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镏暗难置┯衅蘖Φ慕樯茏帕啥木椤�
高第听到这里立刻就喊了起来:“什么?山海关如此重要你们居然只放了一万守军?足足六万大军被分布在辽东各地,你们不要当老夫是不知兵的,如此分兵简直就是胡来,完全就是坐等建奴来各个击破,不行,明年开春前,必须把关外部队全数撤到山海关。”
阎鸣泰闻言急道:“经略大人,这关外还是几十万百姓,若是撤了,这耕种的土地可就不保了。”
高第摆摆手,然后拱手向南道:“本官受陛下信任,任此辽东经略,自然是要替吾皇守住这山海关的,怎可如你们那般冒失?”
袁崇焕闻言大怒:“高大人,朝廷的旨意,您是辽东经略,不是山海关经略。”
袁崇焕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寂静。。。
第050章辽东岁月(六)()
第050章辽东岁月(六)
官场上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过这句话最流行的也就是在满清王朝,在汉人的最后一个帝国,明代,这玩意不行。明代的文官秉承文官不贪财的古训,可人毕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会没有私心,于是贪名声总是要贪的。
其实天启一朝,东林党势大而阉党势弱,最先魏忠贤也是希望能和东林诸公合作的。可惜东林那帮子正人里面都是杨琏、左光斗这样的求名之辈,缺的是张居正这样审时度势之人,于是魏忠贤为了自保将东林党一网打尽就不稀奇了。看来内廷的太监是冯保还是魏忠贤,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外廷是何人。
扯远了,还是回到山海关,后世的人大多以为袁崇焕是个粗鲁武夫,许多电视剧中也是以将军称呼之。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如果袁崇焕是个武将,就凭他刚才那句话,他不死也要脱层皮,起码一个不尊上宪的罪名就足以革去他的军职了。可他偏偏和熊廷弼一样,是个正儿八经参加了科举的文官。明代和满清不同,没有捐官一说,要当官可以,老老实实考,考不上你爹是首辅也当不了官。虽然有例外存在,但是朱元璋这个淮右布衣把一切都考虑到了,勋贵是勋贵,文官是文官,一个治军,一个治民,绝不相混。而文官地位自宋朝开始,便高居于武将之上,偏偏宋朝和明朝最终的结局都是被外族所灭,不能不说和文官地位过高脱不开干系。
又扯远了,还是来谈文官,明代文官好名,以刚直不阿为荣,以阿谀奉承为耻,即使是高第这样的阉党(东林党命名)也不例外。当初嘉靖朝的时候,小小的临安知县海瑞都敢给右都御史(中央纪委副书记)写信说,您要南巡别打我这里过,我这里老百姓穷,经不起您老人家折腾。而右都御史这么一个中央大员虽然被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变更路线。
海瑞还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咱们的袁崇焕同学可是从三品的参政,这威力自然比七品芝麻官要大的多。
所以虽然被袁崇焕气得肺都炸了,高第却不敢当众处置,只是冷冷的问道:“敢问这位是?”
阎鸣泰原本还打算缓和一下,却被袁崇焕上前一步道:“不劳阎兄代言,下官乃是万历四十七年三榜进士辽东宁远道参政袁崇焕。”
这是明代官场的一大特色,官职可以先不报,先把自己是那一届科举取士的报了,这样对方就算要对付自己也要好生掂量掂量了,因为兄弟我是有同年的。
高第一听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还真的不好拿这小子怎么办了!只是冷哼一声道:“我刚才的命令还望诸位严格执行,本官旅途劳顿,现在要去休息。至于诸位就各回防区,小心任事,不要辜负了皇恩。”
说完,高第就留下面面相觑的诸人径直走了。而阎鸣泰虽然被罢了官,却也顾不上袁崇焕,他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随意他埋怨了袁崇焕一下,就跑去给高第带路了。
袁崇焕这时也很是不满,他对着跟随自己来的宁远副总兵满桂抱怨道:“孙督师前脚刚走,这位高大人后脚要废掉我们过去三年的成果,简直是岂有此理。”
满桂想了想道:“那咱们不撤就是了!”
袁崇焕闻言一震,又看了看诸将道:“走,我们回宁远,这趟山海关算是白跑了,祖大寿,记得把咱们的十门大炮运回宁远。”
从山海关回来,锦衣卫送来的军情越来越多,袁崇焕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最后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军情司,由何可纲领衔,张振岳等人参加,一起帮着自己看这些情报,并好生分析去伪存真。
转眼就要过年了,张振岳虽然是正三品参将,但是因为没有家眷的缘故,所以并没有要求单独的宅院。所以今年这个到宁远的第一个年自然是要去分了个三进大宅院的乌恩其家过了,布木布泰早早就过去帮忙筹备了。
想到这个丫头,张振岳就不禁开始了乱想:“如果未来的孝庄皇太后真的成了自己的女人,那么满清将来的顺治、康熙、乾隆在这个时空还存在吗?那布木布泰给自己生下的孩子算什么,小顺治?”
有点晕,张振岳不打算去想了,草原的情报他也看了。科尔沁在布木布泰被抢婚后,又把只有十一岁小玉儿许给了皇太极作为补偿。而皇太极在上次被张振岳抢亲之后,一度遭到了其他八旗贵族的嘲笑,为了避免丢面子,皇太极这次亲自带着正白旗九个牛录的精锐前往草原接亲,以防意外。
张振岳看到这里冷哼一声,你就是让爷爷我去抢我也不去了,现在这个都跟烫手山芋一样找不到地方扔了。
大明天启五年的最后一顿晚饭,除夕年夜饭,张振岳带着两个义弟,曹家二兄弟,逯家三兄弟一起去了乌恩其的参将府。而营中军务则由亲兵长吴六一和曹变蛟一起主持,因为是除夕夜,所以允许军士正午聚餐,人人均许喝一碗酒,其余则和往日无异。
正午聚餐的时候,许多来自野人女真的士兵并不知道春节为何物,但是看到汉人士兵兴奋的模样,明白是汉人的大节。一番闹腾下来,这些兵士也渐渐起了思乡之情,纷纷祈愿白头山保佑他们远方的家人。而张振岳少不得安慰他们一番,然后颇为忧心忡忡的对萧严和曹文诏道:“思乡是人之常情,可咱们要是不妥善处置好,将来军中的战斗力怕是很难保证。”
说到这里,张振岳又看向过来唤自己过去乌恩其府上吃饭的布木布泰道:“小布木布泰,你可思念远在科尔沁草原的亲人。”
布木布泰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道:“布木布泰想亲人了,可是布木布泰知道自己是回不去的。”
张振岳听到这话,很是尴尬的摸摸布木布泰的小脑袋道:“傻丫头,等咱们打败了建奴,你就可以回草原了。”
看着布木布泰用那乌黑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自己,一时半会也寻不到什么解决法子的张振岳也只好先去乌恩其处赴宴了。。。
第051章宁远大战(一)()
第051章宁远大战(一)
转眼又是一年了,张振岳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在东北的老林子里吃牛羊肉火锅了。转眼就是一年的时光去了,如今都是有官身的人,却也没分个高下的意思,这真真合了张振岳的心意。
“我说,张振岳安答,你这队伍也扩编完了,啥时候任命千总啊?”乌恩其问道。
张振岳摇摇头道:“事情哪有这般简单,别的不说,新编二个千户自然就需要增加一批军官,可你看看我手下有能力的人有多少,若是影响站力还不如不编。所以我打算还是三个千总,只是下头的兵员要各加五百,千总、副千总不变。我的亲卫队要扩大到二个百户六百人,逯恒祥、曹变蛟和吴六一以后都是冲锋陷阵的好汉子。”
乌恩其想想也是,他点点头后道:“俺听乌云其其格说,这逯家兄弟年后就要成亲了。”
张振岳笑着把头转向逯家三兄弟:“你们哥三看着老实,其实都不是什么好鸟。莲儿、巧儿、云儿多好的姑娘,居然就被这三货摘回家了,唉!”
逯恒远大咧咧的举杯站起来:“大人,虽然您是参将,可论岁数怕是也就比恒祥大那么一岁而已,我老逯已经派人去保定府请爹娘过来了,想想他们两老养了我哥三也不是不易,早日成家也算是报答了。说到这里我们哥三还的敬大人您一杯,没有您,咱们哥三现在还是个流徒,什么副千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
张振岳笑骂道:“说身浑话,都是刀尖上过来的生死兄弟,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来,走一个。”
“对了,张振岳安答,怎么不见左良玉那小子?”乌恩其很奇怪的问道。
还没等张振岳回答,坐在一边的萧严就笑了:“这小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当他当初怎么要去地方卫所而不肯跟我们在军前效力了,上个月高经略一来,宁远卫就被命令撤销了。结果这小子滑头,打着探路的幌子,带着几百军士就提前撤了。据说这个举动很是合了高经略的意思,现下已经调任从四品都指挥司指挥同知,好像是调去了宣府。和咱们说起来怕是已经不是一路人了,咱们兄弟喝酒就是了,提这鸟人作甚?”
深知萧严那恩怨分明性子的张振岳连忙举杯道:“老二,人各有志,咱们不必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今个过年,咱们高兴,咱们喝酒。。。”
出了新年已是一月过半,按照参政府的命令,乌恩其他们要和赵率教部一起移师右屯,恰好逯家父母不早不晚到了宁远,所以逯家三兄弟的婚事也就跟着办了,免得乌恩其他们错过了。
最出人意料的是布木布泰,在乌恩其出发前一夜,张振岳郑重其事的找布木布泰谈过了:“小布木布泰,要听话,这宁远马上就要变成战场,你跟着乌云其其格她们走要安全些。”
那知年方十四的布木布泰却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