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刚站在飞机前:“同学们,欢迎你们!三个班上一架飞机,咱们从天上走。”
“九一八”之后的第十天,北平就举行了20万人参加的抗日救国大会,人们烧毁日商品,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同日,南京、上海的2000多名学生上街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其后一月内,超过100个以上的城市都举行了万人聚会抗议活动。在商业和银行业,抵制日货被严格地实施,上海、广州等地的银行断绝与日的一切交往,搬运和码头工人拒绝装卸日货物。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中国再次处于危急的存亡关头。一曲《松花江上》,刺痛四万万国民。反日情绪空前高涨,各地学生纷纷游行请愿,各地再度爆发势不可当的抵制日货运动。
杜月笙积极参加了这次运动,他对柴永波的电报中说道:“长江航运基本控制,上海商业销售额增长百分之四十以上。”
柴永波看着电文,苦笑着说道:“人的运气真不知什么时候来,没想到爱国的青年又让我们发了一笔。”
梁大勇说道:“买卖日货的也有正当商人,即使贪图私利,也跟卖国沾不上边。”
“他们是有过错,没有顺应民族大义。在爱国的大帽子下面,谁还敢提出异议呢?”让柴永波吃惊的是,海外华侨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活动,不买卖日货、不为日上做工、不把军需物资供给日侵略者。
1932年1月28日,日军开始进犯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率部3个师奋起抵抗,开始淞沪抗战。
柴永波招来蒋孝先:“蒋校长的宪兵团训练结束,是否能经过考核,需要实战检验。既然日军攻打上海,你带队去助十九路军一把。前提是自由为战、别当大部队使用即可。”
蒋孝先高兴地说道:“既然是考核,我会按照学到知识用到实战上。老师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柴永波点头:“你们是第二批训练出来的,加上何翠华给你们的第一批队员,总兵力达到五千多。分成两个团,坐船出发吧。”
“是!”蒋孝先敬礼走出柴永波的办公室。
梁大勇送走蒋孝先,回到办公室对柴永波说道:“我们不派部队?”
柴永波沉思:“没有政府的命令,你让我怎么出兵?蒋孝先这支部队参加进去,足够日人喝一壶。我们还是等着好消息吧。”
蒋孝先坐船出发,快到武汉时,忽然想到:“这么大的事不给总统打声招呼,万一怪罪下来怎么办?”他命令发报给蒋。
蒋接到蒋孝先的电报,当即命令宪兵团全体返回南京。后来又把柴永波怪罪于他,喊来陈诚,商量解决办法。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虽然对于张学良采取的不抵抗主义持默认的态度,但在对日交涉、坚守锦州等问题上,其对日态度明显较张学良强硬。而对于其统治区域的腹心之地上海之安危,他也十分重视。
1931年10月初,日军在侵略东北之际,又派出陆战队开赴上海,试图威压胁迫国民政府。蒋闻讯后即发电指示上海市长张群:“日军队如果至华界挑衅,我军警应预定一防御线,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
第179章:外交方针()
1931年12月中旬,蒋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第二次通电下野。1932年1月下旬,已基本达成合作协议的蒋和汪精卫联袂入京。在蒋汪合作安排国民政府人事之际,日方在上海挑起事端。最初蒋汪都主张息事宁人,派张静江等赴上海传达中央意见,要求上海方面在对日交涉中应“避免冲突”、“保全上海”。
在指示上海方面和平解决中日纠纷的同时,蒋对于日可能以武力进攻上海也有所准备。1月26日,他致电八十八师前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师长俞济时,命其速将该师所属的两个山炮连调赴上海归淞沪警备司令戴戟指挥。1月28日下午,因上海事端日趋严重,蒋与汪精卫初步商定了“积极抵抗,预备交涉”的外交方针。
29日拂晓时分,蒋接到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急电,得知中日军队在上海发生武力冲突的情况。面对日寇的再一次武力侵略,他深感震惊,在此种状况下,改变不抵抗政策已势在必行:“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唯有决一死战而已。”
如今南京政府准备迁都到洛阳,自己手里正缺的是亲兵部队。他把蒋孝先留到身边,不派部队有对不起柴永波。人家可是无代价给他装备了一支五千多人,而且武器先进、个个身怀绝技。
陈诚当然知道此事。二百万部队里挑选出八千人,训练到最后又淘汰三千人。可想而知、这支部队会是什么水平。既然总统要自己来,不用说心里明白一多半:“校长,我带部队去上海,杀鸡岂用在牛刀。”
“由十九路军全力守上海,前警卫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全力守南京。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交通部长陈铭枢留守南京,南京各机关概归何应钦指挥,宋子文驻沪,统一指挥沪上各机关。
为防止日军扩大战火,急电武汉方面,密切监视游弋于武汉九江江面的日海军舰队,严密戒备自卫,万勿为其所屈。
上海之战事固宜避免冲突,惟若日人恃强相欺、无理侵犯、应即不惜任何牺牲竭力抵抗、以尽守土卫国之天责为要。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对淞沪事变宣言》,严正声明中方“为执行中国主权上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自卫手段,并对于日武装军队之攻击,当继续严予抵抗。”
八十八师于5日前集结苏州、昆山待命,军政部命令驻河南归德的八十七师主力回调南京,并计划以此两部加入淞沪战场。空军与陆军须预定协同作战计划,调山炮部队一营归十九路军指挥,以加强其炮兵实力。上海前线指挥就有第五军军长张治中负责指挥吧。”
陈诚不明白了:“校长我来的意思?”
蒋说道:“你去卢氏,把这些情况给柴董事长解释一下。除了抽调中央军精锐部队直接增援淞沪战场之外,政府担心日军利用海上优势,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另辟战场。军政部为此在沿海地区调兵遣将,尽力加固沿海的防守力量。为防止防止日军乘虚而入、偷袭我们的政府部门,宪兵团是我扣下了。”
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的来访,柴永波在任家沟出口处相迎。陈诚个子不过一米六,其貌不扬,一张略长方形的书生白脸,稀疏的头发往后平梳着,但也清秀。特别是那严肃的仪表,也博得柴永波的好感。
陈诚把来意直接告诉了柴永波,并且把政府的计划给他说了一遍。柴永波多少有些失落感:“上海打得越好,小日就不敢在沿海出击。既然校长和军政部有和谈之意,我可以帮忙。”
陈诚高兴的说道:“说说你的计划。”
柴永波笑道:“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我是胡佛特别顾问,和他们有大批的生意往来。如果日占领上海,不就是掐断了美国往中国进口的物资?这件事宋夫人也清楚。以我的推断,美国会尽力的。”
“你对共党之事有何看法?”陈诚知道,自己从卢氏回去,只怕要去剿共前线。
柴永波摇头:“我对国内军阀混战,历来是不多言、不参战。但我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中国人容易上当,听风便是雨的毛病特别严重。我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双胞胎争老大。”
陈诚微微一笑:“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不知校长和老毛知道了有何感想。”
柴永波正色的说道:“国家需要统一,抗战大业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领导。只要承认是中国军队、服从抗日指挥,就不该斩尽杀绝。”
陈诚理解柴永波的意思,并且把蒋对上海抗战后期准备的事情告诉给了柴永波:“鉴于日方在此前几次调停中的恶劣表现,校长考虑与日军战事可能长期化,决心出任全军统帅,并亲自在南京督战。同时,先后抽调九、十、八十三师和三十六旅到浙北和沪杭铁路沿线,以应付淞沪战事之扩大。”
柴永波笑道:“这样做,他的威望会更高。你回去告诉他,前线物资我会尽力供应。但必须在战后付款给我,因为我是商人。”
陈诚惊异的问道:“人人都朝脸上搽粉,你却往自己脸上抹黑。这几年救灾、国家和百姓沾你的光已经不是小数目,怎么不见你提起过?”
柴永波半开玩笑的:“可我的利润都是他们给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说我还有功劳吗?”
陈诚和众人都笑了。
应陈诚的要求,柴永波陪同、他们坐直升机视察了五县一市的建设情况。看到红红火火的建设场面和合理布局的工厂、企业,陈诚佩服的说道:“如果我能活着从前线回来,一定来卢氏进行实地考察。”
柴永波说道:“祝你一帆风顺,再次来卢氏做客。”
由于日军在浏河登陆,威胁我军后方,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不得不全线后撤。为了阻止日军继续进攻,蒋先后命第四十七师、第一师加入战场,并制定第二期抵抗作战计划方案,该方案判断日军有可能借停战之机为将来之攻击作积极准备,其军事目的“不外占领南京控制长江流域”,由于战场区域扩大,我军“非再有多量援兵不可”。
因此须在常熟、苏州、常州、无锡和浙江的嘉兴、沪杭沿线部署大批军队;如日军以南京为进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