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过奖了,论文韬武略,下官可还差大人许多,今后大人还需多多指点才是。”
长孙无忌听了哈哈大笑,摸着胡子道:“你啊,年纪轻轻,不光是出的主意老道,为人处事也圆滑,还真是个小滑头!哈哈哈。。。。。。。”顿了顿,长孙无忌又道:“子诚,想必陛下也与你说了,今后你我在一个衙门共事,作为前辈,老夫不得不提醒你,在朝为官还是谨慎为上,不可妄动祖制,否则,恐有灾祸!”
(本章完)
第862章 集市与城镇的发展()
通往两仪殿的路上,一群大臣有说有笑,有哀叹有乐观。朝廷内外事情繁多,大臣们兢兢业业,努力让社会安于平静,不起动荡。为了大唐的昌盛,他们积极的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群臣的最后,一老一少并列而行。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摸着胡子,望着陈飞,而陈飞则是低着头,若有所思。
“子诚,你是个聪明人,老夫话就点到这里,你。。。可懂了?”
“多谢长孙伯伯提醒小子谨记在心!”陈飞回过神后朝长孙无忌拱拱手,表示感谢。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点头往前走去。陈飞则是在暗中松了一口气。
长孙无忌说的就是科举的事情,陈飞官儿不大,打的主意倒是不小,居然打了科举的主意。、
当初听到陈飞提出来的长孙无忌差点没被他惊掉下巴,这小子,居然敢擅改科举?胆子也太大了吧?此举关乎到朝廷社稷,连他都不敢妄加议论,陈飞居然。。。当着群臣的面禀奏此事,想了半天,长孙无忌也只能在心里暗叹一句:“好胆!”
不过还好,经过陈飞后来的解释,大臣们方才知道他并不是要大改科举制,而是在不牵动现有学子利益的情况下,单独针对北庭都护府开设科举。
简单点说就是个玩个的,针对北庭都护府的情况,做出必要的拉拢手段。这么一来,大臣们倒也还好接受,不过具体的细则还需要好好商量。
这不,李世民召见这些大臣就是为了此事。
由于没有管理游牧民族的经验,朝廷欲要将北庭都护府这块土地牢牢的捏在手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去适应。
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肉都已经吞下了,就完全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北庭都护府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大唐手里。
不仅要将这块土地掌握在手里,还要改变历朝历代的做法,不再在草原上扶植傀儡政权,而是直接掌控草原。这样才能换来草原上长久的安定,可传子孙万代不休。
于是那些想劝李世民放弃北庭都护府的大臣还没来得及张口说话就被李世民给堵住了话题——地方不能放弃,你们就商量个办法出来怎么管理吧。
大臣们依照陈飞的思路激烈的探讨以后,终于确定了一套大致的方案。
首先,关于北方草原的农业问题。
众所周知,草原上畜牧业非常发达,牛羊肥壮,但是农耕却十分的落后,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沙漠化十分严重,农作物很难生长。而且种植农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会引发更加恶劣的沙漠气候,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关中地区。
因此在陈飞的诱导下,最后决定在草原的南部地区,尝试性的种植一些农作物,比如——地瓜。
地瓜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一些的土壤环境中,或许。。。草原上的泥土条件比较适合地瓜的生长。
这一点陈飞也心里没底,前世的时候他知道内蒙古是可以种植番薯的,不过似乎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也没有仔细去了解过,所以现在也只能在草原的南部地区做一些尝试,若是可行,且不影响环境,则可以试着推广,或许能极大程度上缓解草原粮食紧张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农作物。。。。。。。恩,保险起见就不提倡种植了,估计种了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再者,就是商业上的问题。
在大家讨论经商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讨论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东西——集市!
研究过人类发展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集市的出现对人类的文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们从最开始的交换物品到发展为集市,最后促进了城市的形成。
草原上几乎所有的牧民都是游牧民族,在他们的观念里,几乎没有城镇的概念。
牧民们以部落划分,驱赶牛羊,哪里有新鲜的青草就驱赶牛羊去哪里。整片草原都是他们的天下,所以不存在什么城镇不城镇的。
这也是令李世民和大臣们最为头疼的地方。如果没有城镇,那么散乱的部落将会非常难以管理。
总不能朝廷下达一个什么命令,还要派人满大草原的去寻人吧?
因此这又涉及到了陈飞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如何利用商业行为促进城镇的行程。
陈飞想了一个妙招,什么妙招呢?他打算在固定的地方向牧民开放粮食买卖!
要知道,中原的粮食在草原上是绝对的稀罕货!因为长时间的与中原王朝敌对,加上自己农业极度不发达,粮食等农作物很少在草原上流通,因此粮食在草原牧民的眼中价值极高,他们非常愿意用牛羊来换取一定量的粮食。
反过来说,中原非常缺乏牛羊马匹等畜牧资源,大家正好可以做一个互补,各取所需岂不是美哉?
陈飞相信一旦如此操作,不管是中原的商人,还是草原上的牧民一定会对划分出来的集市趋之若鹜。
就像西域丝绸古路上的一些集市镇一样,自然而然会吸引许多人长住在那里,从而演变成城镇。
只要再辅以手段管理,例如在城镇上开设学堂,开设女工作坊制作羊毛等等,吸引牧民长久定居,必然会使一个由集市发展来的小镇变成一座正真的城池!
一旦有了城镇,那么接下来要管理牧民就显得简单的多了。而且牧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被同化成唐人。可谓是一举多得。
初时,大臣们并未细细去思考陈飞在奏本上说写的内容,当现在被拿出来仔细探讨以后,大臣们确实越来越震惊。
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开放经商,开放地方科举,但是仔细一研究,大家才发现陈飞所写这些条例的真正目的——将牧民真正同化成唐人!
大家震惊过后,不得不感叹陈飞的魄力,他们这些老臣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正在积极的去谋划,实现它。
不得不说,陈飞的野心令他们这些老臣感到深深的佩服,甚至还有点。。。。。。羞愧!
又到周末,大家周末愉快!
(本章完)
第863章 不感兴趣()
两仪殿内,大臣们低着头议论纷纷,虽然气氛活络,不过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古怪的氛围。
大臣们两两嘀嘀咕咕一阵子以后,就会转头。。。。。。望向陈飞。站在最后面的陈飞被他们瞄的蛋疼。心想这些大臣们是不是龙阳之好,忽然对他感兴趣的那种?
言归正传,经过半天时间的商讨,大臣们依据陈飞提出来的思路大致确定了北庭都护府的发展细则。
老实说,提思路陈飞绝对是超前的,但是做具体的方案他的水准就显得有点惨不忍睹了,被大臣们寻出许多奏折中的诟病,好在他还“年轻”,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大臣们也不觉得奇怪。
话说回来,要是一个十七岁的娃子能把建设北庭都护府的条条框框写的完美,那他们才会觉得奇怪,这未免有点太不正常了。
而李世民听了大臣们的想法与建议非常高兴。
陈飞是他的女婿,老丈人看女婿那是越看越顺眼,尤其是女婿还在众大臣面前给他争光,他更是哈哈笑个不停,看得出来心情十分的好,高兴之余,就是想着办法在大臣们面前,“有意无意的”吹了一遍陈飞的好,更是把自己夸了一遍,夸自己如何如何英武,如何如何识得人才等等。
大臣们一看,得,既然老大都不要脸了,那他们也跟着不要脸,于是。。。。。。大家一起互相吹捧,一口一个“陛下英明”,牛逼吹得满天飞,吹得陈飞站在最后都惊呆了。
这就是。。。所谓的贞观明君名臣?完全就是一群马屁精嘛!哦对了,可能史官也是一个马屁精,把这段黑历史都给抹去了。。。。。。。
好不容易忍受完大家没完没了的相互吹捧以后,小朝会终于散去,陈飞也跟着送了一口气,跟着大臣们一起从殿内走出来。
不过出了两仪殿以后,他心中一直在计较着一些事情。尽管他多次,极力推荐羊毛制品,可惜的是,无论是李世民又或者是朝中的大臣,大家都对羊毛制品没有多大兴趣。
也不能说是没有兴趣,而是他们认为羊毛太低端,根本不屑于去使用。
这也难关,羊身上有一股很浓的膻味,羊毛上自然也带着这股气味,这年头有没有什么去除膻味的办法,因此即便是平民百姓也不会喜欢羊毛制品,认为这“很拉低档次”,若是让他们知道千百年以后羊毛会成为主流的制衣原材料,甚至有些好的羊毛价格贵的离谱,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一种表情。
“哼!既然你们看不起羊毛,那对不起,这笔生意我包了!”陈飞心里默默想到。
他有开挂一般的【宝箱系统】,只要耗费一定的抽奖点去兑换就能找出去除羊毛气味,以及制作羊毛制品的方法。等到成品出来之后,他打算开拓一下“外贸”业务。因为羊毛做衣服似乎是从中世纪的中亚地区发展起来的,相信那边的人应该会容易接受这种产品。
至于国内的业务。。。。。。。恩,先把东西制造出来再说,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小子,想什么呢?”程咬金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陈飞身后,顺带着给了他一个大锅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