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却作出了一个看起来极其疯狂的决定,他命令旅团几百辆装甲车上搭载的5000步兵立即下来随他步行前进,然后途中先后分兵几路,每路兵马都以急行军的速度连夜杀向西竹一事先给他们指定好了的目标——皮尔巴拉最大的几个矿山。
要知道装甲车辆的颠簸不是一般的厉害,以此代步虽然比走路省力,但是仍会让人相当疲惫,而西竹一却要部下在这种情况下不加休息便连夜急行军,其艰苦程度可以想象。但在西竹一身先士卒之下,日本人的吃苦耐劳完全展现了出来,多路日军在8…12个小时内于崎岖的山区中急行军43…65公里,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西方某些军事评论家联想到当初中**队多次急行军和连续作战的例子,不禁纷纷撰文感叹东方军人的吃苦耐劳,并希望他们本国的军人也能效仿和学习,但很显然这并不容易。。。。。。
由于日军来得太快太突然,之前心存侥幸没有提前破坏基本设施与采矿设备的矿业公司人员仓促间全成了俘虏,根本来不及对矿山进行有效的破坏,西竹一以不惜严重透支部下官兵体力、甚至有人活活累死的代价,比较完整地夺取了皮尔巴拉地区几个基本完整的大矿山,达成了日军攻入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最主要目的,随后又战胜疲劳,先后击溃了紧急来援的两股敌军,毙俘敌军逾千人,保住了自己的战利品。
由于此役再次立下不世之功,崇仁天皇终于同意了西竹一之前的两个提案,一是从中国进口并仿制水陆坦克配备给海军陆战队使用,取代原来的常规战车;二是在陆军中重建装甲军,并将其用于极其适合装甲部队发挥的澳大利亚战场,而西竹一则理所当然地被任命为这个装甲军的中将军长,从此步入了日军的高级将领行列。。。。。。
而日本获得皮尔巴拉地区储量丰富的铁矿后也一举改变了之前铁矿完全依靠从中国与朝鲜高价进口的窘境,甚至不久之后反而能够向中国出口优质的富铁矿,这多少为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重修和约增加了一点底气。。。。。。(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雷雨计划(上)
ps: 年过完了,周末恢复双更^_^
没过多久,日军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登陆的部队总数就超过了5万人,麦克阿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命令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盟军残部自行选择向南或向东撤退,以避免无意义的牺牲。麦克阿瑟不是不知道皮尔巴拉的铁矿落入日本人之手意味着什么,但他坚持认为,在海军取得逆转之前,在补给困难的地带和日军死拼是极不明智和毫无意义的。
罗斯福虽然不是军人,但也明白麦克阿瑟的看法没错,但是一向理智的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暴怒,当即就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而因此一度招致军方很大的不满。之所以罗斯福会少见地失去冷静,主要是因为之前被他寄予厚望的苏联人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宣战,但苏军的表现却实在太过糟糕,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军的参战反而令盟国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了,这无疑令罗斯福失望透顶。。。。。。
由于国家利益的潜在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极端对立,苏联政府虽然因为短期利益需要而一度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早就准备在适当地时候于背后捅德国人一刀,让社会主义苏联成为这次欧战最大的赢家。只是欧战初期德军势如破竹的表现太过强悍,因此斯大林一时没能马上下决心动手,结果反而是担心英国投降的美国政府忍不住先对德国人宣战了,于是斯大林正好乐得坐山观虎斗。进攻德国的计划也由此暂时搁置了起来,但即使如此,苏联政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准备工作。
1942年中期,苏联常备军的总数已经超过550万,坦克与飞机的数量都超过了2万,而苏联的后备役建设更是堪称世界第一,全国受过3个月以上军事训练的人数达到了2000多万,业余飞行员的数量比历史同期更多,超过了20万大关,比德国多出一倍以上。再加上苏联无以伦比的动员能力。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与之毗邻的陆地国家忌惮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样,加之从中国赤色党那里知道了苏联可怕的影子部队制度,这个时空的德军虽然比历史上更加强悍,心底里狠苏联入骨的小胡子却始终没敢主动对苏开战。。。。。。
可是在小胡子深深忌惮苏军强大实力的同时。大胡子也同样为德军在各个战场上越来越是出色的表现而暗自心惊。真可谓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斯大林是个性格强势的领袖。他不会将和平的希望寄托于德国人遵守条约,因此终究还是下了与德国交战的决心。
如果按照斯大林的原定计划,苏军发起全面攻击的时候。德军正在与美英盟军激烈交战,要是这个时候苏军的钢铁洪流从背后大举杀向德国本土,第三帝国确有迅速崩溃的可能。
然而,就在大量苏军开始秘密调往苏德边境的时候,因为战局不利而焦头烂额的罗斯福与丘吉尔却求上门来,为了趁机多敲一点竹杠,斯大林自然得隐藏好自己的意图,否则人家如果知道你本来就要打德国,又哪儿可能再给苏联多少好处?而且罗斯福提出的苏军出人、美英出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的方案本来就不能让斯大林满意,现在苏联并不缺钱,他想要的只有技术和工艺配方。。。。。。
而接下来三国之间秘密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又花费了不下两个月时间,虽然斯大林如愿逼美英向苏联转让了他垂涎已久的航空发动机与电子技术和部分材料工艺,但却错失了对德进攻的最好时机。随着德国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修复和又一批水滴形潜艇的完工入役,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愈发活跃起来,虽然还无法击败强大的美英海军夺取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但至少盟军也别想反攻西欧大陆了,这就使得小胡子可以放心地从西线抽调大量的飞机秘密返回本土有备无患,至于陆军,本来大部分就还在东线防着苏联呢。
再加上胡卫东早有警告,因此当苏联人最终启动“大雷雨计划”时,德军已经对苏军可能的进攻作好了准备,话说小胡子在了解到苏联可怕的战争潜力后,其实心底里还是希望尽可能避免在打败美英、至少是英国政府投降之后再与苏联开战的。甚至为了避免给苏联人撕毁条约的口实而减少了边境线附近的驻军,更没有建设永固的要塞工事。因此斯大林一开始十分自信,他认为一线兵力不足,也没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的德军根本无法抵挡苏军潮水一般的猛烈进攻,但德国人应对的策略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为了尽快打垮德国,以便能够凭借统一的欧洲大陆对抗苏德战争结束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美英政府,苏军统帅部投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部队和数量恐怖的技术兵器,其中仅仅是一线的地面部队总数就多达200多个师,更有3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1000多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和超过7000架各式飞机(如果不是苏式飞机航程偏短,过万架都有可能。),总兵力超过300万人。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量不下100万的二线部队,同时从进攻发起开始,苏联国内的影子部队体制就立即启动,550万新建部队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编训完成,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或许表面看来,300多万苏军从超过10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全面的进攻是犯了分兵的大忌,但殊不知这真是苏军战法的厉害之处。可能光论突击的力量,苏军的装甲部队比不上德军,但战斗之后恢复的速度,苏军却要比德军快得多,因此和进攻时势不可挡、但一次大战后需要恢复很久的德军不同,苏军在大战过后只需要稍作修整便能再次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因此一旦德军正面迎击,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更有无比庞大的预备队的苏军装甲洪流便会像潮水一样对敌人发起连续不断的反复冲击,结局几乎是毫无悬念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雷雨计划(下)
这正是苏军独特的“人海”战术,在其升格为“坦克海”后更是威力倍增。虽然后世西方经常利用这个名字嘲笑苏军战术简单,但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欧诸国的民众却一直生活在对苏联装甲洪流的恐惧之中,从中足以看出苏军的“人海”战术并不像西方宣扬的那么不堪。。。。。。
然而令苏军指战员乃至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感到意外的是,德国人在前线布置的兵力很少,留下的部队也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纷纷主动撤退了,苏军的装甲集群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向前一口气向前狂冲了接近200公里,以致于斯大林都有些后悔派轰炸机群将敌人前线的那些机场炸烂了,不然现在就能直接利用上了。。。。。。
但就在完成了轰炸任务的苏军机群纷纷返回波兰苏占区境内的前线机场的时候,德国本土东部边境一带的近百个机场上却飞起了一架又一架的德国空军fw190战斗机,由于无论是早期型号还是最新的型号,fw190系列战斗机的速度都比苏联飞机更快,因此差不多苏联飞机刚刚飞回各自的机场开始准备降落的时候,却纷纷惊愕地发现自己身后追来了一大批不速之客。。。。。。
这下苏联人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既然敌机来袭,苏军的战斗机肯定要升空迎击,可问题是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归来的那些飞机正在降落,几乎将所有的跑道给占据了。机场上原本准备参加第二波轰炸的飞机一时间根本没法起飞。无奈之下,苏军的地面指挥只能让返航飞机中的战斗机回头迎击,可是苏联战斗机的性能本就比fw190系列稍逊一筹,现在燃油又所剩无几,还是从低空仰攻俯冲下来的敌机,能够打得赢才怪。
而双方飞机混战的局面又大大限制了苏军机场地面防空炮火的作用,何况即使不顾忌误伤而全力开火,苏军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