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泼妇重生记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就李娇表姐的作业价格达成一致后,手挽手回了教室。
    兜里有了钱,心情由阴转晴,罗丝丝轻轻坐下,赏给薛阳一个笑容,弄得薛阳莫名其妙,更加认定女孩都是神经病。
    罗于平没收了罗丝丝的私房钱,知道罗丝丝卖了一上午的桑果挣了八角钱,加上上次卖菜挣了两块多钱,心里不是没有松动。
    田里的谷子还有几个月才能收,虽然他每个月有五块钱的收入,可是家里的粮票早就花光了,分的布票也换了粮食。粮站的粗米一斤也要一角多一斤,五块钱连三百斤米都不够,家里五口人,尤其是两个小子吃的比高云还多,哪天不得吃几斤米。
    现在夏天还好,地里总能找到吃的。每年青黄不接的时节,哪家不饿肚子。罗于平印象特别深刻,他妈生了十一个孩子,只站住了五个,死的六个孩子里有两个就是饿死的。现在的日子当然比几十年前好得多,可要花销的地方也多了起来。
    除了吃饭,家里到处都要钱,三个孩子的学费,一年总要做身衣服,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人情往来。
    特别是他们这种还欠了外债的家庭,负担更重一分。
    女儿说家里的李子找到了买家……罗于平犹豫了。
    罗丝丝挨了顿打,很是老实了一阵,每天乖乖上学做家务带两个弟弟。罗家夫妻从田里回来就有做好的饭菜,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床单被罩隔几天就拆洗,还每天督促家里人换衣洗澡。最看得见的就是两个小子,之前脏得连皮都快变成黑色的了,脖子上一圈一圈的“项链”,隔十里都能闻到一股汗臭,高云有时累得慌,懒得给他们换衣服,反正换了也干净不了半天,随便这两个脏孩子邋遢着过。村里的男孩比罗家兄弟好不了多少,谁也不会笑话谁。可女儿勤快后,每天硬是逼着两个小子洗澡,衣服也每天换洗,干干净净的看着的确比别家孩子讨人喜欢。
    现在家里的家务,也就需要罗于平下田之前把水挑好,别的竟然一点儿也不要大人操心。
    夫妻俩知道罗丝丝表现这么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要回自己的私房钱。
    当时罗丝丝声泪俱下的缠着两口子保证只要自己听话就把钱还给她的。说实话,其实是夫妻俩在敷衍罗丝丝,哪能让个孩子拿那么多钱。
    结果过了这么几天后,高云就动摇了。
    两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李子由青变黄。罗丝丝为了挣钱,缠着罗于平借来梯子,用剪刀一串串的剪下来,仔细挑拣后拿个篮子装了。
    这回罗于平可不会让女儿一个人跑县城去。又对外说去走亲戚了,天不亮就悄悄的带着女儿出门,走个把钟头到了县城,找到供销社,选了个阴凉地蹲下来等。
    尽管罗丝丝再三强调了她和那个姐姐约好了,罗于平心里仍然不怎么踏实。
    河边院子里好几户人家家里都种得有一两棵果树,罗家种的是李子,有的人家里种的枇杷,有的种的橘子,有的种的石榴,罗家鸡圈那块儿还搭了个葡萄架,种的本地的青葡萄。这些果子小孩和女人喜欢吃,男人没几个喜欢的,吃进去全是水,又不填肚子,又不稀罕,怎么就有人花钱买呢?
    罗于平皱着眉,时不时的拿烟杆敲地,烟灰渣子被风到处吹。
    “唉,你们两个,边儿去点,烟味儿熏着我了。”供销社柜台后探出半个身体,一个半长头发的女人冲父女俩嚷。
    罗于平拉着女儿往墙根下缩了缩。
    “爸,反正时间还早,干脆我们去转转。”罗丝丝提议。
    干等着确实难过,罗于平同意女儿的建议,背上东西和罗丝丝走开。罗丝丝来了两回县城,尤其是上回,走街窜巷的,几乎把小小的县城走了个遍,于是带路走前头,领着罗于平往记忆中好看的地方去。
    可怜罗于平三十多的人了,虽然也来过县城几次,但每一次都来去匆匆,特别是带着一种乡下人特有的自卑和对城里人的畏惧,从来没好好逛过这座县城。今天在罗丝丝的鼓动下,看了三层高的楼房,逛了长水县公园,还知道了粮站、屠宰场、磷肥厂等地的位置。八十年代的县城再小再破,也比八十年代的农村强几十倍。罗于平逛得津津有味。看多了也不由得幻想自己一家要是住到城里来多好多好。
    父女俩逛了一阵,走累了,又回到供销社那儿坐在路边墙根下。早上吃的稀饭消化得差不多了,罗丝丝托着下巴对罗于平眨眼睛:“爸爸,我们去吃碗面吧。”
    罗于平不想花钱,直接说:“哪有那么多钱用,忍着,回家再吃饭。”
    罗丝丝继续眨眼:“拿我的钱吃面好不好。”这两周里,罗丝丝不止一次缠着父母把钱还给她,无果后也明白了那九毛多钱是回不到自己手上了,后悔了无数次没有把钱花掉,现在能花一点儿权当挽回损失了。
    她身上还有这几周代写作业挣的钱,但是这种来路是不能告诉家长的,想用也没机会。
    “小娃家家,啥子叫你的钱。”罗于平斥责。“听不听话,不听话就把你丢这儿。”后面一句常常是吓唬小孩的。
    问题是假小孩罗丝丝不怕啊,使劲浑身解数缠着罗于平掏钱,终于让罗于平受不了的掏出了一毛钱,领着罗丝丝转到之前看见的一家招待所。招待所墙边搭了个棚子,砖头垒的灶台,架了一口大锅。
    煮面的师傅长得高高大大的,完全没有后来的厨师相,身材壮实,腰间围了张沾满污渍的围裙,坐在灶边竹凳上,见来了人掀了掀眼皮:“小碗五分,大碗八分。”
    罗于平犹豫的问:“小碗有多少?大碗有多少?”
    厨师指着左手边的台子:“诺,大碗小碗。”
    小碗可不是未来餐馆里一巴掌就包住的小碗,而是小孩脸盘大的小碗。
    罗丝丝截住罗于平的话头,抢先说:“一个大碗一个小碗,都要辣的。”
    厨师只是无聊才和他们说话,听见罗丝丝说挺意外的,才用正眼打量这两父女。罗丝丝出门前,换上了去年过年做的衣服,穿上有点小,但是只有手肘那有个补丁,洗得干干净净的。头发扎了两个羊角辫,用红色的布条扎的,罗丝丝还打了个蝴蝶结,多看几眼也有几分可爱。罗于贵也一样换了好衣服,用皂粉把指甲盖都洗过的。父女俩看着不像有钱在外面吃饭的,但出现了也不十分突兀的那种。
    “坐吧,先给钱,马上来。”
    服务态度相当差,架不住别个做的是独门生意。整个县城就这家面摊,估计是招待所开的。罗丝丝舍不得走,只好把面子忽略。
    花了一角三的面条很长,分量很足,加了青菜。味道嘛……马马虎虎,比高云的手艺强,但是和罗丝丝未来吃的大多数面条还差一些。估计是调料的缘故。
    罗于平吃得津津有味。大鼓村的供销社可以换面,拿家里的米换挂面。一般只有秋天或者抢收粮食那几天罗家才舍得拿米换面给家里改改口味。
    太阳透过棚子洒下金黄色的阳光,尽管选了离灶台远的位子,父女俩还是吃得满头大汗。
    “小妹儿——还记得我吗?”
    罗丝丝抬起头,哪里会不记得,简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想念一番。正是上次买了桑果那位有钱姐姐。
    “爸,我说的那个姐姐。”罗丝丝拍拍正在喝汤的罗于平,边对有钱姐姐说:“姐姐,李子我都带了,在背篓里。”
    “别急,你们先慢慢吃,我看看。”有钱姐姐笑着说:“我还想着你别忘了呢,结果今天有事提前回家在这碰到你们了。”
    有钱姐姐说别急,罗于平哪里能不急,三两下把碗里剩下的面汤喝干,袖子一抹嘴,站起来:“那个……妹儿……”他卡壳了,不知道怎么说。
    罗丝丝也搁下碗筷,从衣兜里摸出一张蓝色手帕擦了擦嘴。这张手帕的原材料来自罗丝丝一件破衣服,她剪下后背唯一完整的一小片,锁了边,洗干净当手帕用。“姐姐,咱们过去说吧。”
    “对对对……”有钱姐姐点头:“跟我这边来。”
    有钱姐姐领着父女俩一直走到供销社那边,转进一条小路,拐了个弯,停在有着气派铁门的院子门口。“一共多少钱?我进去拿了给你们。”
    “二十斤李子,一斤六分钱,一共一块二,姐姐照顾我们生意,送给姐姐一包金银花泡水喝,还有一包桑果甜甜嘴。”罗丝丝甜笑着说。
    听见一块二有钱姐姐露出心疼的表情,待罗丝丝说有赠品时她又不好意思了:“哎,我怎么能白拿你东西,你们种点东西不容易……”
    “姐姐别客气,这是谢谢姐姐照顾我们生意呢。姐姐要是觉得我们的东西好,以后多买点我们家的菜呀水果什么的。姐姐,我们家的李子还有好多呢,这回都给您挑的熟的甜的,过几天还能摘几近,对了再过段时间,我们家的葡萄也熟了,姐姐你喜欢吃葡萄吗?别看我们家的葡萄是青葡萄,也一样甜。”
    有钱姐姐有点招架不住罗丝丝的热情。
    这位有钱姐姐家父母都在政府上班,兄嫂在粮站,姐夫在发电站,嫂子是磷肥厂的车间主任,全家都是吃公家饭的,家境富裕不愁吃穿。这些李子买了也不是全自己家吃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自己家留一点,剩下的合着单位发的粽子一起送人呢。
    这年头正是物资匮乏,想买东西都买不到的年代。
    罗丝丝小时候的记忆仅仅停留在穿补丁衣服,吃不饱肚子,没肉吃等零碎片段,对现在的形势根本没印象,但不妨碍她随时预备着进行下一场交易。
    “葡萄什么时候熟?怎么卖?你们家乡里的,有鸡蛋鸭蛋吗?”有钱姐姐想起自己妈妈抱怨的单位过节连咸蛋都不发。
    高云养的几只鸡还没开始下蛋,罗于平刚要摇头,她女儿已经抢着回答:“有有有,鸡蛋鸭蛋都有。我们家葡萄熟得早,过了端午就慢慢开始熟了,姐姐我肯定给你带好的来。”
    罗于平急的瞪眼,她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