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打好一场边境的防卫战,阻拦德意志军队的入侵。
他甚至有些期待,因为这场战争再配上铁丝网和堑壕,就是典型的一战模式了。阿尔萨斯边境也部署了大量的防御阵线,一道“马奇诺防线”的雏形正在形成。
特罗胥反问道,“如果战争真的没有爆发怎么办?”
“战争没有爆发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拿破仑说道,“我们谁都不希望看到战争真的爆发,这只不过是为了做好最坏的打算,谁都不知道战争会不会真正的出现。如果俄国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并且直接肢解了奥斯曼土耳其呢?这可是多米骨诺牌效应,会引发巴尔干地区新的权力洗牌。”
“这不可能!”
特罗胥惊呼道,“英国人不会坐视不管!”
“是啊,英国肯定的不会坐视不管,怎么可能会让俄罗斯直接肢解了奥斯曼土耳其,而且也同样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别忘了,地中海沿岸都是我们的殖民地,如果让俄罗斯获得了土耳其海峡出海口,彼得大帝的遗嘱就等同于实现了一半!”
勒夫洛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实际上谁都不想让俄罗斯获得出海口。
“俄罗斯会获得出土耳其海峡么?这个问题得交给英国人回答,但是奥斯曼的解体和俄罗斯直接获得土耳其海峡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巴尔干地区的动乱,欧洲的局势越混乱,我们的机会越大。”
拿破仑没有耐心再等三四十年击垮德意志第二帝国,他在利用欧洲乱局诱导俾斯麦犯下致命的错误。就算无法击垮,至少也要让他在接下来形成与德国势均力敌的态势。
“在座的各位,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直接关系到了法兰西的生死存亡。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意识到现在面临的处境。就是俾斯麦很有可能趁着英国忙于对付俄罗斯的时候,挥师南下。之前我们所有表现的软弱和妥协,都是在为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伏笔。”
“这一份是阿勒克图计划,虽然我们认为俾斯麦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至少法国现在准备好了一切,战争真的扩展到了全国入侵的规模。阿勒克图计划就会启动,现在我们的正规军以秘密的形式进行扩张,包括了特别警察行动组和特别预备役组,这些都是换了名义的正规军队伍,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国的情报部门获取虚假的情报信息,迷惑敌人。”
“一旦战争爆发,阿尔萨斯和洛林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战场,毕竟四年前德国就已经准备好了将国土一直延伸到这里。所以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很有可能支持盟友俄罗斯尽量在巴尔干地区搅乱浑水,让英国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无暇顾及法德之间的边境摩擦。等到俄罗斯一口吞下土耳其,而奥匈帝国也扩张了自己的政治范围之后,三皇同盟真正的联系纽带也就建立了起来。那么有了俄罗斯的撑腰,德国将更加肆无忌惮的将战争进行到底。”
拿破仑在英国的名字上划了一个红叉,他环顾沉默的众人,郑重的说道,“所以英国人的行动只能锦上添花,真正能够雪中送炭的是我们自己的军队。这五年来法国军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是为了什么?”
“只有复仇!”
之前法国的情报部门也同样接到了消息,德国正在秘密的改进不稳定的硝化棉,试图以另一种方法制造无烟火药。这对于拿破仑而言是一个噩耗,一旦柏林研制成功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普及,那么他们唯一仅存的军事优势也会消失殆尽。
所以在德国真正的装备无烟火焰之前,他们准备利用手中划时代的科技,狠狠教训德国人一顿,挽回政治上的颓势。
“复仇,复仇……”
勒夫洛在嘴里碎碎念叨,虽然他现在主要负责情报工作,但是依旧跟军方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前拿破仑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此时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所有的计谋串在一起,就是为了今天!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拿破仑早在四年前和施耐德家族谈判时,就已经意识到了会有现在的局面出现。
冷汗从额头冒出,他下意识的掏出手帕,擦了擦湿润的额头。
勒夫洛连忙否定自己的想法,自我安慰道,“或许这只是一个错觉而已……”
拿破仑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这是一场非常需要技巧的谋划,错了任何一步都会导致全盘皆输。如果奥斯曼没有如愿以偿的解体,如果奥匈没能够得到塞尔维亚,而这些都会影响俾斯麦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判定。
所以拿破仑不惜让哥恰科夫承认柏林对阿尔萨斯地区享有主权,还表现出一副不敢反抗的样子,就是为了增加俾斯麦虚荣的膨胀。
俄国得到了君士坦丁堡,奥匈得到了塞尔维亚,那么德国也必须得到领土,来弥补彼此之间的失衡。
法国什么都没做,但是拿破仑却让其他人完成了计划的所有步骤。
现在巴黎就缺少一场战争,来打破欧陆的平衡了。
这场由经济危机潜在因素导致的局势动荡,是时候应该画下句号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讨好法国人()
第一更
1876年,欧洲局势最风云动荡的一年。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相继爆发了反土耳其统治的起义,并很快波及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土耳其的藩属国。虽然苏丹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局势的变化,它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面对这种局势,欧洲列强中的俄、奥、英三国表示了自己的特别关注。尤其是俄罗斯,它认为,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使自己在巴尔干地区既丢面子又丧失了威信和影响,它需要寻找一个机会重新回到巴尔干,恢复原有的一切。
本杰明·迪斯累利开始寻找一位适合的盟友,一同对抗野心勃勃的俄国人。
三皇同盟他是指望不上了,德国的目标一直放在法国的边境地区,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垂涎三尺,德国自然不可能为了英国得罪自己的友好的盟友。
所以思前想后,唯一能够指望的就只剩下法国人了,毕竟巴尔干半岛没他什么事,而且土耳其海峡最利益攸关的也只有英国舰队而已。
而且迪斯累利想的很清楚,之前圣彼得堡公然发表支持发法德冲突的言论,巴黎都没有开口一声抗议,至少证明了法国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争霸之心,不然早就以冻结几十亿法郎为手段要挟哥恰科夫了,哪里还轮得到他们嚣张跋扈至此。
作为唯一中立的大国,怎么能变得如此不思上进?
法国人软弱了啊,当初普法战争绝不后退的表现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一旦触及到国际政治大事件之后,整个国家就变成了缩头乌龟,甚至连军火援助的俄罗斯盟友的无耻背叛都不敢发表抗议谴责声明。
看着高卢鸡变成把头埋在沙漠里的鸵鸟,迪斯累利感到非常的无可奈何。然而他还是抱着最后的意思希望,
他找来了法国外交大臣罗素,希望他能够去跟巴黎方面通通气,英国迫切的想要把德国人拉拢过来,再一次组建英法联军。
他对罗素外交大臣说道,“无论如何,都要说服巴黎一同对抗俄罗斯,我们甚至愿意退出苏伊士运河的竞争。这些还将目光集中在巴尔干半岛的家伙们根本没有看到,俄罗斯来带的欧洲威胁。俄罗斯想通过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由地中海进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打通它谋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对土耳其局势的恶化幸灾乐祸,并积极地加以介入。这对维持地中海稳定的英国人来讲,绝对是一场噩梦。”
罗素看的更加明白,此时的沙皇政府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压力,但英国在背后的支撑,效果并不显著。它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的建议遭到了受英国支持的土耳其反对。随后又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绝。
没办法了,现在哥恰科夫在欧洲各个国家活跃,争取向土耳其发动战争之前得到各国中立的应允,这样一来他的对手就只剩下一个英国人了。
打一个奥斯曼土耳其绰绰有余,但只要英国陆军不上岸,英国海军不下海,斯拉夫灰色牲口们就敢把这帮高贵的英国佬撕成碎片!
“我只是觉得法国的态度很奇怪,自己的盟友公开支持法国的敌人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为什么巴黎方面偏偏选择一声不吭呢?难道这这种情况不值得让人怀疑吗?”
罗素大臣分析道,“当然我们无论怎么推演,也绝对想不到法国人认怂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推让反而刺激了俾斯麦征服法兰西的野心。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我希望伦敦方面能够做好应对双面冲突的准备。”
迪斯累利首相奇怪的问道,“应对什么样的双面冲突?”
根据罗斯大臣这些天从各国驻外大使馆得到的情报,他对局势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判。
“因为我们将来的战场可能发生在两处,一处是奥斯曼土耳其,另外一处是法德争议地区边境线。前者可以通过英国驻扎在印度的殖民地进行调遣军队,逼近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对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的发兵采取警告。至于德国方面,我们只能通过与法国联合的形式来逼迫他们退军,因为一旦德国获得了那些土地,他们一定会进一步的向法国索取殖民地,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我们欧陆平衡的政策,贪得无厌的德意志人和软弱的法兰西,简直就是挥手等待着对方入侵。难道现在的法国不就跟奥斯曼土耳其一样吗?软弱到需要其他国家的庇护,完全没有了之前第一帝国时期扩张的野心。”
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