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卫国大军阀-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难道你让中正他们潜伏到国防军之中?”廖仲恺说道。他们几个人中,廖仲恺和蒋介石接触最深,自然对其最为了解。蒋介石是个志向远大的人,他不相信蒋介石会放弃自己的信仰。

“潜伏不能说,应该说是投诚吧!我们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就了党军,如此草率的将其解散,是对将士们的不负责任,介石率领他们投靠北洋,也是为士兵们寻个好出路。”孙文神色淡然的说道。

“但是那也用不着退党吧?”胡汉民说道。

“国防军是不可能容忍其他党派的人担任军官的。党军如果想要融入国防军中,国民党党员是不允许存在的。”孙文无奈的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这不是资敌吗?”汪精卫脸色依然难看。他作为国民党的决策者之一,党军如此行为他竟然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接到,这明显是不尊重他的意见,这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恐怕现在已经晚了吧!”胡汉民阴沉沉的开口道。

“算算时间,他们也应该进入福建了。”孙文点点头说道。一开始,蒋介石找到他的时候,孙文也感到难以接受。不过后来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蒋介石虽然退党,但是孙文还是相信他是一个坚定的国民党党员。他如此做,肯定也抱着忍辱负重的心思。如果北京政府政策民主,能够带领中国走向富强,那他就会安心为国防军效力。如果北京政府是个独裁政府,是中国动乱的根源,那他蒋介石将毫不犹豫的将其瓦解。孙文对蒋介石还是信任的。否则也不会让其执掌党军唯一一支武装力量。

“北京政府会同意吗?毕竟我们国民党和民族独立党是竞争关系!”廖仲恺为党军的命运担忧。毕竟他作为党军的党代表,算是一手参与了党军的建设。

“我已经给北京冯少帅发了电报,冯少帅是个有大魄力的人,应该能够容得下党军的存在。”孙文点点头。

“先生,北京急电!”孙文的侍从满脸急色的跑过来。

孙文接过电报。脸上出现喜色。

“诸位,北京冯少帅已经同意接收党军,并将其改编为国防军第八十八师。还有,要求我们撤离党军中的所有党员。”孙文挥了挥手中的电报说道。

“那我们国民党怎么办?是不是还要出海避难?”胡汉民沉声问道。

“我看暂时不用了。北京政府正在酝酿一个参政议政机构,专门是给我们这些在野党设立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这些在野党在中国合法存在下去还是没问题的。或许这个参政议政机构可以成为我们国民党影响北京政府政策的舞台”孙文满脸希望的说道。

廖仲恺脸有喜色,汪精卫满脸狐疑,胡汉民一脸阴沉。但是现在党军的一切,他们也没能力阻止。

北京政府。

“少帅,真的要接受革命党的部队?他们可是隐患啊!”李洋讶然的说道。对于革命党,各方势力都很忌惮,北洋更是始终打压。蔡锷的西南新军号称革命力量,但是也不愿意与这些革命者有太多的纠缠,蔡锷的信仰是武力救国,和革命者的武装暴动不同。而且国民党内部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虽然影响浩大,但是真正的实力却是不堪一击。对各方将领来说,国民党的内部渗透很讨厌,这会严重印象他们的指挥权。

“呵呵,难道我泱泱中华还容不下一支小小的国民党武装?再说了。国民党厉害,那也只是在舆论领域,我们也有民族独立党,现在的民族独立党,已经拥有了全国影响力,而且随着我们统一全国,民族独立党作为执政党,影响力将会更大。那些在野党派,让他们参政议政就可以了,只要安抚得当,或许还会成为政府执政的助力。而且随着民族独立党全国影响力的加大,国民党只会越来越被限制,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小。像这种有自己信仰的党派,越是打压反而越容易成为隐患,正所谓堵不如疏。只要将他们限制在特定的领域,他们又能够成什么气候!”冯庸笑了笑说道。

对于国民党,冯庸的关注远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国民党在中国经营多年,影响很大。党军这样完全由国民党掌握的军队更是让他有种隐患的感觉。这让他想起原本时空国民党和红党的争斗。那个时候,国民党已经取得了全大权,而红党只是被称为红匪的地方小武装。但是红党之人大都是拥有坚定的信仰,并不断传播给其他人,最终一步步发展壮大,推翻国民党,成为全国的统治者。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一支有着坚定信仰的党派的可怕。来自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的冯庸,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有自己打算。国民党这样的党派,所求不过是在政府中有所作为,实现他们信仰抱负,而他冯庸只要牢牢的掌控军权,中国的一切还是他说了算,就算国民党控制了政府,也依然要听从他冯庸的意见。

就是因为有这个底气,冯庸才敢如此大度的接收国民党武装。

 第五百三十二章 风云汇聚北洋灭(五)

上海外滩。

一支庞大的外海舰队正在长江三角洲耀武扬威。那飘扬的膏药旗格外刺眼,原本车水马龙的上海码头变得冷冷清清。国防军士兵突然攻占上海让各方商人人心惶惶,天知道北方那个疯狂的少帅还会做出什么事情。在这个乱世,只有谨慎小心才能够活下去。不管是农民还是商人都懂得趋吉避凶,钱可以少赚些,要尽量的避免麻烦。

日本的联合舰队在接到中国海军运载陆军攻占上海之后,就以极快的速度接近上海,并实际上封锁了长江出海口。挑衅的意识非常明确。但是让日本联合舰队意外的是,中国的海军龟缩在长江水道中不出来,联合舰队也没有接到军部发动攻击的命令。对日本海军来说,体型庞大的战列舰难以在长江水道上运转开,这就导致日本海军只能看着长江水道干瞪眼。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赤龙号上,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下源太郎一脸的阴沉。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泊好几天了,但是军部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命令传来,也不让他撤退。对于海军来说,长时间在海上航行并没有什么,但是现在不同,他们堵在了中国海军的后路上,以中国政府的一贯强势,很有可能对帝国海军动武。虽然中国的海军战斗力和联合舰队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但这里毕竟是中国的地盘,这样长时间劳师远征,对联合舰队来说也是个负担。

“大将阁下,还没有军部的命令吗?”联合舰队参谋长山屋他人中将问道。

山下源太郎摇摇头,眉宇间有着难以排挤的焦躁。

“帝国是不是太重视支那的海军了。中国舰队的实力也就勉强和帝国的一支分舰队吨位差不多。但是在舰船的性能方面却要差远了。这样一支老弱的舰队,帝国有什么好顾忌的,直接灭掉就是了。”山屋他人中将沉声说道。

“现在帝国的内部命令并不统一,天皇和军部的斗争很激烈。没有天皇的授命,军部也难以准确果决的做出决定。”山下源太郎叹了口气说道。

日本加入协约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向着西方战场倾斜。而且,随着西方战场的僵持,日本这个东方军事大国的地位越来越重,日本天皇有意在西方增加实力,以加强日本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是军部对于在西方宣扬国威没有天大的兴趣。军部从成立那一刻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带领日本称霸远东。因此,围绕西方战争,军部和天皇的矛盾很大。军部之所以如此热心的插手中国事务,除了不想国防军做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想将天皇的目光从西方引回远东。山县有朋这样的老狐狸可不会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浪费日本帝国好不容易积攒的力量为西方效力。但是天皇的势力远超军部想象的强大,尤其是大正天皇借助上次日本陆军战败的契机,从山县有朋手中收回了不少的权力,这就让大正天皇再也不是那个被他们这些明治宿老架空的傀儡。山县有朋行动也不敢太过扫了天皇的面子。但是如果北洋开口向日本求援,那帝国就拥有的充足理由插手中国事务。而且只要从北洋哪里获得充足的好处,天皇也没有理由反对。正是因为这样,联合舰队才会屁颠屁颠的跑到上海外海上等待北洋政府求援。同时日本的使者也在不断的拜访北洋高层,希望可以促进北洋向日本求援。给日本插手的理由。

北洋高层有不少心动的,连北洋总理王士珍都觉得借助日本的力量击退国防军,北洋就有了存在下去的机会。但是冯国璋的态度非常坚决,北洋大佬几次面见他都没有让他改变想法。即使随着国防军在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北洋败局已经明显到任何人都看出来的程度。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北洋高层在国防军步步紧逼的压力下,终于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希望可以借助日本人的力量阻拦国防军的攻击。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希望北洋投诚国防军,原本在北洋中,投诚是没有丝毫市场的,但是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那份劝降电报却让北洋上下不少人心动。冯少帅魄力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答应的事情,总不会太过食言。

冯国璋冷眼旁观。始终没有明确的表态,北洋宿老门就更加人心惶惶。原本繁华的南京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安定,行人稀少,商业凋敝,一副破败的景象。这一切都加剧了北洋内部的分裂。

长江江面。国防军海军缓缓靠岸,后面护航的商船上开始有士兵下船,一支部队快速的靠岸,在这期间,北洋军没有攻击,也无力阻止。

两个时辰后,一支身穿迷彩装,身上背着鼓鼓背包的国防军士兵在岸边列队完毕。这支部队足有两万人,在国防军中不算大编制的师。但是这支部队的气势极为凝重,虽然没有多少杀伐之气,但是两万人的大军静悄悄的站立,无形中一种精锐部队的气势油然而生。

这支部队正是党卫军第一师,第一师师长正是在对日战场上立下战功的刘塔。现在的刘塔已经是党卫军的少将师长。党卫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