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式,煞是好看,让双方的士兵都连呼精彩。

突然间,两人身影分了开来,同时跳下了马。孙坚一把扔掉了手中刀,就要拜倒,而曹操则是大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孙坚,“我大秦从不叫英雄下跪。”“谢陛下。”孙坚站了起来,然后看着身后吴军,大喊了起来,“今日我孙坚决意归附大秦,愿意跟随我一起的站出来,不愿意的孙某也不勉强。”这突然的变故,不但让吴军目瞪口呆,就连那些满心想着打仗的秦军也愣了,怎么好好的突然就降了,那还打吗?

愣住的吴将们很快清醒了过来,走向了孙坚这边,连孙策都已经过去了,他们还犹豫个屁,“好好,今日能得将军归我大秦,实在是我大秦的福分。”曹操大声道,面上全是欢喜。

很快,两军人马就混在了一起,这些直条条的将领,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心思简单得很,夜晚,本来还要以命相搏的两军士兵,已经坐在了一起,熊熊的篝火下,两军的士兵,脱了衣服,赤膊角力,好不热闹,曹昂他们亦是与孙策他们混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投机,两人年纪相仿,曹操给大秦定下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这个太子也是与普通人一般。

“文台公放心,公瑾不是忘恩之人,你在扬州的家属必然会照顾周到。”曹操和孙坚则是坐在了一起,商量着以后的事情。孙坚之所以归降,完全是折服于曹操的气度,自从曹操露面伊始,就没有劝过他投降,更加没有提到他在扬州的家人,后来六将鏖战,孙策放弃主战,他更加觉得多战无益,才降了曹操,谁料他还未开口,曹操已是解了他心中大石。“那就多谢陛下了。”与曹操相处了一下以后,孙坚发现民间传闻到是说的不虚,曹操果然不喜欢虚礼,很是实在,最对他们这种武人胃口,后来他一想曹操的军人资格或许比他更老,也就释然了。

“文台公,如今交州地界名为汉人之土,但多为土人所有,朕日后欲南向诸国用兵,还需要文台鼎力相助。”曹操不罗嗦,直接就和孙坚讨论起了南方的事情来。“陛下,南方皆是荒芜之地,人烟稀少,要之何益。”孙坚不解道。“文台,南方虽荒芜,但其土地肥沃,胜于北方,更适宜耕种,朕决意日后移民南方已开发南方诸地,到时只要开挖一条大河,联通南北,到时南方米粮就可以运入北方,而北方则可以多畜养牛马,以利南方,如此岂不好。”曹操解释道。“可是这需要很大的人力啊,尤其是开挖运河。”孙坚皱起了眉头。“文台公放心,我大秦如今手上高丽,乌桓,匈奴各族奴隶高达百万,这劳力绝不是问题,而且等到运河修通,正好将他们充实南方,以绝边患。”两人当下,交谈起来,竟是兴致大好,聊了彻夜。

(好了,国内战争终于完了,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啊!)

天下裂,几人帝王! 统一之卷 第四十三章

统一之卷 第四十三章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曹操手头上的事情依然繁重,现在北方称得上大体平静了下来,虽然中原地区诸项政策推行的速度颇为缓慢,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历来汉人的精华之地,再加上世家豪族林立,尽管此前已有不少的世家前往南方,但是现在这些眼见天下一统的人,却又舍不得他们在中原的庄园产业,竟是打算回迁,但是曹操怎么可能让他们回去,移民南方本来就是他的大计,而且这些迁移世家的房产土地早就全给他分给了那些贫民,怎么可能在还给他们,于是曹操索性亲自坐镇在荆州,带着大军让这些人在荆南安身立命,由于荆南地广人稀,在分配土地上到不存在问题,只是在官吏方面,曹操终于人手短缺了,于是他索性全部启用了孙坚的人才,张昭等一些老人全部启用。至于孙坚父子也没有被曹操冷落,曹操在荆州组建了大秦第四只骑军,孙坚自然成了这支骑军的龙骧大将。

襄阳城,如今在中原移民的建造下,已是建造得极为宏伟,而曹操已经在荆州逗留了一年,这一年里面,全国的政务基本全部都是由文官集团在进行着,而且明显,荀彧和荀攸他们做的非常好,作为曹操起家的老地方,北庭,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这些地方的开化程度是最高的,由于北庭与边境比较靠近,在北庭的带动下。现在地漠南草原开发得也不错,曹操是铁了心的把人口在外迁着,现在原鲜卑控制的地域里,鲜卑人与汉人的数目大体持平,各占五五,而且鲜卑人的汉化也极为有效。

北方地区的持续发展为曹操的改革提供了最坚实地基础,至少大秦不需要为物资烦恼。而中原在荀彧荀攸他们的治理下,也在恢复着往日地生机。而且在文官集团的操控下,这一年里去荆州谋生的人也不少,谁让荆州地多,而帝国公开宣布去往荆州的人可以获得足够的土地,而且免赋税五年,这对那些无地的贫困百姓的吸引力是很大地,而且曹操亲自坐镇荆州。也让那些老百姓相信他们不会受骗上当,所以带着他们的希望去了荆州,帝国也的确没让他们失望,不但给了他们土地,甚至从国库里拨款从北方购入牛马,以供他们耕种,不过这些牛马并不是免费提供,五年之后。他们是要偿还的,不过对那些百姓来讲,和白送没什么差别,五年的免税时间,足够他们积攒钱财还给帝国了,只不过他到最后想不到的是。帝国让他们的偿还方式是如此的奇特。

根据统计,从中原流向荆州地百姓大约在两百万至三百万之多,本来汉人的乡土观念是很重的,但是大秦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在加上原来那些被动迁出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才导致了最后这个人口流出数字,本来这个数字还可以扩大的,不过由于中原地繁荣需要一定的人口,才让帝国停止了这次的移民,但是这次移民带来的好处也是更多。由于这次大规模的移民。中原世家的根基几乎被破坏殆尽,没有农奴。空有土地的世家不过是空架子,更加没有威胁了,在这样的情势下,那些世家对于帝国的律法只有接受的份,而没有丝毫抵抗地余地。荆州在这次移民中,好处得地最大,涌进的人口大大充实了地方,而且那些随之而来地中原世家由于失却根基,再加上招不到人为他们耕种,荆州土地多,中原和他们一起过来的百姓都分到了土地,有自己的土地,谁还愿意为他们耕种,至于用强,那他们根本在找死,曹操亲自坐镇,十多万大军就在襄阳,用强的,他们还不如自杀来的直接一点,所以基本上道最后这批中原世家按照曹操预想的那样,转向了商业领域,土地没人帮他们种,又不能掠夺百姓,手里的钱财更是买不到一官半职,他们除了经商还能干什么,他们的加入,促进了荆州商业的发展,同时加剧了竞争,于是中原世家势力和荆州本土的世家势力在商业上较起了劲,他们的竞争也加剧了荆州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而这一切全都是曹操想要看到的,而且在他的坐镇下,就算荆州本土势力想要搞关系,通后路也是没门,一切只能按着帝国的律法办。

南方大地,荆扬交三州,荆州在疾速发展,扬州也没落下,扬州的秣陵直接更名为金陵,作为扬州新的州郡,周瑜统领着近二十万军力在那里建立了大秦最大的一个军镇,至于扬州的州牧,曹操不客气地任命给了鲁肃,让年轻的鲁肃是兴奋地不得了,此时的他还很年轻,虽有才名,但是毕竟不为人所知,所以在旁人眼中,他成了一个走了大运的楞头青,对于曹操在这道人事上的安排,帝国文官团曾经也做出了质疑,但是最后在三省宰相联名支持皇帝的意见以后,接受了这道任命,荀彧和荀攸陈登他们可是很清楚皇帝在识人上那近乎可怕的直觉,而且鲁肃也没有让信任他的曹操失望,扬州本来就没有受到战乱太大的影响,在这一年里,鲁肃更是跟着荆州学了个十足,大力发展手工业,为江南在与北方的贸易逆差中扳回了一票,同时更是兴建学府,同时更是派人去北方邀请学者,尤其是那些精通杂学的人来扬州讲学,在他的大力筹措下,扬州太学也兴建了起来,由于是向朝廷报备的,也算是属于官学,曹操更是接受了邀请,亲自去参加了建学仪式,并且大大夸赞了鲁肃。于是一时间,天下各大州兴起了修建太学之风,尤其是北方各州,文化普及程度高。兴建的太学更是在普通水准之上,而且大秦根本没有固定地去采用任何一种学说作为所谓国策,经过这么多年的执政,帝国的文官团们清除地认识到大秦的稳定,绝不是某一家学说就能办到的,就像皇帝说的,儒家也好。墨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帝国只需要有用的,大秦是包容万物地,所以帝国的官员可以以某种学说作为自己地准则,但那是私人,绝不准带入公事上去,所以各地的太学全部按照帝国太学府的标准进行。百家学说都有教授,至于主流的墨道兵法儒更是必修课程,必须有充分的理解才可以合格,由于这条法令的贯彻,尽管官员中有人信奉儒家,有人信奉法家,但那全是他们私人的哲学准则,一家独大地事情不适用于大秦。他们中谁要是敢混淆的话,帝国的铁律可是等着他们,在加上帝国兴办官学,你不做,有的是人想凭本事来做官。

在这一年里,大秦在改变着。向着无法预估的方向改变着,没人知道他最终将变成什么样子,包括促成这一切的曹操在内,现在的天下走势已不是他所能控制的,而这一年里,曹操在荆州和孙坚成为了好朋友,孙策和曹昂亦然,皇帝和太子不呆在帝都,虽然曾被文官们所非议,但是强势地皇帝铁了心的呆在荆州。他们最后也只有不了了之。其实曹操这样做也是有他的深意。如果一个国家必须依靠个人的力量才能做到国泰民安,那未免太悲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繁荣需要很长时间来堆积,但是只要很短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