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北方-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一个人去拜访了两位前总统袁世凯的亲信;在表明了赵一天的态度之后,朱张二人几乎没有经过什么考虑就答应加入赵家军,成为赵一天系统的新人。就这样,赵一天控制河南、江西、四川、贵州、直隶、山东等地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在加上两广地区,赵一天已经控制全国一半的地方。

    十二月五日,国防总部颁布了最新的各省督军人事任命:四川督军罗佩金去了大理镇守使,贵州督军刘显世去了上海任护军使,河南督军赵倜到参谋总部任次长,江西督军陈光远到陆军部任职;远征军吴佩孚调任四川督军、远征军李济深调任广东督军、西藏督军李树峰调任广西督军、甘肃督军陈子华调任江西督军、陕西督军赵四明调任河南督军。国防总部的任命要求这些人在十天之内必须到任,同时给新督军们一个整编后的全军正规师番号;其中李树峰的为第二十二师、陈子华第二十三师、赵四明第二十四师、吴佩孚第二十五师、李济深第二十六师、张柱峰第二十七师。

    在这几位大佬级人物的任命之后,还有几个比较不起眼的人事任命:云南滇军旅长朱建德调江苏人江苏督军军务帮办兼江宁镇守使,前帮办齐燮元调任安徽督军军务帮办;奉天副秘书长袁克定调任山东督军帮办兼济宁镇守使;山西晋南镇守使吴齐天(赵一天表兄,欧洲留学)调任直隶督军军务帮办兼冀南镇守使。

    军方这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任命,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各省的督军们来说意义深远。因为这种大范围督军的调动,可以说是开启了军队高级将领异动之先河;满清没有过,袁世凯在位时没有过。这样的大范围军将调动,弄不好会造成兵变,可我们的赵总长现在就做了,而随后的命令,更是强横的不得了。十二月六日,国防总部对各省督军下发最新公函,要求那些军队编制超过国防总部规定的省份,月内完成军队整编遣散,否则到时将免掉未完成改编省的督军职位。十二月二十三日,吴佩孚、李济深二人从西亚回国,他们二人各自(从西亚远征军)带回一个营到位上任。

    对于赵一天的强势任命,国内还是有人不满意之后敢站出来说话的。安徽省长倪嗣冲就在一次安徽省政府内部会议上说赵总长不识大体,有些目中无人,不把总统总理放在眼里。倪省长是总理段祺瑞的老乡,说这话多少有些底气,他这是在担心自己的那十几个营的团练兵(倪嗣冲自己的称呼),也被赵总长给撸了。这些都是在私底下说说,也不伤什么大雅。但随后香港大公报刊登了一份孙大炮的文章,就指责赵一天有“袁氏遗党”之嫌,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在走袁世凯的老路。在这篇批驳赵一天的文章的最后,孙大炮提出了恢复“临时约法”的建议,号召政府应该遵从民国初制定的法则,“实行民主治国”。

    面对大公报的文章,以及随后而来的国内各种不同声音,赵一天并没有太多时间去顾及;在给副总统和总理递上一份简单强硬的说明函以后,赵一天又把精力关注到了国外的欧洲战场,英国人又想开始大战了。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九七章 新的一年开头难()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九七章新的一年开头难

    一九一七年元月三日,中国驻欧洲军事观察员兼国际事务联络员莫理循从巴黎赶回中国,他回国是准备参加前总统袁世凯葬礼的。之前十二月二十八日的追掉会,因为路途关系,莫理循没有赶上,但作为前总统的外国好友,他仍然回国参加袁世凯葬礼。按照莫理循的话说,他这是遵循中国人的传统,送老朋友“最后一程”。袁世凯葬日为元月六日,正好的二十四节气的“小寒”;也多亏了是在冬天,要是在夏天,这尸体恐怕存放不了这么多天。

    老袁的葬礼举行的很是风光,其灵柩由二十四人抬(历史上也是如此)往火车站,十几个儿子都跟在后面。之所以要抬往火车站,是因为老袁要把自己安葬在老家河南安阳。这样一来,能够到河南去的人就不能太多,赵一天则是必须要去的人之一。从河南回来之后,和赵一天一起去安阳参加袁世凯葬礼的莫理循就直接找到了赵一天,向国防总长报告自己的欧洲之行。作为中国政府派出的军事观察员,按理说莫理循应该先向总统徐世昌汇报,然后才是赵一天这位军方最高领导者。但深谙中国官场规则的莫理循却偏偏先向赵一天做报告。看来,身在国外专门观察欧洲战场的他,对中国国内形势的细微变化也是观察的很仔细。

    莫理循国人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惊喜和欣慰的。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是真正希望中国能够富强独立起来,也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曾经在接受澳大利亚记者采访时,他就说过“新的中国袁世凯政府的目的,在于建立这样一个共和国,它融合了美、法两国制度的精华,瑞士的部分宪法,以及大不列颠诸多制度产生的自由”。而在巴黎担任军事观察员期间,接受费加罗报记者采访当问及中国远征军一事时莫理循也很不客气的回答说“赵一天就是中国的拿破仑”!这句话在法国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总长阁下,如果中国想在战后获取更大更多的利益,那么现在就是一个机会,利用英法准备大举进攻的时候,欧洲远征军应该拿出真正实力去战。如果总长阁下的军队能够率先突破德军阵地,甚至进入德国境内,我想英法政府战后一定会考虑中国的态度”。在介绍完欧洲西线战场情况之后,莫理循给赵一天提出了自己新的建议,,然后就起身告辞;他还需去拜会总统和总理等人,至少这几天是闲不住的。

    临出门时莫理循突然又站住了,回身将一封信交给赵一天,“总长大人,差一点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有人托我给阁下一封信。此人是和我一起从巴黎返回的,好像是‘华法教育会’(法国中法学者文化教育学术团体,宗旨是: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智识、经济之发展,是一个非政党组织无政治色彩)的创导者,之前和袁(世凯)总统有些政见不合。这次回国按照此人的话说不是因为袁(世凯)总统死了才来,而是国内的发展变化促使他回来。我个人觉得此人很有文化修养,就冒昧的同意替他转交这封信给阁下,希望没有让阁下失望”。

    送走了莫理循,赵一天很好奇的将信打开,他很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华法教育会这个名称后世他曾经听说过,大概是以提倡勤工俭学,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新中国领导人中的zhou总理、以及太祖他老人家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才在法国进行学习的。但这个组织的创导者是谁赵一天好像记不得了。“原来是他”!看完信之后,赵一天才知道莫理循嘴里的“此人”竟然是前教育总长蔡元培。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孙大炮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蔡元培就出国去了欧洲,在法国留学从事学术研究,渐渐和孙大炮等人的关系疏远。这一方面是因为两者相距过远,沟通交流不畅所致,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在国外的蔡元培,从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论里面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特别是一战爆发之后,中国政府一系列做法,加上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让身处巴黎的蔡元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走在巴黎大街上,法国人在看到中国面孔的亚洲人时,竟然会主动问好打招呼,并且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后来,通过和国内的旧友严范孙(严修)、胡瑞霖、张元济等人属下往来了解,蔡元培就起了回国之心,但又碍于自己之前和北京政府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迟迟未能决定回国日期。这次袁世凯离世,让蔡元培感悟很多,个人政治见解不同不等于相互之间就有国仇大恨,于是就和莫理循一起回来了。根据友人对国内政局的说明,加上他自己的分析,就写了一封信让莫理循交给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实权将军赵一天。

    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信里,蔡元培对赵一天这几年的作为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希望赵将军在扩军强武的同时,也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一下国内的教育事业之前赵将军所创立的学校,大多都是和军事有关的,真正学术教育方面的学校不够多,希望自己回国之后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国防总长个人的支持。

    他这是看上我的钱了!这是赵一天的第一想法,不过再一想之后,就又觉得蔡先生说的还是很有道理,这是一个从长远角度出发看问题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来自己之前是有些一叶障目了,只顾发展军事教育,忽略了对国人的知识文化教育。想到这里,他马上给教育部打了一个电话,和现任教育总长张一麐老先生聊了一会,大概了解了一下现在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以及各大学的教育水准。

    对于蔡元培的问题,赵一天也仅仅只限于了解,并不想现在过多的涉入,因为他真的是没有时间现在就去处理这类事情,国际上协约国一连串的变故,让赵一天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了。元月初,英国政府首相阿斯奎斯,因和内阁陆军大臣劳合乔治矛盾激化;失去军方的支持,阿斯奎斯不得不宣布辞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便任命早已对首相职位垂涎已久的劳合乔治为新的首相,接掌国家大事。乔治首相一上任,就开始大面积否决前任在军事方面,特别是欧洲战场上既定的策略,开始推行他自己的一套。

    之前我们有提过,在担任军需大臣和陆军大臣这两个位置时,劳合乔治就主张英国应该将军事力量主要投入东线,而不是现在法国战场的西线。所以自己担任首相以后,他就命令英国欧洲远征军司令官黑格元帅抽调兵力去俄国,而且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