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喜报频传,黄得功的八万人马从承德和喜峰口方向出了长城,兵分两路向北推进,一路势如破竹,现在已经拿下了蒙古的扎鲁特部和翁牛特部的广大地区。
这里原来属于漠南蒙古的地盘,大清征服了漠南蒙古之后,就属于清朝的势力范围了。
黄得功和马宝等人现在正在攻打南科尔沁和西科尔沁。
李定国在乌拉尔河一带,击退了沙俄兵,漠西蒙古的盟主汗王固始汗已经彻底与大清断绝了关系,倒向了大明这一边。
另外,朝鲜又来了使臣,李氏王朝,派人从水路公开交好大明,朝鲜的使臣先到达了山东,然后从山东走水路到山海关,专程拜见朱由崧。
表面上他们向大明进贡交好,实际上是暗中告诉朱由崧,他们已经准备了10万军队,正向丹东移动,以配合大明的军队攻击大清。
朱由崧盛赞了朝鲜使臣,看来鞑子们已经四面楚歌了,这才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清朝气数将尽,朕也不能在山海关呆着了,他打算到前线去听听悦耳的炮声。
让附近州县的地方勤王之师暂时驻守山海关城,朱由崧带着4000御营新军离开了山海关,随后5万名负责后勤补给的远征军,拉着大车小辆也离开了上海关,往锦州和宁远方向而来,他们做好前线的补给工作。
张献忠在宁远城外安下营寨的第二天,10万大军五更造饭,天刚一放亮,10万远征军的步兵就对宁远城发起了猛攻。
当然,他们先用大炮开道,明军的30门大炮对着宁远城的南城门一带就轰鸣起来。
明军的大炮一响,城中早就做好准备的清军知道明军要大举攻城了,对明军的炮兵阵地也放起了大炮,他们认为双方这一对轰,明军的炮兵阵地很快就得被炸毁。
双方就这样对轰起来,一发炮弹呼啸着破空而出,跟穿梭一样你来我往,打的地动山摇,浓烟滚滚。
但是清军的炮弹大多落在明军的炮营阵地之前炸开,对明军的炮营阵根本构不成威胁。
虽然都是比较先进的红衣大炮,但是现在明军的更胜一筹。他们每门红衣大炮现在都能连发两弹,这就相当于60门老式红衣大炮的威力,而且射程又远,爆炸威力更大。
明军的炮弹都准确的落在了宁远城头上,守城的鞑子被炸得肢体乱飞,城头上的大炮被炸毁,幸存下来的鞑子,在不可思议之中四散奔逃。
清军的大炮成了哑巴,明军的大炮继续轰鸣。
张献忠通过望远镜一看,大喜过望:“本王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陛下的圣驾离这里只有60余里了。一鼓作气拿下宁远城,迎接陛下进城,给我冲!”
张献忠一声令下,10万远征军立刻沸腾了,十万步军潮水般向宁远城扑来,跑在前面的都扛着云梯,在大炮的掩护下,一个冲锋就过了护城河,冲到了城墙下面,竖起云梯往上就爬。
这些步兵训练有素,专门训练过爬城,此时城头上的清军,死的死,逃的逃,明军个个身法矫健,一鼓作气就冲上了城头……
(本章完)
第870章 宁远之战(下)(一更)()
“什么?”一大早,刚刚起床不久的洪承畴便接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简直令他不可思议。
对于守住宁远城,洪承畴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尽管他们一再吃败仗,但是宁远也算得上城高池深的险城了。城中还有近二十万人马严防死守,更重要的是还有强大的炮火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十万明军想攻进来,谈何容易?别说是张献忠亲自指挥,就算是大明帝王朱由崧来了又能如何?
炮声响得厉害,他反而心存安慰。在他的意念当中,这应该是守城的清军用大炮打退一次又一次敌人的进攻。外面的明军攻城伤亡惨重,别说到不了城下就算是能冲到城下,也得被守城的清军用弓箭滚木石块儿击退。
他这位大清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临时的兵马大元帅,再亲自登上城头,鼓舞一下士气,他张献忠想攻进来,只能是白日做梦。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他还没来得及登上城头,报事的慌慌张张就跑进来了,说明军的炮火太猛烈了,城上的炮台被炸毁,照这样下去,宁远怕是受不住了。
“这怎么可能?”
洪承畴投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完全弄颠倒了,难道不应该是大清炮火威力胜于大明的炮火才对吗?对,这问题都出在那个德国佬汤若望身上!
洪承畴带着亲兵卫队,吓得魂不服体,想上城看个究竟,刚到成门附近,两发炮弹呼啸而来飞落成中,在他们眼前就炸开了花。
轰!轰隆……
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两股火球夹杂着浓烟腾空而起。火光和浓烟散去之后,最面的几名亲兵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其中一名被炸碎了,尸骨无存,另一名血肉模糊,还有两名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满脸乌黑的爬了起来。。
“大人小心!”
“保护中堂大人!”
亲兵卫队随行的幕僚,赶紧保着洪承畴后退。
“大人太危险了,您不能上城。”手下的幕僚开始劝。
洪承畴坐在马上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城头上的清军被炸得四分五裂,尸体横飞。
他决定不再上城了,飞马来见多尔衮。
“王爷明军炮火猛烈,我军伤亡惨重,大炮尽被炸毁,王爷还是躲一躲的好。”
惊天动地的炮声早就把多尔衮震醒了,他们的大炮竟然不如明军的大炮,这一点他也难以接受。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他现在真是后悔,没有把那个汤若望给弄死。
一阵强烈的咳嗽之后,多尔衮一点儿脾气也没有了,他预感到宁远城肯定守不住了,听了洪承畴的话,赶紧命人收拾东西,套了一架车子,派出1万名清军专程守护,退往锦州。
洪承畴带人送他出了宁远北门,临走时多尔衮用弱弱的声音道:“洪中堂,能守则守,不能守就撤吧。”
洪承畴听了,信誓旦旦道:“请王爷一路走好,卑职一定血战到底,与宁远共存亡。”
多尔衮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把车帘放下了。
多尔衮的车子走远了,洪承畴命人关上了北门。
“大人,明军已经从南门杀进来了,您快躲躲吧。”
洪承畴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为什么要投降鞑子呢?大明朝虽然风雨飘摇,但气数未尽。难道不应该是国难出忠良家贫出孝子吗?人生如棋,看来是一步棋走错,满盘俱是空啊!
洪承畴没有弃城而逃,他只是躲进了帅府,往他的那把椅子上一坐,开始思考他的人生了。
崇祯时代的辉煌,成为他最美好的回忆,侍奉鞑子这几年,他视为自己最大的耻辱。
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不时扰乱着他的思绪。
一名亲兵浑身是血的跑了进来,“大人,您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洪承畴仍然无动于衷,坐在那里置若罔闻,面无表情。
时间不大,门口的清军全部被斩杀贻尽,数不清的明军将士把门口给封锁了,浑身是血手提着鬼头大刀如凶神恶煞一般的张献忠出现在洪承畴的视线当中。
“贼人洪承畴,可识得俺老张否?”
当年洪承畴称张献忠,李自成之流为贼,现在翻过来了,洪承畴成了贼,张献忠成了剿贼者。这真是造化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洪承畴坐在那里,波澜不惊。“呵呵,八大王,张敬轩,现在官居何职啊?”
“弘光大帝驾前,大西王,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张献忠摇头晃脑的冷笑,手捋着大胡子,“我张献忠官儿不大,不如洪大人的顶戴花翎兵部尚书啊!”
“哼哼,胜者王侯败者贼。你赢啦,来取老夫的项上人头,继续请功受赏吧。不过洪某人要提醒你,弘光大帝似乎不是崇祯帝,你和李自成这次该不会又在玩假投降的把戏吧。”
在崇祯时代,张献忠和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这些人逼的四处打游击,有几次走投无路,陷入绝境,无奈之下,只有苟且偷安,为了保存实力,他们只有委曲求全,假意接受朝廷的招安苟延残喘。
遇到了这个油盐不进的洪承畴,不管投降不投降,一律格杀勿论。“杀降”的帽子就戴在了洪承畴的头上,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下投降以后,被他斩杀的不可胜数。而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投降又反水,却成了他们的笑料。
今天当着这么多明军将士的面,洪承畴说出这番话来,无疑于当众揭张献忠的旧伤疤。
这令杀人不眨眼的张献忠如何受得了?
只见他怪眼员翻,胡子翘起多高,提着血淋淋的鬼头刀,就跳到了洪承畴面前。
“老贼,你去死吧!”
洪承畴把眼一闭。
“王爷,刀下留人。”
“高一功,你敢给老贼求情?”
身后说话的正是高一功,张献忠怒了。
高一功赶紧施礼:“属下不敢。但是此贼罪孽深重,十恶不赦,死有余辜,这么一刀宰了他,太便宜他了。属下愚见,还是交给陛下发落为上。”
犹豫了片刻,张献忠哈哈大笑,“老贼,你这是对俺老张用激将法吧。放心,我不会杀你的,来呀绑起来!”
洪承畴的眼皮又睁开了,但是很快又失神的闭上了。
(本章完)
第871章 洪承畴的忠心(上)(二更)()
朱由崧在碧绿如茵的大草原上信马由缰,领略着大草原的辽阔和北国的山川美景,贺宣娇慧梅和小柳策马相随。朱由崧不像是亲征打仗,倒像是携美游玩。
现在太监安林也学会了骑马,为了伺候一个马上的皇帝,皇上不坐龙辇而坐马,他一个当太监的当然不敢坐轿,也得骑马紧紧跟着,为了学这一家本事,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