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先念同志说,你们的炮很多啊,他对这个的印象可是非常深刻。”
总理微微有些得意,这是眼下中央红军最能“吓唬”人的东西了。
“还好吧,我们有一百多门60迫击炮……哦,还有几十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
张国焘吓了一跳,一百多门炮?还有,无后坐力炮是什么?
“哦,那是一种新式武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可以直射的迫击炮,攻坚的时候比较好用……等一下副主席就可以看到了。”
“哦……”张国焘笑笑,“这么说,一方面军还真是兵强马壮啊。”
一方面军的实力听起来很可观,但其实真要论起来,远没有总理说得那么乐观。不说别的,一方面军现在的弹药不足——具体多少没有统计过,不过肯定无法支撑长时间大规模的作战。
而总理之所以这样“暴露实力”,那也是事先商量好的应对办法之一,目的当然是想要吓住张国焘。
……
两人身后不远处,主席抽了一口自制的卷烟,一言不发,饶有兴致地看着张国焘;主席身后,陈大将看看四近没有四方面军的人,小声向总司令问道,“他问这些干什么?”
没想到张国焘耳朵挺灵,听到陈大将的话,停下了脚步,回过头笑呵呵地说,“陈庚同志,眼下一、四方面军会师了,革命形势有了根本上的变化,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这种变化,这才能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恩来同志,玉阶兄,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总理也回过身来,看看总司令,总司令点点头,于是总理笑:“副主席说得对。红军两大主力汇合,是该讨论一下统一指挥,以及战略方向的问题了。”
……
说着话,一行人步入刷经寺镇里一家富户的院子。这里已经布置成了一个会场模样,同志们鱼贯进入,各自落座。开完那个有关“虱子”的玩笑,会议进入正题。
“有关一、四方面军的统一指挥,不知道国焘同志有什么看法?”总理主持会议,上来就向张国焘发问。
“一方面军的同志们怎么看呢?”张国焘反问道。
总理看看主席,又看看总司令,两人都点了点头,于是总理指着桌子上的川北大地图开始解说:
“关于局势,我们认为是这样:一四方面军汇合以后,人数达到近十五万,可谓是空前强大。虽然如此,面对东边的胡宗南部,东南的刘湘部,南边的薛岳部近三十万大军构筑的环形防线,我们唯一的出路,还是北出甘陕,与刘志丹同志会合。”
“刘志丹?”张国焘微微愣了愣神,抬头看向总理,“谁啊?”
中央在很早就跟刘志丹部和张国焘两部红军取得了联络,不过中央没敢让两部红军配合作战,也没有告知两部红军,他们附近有友军存在。
张国焘部比刘志丹部强得多,而且张国焘本人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如果两部红军汇合,刘志丹部肯定会听命于张国焘,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活动在陕北的一支红军部队,”总理看着张国焘,眼神灼灼,“三月份的时候,中央收到志丹同志的报告,其辖下红26、27军共有6000余人——不过枪比人数还稍微多一点。(历史上红26军在1935年11月的时候有大约3000人,却有枪6000——几乎是一人双枪;红27军人数仅有千余,武器数不祥。这个时空这支红军要比历史上稍微强一些)”
十一 两军会师16()
“去陕西啊……”张国焘皱起眉头。刚刚总理说起陕北红军的时候,他竟然有一种“一切尽在中央掌握中……包括红四方面军”的感觉。
这种感觉无疑让他很不舒服。之前几年的战斗生涯,因为距离遥远,中央无法对四方面军有效指挥,四方面军只能独立作战。而身为四方面军的最高指挥,他在根据地内当然是高高在上,言出法随。
他早已习惯了这种感觉,但是中央的到来毫无疑问会终结这种状态——只不过出于习惯,他暂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等到现在,两军要统一行动,而统一指挥和战略决策的问题也提上日程的时候,他才稍微有些恍惚——好像,以后的军队行动不能由自己一言而决了,得跟人商量着办了,而商量的人也绝对不会像自己的那些老部下一样,屈从自己的意志。
但即使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觉也是很模糊的。一方面军透露出来的实力,比“自己的”四方面军还是要“差一截”,那么自己理所应当应该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党内民主的原则,不是么?
一直到总理说到陕北红军,张国焘这才真正清晰地意识到:中央对全国红军的情况,掌握得比自己要深入得多,而这种掌握,带来的当然是领导权——起码也是影响力。
“6000多人的部队能够开辟出的根据地应该很有限吧,一、四方面会师以后,数量有十五万之巨,这么大量的军队贸然进入那样一个小地方,能维持得下去吗?”
“我们在去年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通知他们注意这个问题了,而且也做了很多准备……虽然如此,陕西贫瘠,确实无法支持接近二十万的部队……”
“等等,”张国焘愣了一下,“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也就只有十四万多一点,加上刘志丹同志所部,也就是十五万多,这二十万是怎么算出来的——你们该不会还想要在那边扩红吧?”
“徐海东同志的红二十五军目前正在向陕北运动中,预计能在年内到达陕北;此外,贺龙同志的红二、六军团也在长征,目的地也是陕北,加上这两部的话,差不多就够二十万了……”
张国焘点点头,心里的不舒服更多了——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中央掌握的兵力,就比自己还多了。
“目前陕北红军大量以游击队的形势存在,人数虽然只有六千,但是控制——哦,准确地说,该说是影响——影响的区域却是不下于当年的中央苏区。几部红军一到,立刻就可以把这些根据地充实起来。然后,我们可以把部队分成两部,一部在陕北原地展开生产自救、坚持斗争,一部渡过黄河向山西方向发展,走向抗战的最前线。”
张国焘愣了一下:“山西?真要是占有了山西,岂不是要跟日本人接战了?”
“我们本来就是要去抗日的。”总理回答得理所当然。
“我们光是面对国党就已经很吃力了,又惹上日本人……应付得过来吗?”
必须要说几句,张国焘倒不是害怕日本人。目前马列党的主力还没有跟日军正式交手,对日军的厉害缺乏认识;再加上受到“强大”的苏联的影响,目前红党的领导同志们——无论是哪一派,对日本人,都不怵。
算是无知者无畏吧。
“没事,能应付得过来。根据国内反围剿战争的经验,面对十万红军,白军需要三十万到五十万的部队才能展开比较有力的进攻。在两广,云贵,四川都没有宁靖下来的时候,常凯申他很难在这里投入这么多部队……”
“他可以命令其它派系投入战斗——他这种事可是干得不老少。”张国焘不客气地打断了总理的话,“这些反动派内部虽然你争我夺,但说到对付我们,他们可是一致得很。”
总理笑笑,“常凯申在陕北能够调遣的部队,无非是东面的晋绥军,南面的东北军,西面的马家军。这其中,马家骑兵威胁较大,但是陕北地形千沟万壑,不利于骑兵展开,所以我军大约攻不过去,但是马家军也不太容易打进来;阎老西在中原大战后,实力大减,手下分崩离析,各自独立,目前的情况,能守住山西就不错了(感觉阎老西实在不是个打天下的料子,这家伙从1911年民国开国时候起,一直到解放战争时候被徐老总干掉为止,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中原大战的时候跟冯玉祥李宗仁联合起来奋起了一把之外,就一直都窝在山西没什么作为)。至于南边的张学良……”总理斟酌了一下,这才道:“东北军一心回家,无意内战,中央觉得,可以通过政治解决。”
“政治解决东北军?”张国焘失笑,“你们也太天真了吧?居然想跟军阀合作?你们不觉得,这有失阶级立场吗?”
“这是中央的决议,”总理看着张国焘,目光炯炯,“中央判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国内危机,会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力度,民族矛盾将取代阶级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日本军队将取代常凯申的军队成为主要的敌人。为了打击这个主要敌人,为了中国的整体利益,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国党左派,以及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在这其中,与日寇有深仇大恨的东北军毫无疑问是非常值得争取的。”
“荒谬。”张国焘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国党是国内的阶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则是国际上的阶级敌人,指望阶级敌人内部打起来,我们坐收渔利?这是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这种思想必须要好好地清算。”
总理还待再说,脚下一紧,原来是被总司令踩了脚,于是就不说话了。总司令向张国焘问道:“那么张副主席的意见,我们两军汇合之后,该向那边发展呢?”
十一 两军会师17()
“向南!”张国焘的观点旗帜鲜明,“以少量兵力牵制胡、薛所部,主力南下,击溃刘湘。刘湘所部虽然数量庞大,但是战力低下,只要能击溃该部,他的溃军就势必退回成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衔尾追杀,利用刘湘溃军的反冲击力,一路杀入成都平原,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赤化全川。”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四川的好处,不用我多说了吧。不说别的,老毛和总司令你们喜欢的辣椒,那可是四川的特产。”
除了他,没有人笑,总司令皱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