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斜眼得了个旅长当,心里是一直在打鼓。本来斜眼从一个马上发的小跟班,通过自己的本事混到现在,算是很不错了,结果现在还弄成这个德性。
表面上那是个团长,实际上那是个“老祖宗”!
斜眼对杨震宇的能力和功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害怕,那是打心里的敬佩!
杨震宇就这么“赖皮赖脸”地当了个团长,但谁也不敢拿他当团长看。
这种作法有点像时机,功勋卓著,甘当一兵,留下的是一个传说。
杨震宇确实是舍不得离开龙山。
一个吃百家饭的孤儿,能从土匪窝子里杀出一些名声,又在八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老天对自己经算是不薄了,人要懂得知足长乐。
再说家人和金凤都在青龙寨,最主要的还有老万也在,他墓碑上的名字还是“千里山”,想想令人感怀。
当时老万遇害后,是杨震宇和李十针商量半天,把万重山安葬到青龙寨的。
不光这地方有老白、孙香儿等已故的抗日英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没有八哥,青龙寨可能早就被鬼子消灭了。
杨震宇是个念旧之人,更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在他的内心里,是想一直陪着这些兄弟。
离这些人近一些,想想都是一种幸福
第264章 陈岩告辞()
其实从本来质来说,杨震宇是和龙山的人和环境,都有了难舍的感情。
也可能是多年的征战太累了,他该好好休息一下。
更可能是龙山太养人,不像城市生活的节奏那么快。
总之,错过了这次当师长的机会,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离开龙山和青龙寨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杨震宇选择的传染,那个本来应该调到师部的政委,陈岩,也屡次提出了退伍的请求
又是给首长出了一道难题。
把姜信义气得直跳脚:“都是杨震宇那小兔崽子闹的,这个口子就不能开,这成什么了?集体撂挑子吗?都想回家抱孩子去吗?部队的发展怎么弄?”。
这些人肯定是吃错药了,放着好好的大校不当,一个嚷着只要原职,另一个要退伍。
按理来说,陈岩是老党员了,比杨震宇早很多年入党,思想觉悟没话说。
作为四大金刚之首,陈岩对青龙寨的影响也是深入骨子里的。
他的“磨鬼训练法”,始终是全师新兵的必训科目。
他对武器了解的专业程度,全师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比得上。
这些年,他对杨震宇的帮助和对青龙寨的贡献无法估量。
还不像是杨震宇继续当他的团长,陈岩是直接来个退伍,年经轻轻的,他为什么要退伍?
首长和杨震宇以为他要回南方老家,结果陈岩说他不会回去了,黑土地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了。
最后,陈岩被首长逼急了,还是说了心里话。
按他的话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家里有一个像欧阳这种级别也不算低的军人也够了,他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员,他喜欢站在讲台上去给学生讲课的感觉。
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力量,他想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
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另外一种方式。
教书育人,造就更多人材,陈岩的想法值得人尊敬。
这个理由足够充分,首长们经过研究,还是同意了他的请示。
革命事业,分工不同。不论在哪里,都是在为祖国继续做贡献,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在什么岗位都是一样的。
杨震宇也明白,这小子也是舍不得八哥和那些永远留在龙山的兄弟们,看着文质彬彬的,其实都是性情中人。
命运,往往还和天意有关。
就在陈岩在依兰当了四年教师后,因工作出色,正式被教育主管部门调往省城,离龙山远了很多。
还好,他仍然在这片黑土地上工作,这也是他向上级领导提出的唯一请求。
这四年间,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陈岩几乎都会跑到杨震宇家里谈天说地,一个月不回几趟龙山和青龙寨,总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一样,已经养成习惯了。
尽管离得不算太远,杨震宇还是有些不舍。
临走时,陈岩一家人特意来和杨震宇及将士们告别。
前后整整十年,人生也没有几个十年,陈岩已经在龙山生活了十年。
三千多个日夜,见证了青龙寨和依兰的巨变,尽管身在教育战线,其实心里从没有和部队离开。
现在他要走向另外一种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继续奉献青春和智慧。
欧阳也调到省城,还有思文也要离开,算是举家迁走,人生就是这样,分分合合,充满变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再不舍也没办法。
时代在变,新中国的发展,同样是一场谋求发展与强大的全面战争。
四大金刚仅存的两位,陈岩从此算是正式离开了部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多年以后,陈岩被调到一所知名大学任教,并升任教授职称,一生桃李满天下
陈岩走后,杨震宇的心情低落了很久,毕竟同生入死的兄弟一个个离开龙山,确实有些不舍。
除了部队编制趋向正规,部队的发展思路也提上了日程,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在解放军首长的关怀和重视下,独立团也很快适应了新时代的变化。
好的传统被保留下来,有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大力优化。
部队使命由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转变为巩固和保卫主权完整;全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
这也是那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在那段时间,部队颁布了相关条令,统一全军制度、训练、保障和供应;同时,首长们开始部署调整军队结构,初步完成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杨震宇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规定言简意赅,却又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每一项要求,都体现了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家亲的原则,是无上的革命胸怀和境界的直接诠释。
杨震宇很上进,也很头疼。
头疼的不是他,是斜眼。
天天守着这个过去的团长在这里,说是下达首长的任务,每次都弄得跟给杨震宇汇报工作一样,这营长当的,也是没谁了。
最关键的是,杨震宇还没有反应,当头头惯了,还当了那么多年,他还真是没注意到这个事儿。
这事儿也怪斜眼,是不是太敏感了?至少你要提醒一下团长吧。
他还真提醒了,随便说两句就被杨震宇给吼回去了,弄的斜眼以营长的身份,总找个借口往其它团跑,尽量不和杨震宇这个“老太爷”碰面。
可能也是习惯了,斜眼不管到哪个团去,都不习惯,不光是心理作用,那些团长确实要比杨震宇差得多,无论比哪个方面,杨震宇的独立团如果说是第二,其他团还真没有人敢说第一。
独立团不是靠资历,人家是靠实力!
无论是比训练,还是比纪律,不管是比内务,还是比军民关系,独立团没有一样不是领先的。
杨震宇不是靠硬性要求,而是所有人都冲着他这块金字招牌,能在他的团里当兵,是一种光荣。战士们都是自发地完成各种任务,生怕给独立团丢脸。
“杨震宇”和“独立团”,就是一面旗帜,植根在每一次新来的战士心中。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还弄出来问题了。
有一天,独立团来了几个人。
其中有个人,给杨震宇扣了一顶帽子。
——个人英雄主义
第265章 四小金刚()
来的人是几个政工干部,说是经过调查,独立团的杨团长搞个人崇拜主义,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不思进取,犯了严重的享乐主义思想。
几个人也是胆子有点大了。
结果还没等杨震宇见到这几人,就被团里的战士把几个人绑了,直接把这几个不长眼的家伙当成了奸细。
其实都是在演戏,战士也知道他们可能真是上面的人,但就是有点气不过,索性装作不知道得了。
根本没道理,以前鬼子在的时候,没见谁跑过来关心一下,现在过上好日子了,你来扣了个大帽子,这不是找打吗。
杨震宇赶紧过来,问了一下几个人的名字,又让斜眼向上级领导打听核实,确认了这几个人还真不是骗子。
经过多方面了解,杨震宇才知道这事是的根源。
在这几个人里面,有一个是野狼帮叛徒的亲戚,就是他在挑事,整天找独立团的麻烦。
当时王伯龄有个跟了多年的兄弟,被麻谷璞玉利用,合伙抓了强子等人,东窗事发后,王伯龄没有太为难他,只是把他逐出了野狼帮。
但是这个人不思悔改,直接把火牵怒到独立团身上,虽然没有翻起什么大浪,但一直都在找机会,唯恐天下不乱。
解放以后,这个家伙有个亲戚当上了党内的政工干部,然后这个人就不停地套近乎,每次都说不少独立团和杨震宇的坏话。而他这个亲戚,也是靠表面功夫混到政工干部队伍里去的。
时间长了,这两个小人就开始谋划坏事,这次给杨震宇安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帽子,确实也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一颗炸弹丢到臭池塘里,还真的炸出几个乌龟王八来。
小人得志,他还样是小人,小人只会干点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