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尔德纳泽提议谢廖沙全权负责接下来的两德合并42谈判工作。因为谢廖沙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联,不再是过去那套大国沙文主义的嘴脸,反而用更加灵活,互利共赢的心态去处理国际问题。这让很多国家对苏联的看法开始出现了转变。
谢廖沙回到了莫斯科之后没多久,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耶利钦毫无争议的高票当选了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而戈尔巴乔夫也成功当选了改革之后的第一任苏联总统。此外,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宣布加入东欧统一市场接受东欧中央银行的托管。而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则成为了东欧中央银行的正是观察国。对于阿尔巴尼亚,谢廖沙是乐于接纳的,不过对于南斯拉夫,谢廖沙则持保留意见,因为南斯拉夫政局不稳,和苏联一样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危机。这种情况下,如果接纳南斯拉夫进入东欧中央银行的统一市场计划,无异于引火烧身。
不过也不是所有消息都是好的,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苏联**在当地的最高选举之中都以惨败收场,丧失了执政权。而获胜的都是主张独立的当地民主纲领党派。因为苏共在选举之前就已经更改了自己的党纲,不在将苏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整个国家,所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的独立已经是不可避免。除此之外,格鲁吉亚**在选举当中险胜,而摩尔达维亚等地区的选举**产党在当地最高苏维埃当中的席位也并不占优势。
谢廖沙在这些加盟共和国当中没有投入任何的资金改善当地的经济,所以在哪些地区苏共失去政权是谢廖沙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现在谢廖沙对此并不着急。因为这些国家脱离了苏联之后,会和东欧国家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既失去了来自苏联的支持,又得不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接纳。未来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的道路就是东欧统一市场,苏联丢掉的这些国家反而会被高尔基集团用经济手段加以控制,解体不解体其实只是一个名以上的问题,自从苏共放弃了唯一执政党的身份,苏联就已经在法律上为加盟国创造了一条合法的退出机制。谢廖沙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苏共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不要分裂,不要丧失执政权。
谢廖沙现在是耶利钦在政治上最大的盟友,只要谢廖沙不反对戈尔巴乔夫,耶利钦自然也不会反对。至于雅科夫列夫一手培养出来的民主纲领派,谢廖沙决定找个机会把它们彻底的从苏共清理出去。
在东欧中央银行拿下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之后,谢廖沙有了一个新的计划,就是将苏联丰富的资源和东欧地区的经济结合起来。建立能源和经济共同体。这个设想对东欧和苏联都非常的有利,苏联可以获得稳定的能源消费市场,而东欧可以获得廉价的能源,从而降低他们的企业竞争成本,东欧地区现在享有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优惠条件,这个条件是苏联所没有的,但是苏联可以通过东欧的工业,间接的获得这些优惠。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德合并的机遇()
虽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法律上还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联邦德国已经迫不及待的将手伸向了柏林墙的另一边。自从昂纳克下台之后没过多久,柏林墙虽然依旧存在,而且依旧有部队把守着边检通道。但是东德人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墙的另一边去了。现在守备柏林墙的部队就连出境和入境的证件都懒得检查了。
无数东德人驾驶着自己冒着黑烟的卫星牌轿车冲向西德。很多人第一次到西德,不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难免被西德的jing chá处罚,不过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慷慨地西德人总会仗义的说道:“不许欺负我们东德的兄弟。”
两德人民虽然看起来相安无事,已经开始为成为一家人做好了准备,可是西德的资本家们可没有这么好心,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资金等着向东德的那些人民的企业下手了。
作为社会主义的橱窗,东德的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一直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名列前茅。而东德人几十年来在这会主义制度下创造出了一大批享有世界声誉的东德品牌。比如东德著名的卫星牌qi chē,海鸥牌照相机,卡尔蔡司耶拿的光学仪器,dkk冰箱,东德国家造船厂,国际知名的锅炉和供暖设备制造商b柏林,以及东德著名的复印机制造商pa。像这样有着优秀的技术和良好口碑的国有企业在东德多达上百家。可是在东德政府和西德政府大成货币互换协议之后,这些企业一夜之间就陷入了严重的亏损状态。
西德政府于7月1号开始向东德地区发行西德马克,兑换比例高达1:1。哥伦比亚银行早期用美元大量从黑市上兑换东德马克的举动使得高尔基集团在这次的货币兑换过程中大赚特赚。早先投入了200亿西德马克其回报率高达1200亿西德马克。整整翻了六倍之多。东德人民感谢科尔政府慷慨的行为,让他们的资产翻了整整六倍。东德整个社会都对合并之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可是事情真的有这么好吗?那些东德的国有企业可不这么认为。货币一下子翻了六倍,这就意味着原先100万东德马克的贷款要偿还100万西德马克,也就意味着东德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整整翻了六倍,要知道即使最优秀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能够保持在60%就很难得了,可是西德马克的发行使得负债率也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东德国有企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得资不抵债。
现在大部分的东德企业在西德马克的冲击之下都开始出现严重的亏损。东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价格优势就此不复存在。而那些西德的资本家则开始借此机会大肆侵吞东德的国有资产。其中吃相最难看的就要算是哥伦比亚银行了。他们早在西德马克发行之前就大肆收购东德马克,在大赚六倍之后,又反过来侵吞东德那些著名的企业,比如东德国家造船厂,卫星qi chē,卡尔蔡司耶拿等著名的国有企业,随后东德国家造船厂被chu shou给了瑞士的地中海航运集团。卫星qi chē则收归大众旗下,而卡尔蔡司耶拿则被黑石集团chu shou给了西德的卡尔蔡司工厂,黑石集团借此机会拿到了新合并之后的卡尔蔡司光学仪器大约40%的股份,彻底的控制了这家历史悠久的光学公司。
其实在谢廖沙看来,西德以1:1的比例向东德发行西德马克的举动,看似大方,实际上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在过去东德人民拥有者在社会主义阵营最好的福利,虽然像咖啡这样的消费品可能面临着品种单一和gong ying不足,但是东德人民不用担心失业,住房等问题。每个东德家庭最大的一笔开支大概就是购买卫星牌qi chē了。因为卫星牌qi chē产能有限,所以只能凭票gong ying。东德每个家庭的平均储蓄在7000马克左右,而一辆卫星牌轿车的价格大概在三千马克左右。几乎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
可是当两德合并之后,东德人慢慢的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手上的钱名义上变多了,但是物价的涨幅要远远超过六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少了。7000马克对于东德和西德人都是一笔大钱,但是如果用在购物上,可能连一辆高尔夫都买不起。而在西德,虽然人们看起来过的富足,但是其实西德人大部分都是负资产,他们通过透支信用来进行消费,然后再用挣到的钱去还给银行,西德人看起来虽然光鲜,但是在经济上其实远没有东德人独立。
这个简单的道理谢廖沙还是明白的,同时他也在酝酿着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那就是把当初在i běn刺破泡沫经济的手段在两德合并之后故技重施,狠狠地从欧洲最富裕的德国头上敲他一笔。谢廖沙原本是没有这种机会的,但是科尔的货币兑换计划让谢廖沙有了机会。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1:1兑换,一夜之间把东德的资产规模吹大了六倍。这不是严重的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又是什么?发行到东德的西德马克有外汇作支撑吗,当然没有,开动印钞机创造出来的财富,没有外汇做支持,早晚有一天要被市场打压到真实的价值。
这个计划谢廖沙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还不能过于的心机,因为苏共中央已经把两德合并谈判的工作交给了他,他要先让苏联从东德全身而退,同时还要从西德政府头上敲上最后一笔保护费,最起码要把苏联这么多年来从西德政府手中借来的外债给免掉。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但是西德政府没有办法不答应。因为当初让德国分裂是美、英、法、苏四国依照协议共同的决定,没有苏联的首肯,两德合并就等于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果。西德政府不管想不想,苏联的这笔竹杠是敲定了,当然还有谢廖沙的那笔更大的竹杠,谢廖沙觉得如果洗劫德国的计划顺利的话,高尔基集团将会无可争议的成为世界第一的财团。因为高尔基兄弟会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连续洗劫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i běn,和第三的德国的财团。
第二百七十二章 +2谈判()
苏联的第一次全民选举结束之后,耶利钦获得了俄罗斯共和国的最高执政权。【。aiyoushenm】而索布恰克则把列宁格勒牢牢的攥在了手中。此时此刻,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一把手落在了纳斯佳的头上。她是谢廖沙多年的心腹,一直都对谢廖沙言听计从,随着谢廖沙在苏联的地位越来越高,纳斯佳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虽然娜斯佳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一把手,但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现在对于苏联的重要性让这里的一把手成为了苏联的政治明星。而在苏联国土的西部,一座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和列宁格勒经济特区一样的机遇。共青城经济特区的一把手同样是谢廖沙的亲信,从共青团时代就一直追随着谢廖沙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