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 进入敌占区27()
(本书在逐浪更新了差不多半年。昨天看了一下,居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书的收藏数居然已经超过地效另一本在逐浪签约了一年半的老书,而且还上了周点击榜前三……呼呼,得意中呢。不过,也希望本书的书友能看看地效另一本书。)
————
最终,魏承恭还是没有乘坐滑竿,与之相对应的,肖环山营长也没有骑马,两人一起走在队伍末尾,继续昨天的话题。
什么,昨天说了一天了,怎么还没有说完?拜托,那仅仅是《始计》篇的讨论好不好?仅仅是外交上的讨论好不好?对照着中日战争,孙子十三篇,除了《火攻》大约用不上之外,其他《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用间》十二篇,哪一篇拉出来不能写论文的?即使是《火攻》,其中也不乏“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后来的日军、校长、老麦简直就是标准的反面例子,然后他们就统统跪了^…^)这样的箴言。
所以,还有的谈呢,特别是现代混论坛的水哥,东拉西扯歪楼几乎是必备技能的情况下……
从童坊镇去到长汀城,接近50里路,这个距离基本上等于国军一天的机动距离,所以这一天晚上,魏承恭随着部队,进入了长汀城。
远远地,就看到高高的城墙——当然,对于在现代都市见惯了数层数十层高楼的魏承恭而言,城墙的高度并不算高,不过凡事就怕比较。在这个时代来说,除了某些庙宇的宝塔,整个县城找不到一栋四层甚至三层高的小楼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情况下,城墙的高度就显得很突出了。
城墙高也就算了,穿越了这么久,跟着红军走了那么多城市,魏承恭见过的古城墙也很不少了;关键是,城墙上吊着的那些……
“傅先生,您的那个照相机最好收起来一下。”肖环山如此示意道。
从头一天下午,魏承恭就以照相为名,把这“相机”拿了出来,目的是为了记录自己跟肖营长的对话。
“为什么?这些应该就是所谓的‘赤匪’吧”魏承恭一边质疑,一边把“相机”收了起来,“你们把这些赤匪这样光明正大地摆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么?”
“问题是,我们仅仅想把这些给老百姓看啊。”肖环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当局并不想让这些东西给外国朋友们看。”
“哼!”
“另外,如今进城了,人多嘴杂,而且,我也不是城内的最高军事长官,所以还请傅先生稍微注意一点自己的言行。”
“……”
说着话,整个队伍停了下来,肖环山愣了一下,加快脚步向前走去,魏承恭想了想,也跟了上去。两个人之前一直都走在队伍最末尾。
走不多远,就看到一个传令兵快步上前来,下马,敬礼:“报告,长汀城戒严了,守兵要求检查调令。”
肖环山“哦……”了一声,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了城门口。
这里已经设置了哨卡,一队哨兵正严阵以待。看到肖环山过来,带队的士兵——或者是班长立正,敬礼:“这位长官,请出示调令。”
“兄弟是国民革命军xx营营长肖环山,奉命前来协防,这是兄弟的调令。”肖环山说着,把调令递了过去——魏承恭注意到,他把调令倒着交给了卫兵,而那个卫兵居然也倒着打开来看了一下。
魏承恭:“……”
装模作样地检查过调兵令,之后,部队入城,魏承恭当然也跟着。门口的卫兵看到魏承恭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之后,一直目送魏承恭进入城里。
魏承恭倒是没什么:穿上这一声皮,他已经有被人看西洋镜的觉悟了。倒是同样随军进入城里的小梁暗惊:长汀城的戒备这么严,“里应外合”就基本不用想了。
划给肖环山营的驻地在城北,一个小学校,此刻被征用了。肖环山一个营三四百号人哗啦啦开了进去,居然基本能安排得下——不过也没有什么剩余空间。
可见,安排的人能力不错;也可见,肖环山的部队没有多少空额。
客军过来协防,做主人的当然要意思一下,所以这天晚上,长汀的主要守将——国军某营长就在城里最好的酒楼包了场子,给肖营长他们接风。
其实这个营长本来是打算等瑞金,会昌,石城……等其它几支援军到来,再一起请的,无奈其它几支援军因为距离较远,还在路上,只能等那些人以后来了再说了——反正接待费用是公中出,乐得多吃几顿。
这一次,肖营长没有带魏承恭一同前往。不过跟头天晚上在童坊镇的时候一样,随便意思了一下,就退席了,然后就带了些吃食回到了小学校来,继续跟魏承恭就中日战争问题请教。
“这么说,国军在这里集中了相当力量的部队,是有什么大动作吗?”魏承恭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问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肖环山又警惕起来。
“就是好奇,问问。”魏承恭有些心虚,赶紧洗白。
肖环山点点头。他基本已经接受了魏承恭之前的身份(理由很简单,这样的“人才”谁都不会舍得拿来当探子用),所以也不疑有他。想一想这次的行动没要求保密,所以也就解说道:“大动作是没有了,无非就是弹压地方,保证治安而已。之前张瞎子(长汀的守将。因为被打瞎了一只眼,所以叫张瞎子)瞎猫撞上死耗子,在这边打了个胜仗,抓住了赤匪一个大官——你之前在城外看到的、挂在城墙上的那些人,就是打死的赤匪……”
肖环山说的,肯定是之前小梁跟陈老总说的顾作霖所部了。魏承恭心里一痛,吃饭的动作都稍微停滞了一下。好在肖环山没有注意,继续道:
“……赤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上峰命令附近几个县的队伍在这里集中,以应对赤匪可能的捣乱——也许,还有想要以这个赤匪大官为诱饵,在这边再打赤匪一个伏击的想法也说不定。”
“……”
魏承恭不由得为陈老总担心,万一他带着队伍一头撞上来……
得想个办法,让陈老总知道才行。
“所以,傅先生你这段时间最好就呆在……长汀城里,不要到处乱跑,以免被误伤。万一遇到有人盘问,您就说是兄弟所部的文化教员,不会有人敢为难您的。”
他本来是想说,呆在军营里的,后来想想,觉得还是放大到长汀城范围为好。长汀城里肯定有赤匪的探子,但既然已经肯定魏承恭不是赤匪的人,那就不存在接头传递消息之类的问题,让这个年轻人在城里转转,散散心也好。
十三 进入敌占区28()
(一楼:五楼是我孙子。
二楼:五楼是我曾孙子。
三楼:五楼是我曾曾孙子。
四楼:五楼是我曾曾曾孙子。
五楼:汪汪汪汪汪汪)
————
作为一军之长,肖环山的工作是很多也很忙的,和魏承恭讨论抗日大业只能放在正事处理完之后。
所以第二天魏承恭醒来以后,发现自己的环境变“好”了。肖环山去跟张瞎子交接防区,大约要忙一天,于是他把自己的两个勤务兵留给了魏承恭,陪他在城内游玩。
魏承恭暗暗高兴:肖环山那家伙眼睛太毒,跟他说话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意,感觉特别累。
眼下这个催命鬼忙“正事儿”去了,自己昨晚盘算了一夜的事儿干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带上这两个勤务兵,魏承恭真跑出学校,到城里转去了。他要开始通报计划。
计划第一步:找家店铺花钱。
找了一家馆子请两个护兵吃饭,不算丰盛的四五个菜,扔出去了一个大洋。别误会,魏承恭并不是要跟两个护兵拉关系,他真正的用意,是要老板找钱。
嗯,施行顺利。
这也得亏肖环山所部军纪还可以,如果是像别的国军一样“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从来不问价儿”,否则魏承恭这个钱花不花得出去还真不好说——而且这样的国军还真有,魏承恭在馆子里就亲眼看到两桌,吃干抹净一抹嘴儿,提上一瓶酒,拿上两鸡腿优哉游哉出们去——老板什么都没敢说。
大洋的币值是毋庸置疑的,于是魏承恭成功地从老板手里换来了一沓子法币。计划第一步,完成。
计划第二步:设法把小梁叫到身边来。
魏承恭昨天晚上筹划这个计划的时候,感觉这一步是最难的,他为此还发愁了好久,想了好几个办法,但是没有一个办法能保证万无一失。
等到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魏承恭却发现,这一步完成得居然最轻松——完成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要早于第一步。
八闽大地是全中国方言最为复杂的地区:现代语言学把汉语方言分为八大系,除福建、广东两省外的其他所有省份统一划为北方方言区,广东是粤语区,剩下六种方言区全部挤在福建一省里(地效当年学普通话的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刚刚百度了一下“福建方言”,现在的方言划分好像跟地效学的有所变化。不过福建的方言复杂是毋庸置疑的。顺便一提,当年地效的普通话过级的时候,成绩全年纪第一^…^),基本上,走出去一百里,两边说起话来就是鸡同鸭讲了。
指望靠着这两个护兵在城里面畅通无阻?洗洗睡吧。
上了一趟馆子,出来以后,魏承恭就带着两个护兵回学校,理直气壮地把正在帮厨子准备午饭的小梁又要了过来,给自己当导游。小梁作为探子,能说各处方言是必备技能。计划第二步,“顺利”完成。
计划第三步:做成一笔必须要让小梁帮忙才能完成的生意。
不得不说,魏承恭的演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