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中实在是数不胜数。可是如果将这种手段用在文天祥和陆秀夫这样鞠躬尽瘁一心为国的忠贞之臣身上,赵昰实在是想想都觉的是一种罪过。

    静静坐在崇华殿内的书房里深思了良久,赵昰最后无奈的发现,即便在两位宰相的忠诚有绝对保证的前提下,这些事情的解决之道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自己应该怎么做,从哪方面来入手呢?

    心情烦乱之下,从崇华殿内漫步走出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太后居住的琼华殿。入殿向母亲问安之后,八岁的卫王赵昺仍然玩心极重在花园内嬉戏,母子二人也难得清静的坐在一起闲聊了起来。

    看着长子眉头紧锁一幅烦恼的样子,太后关心的拉着赵昰在身边坐下,轻抚着儿子的额头问道:“怎么了,在娘面前都这么满脸愁容,朝廷又有什么麻烦事了吗?”

    因为自己的烦恼引来了母亲的担心,赵昰回过神来忙笑着掩饰道:“没什么事的。如今琼州上下在右相和枢相的治理下诸事顺遂,军民皆安,有茫茫大海阻隔,元贼也难以渡海来攻,母亲安心就是。儿臣只是想起自己如今对朝廷大事有心无力,这才有些烦恼,倒是惹得母亲担心了。”

    “哦?说起来如今朝廷能在琼州安顿倒也全亏了这几位忠心老臣的操持,只是太傅英年早逝倒是令人心中哀痛啊!娘一介女流,对这些国家大事、朝廷规制都不懂。可是娘知道一点,昰儿你可一定要与文相公和陆相公多亲近一些,毕竟咱们赵家如今可是全靠他们在支撑着啊。“

    说到这里,太后又忍不住轻抚了一下长子头顶的黑发,感慨的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说起来也都是天命如此啊。自当初你父皇仙逝,德佑皇帝登基之后,娘一心只想着让你和二郎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当一个闲散王爷,安稳的过日子就好。谁曾想,临安沦陷,你奶奶和全太后居然带着德佑皇帝出城降元。娘当初也是心中惊惶万分,心里想着的就只有带着你们兄弟逃出临安,找一个安稳的地方让你们兄弟不至于遭了蒙古人的毒手。谁曾想,在太傅和左相的一力坚持下,竟是在福州将你推上了皇位。娘其实真的并没有奢望过你能登基称帝,可是你身上毕竟流着赵家的血脉,身为皇子这大宋的国仇家恨你不来担又让谁去担呢?”

    “娘就别再伤怀那些过去的事了。如今朝廷在琼州也算安定,娘平日里就多召那些朝廷命妇们入宫作伴,一来宫里热闹些娘也不会那么闷,二来也能借此和朝廷大臣们多亲近一些。外面的事,儿臣自会多向右相和枢相学习,过几年等儿臣亲政了,娘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

    听了赵昰的安慰之辞,太后微笑着看着长子,眼里满是宠爱和自豪的说道:“嗯!娘知道,大郎你自幼就聪慧、沉稳,娘也常觉的你比寻常人家的孩子强的多呢。现在这宫里宫外到处都在传,说你是天上星宿下凡,将来肯定会是中兴大宋的千古明君呢。我的大郎现在就已经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事,将来必定能恢复祖宗基业名垂青史。“

    当母亲的,对自己的孩子总是看的太高太重,一说起自己的孩子总是带着一种甜蜜和自豪的情感,在母亲的夸奖下,赵昰的烦恼却不知不觉中被这暖暖的母爱悄悄融化了。

    不好意思的看着母亲说道:“娘,别听那些人乱扯。我是娘的儿子,可不是什么天上的星星。“

    心情大好之下,太后又想起了刚才赵昰的建议,笑着说道:“你不提娘都忘了这些事。记得当初在临安时,你奶奶替德估皇帝主持朝政时,也常常召那些朝廷重臣们的夫人家眷到宫内闲叙家常。说起来,自从在这琼台行宫住下后,娘还不曾召见过文相公和陆相公的夫人呢。嗯,这两天娘就传旨,让她们进宫内陪娘聊聊天,闲叙些家常。”

    从赵昰的安慰中意外的找到了一个即可以排遣枯燥无味的生活,同时还可以与朝臣们拉近关系的办法,太后心情高兴之下当场就唤来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们,开始盘算着第一个要请谁家的夫人入宫,宫内要准备些什么物品。

    看着母亲心情舒畅起来,赵昰这才起身返回崇华殿。心情平静下来之后,赵昰忽然想到,太后本就是代天子临朝称制,如果能取得母亲的支持,借太后的名义来影响朝政,这么一圈绕下来,看似简单,可是事情的本质却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要母子齐心,就可以给赵昰提供一个绕过朝廷规制的途径。只要赵昰可以说服母亲支持自己,那么就可以用母亲的名义来实施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了。

    至于如何说服母亲支持自己,在这方面赵昰还是极有信心的。除了母亲的性情和对自己的宠爱之外,赵昰自幼时起的表现,再加上推动南迁之后力促泉州大捷,与右相一道南下番禺,将元军江南东西两路大军阻于城外确保了朝廷军民安全的退守琼州,这种种行径早已经证明了赵昰的智慧和胆气。

    更重要的是,在朝野流传的那些玄之又玄的神奇说法,让太后在心中满是自豪之余,对自己的长子充满了信心。

    这样一来,天子不满十六岁不可亲政的难题不就绕过去了吗?想通了这一点,赵昰顿时有种绕过藩篱天地宽的感觉。

    母亲过于温婉柔弱的性情和宽仁的行事风格已经注定无法为赵昰在朝堂之上提供什么支持和帮助了,而且还会助长朝臣们对于皇室暗弱的印象。

    不管是为了大宋皇室的存续,还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赵昰都必须从现在开始展现出一位天子应有的威严和魄力。

    想通了绕过亲政难题的办法,许多平日里困扰赵昰的问题却都有了推进解决的可能。远的不说,先前和右相文天祥一同南下时商议的兵制改革之事,现在岂不是最好的施行时机吗?

    如果能借着大宋的全部军将都集中在琼山县的时机,一举革除军中多年陋习,不仅可以让军队战力大涨,也同样会让皇家的威望得到极大提升。

    在这一刻,大宋的天子和丞相却是不知不觉中想到了一块。

    (本章完)

第96章 辞相() 
大宋六月的第二次朝会,在崇华殿内如常举行。

    依然如平日一般,只要没有什么重大的变故,太后带着赵昰如同一个看客一般,听取着殿下右相、枢相和六部尚书们的奏报。到最后所有的军政大事仍然是由右相和枢相将朝臣们的奏报汇总之后,先拿出一个意见,向太后请示一番,然后在太后点头之后再由两位相公正式向朝臣们宣布。

    按照一应礼仪结束了这次朝会之后,在殿前太监的退朝声中,文武百官依序退下,宽敞的崇华殿重新变的空荡起来。

    就在太后准备和赵昰一道返回后殿更换上朝时那一身衣时,却发现站在崇华殿最前列的右相文天祥仍然没有离去之意。

    等朝臣尽散之后,文天祥这才从袖中取出一道奏折,躬身行礼的同时向太后沉声说道:“禀太后、皇上,臣文天祥有本上奏!”

    站在太后和皇帝身旁的随朝太监、内廷总管程忠快步上前,恭敬的从右相手中接过奏折呈送到太后和天子面前。将右相的奏折展开,目光刚落在奏折的内容上看到第一行字迹,太后顿时脸色大变,惊的连奏折都掉落在地。

    连后面的内容都无心再看,直接从龙榻上站起身来,语气惊慌的向文天祥问道:“如今这朝廷内外诸事,全仗右相为本宫母子操持,好端端的右相为何突然要请辞?可是昰儿行事有什么差池吗?”

    心中正在猜测文天祥单独留下来上奏究竟是为什么事,听到太后惊慌的话语,赵昰也不由心里咯噔一下。顾不得什么形象礼仪,将身上宽袍大袖的华丽龙袍袖口拉上去,把太后掉落在地的奏折捡到手中,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到赵昰在骤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并没有象太后那样手足无措,反而是先将奏折捡起来察看详情,文天祥在心里对少年天子的沉稳还是极为赞赏的。

    赵昰看奏折时,文天祥轻轻躬身对太后回禀道:“太后匆惊,臣并无辞官远遁之意。只是如今朝廷诸事已定,但臣与枢相陆大人之间有些权属混乱。臣这个右相如今统管着枢密院和军中诸事,而陆相身为枢密使,却总领朝政、吏治与诸部后勤杂事。为使朝廷政令更加顺畅,权责相符,臣与陆相商议之后,这才向太后和皇上请旨。请将臣与陆相调换官职,臣愿出任枢密使之职,这丞相一职由陆大人出任也更加合适。”

    明白了文天祥并不是真要辞官归隐,太后放下心来之后,却仍然有些不知所措。朝廷里权柄最重,声望最隆的两位宰执,为什么会突然要求互换官职?换与不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利弊?对这些事情茫然不知的情况下,太后也只能将无助的目光投向身边的儿子身上。

    出乎太后的意料,赵昰在仔细读过文天祥的奏折之后,并没有什么慌乱不安的表情,反而是认真的安坐在龙榻上思索着什么。当太后看向他时,赵昰微笑着示意母亲放心。

    然后才轻声向太后解释道:“朕觉的右相这道奏折之意倒是极好的。当初朝廷政事原是由左相陈宜中主持,右相虽有丞相之名却一直引军在外。而枢相陆大人当初担着枢密使之职,可实际上我大宋的战事和军政却都是由太傅统领。而且以朕观之,陆相对军事也确实并不擅长,反倒是文相多年领军征战,通晓军事在军中威望颇著。”

    听完了儿子的解释,太后这才真正静下心来。抬头看着殿内等着回复的文天祥,太后想了想之后,仍然不能下定决心。虽说丞相与枢密使这东西两府都是事实上的宰相,可因为丞相总领文臣、民政,枢密使统管武将、征战,依着大宋多年文贵武贱的传统,丞相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文天祥这次奏请之事,等于是将自己的位分降了半级,而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