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无敌铁军-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撕瘸獾�**丝;三个半月之后,他已然成为江淮大都督。虽然说这个大都督是高敬宗自封的,然而此时他却是掌握着十万军民的生杀大权,可凭他一言而决,这身份上的变化,让高敬宗恍若梦中。高敬宗深吸一口气,他朝着众人点点头,径自走向了主位。

    “高都督,在下山桑(今蒙城)王竟如。”

    “高都督,在下灵壁(今宿州)萧金定。”

    “高都督,在下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戴安之!”

    ……

    纷纷起身,弓着腰,与高敬宗见礼。高敬宗面无表情,微微顿首一一回礼。高敬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轻庶重士,尽管高敬宗不喜南北朝士子的放浪行径,然而现在他必须拿起士族门阀子弟的派头,可越如此,这架子就越要摆起来。这都是帮老油子,给他们一点好脸色,就会蹬鼻子上脸。

    高敬宗虽然不是贵族,却也知道贵族子弟的样子。这个年代消息闭塞,人们普遍见识少。可是高敬宗却是后世之人,看过无数电影电视剧,别说士族子弟是什么样子,皇帝他也见过无数啊。

    有的时候,必要的沉默,比千言万语都有用。高敬宗很清楚这个道理,而且他也不需要和这些人客套。鬼蜮是一个最现实的地方,想要拥有朋友,就必须拥有足够强的实力。如今高敬宗手握死军五府十七团八千六百余兵马,比起卢龙田氏乞活军绰绰有余,别说面对这引起中小乞活帅,就算是八大乞活军也应平起平坐。

    然而,偏偏有人不识象,硬是想被打脸。

    高敬宗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却听到有人不阴不阳的道:“江淮爷们都死绝了吗?居然让一个娃娃当江淮大都督。”

    此人说话声音不大不小,正巧一字不拉落入高敬宗耳中。

    高敬宗微微一笑,一蹙眉,慢声慢气的问道:“汝是何人!”

    “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陈留蔡氏蔡慎是也!”

    “陈留蔡氏!哼!”高敬宗颇为不屑的道:“此时还是三国时期,凭你姓蔡,看在蔡飞白(蔡邕,才女蔡文姬的父亲)的面子上,本都督还要给你三分面子。此时嘛,请您给本都督滚出去!”

    蔡慎怒目吼道:“汝敢辱我陈留蔡氏?我乃大晋司空蔡文穆公(既蔡谟,蔡邕六世孙)族孙。”

    “那又如何?”高敬宗道“赶出去,这里不欢迎!”

    “好,好胆!”蔡慎怒道:“竖子……”

    “咔嚓”一声骨头断裂的声音响起,蔡慎哀嚎不止,痛得满地打滚,只见封雷以鬼魅的速度,一拳击在蔡慎肩头。原本封雷的拳头是奔着蔡慎的脑袋而去的,只是突然想到今天是高敬宗纳妾的大喜日子,临时变招,击在蔡慎肩膀,将其肩胛骨砸断。

    此时喜宴上此时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色,惨白如纸。

    然而高敬宗却毫不在意的端着酒杯轮流向来宾敬酒。由于参加喜宴的人数太多,除了少数有身份的贵宾之外,大部分都安置在了屋外的空地上,一排排莫约过丈长的长案,上面摆满各式美食。

    等酒过三巡,高敬宗这才道:“诸位,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个人,脾气不好,但是恩怨分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对我不敬,我让他家破人亡。大丈夫就应该快意恩仇。”

    众乞活军代表一脸纠结的望着高敬宗。心里已经掀起的惊涛骇浪。陈留蔡氏的情况很特殊,陈留蔡氏是世代名门,族人众多,有钱有势的大户,蔡氏在当时的地位仅次于王、谢、袁、萧超品四大门阀。位于一等豪门,与众所周周的太原王氏、弘农杨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等列为十大一等豪门。

    和众南迁士族一样,陈留蔡氏分为两北两支,以庶支留北,称留北支,看守家族不动产。而嫡支则南迁。蔡谟是其中代表,康帝即位后,入朝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又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

    陈留蔡氏在鬼蜮众乞活军代表眼中,是属于惹不起的庞然大物。可是偏偏高敬宗不仅惹了蔡慎,反而将其殴伤。这个梁子大了,如果蔡氏报复起来,高敬宗倒霉是肯定的,而他们这些参加宴会的宾者,如何等推脱得干净?

    王竟如悻悻笑道:“高都督在下突然想中,堡中还有要事,需区区亲自处理,对不住,先告辞了!”王竟如说完,不待高敬宗反应,径直离席。

    萧金定:“家慈(母亲)身体微恙,区区要回去侍奉左右,不便久留,还请都督赎罪!”

    古代以孝为天,萧金定找的借口相当高明,回去侍奉母亲。恐怕皇帝也无法阻止其归去。

    (本章完)

第147章 北伐() 
二十九家乞活军代表纷纷起身离坐,或以吃坏肚子不舒服,或是借尿遁,也有人怒气冲冲摔杯而去,在短短盏茶之间,原本拥有上百人的大厅,走得只剩稀稀落落二十几人。高敬宗看着众人离席,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自斟自饮,悠然自得。

    这未走的代表还以新安商盟四大商家居多,高敬宗抬头望着在场的众人玩味的笑道:“诸位难道没有要事要处理吗?”

    众人面面相视,却没有回答。

    新安商盟以陈、俞两家为首,休宁程氏与绩溪胡氏代表,纷纷以询问的目光看向此时场的俞氏少主俞變。俞變其实心里也很忐忑不安,暗付这个高敬宗好不知事,居然又去招惹陈留蔡氏,这蔡氏好惹的吗?

    不过看着喜宴不喜,已经冷场俞變也不好再装下去了,他起身向高敬宗作揖道:“新安商盟与大都督同进共退,绝不背离,如若不然,犹如此“箸”。”说着微微一用力,手中一双筷子应声而断。

    所谓的“箸”就是筷子。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高敬宗淡淡的笑着。他与新安商盟没有联姻,所有的关系都是依靠利益来维持的。新安商盟作为江淮都督府的下家,负责分销谪仙谷十万石精盐还有将来的一千万斤铁。这些都是暴利的战略资源。

    两世为人的高敬宗非常清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的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古代婚姻法硬性规定,夫妻间或夫妻双方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若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就视为夫妻恩断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如今把用精盐和铁把新安商盟牢固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除非新安商盟愿意承受十数万金的巨大损失,否则他们不可能与高敬宗划清界线。

    当然在场的人也有真正的聪明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大概意思是说做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如果能力有限的话就别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然而这个世界不是一切都可以用常理推断的。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天才。比如愚公,“他把山,如馍干一样,一点点掰碎。唤来子孙分食”;比如精卫,“把一切都填了,包括石子、妙丽的裸身和羽毛。她把大陆所有的山系嚼碎啄烂……去填海。最后,把自己也填进去”;比如夸父,“几近干渴而死,将最后的一只手,锁住了太阳的咽喉”。

    当然回归现实,如项羽少年时代喊出“吾必将取而代之”,刘邦感叹“大丈夫自当如是!”在那个时候,恐怕没有人会去相信,项羽会取代秦始皇,刘邦可以创立四百年强汉。

    此时留下在未走的乞活军代表共有四家,其中一少年莫约十三四岁,比高敬宗略小。然而却长得虎头虎脑,其面色赤紫,双目秉异,精光闪烁。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彭城刘氏之刘牢之。

    刘牢之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曾祖刘羲,以善射跟随晋武帝,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将才,官至征虏将军。

    “虎头,你观这高都督为人如何?”

    “不世雄主!”刘牢之乳名虎头(与顾恺之小名相同)。刘牢之淡淡的道:“惜高祖以一介亭长之白身,就敢放豪言与始皇比肩,高都督不惧蔡氏,看似莽撞无知,实则不然。他现在是以此捡练人心……”

    “捡练人心?真是这样吗?”

    就在这时,“咚咚……”雄厚激昂的战鼓声响起。

    高敬宗起身道:“诸位且观我死军雄壮否!”

    众人随高敬宗一道来到谪仙堡的校场上,只见从城门口处走来一队一队身着黑色甲胄、黑色戎服的士兵,排列成着整齐的队形,踩着鼓点缓步而来。旗牌手举起两面黑底白字战旗,一面上书“死军第一折冲府”、一面上书“折冲都尉胡”。

    高敬宗纳妾之喜,高敬宗也没有忘记这些一起同进共退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仅仅留下数十将士看守大营,其他三个主力团一个骑兵斥候队,一千五百五十名将士全部到齐。太阳渐渐西下,落日地余晖照耀在死军第一府将士的身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三个步兵团一千五百余名将士,腰悬战刀,双手持戈向前方斜上端起,皮靴隆隆践踏大地,盔甲和武器碰撞,出金铁的交鸣。第一折冲府与田豹军在淮水北岸浴血厮杀,为这支年轻的军队增添了一份肃杀之气,黑色的戎服配上黑色的盔甲,显得杀气腾腾,分外威武。

    这,是我的军队,是我争夺天下的利器,是抵御鲜卑、氐、羌诸胡的长城!我旌麾所指,他们便会一往无前!高敬宗心潮澎湃,大声吼道:“死军——威武!”

    死军第一府一千五百余将士以充满阳刚之气的吼声回应:“都督——无敌!”

    高敬宗大吼道:“将士们辛苦了!”

    众将士回应道:“我等为都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