和段芝贵、王士珍甚至把已经赋闲在家的段祺瑞也请了出来,商讨对于这些即将到来的德**官们的工作安排。
在各方讨论下。最终决定等这些德**官们抵达后,由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联合对这些军官们建立详细档案,按照各人所长分别安置。长于理论的,可以作为教官进入中央陆军学校、海军学院或者其各下级军校。擅长训练的,可以在第二次国防军整编中发挥所长,辅助中**官。在战争中经验丰富,能带一手好兵的,甚至能直接担任国防军军官职务。当然因为国籍原因他们这些人只能担任副职,假如有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