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咣”紧接着一发炮弹呼啸而至,一辆苏军坦克当场腾起了一团烈焰。
另外三辆t…34坦克也同时开火,转眼之间,又有三辆苏军坦克起火爆炸,变成了篝火。
“奇怪,他们怎么打我们?”其余的苏联人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
四辆完成了首轮射击的t…34坦克,趁着苏军坦克还未转动炮塔的机会,又进行了第二轮的炮击,再一次摧毁了四辆苏军坦克。
这时候,苏联人才明白过来:“这些是被中国人缴获的坦克!”
不过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紧接着进行第三轮射击的t…34坦克,又轻轻松松干掉了三辆苏军坦克。
仅剩的三辆的苏军坦克试图进行反击,但还没来得及开炮,侧面冒出十多名扛着巴祖卡火箭筒的中国士兵,把残余的三辆苏军坦克全部打瘫痪。其中两辆坦克起火爆炸,还有一辆坦克被打断了履带,无法动弹。
没死的苏军坦克手从车内钻出,被四面八方射来的机枪子弹撕成了碎片。还有一些苏联人没被打死,但也跪在地上,向冲过来的中国士兵投降。
已经失去了坦克的坦克手,根本就打不过步兵,更何况苏军的指挥官已经毙命,这些苏联人只好选择了投降一条路。
战士们围住了那辆履带被打断的坦克,有人爬上车顶,试图去拉开舱盖,但苏联人从里面用插销锁住,怎么都无法拉开舱盖。这时有一名懂得俄语的中国士兵大喊道:“打开舱盖,出来投降!不然我们就炸车了!”
苏联人打开了舱盖,高举起双手,从坦克内钻了出来。
战士们控制住这辆履带被打断的坦克,发现这辆坦克没有毁坏,只要修好履带,还能再开动,于是就有人开始对这辆坦克进行修复。
“团长,我们抓住了十多名老毛子俘虏,怎么处理?”一名战士回来向团长汇报。
团长说道:“他们不是日本人,没必要杀他们,把这些俘虏带走,以后还用得上的。”
正面,苏军的进攻还在继续。不过苏联人的坦克停止了冲锋,却是用跟在坦克后面的自行火炮和牵引式火炮,对这片藏匿了中国人的丛林进行了铺天盖地的炮击。
“老毛子开炮了!大家主要隐蔽!”有人喊道。
话声刚落,天空中刚刚出现的无数条弹痕,就已经呼啸着向丛林的顶上压了过来。
第五十九章 出击贝加尔(9)()
向来主张大炮兵主义的苏联人,以密集的炮火,把中国人藏身的丛林炸成了一片火海。所幸的是因为贝加尔湖沿岸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再加上中国人躲得快,因此苏军的炮击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空中出现一架苏军佩…2p侦察机,观察地面炮兵的炮击效果,但因为茂密的丛林阻挡,苏军侦察机无法准确观察炮击情况。
“地面都是树林,而且烟太大了,根本看不清楚!请求再次炮击!”苏军侦察机飞行员汇报说。
财大气粗的苏联人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猛烈炮击,泼洒了大量的炮弹,然后才让地面部队发起攻击。
苏联人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步步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丛林逼近。就在苏联人即将靠近的时候,树林中再次射出了密集的反坦克炮炮弹,击中一辆辆苏军坦克,把这些苏联人的坦克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篝火。夹杂在反坦克炮炮弹中的,是呼啸着落地的*和狂风骤雨一样袭来的轻重机枪子弹。
*和机枪子弹,自然是用来招呼苏联步兵的。下雨一样的炮弹落地,不断有苏军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子弹狂风一样横扫而过,高喊着“乌拉”冲锋的苏联人一片片就像是被收割的韭菜一样倒下。
苏军坦克一边行进,不时停下来,炮口吐出一团火球。
激烈的对射中,不断有反坦克炮被苏军坦克摧毁,但更多的苏军坦克被打得爆炸起火。
快速机动的m18坦克歼击车,以及肖柏部缴获的t…34坦克,被当成了流动式的反坦克炮,不断灵活出击,从侧面迂回,把一辆辆苏军坦克打得变成熊熊燃烧的废钢烂铁。
但也有两辆m18坦克歼击车被苏军坦克击中,其中一辆坦克歼击车中弹之后,脆弱的装甲根本抵挡不住坦克炮的轰击,坦克歼击车就像是被投进了鞭炮的纸筒,喷涌的火光从破裂的车体内喷出,炮塔被高高掀起,被炸成两截的车体腾起大火。这辆坦克歼击车上的所有乘员全部壮烈牺牲。另外一辆坦克歼击车中弹之后,并没有引起弹药殉爆,但车内翻滚着滚滚浓烟,当受伤的乘员从车内钻出时,遭到了苏军冷酷无情的射杀。
缴获的五辆t…34坦克,利用苏联人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机会,不断的混入到苏军坦克群中,从侧面和背后,向苏军坦克和步兵猛烈射击。因为那五辆坦克涂装和军徽都没有抹掉,还是苏联人的标志。但为了避免己方的误伤,中国人在这五辆坦克上一个不是很显眼的位置做了个特殊的标志。
苏联人没看出来,还以为是自己人的坦克。
五辆浑水摸鱼的中国坦克,可谓是大开杀戒,不断把苏联人的坦克打得起火爆炸。
但苏军还是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他们发现了自己内部混入了敌人的时候,便击中了几十辆坦克,对已经暴露目标的四辆坦克发起围攻,最终恼羞成怒的苏联人用密集的火力,把四辆t…34坦克全部撕成了碎片。
虽然四辆t…34坦克和上面的乘员全部牺牲了,但他们一共摧毁了39辆苏军坦克、击毁装甲车22辆、摧毁苏军火炮7门,毙伤苏军至少达到一个营的规模。
还有一辆t…34坦克没被苏联人发觉出来,那辆坦克发现自己的伙伴全部牺牲之后,就暂时停止向苏军坦克和步兵攻击,而是跟随着苏军坦克,缓缓向中国阵地开去。开了大约一百多米之后,这辆坦克装成机械故障的样子,停了下来。
战场上硝烟弥漫,没有一个苏联人去注意这辆丝毫不起眼的t…34坦克。
“轰”一发中国人射来的*落在坦克身边爆炸,接着从后面超过自己的一辆苏军坦克炮口吐出一团火球。
一辆辆苏军坦克从身边超过,呛人的硝烟,弥漫的柴油烟雾,还有遮天蔽日的滚滚黑烟,战场上的能见度下降了一个等级。就在此时,这辆坦克的车长下令道:“我们去找到老毛子的重炮阵地,干掉他们!”
趁着苏联人不注意,这辆“机械故障”的坦克突然隆隆启动,但不是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冲锋,而是隐入到侧面的一处树林中。
树林边缘,有大约一个排的苏军在警戒,以防中国人利用树林迂回偷袭他们。
“坦克,是我们的坦克,怎么开到这里来了?”警戒的苏军士兵十分纳闷。
还没等到这些苏联人明白过来,t…34坦克径直向这个排的苏军碾压过来,十多名苏联人连怎么一回事都还没弄清楚,就被席卷到坦克履带下,被碾成了肉饼。几名反应比较敏捷的苏联人,连忙向边上跳开。这时候坦克上的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发出咆哮声,那几名刚刚跳开的苏联人被接连撂倒在血泊中。
这一个排的苏军,根本来不及发出报警信号,就全部被消灭。
这时候战场上枪炮声轰鸣,根本没有人去注意到侧面一处小树林中响起的一阵枪声。
坦克冲过了苏军步兵的境界位置,继续向苏联人的后方开去。
离开了战场十多分钟,枪声爆炸声逐渐远去。这时候,坦克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找到苏联人的炮兵阵地。
坦克行驶在起伏的丘陵林地和草原之间,沿路过去,一路风光秀丽,只是坦克手们找不到苏联人的炮兵阵地。但从地面可以看到车轮的痕迹和履带的碾压印迹。路途中,还不时碰到小队的苏军步兵,那些苏联人还向这辆坦克友好的打招呼。
看看周围没人的时候,车长打开了舱盖,从炮塔上探出头,观察外面的动静。
“老毛子又开炮了!”车长抬头看了天空一眼。
驾驶员打开驾驶舱舱盖,从前舱探出头,看着天空掠过的弹道。
“我们沿着弹道找过去,我想一定可以找到老毛子的炮兵阵地!”车长说道。
坦克沿着炮弹在空中掠过的弹道,向苏军的炮兵阵地驶去。但开了大约十多分钟之后,苏军停止了炮击,而前方有一处丘陵挡住,坦克绕行了一下,再转向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空中的弹痕。
车长看了一眼指南针,对驾驶员下令:“向东南方向十五度角的方向行驶,我想老毛子的重炮肯定就在那个位置!”
t…34坦克寻找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前方出现了大群的苏军士兵。
车长和驾驶员缩回到车内,关上舱盖,以潜望镜观察外面,避免被苏联人看出什么。当这辆坦克从苏联人的人群之中缓缓通过的时候,不少苏联人还转头,向坦克挥手示意。他们并不知道,这辆坦克其实是中国人的坦克。
事实上在二战中,一般的苏军警惕性很差,而且苏军在防备偷袭方面也做得很差,这才会导致苏联人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这些苏军士兵,发现一辆坦克从战场上退下来,居然没有一个人感到怀疑而上前询问。一旦有人上前拦下坦克,只要一问话,马上就能发现破绽。但没有人去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大概那些苏联人把这辆坦克当成是耗尽炮弹回去补给,或者是有机械问题要回去维修的己方坦克。
这里已经是苏联人的后方了,路边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帐篷、堆积如山的物资、来来往往忙碌的苏军后勤兵,还有苏军的野战医院和伤兵。不过这一切,都不是这辆坦克要搜寻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苏军炮兵阵地。
试想一下,当一辆坦克突然出现在对手的重炮面前,用机枪扫射敌人的炮兵,用履带碾压敌人的重炮,那是何等过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