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为之震动,大量的民兵被集结起来,保家卫国。

    前线的美军也接到指令,实行类似后世小日本的“三光政策”。这样残酷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战争,持续了三个多月。期间,苏族人的苏城已经被攻破,而美国人一小半的领土都遭受过苏族人的荼毒,双方的仇恨越大越深,简直不可开解。

    但是,双方残存的理智都知道,这样残酷的战争必须停止了,否则,必然是两败俱伤。

    这时候,在边上隔岸观火良久的新华夏终于出现了,提出了双方和谈的建议。

    虽然双方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都存在必须停止战争的理由。首先就拿苏族来说吧,首都都已经失陷,国将不国,战争继续,很有可能亡国。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与苏族的战争,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过了独立战争,因为英国人没有那么无赖,战争基本局限在战场上,而此次苏族却直接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平民,美利坚独立以后几年,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化为乌有,经济甚至倒退了至少二十年。

    因此,新华夏的提议获得了双方的同意。

    以新华夏为主席国,主持双方的谈判。

    双方的谈判代表,苏族是乌特雅西亲自参与,而美国则是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杰弗逊不仅是美国第一任国务卿,还是后来的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从事政治活动近六十年之久。因此,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猛人。

    首先是苏族谈判方一个代表发难,指责美国不顾道义,不顾独立战争期间两国建立的友谊,对无辜的苏族发动了无耻的进攻。

    而美方则反驳,苏族人首先侵犯了美国的许多领土并占为己有,另外还收留了东面逃难的印第安难民,算是对美方的挑衅。美国人的军事行动最多算是报复心行为。

    双方的谈判一开始*味就很浓。

    新华夏主持此次会谈的外交部长林航有点头疼,止住了双方无休止且没有意义的相互指责,希望双方能够将谈判的重点定格在领土的谈判上。只有确定了领土,才能避免以后的冲突。

    这时候苏族人首先提出,希望恢复苏族战前的领土。

    但是,显然的,战场失利的苏族人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答复的。美利坚代表果然争锋相对的提出,苏族人必须全部退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因为河东地区是英国人同意让渡给美利坚的。

    苏族人则坚持,这些河东地区原本就是印第安人的领地,西方国家无权决定这些领地的所有权。

    双方再次陷入矛盾。

    林航提议,应该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确认彼此的领土,当然,所谓的历史,可能也就最多上推个几年时间。首先苏族早就于两河流域建国,且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确实帮助美国良多,希望美国能够感念彼此的情谊。同时,美国人口众多,也确实有开拓领土的需要,苏族人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大湖流域。众所周知,大湖地区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宝地。既然双方都不愿意放弃,不若双方协商后,平分大湖地区。

    美国人也不想谈判无疾而终,提议以密西西比河的分支,圣克洛伊河划分双方的北部边境,南方以密西西比河分界。

    苏族人一看地图,好嘛,美国人胃口也太大了,直接将密西西比河东面自己占领的土地七成给拿走,自然不乐意,提议以伊利诺伊河划分双方北部边境。

    这时候,美国人又不乐意了,感情战争了这么久,自己就获得了蝇头小利,自然反对。

    林航旁观良久,给出了一个建议,以威斯康辛河为界,双方各让一步。

    苏族人首先同意了这个方案。

    美利坚代表依然有些不乐意,即使如此,苏族人也将多占据3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要知道,此时的北美十三州,不过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与英国人辛苦谈判得来的土地,不过230万平方公里,这样子,一下子就损失一成,十分心疼。

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计谋() 
但是,新独立的美利坚还离不开新华夏的支持,新华夏既然提出这样的方案,就代表新华夏对于此次谈判的底线就是这里。美国人有信心将苏族人打得祖宗都不认识,但是前提是,新华夏保持中立。别的不说,只要新华夏提供武器弹药给苏族人,美国人就很难获得胜利。更何况,让新华夏不爽了,新华夏有可能亲自上场。

    美国人独立之初,虽然与新华夏是盟友。但是,无论新华夏还是美利坚都明白,这样的盟友只是一时的,相比较新华夏,美利坚人口更多,资源也不少,综合实力算起来还要占优,时间站在美利坚一方。而新华夏,此时却占有经济与军事的优势,且人口也在移民的涌入下快速增长,鹿死谁手很难看出来。但是,至少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是跑不掉的。而苏族的印第安联合酋长最多是打酱油的,不足为惧。

    更有些糟糕的是,北面还有英国人控制的加拿大虎视眈眈,美国人也不想或者不敢与西方的邻居打出猪脑子来,却便宜了英国人。

    最后,杰弗逊捏着鼻子同意了这个方案。这样,苏族掌握了后世威斯康星州西北部的土地,而美利坚则获得东南部的土地。

    林航强行加入这个谈判计划,并确立了最后的方案,其实是新华夏的私心作怪。崖山人都知道,北美洲什么资源都比较多,就是铁矿比较稀缺,不要看新华夏控制了北美最多的土地,几乎占了7成,但是所控制区域内,几乎没有铁矿,而北美洲铁矿聚集点,一个是五大湖区域,尤其是苏必利尔湖西侧。另一个就是加拿大东北角。只要将美国人阻断在苏必利尔湖以东,那么美国就将是一个贫铁国,想要发展成为工业国,就十分困难了。

    现在,苏族人掌控了北美洲中部的铁矿,就相当于新华夏掌握了这些铁矿,就掌握了工业发展的命脉,就可以遏制美利坚的发展了。

    当然,物极必反,美利坚人有可能会狗急跳墙,再次出兵攻击苏族以占领这些铁矿产地。但是,那时候就不足为惧了,新华夏完全可以以违反和平协定的名义,与苏族一起,加入对美利坚进行制裁,包含武力威胁甚至军事行动。

    至少在10年内,美利坚人没有挑战华苏联盟的实力,而将来,就更没有这个可能了,崖山人作为穿越者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因为,新生美利坚的对手实在是太多了,北面有加拿大,南面有西班牙。虽然此时西班牙还是美国人的盟友,但是随着美国人向西发展的野心被阻止,就只能将目光向南北方向转移。虽然一开始看似软弱的加拿大是美国人的首要目标,但是有英国人的支持,加拿大也不好惹,最后美国还是只能瞄准南方虚弱的帝国西班牙,并确实了吞并了佛罗里达这个理想的发展种植园经济地区的方针。

    到时候,西班牙人自顾不暇,也是新华夏吞并德克萨斯的良机。

    1782年3月,成都,布政使杜玉林并没有呆在官衙后面的家属住宅区,而是住在一个僻静、优雅的小院子里面。这个小院子平时是供自己包养的一名名妓居住。这个名妓年方二八,眉目如画,婀娜多姿,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至少每样都会一点,又会揣摩杜玉林的心思,很是得宠。只是,此时的杜玉林显然没有这个心情,早早的就将小妾打发到卧室休息,陪伴自己的,只有一个从小就陪在自己身边的小书童,当然,现在已经是自己的管家了。管家并没有守在杜玉林身边,而是被安排在小院子外面,负责接应一个重要的人。而杜玉林自己却在小书房不停的踱步,为了平复一下心情,就拿起了自己的毛笔,意图写几个字平复一下的心情。杜玉林的毛笔字瘦长优雅,笔锋犀利,很受赞赏,当然,这份赞赏是真正来自真心还是来自杜玉林的官位,就很难说清楚了。

    杜玉林今年只有四十九岁,在省部级大员中,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但是,正因为年轻有为,反而更想要另谋出路。自从满清在江南的统治几乎被大明一扫而空之后,满清加强对江北的统治力度。以往督抚一级官员还多有汉人担任,满人一般担任地方的旗人将军之类的官员,以示监督之意。但是,自从汉族官员甚至不乏二三品大员接二连三的投诚,满清对于汉人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干脆将旗人跳上前台,所有外任的总督或者巡抚,都必须是满人,或者是上溯几代的包衣奴才出身。

    表面上看,通过这些衷心的族人与老奴才们,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减少了翻盘的风险,但是却无疑堵住了杜玉林们的上升之路;让汉族官员的离心倾向大大加强。

    在陈玉林焦急的等待中,一个从上到下全身都黑的矮小身影,在管家的带领下,鬼鬼祟祟的进入杜玉林的小别墅。

    杜玉林见到此人来了,松了一口气,却责备的说道,“怎么到现在才来?”

    矮小身影自然是大明军情司的下属情报人员,名叫沈威,解释道,“现在福康安担任四川总督,市面上戒严了许多,之前根本无法进城,本人自然只能趁着夜深才能赶来。”

    杜玉林压抑住自己的焦急,“我的意思是,你们从上次到现在,联系的间隔太长了,就不担心夜长梦多啊?”

    沈威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的情报上传再回复,流程总归是要有的。一整套流程,经常都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不过,我们大明对于杜大人可是十分重视的,你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回复了。”

    杜玉林有些急切,“哦,大明既然对于本人比较重视,那许诺了什么职位给本官?”

    沈威回答,“湖南巡抚。”

    “为什么不是四川巡抚?”杜玉林疑问道。

    沈威对杜玉林贪婪的嘴脸十分鄙视,眼角微抬,却很快隐藏了下来,解释道,“大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