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家栋梁-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的大评定上,勘定奉行细川藤孝就提出适宜放缓新田开发的步骤。
越后刚突破七十万人口,其中十五岁以下的未成那超过十八万人,不满五岁的超过十万人,乍一看没多少特别之处的数据预示着自吉良义时下向越后以来,新出生的人口十万人,同时期死去的人口近三万,其中因战乱所造成的人口损失占据其中三分之一。
七十万人口看起来挺多,去掉老弱病残妇孺剩下的壮丁也就不到三十万,这些人的年龄分散在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之间,他们是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和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象征着一个家庭富裕与否的标准,吉良家的常备一共两万五千人不愿扩充,就是不想打破这个人口红线,一旦从军者超过现有壮劳力的十分之一,就会影响经济及农业生产。
募兵越多,兵员素质下降的越厉害,培养这些士兵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就越大,而且这些士兵不一定能够顺利的转换成为精锐的常备,其中一半以上会死在战场上,一旦士兵死亡抚恤金又是一笔不小的财政压力。
现如今越后到处用兵,每次用兵都要开赏格将士们才愿意拼命,否则没有收益的战争还一套冒着死亡的危险,武士和足轻们也没有心思去拼杀,战后要计算功绩折算功勋,死伤者要医疗火葬抚恤等各种费用,虽然粮食不愁可钱财是绝对不够支付的。
好在越后的金山银山储量丰富,佐渡银山还出在绝对保密状态不被人所知,诸如盛产铅矿和铜矿的南越矿山,盛产金银的鸣海金山,金银铜铅产量丰富的饭丰矿山,主要产出金银铅桥立矿山等陆续被发现,大量的金银铜产出每年可以给吉良家带来八十万贯的纯利润,这还是技术经验及人手严重不足,使得产量未达到顶峰时的数据,可想而知全面开发后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若没有这笔财货的支撑,吉良义时怎么敢屡次开出巨额赏格,更不会让吉良家的武士富裕程度名扬关东,好比北条家的武士曾经酸气十足的评价道:“他们哪里是打仗,分明就是用真金白银砸出一场场胜利,要是我们有这么多钱照样可以打出大胜仗。”
眺望着天边的夕阳渐渐垂下,暮色下农民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像这种好时节就得日夜不停的收割粮食,怕的就是不知什么时候来一场暴风雨让晾晒打谷的时间推迟,一步推迟后面的步骤都要跟着延迟,再晚半个月说不定就要下雪了。
松井信之朝他瞥了一眼,若无其事道:“据说明国围剿倭寇海贼的力度有所增强,王五峰带着他的船队撤回东海,却是不知他还能支撑多久。”
“早去年年初就回去了,我听家里说这王五峰竟然要归降,据说是被戚将军杀寒了心,还听说经办的巡按监察御使胡大人是王五峰的同乡,释放他的家小以厚待之提出希望他归顺朝廷,这王五峰竟然真的相信了,就带着船队回去了。”
见李定神情并无异状,言语里似乎还对王直的表现很不以为然,松井信之才松了口气说道:“主上很讨厌这个五峰船长,说他勾结一帮西国、九州的武家败类祸乱大明沿海,以至于幕府的勘合朝贡被迫中断,此人乃明国的恶贼日本的厉阶也。”
李定眉毛扬起带着奇怪的表情,似笑非笑道:“噢?镇府公有意取缔倭寇与我大明重修旧好吗?”
“呃!这话可不能乱说,这是幕府公方殿下的职责,我等臣下的却不可乱说。”松井信之被惊的冷汗涔涔,急忙闭紧嘴巴。
他可是怕了这个牙尖嘴利的妹夫,经常说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让他十分苦恼,可李定却不在乎他们那套规矩,不以为然地说道:“镇府公有意问鼎天下有什么好掩饰的,在我们大明朝有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大乱的时候总会有英雄应运而生,镇府公一定会做这样的大英雄也必须去做这样的大英雄。”
“诶诶!文举请千万慎言呀!主上可从没说过这种话,大明国与我日本虽然一衣带水却不尽相同,我主是当今公方殿下的御家门方,乃是幕府响当当的忠臣名将,绝不会做出忤逆不道的恶事来,文举刚才说的这一番话万万不可传出去,让别人误会主上的心思可就要出大麻烦的!”
李定望见松井信之惊慌失措的样子,自以为说中他的心思,于是便得意洋洋的说道:“镇府公行非常之事我还是省得轻重的,杀头的事情能做不能说,就像我大明朝的太祖皇帝曾问计于林先生,得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因而定鼎我大明朝两百年的盛世,镇府公精通汉学必定熟知这个道理,想必也是要缓称王的!”
……
飒飒的秋风吹入越后带着几分湿冷的凉意,秋天是越后最忙碌的季节,同样也是直江津町最繁忙的收获季,来往于下越新泻町、鱼沼十日市町、刈羽柏崎港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越后的大米、大豆、土豆、玉米等农作物通过他们运往越后的主要物流集散地。
直江津町里行走町里的农民换上厚实的秋衣秋裤,随着去岁直江津町开工的几个纺织町的兴起,越后的町民们率先享受到厚实保暖的秋衣,越后广泛种植的青苎被收上来在这里加工成厚实的衣衫,相对富裕的町民开始穿上时髦的皮毛衣裳,其实皮毛衣服一直都存在着,每年自东北运往畿内的货物中皮毛是最常见的礼物,武田信玄曾以熊皮为主要礼物赠予幕府。
纺织业是中古时代最赚钱的行当,须知日后称霸世界的几大国家都经历纺织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即使没有先进的纺织机,凭借充足的闲散劳动人口依然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点吉良义时恰恰就看到了。
越后有为数众多的妇女老人,他们只能作为家庭的次级劳动力在农忙时帮着干一些活计,但农忙的时节只有那么几个月,剩下大把时间就只能随便找点事情做做,有些村庄被宿老地下人组织起来编藤筐草帽,有些则在山上种植果树,还有的组织人手进山打猎,打死猎物取肉偷偷吃掉再把皮毛拿出去贩卖。
近些年越后的富裕发达吸引许多各地旅客来此旅行,一些聪明的农民就打起充当向导的买卖,陪着富裕的旅行家们全程旅行能赚到一些钱,如果自己伺候的好还能捞到一笔丰厚赏钱,撤并重建村庄的扯皮事也随着各式各样的访客到来而逐渐消声,因为他们发现一个赚钱的好买卖。
访客渐渐增加给各地村庄带来一笔收益,农民们凭借祖传的技艺或是以木制工艺品、兽皮、奇石招揽客人,或是是开几间店铺做些吃食吸引人气,一些上万人口的大村渐渐具有小型町并的功能,各地宿老地下人兴建许多空置的房间作为租用,只要按月缴纳少量地子钱就可以在此常驻三个月到半年不等,这种手段还美其名曰体验越后的生活。
春日山城大广间里庄严肃穆,厅内坐满来自越信上三国的武士,今天召开越后秋收期间的第一次大评定,除了出征在外以及抽不开身的武士之外,三国之中的武士基本来齐,会议从辰时正刻一直开到午时,用过午餐又开到傍晚,随着三国的地盘增加,政务积累的数量也呈几何形式增长,所以这场大评定一直开到天黑都没结束。
细川藤孝揉揉发胀的脑袋,声音沙哑着说道:“今年的秋收形式一片大好,但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存在,随着农家肥料的缺口进一步拉大,越后的石高增长进入瓶颈期,进一步扩大养殖场的产出远远不足以满足田地的需求,越后若消耗的相关鸡鸭猪羊已近饱和,再投入更多市场就讲无法消化,而且过度放牧还会使得许多未开发的土地陷入贫瘠,所以臣下建议暂停新田开发,保持现有的状态就好,待人口进一步增长提高对相关资源的消耗的时候再开发新田。”
无论任何时代,粮食与人口都是发达程度的硬指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饭才有力气追求真善美,饿的吃上顿没下顿才不会在乎这些东西,现在的越后就面临吃饱之后的调整,部分富裕的町民农民有更高的需求,鸡鸭猪羊偶尔会走入餐桌也成为现实,即使普通人偶尔去面屋里吃上一份“山鲸肉”臊子面也不奇怪。
吉良义时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就问道:“在上野、信浓的政令推行如何?何时能讲养殖业推广出去?”
松井友闲不紧不慢的鞠躬说道:“政令推行的非常顺利,上野国人口恢复至二十五万有余,目前掌握在我方的信浓人口二十万有余,只是相关的养殖业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臣下的意思还是先从农业入手改善他们的生活,待农民们丰衣足食再跟进相关的扩展政策。”
“是的!两国的可开发的耕地基本统计上来,目前我等正在加紧制作相关的新田开发计划,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两国之中可以开发的新田有限,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浓国领地预计可以开发出二万三千町步,上野国预计可以开发出一万五千町步,两地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开发出以上石高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漫长?大概要多久?”
“五十年甚至更久!”
上野、信浓两国的武士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长野业正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重复道:“五十年?怎么会这么久!越后不是才用三年就从四十万变成两百万石了吗?细川兵部不会是哄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玩笑的吧?”
两国武士也露出相似的表情,心说您就别哄我们直说实话就是,但细川藤孝却没有露出如期所望的表情,表情严肃地说道:“在下没有哄骗诸君,信浓、上野地形地貌如何想必诸君生活在两国之中也是有所了解的,信浓国虽然山多丘陵多影响新田开发,但因为地方大还稍好一些,上野国地方不大又面临丘陵交错实在难办,越后地方大又有大片平原所以才有这么高的石高。”
这下两国武士也都哑了火,信浓国人还敢和越后比地盘,上野国可就没有这个底气,越后虽然山峰不少可平原更多,一个越后平野快顶得上一个武藏平野,听说越后平野才开发一小半就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