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后,谢轩端坐在书案之前,关于诗赋的选择,他早在科考之前,得知了诗赋的题目之时,就已经有了决断。
唐代科举所作的赋得体诗,通常有十二句,基本上已成定制。流传于后世的那些古诗中,十二句的古诗言雪的虽然不多,但是也绝对不少,其中并不乏佳句。
不过谢轩却并不打算从这些古诗中,盗取一首,摘抄下来,他另有其他的计划。
至于赋,这倒是真的难为到了谢轩,后世那些脍炙人口的赋,比如宋玉的《神女赋》、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曹植的《洛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等,都是出现在天宝之前。
明朝的文坛大宗李梦阳,曾经言道,唐无赋,这一句话,虽然武断,却也并非没有道理。
而此次科考的赋,又要求以古喻今,思来想去,谢轩也只能在李华的《吊古战场赋》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之中,二选其一,因为也只有这两篇赋,因为后世高考的原因,他能够完全默写得下来。
最后考虑到两篇赋所写的内容,还是《阿房宫赋》更贴近题目的要求,所以,仔细思量之后,谢轩还是决定在科考中写《阿房宫赋》。
这一诗一赋,谢轩早在几天前,得知题目就已经定了下来,这几日里也不知练了多少遍,简直就是驾轻就熟,短短的半个多时辰之后,谢轩又起身交卷了。
对于谢轩的快才,达奚殉也算是多有耳闻,看到谢轩这么快就交卷,心中虽然仍是惊异,却已比第一次好上很多。
达奚殉来到谢轩的身边,两人客套了几句,达奚殉就一把拿起了谢轩答题的黄绢,只一眼,达奚殉还没有看清楚诗文的内容,就又被惊住了。
因为谢轩所作的诗,竟然只有寥寥四句,按制来说,这样的卷子乃是废卷。
若是别人,达奚殉自然是不想多事,但是此事却涉及谢轩。如若谢轩的卷子真的被判为废卷,而他又未加提醒,那么自己就算是再无辜,恐怕也难脱干系。
想到这里,达奚殉立马开口道:“科举作诗,向来是六韵十二句,幼安你如今只作出四句,这与制不符,多半要被判为废卷。好在如今时候尚早,幼安不妨重续之。”
谢轩却淡淡一笑:“其意已尽,如何能续?此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事,吾岂屑为之?”
达奚殉一听,顿时又打开黄绢,端详起来。
谢轩所作的诗题目为《江雪》,连“赋得”二字也没有,内容只有四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达奚殉亦是懂诗的人,当他心中默读完这四句诗,顿时击掌叫好,连打扰到正在考试的诸仕子也顾不上了。而后他又细细品味一番,果然如谢轩所说的那样,四句诗句已然尽展其意,实在是续无可续。
念及于此,达奚殉开口道:“确为佳作,然是否废卷,我亦不能决断,此事我会据实上禀陛下,由陛下裁定。”
谢轩闻言拱手道:“如此便多谢达侍郎了。”
紧接着,达奚殉的目光又扫向谢轩所作的《阿房宫赋》,只一眼,顿时就被吸引住了。待得他通篇读完,顿时对谢轩惊为天人,嘴唇哆嗦了半晌,也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只有长拱及地,对着谢轩深深一拜。
第48章 尘埃落定()
当然,谢轩此举也并非是他的独创。
首用此方法装逼的,乃是原本历史中也处于这个时代的诗人祖咏,恰巧也是在科举考试之时,为了扬名而使用的特殊手段。
在历史中,那些没有门路的仕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非常规手段,达到扬名目的的,绝不在少数。
比如陈子昂。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之后,苦无门路投卷扬名,适一人于市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并言道:“吾极擅此道,众君有愿闻者,可于明日至宣阳里赴宴!”
翌日,宣阳里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均待陈子昂抚琴。不想陈子昂却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由此可见,在唐代,因为有开放的社会风气支撑,这些非常规的扬名手段还是非常有效的。而因为谢轩他们的穿越,原本的历史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世竟然没有了祖咏这么一个人。虽然少了“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这样的佳句,却也让谢轩盗取创意有了可能。否则的话,谢轩既为扬名,这种拾人牙慧的行为,他肯定是不能做的。
长安百坊无隐秘,只是在第二天,谢轩的“意尽”一语,便传遍了长安城。彼时,祖咏声名未现,都依靠此语被录取为进士,更何况是谢轩如今的声势,一时之间,顿被传为美谈。
此事可谓尽显读书人的气节,本身又是极雅致的行为,瞬间就为谢轩又拉来了无数拥趸。便是玄宗在得知此事之后,都是极其高兴,夸赞谢轩有若青松负雪,白玉经飙。
五天后,吏部放榜,经由杂文科的淘汰,进入时务策考核的只有区区三十人,其惨烈程度,自开唐以来,绝无仅有,远超历届。两百比一的录取比例,便是后世的公务员考试都难以望其项背。
而这三十人,基本上就是本届科考最终录取的进士人选了,其后的时务策考核,通常都只是走一个过场,只要不是太过不学无术,或是口出大逆不道之言,基本上不会再有淘汰。
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何说进士科首重诗赋,往往是一文定成败。
而此届科考最让天下仕子传为美谈的,则是去岁樊川诗会,有资格列席爵室的十名仕子,全部出现在了三十人的名单上。
此事便是用奇迹来形容都不为过,玄宗也是赞赏有加,御笔亲书:“天宝十才子。”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文坛盛况的事情,顿时就有了一丝政治的意味。
“天宝十才子”乃是玄宗御赐,不管这十个人愿意不愿意,原本关系只是一般的十人,在今后的岁月,一定程度上将被捆绑在一起。
在世人的眼中,这十个人年纪相仿,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可谓少年得志,必然也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
待得守选结束,十人先后入仕,若是齐心并力,相互扶持,假以时日,只要有心经营,形成一个新的势力——樊川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届时,如今掌控朝局的三方势力,其领袖,无论是张九龄、李林甫还是杨国忠都已经逝去,而继任者皆无法达到他们曾经的高度,更别提整合各方势力,独控朝局了。
而此时,以谢轩的名望和威势,完全可以趁势而起,以天宝十才子为根基,不断收拢人才,壮大自己的势力。樊川诗会也将成为为其源源不断提供人才的土壤。同样的樊川诗会扬名出身,将给其后的那些仕子,对谢轩持有最大的认同感。
未来,朝堂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很有可能就终结在谢轩的手中。
有了这种共识,各方势力对于谢轩的拉拢之心,变得更加迫切。现如今,谢轩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想要扼杀他于摇篮中,除非是谢轩自己犯下大错,否则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既然扼杀不成,那么也唯有趁其未有立场之前,将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内。
而让谢轩感到惊讶的是,这份三十人的名单中,竟然足有六人,非但在史书中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而且就是在当世,也都是声名未显。
虽说以唐朝科举的尿性,这六人必然也是走了门路,但仍然是足可见参考的这些仕子中藏龙卧虎,不可轻视。
而且,这六人之中更有一人,高居榜单的第二位,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此人名为李幽彦,三十多岁的年纪,出自五姓七望的赵郡李氏,可谓身出名门,第一次参加科举,就取得了榜眼的成绩。可以说,如果没有声名如日中天的谢轩,此届科举的状元非此人莫属。
浩气盟,王逸之的密室内,谢轩坐在王逸之特制的“沙发”上,拍了拍扶手:“你倒是会享受!”
王逸之一个白眼甩了过去:“这和享受没关系,唐代的这种踞坐,我就不信你能受得了。别人从小到大,几十年下来,习惯了,你我骨骼定型,一直保持这样的坐姿,和受刑没有什么区别。”
谢轩今日有些心不在焉,闻言淡淡道:“你说得也对。”
这时,王逸之从桌案上拿起一张白纸,递给谢轩:“策问的题目变了,由玄宗亲自所出,我也是今天才刚刚拿到。如今距离最后一场还有三天,你回去以后好好用用功。”
谢轩接过白纸,展开一看,题目果然是变了,然而,时务策的问题虽然千奇百怪,但是回答起来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同样的答案,只要稍加改变,就可以拿来回答其他的问题。
这也是杂文试后,进士名单就基本确定的原因之一。即使参考的仕子,真的是胸有丘壑,腹藏良谋,在策问之时,也会以稳妥为主,而不会不管不顾,去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原因也很简单,万一你回答的东西,与主考官所在的势力的施政方针是背道而驰的,自身的背景又不过硬,在这种时候,被刷下去,那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王逸之看谢轩今日的状态,一直都在恍惚之中,奇怪道:“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不要在万里长征最后一步,给老子掉链子。”
谢轩翻白眼道:“你这种乌鸦嘴,还是少开口为妙。”
王逸之哈哈一笑,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揶揄道:“哦,我知道了,你是身在浩气盟,心在长歌门吧?”
谢轩闻言顿时有些恼羞成怒道:“闭上你的嘴巴,没人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