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功罪-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国历史,只能从秦灭六国建立帝国开始。我们讨论美洲文明史,也要从上千年古老的印第安文化说起,不能遗漏早期欧洲移民带来的文化因子。但如果说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美国历史,只能从独立战争结束、脱离英国统治时开始。其实不光中国和美国,其它国家的历史也大都是这样。
秦朝建立的〃中国〃,不但统辖了原来狭小的地理中国,还囊括了周边几乎所有的原诸侯国。作为国家的〃中国〃,其历史是无法往秦以前追溯的;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来源,它可以往以前任意遥远的时代追溯。由于〃两个中国〃基本上都覆盖了五帝三朝的活动领域,所以夏、商、周也应该被算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三皇五帝也成了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但夏、商、周任何一朝,都不能唯一代表和说成就是〃中国〃。
夏朝的版图有多大?战国时名将吴起曾对魏国首任国王魏斯说:〃东有济水(发源于太行山,注入渤海),西有华山,南有伊阙(洛阳南郊),北有羊阳阪(山西平顺东)。〃其疆域大约在现今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一带。
商朝的版图,据吴起说,〃东有泰山,西有孟门(河南辉县西太行山关隘),南有黄河,北有恒山。〃其疆域大约在现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一带。
西周的疆域,大约在现今西安(宗周)至洛阳(成周)一带。
东周时,周室已无疆域可言,在地图上只剩下成周(洛阳)一座孤城。而各大诸侯国极力扩张,争相称霸,收服周边弱小国家、部族。其中以南方的楚国所占面积为最,超过北方六国之总和。
秦帝国将战国七雄的领土尽收版图,还进一步扩张,形成中国历代传统疆域的基础。这个传统疆域,大致为长城以南,西边包括现今陕西、四川、云南、贵州之一部或全部,后来又加进甘肃等地的一部分。其领土面积约在三百万至四百万平方公里之间,远不能跟今日中国的巨大版图相比。在这个传统疆域范围内,形成了汉民族及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汉民族,直至清代中期大量向关外移民以前,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生息繁衍。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今的中国,不是一回事。中国的传统疆域,与清代至今形成的巨大的版图,不是一回事。这道理太简单了,简单到许多人都不愿意去陈述它,宁肯想出各种复杂的办法去绕开它、回避它。历史上,本来有些地方不属于中国,现在成为中国的领土;有些地方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却划给了别的国家,甚至单独立国。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由于事关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于是就讲不清了,或者不愿意讲清了。不断地修补历史,不承认历史的记载,结果必然是破绽百出。其实不单是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们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成形过程,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历史短暂,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在世界上立足。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这样面积与中国相近的国家,其立国时间甚至还不如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的名义上还属于〃英联邦国家〃,然而并不动摇它们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事实是,历史的悠久与否,与主权和领土没有什幺关系。面对历史,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做到心平气和。
我们至今仍把云、贵、川等省称为西南,把陕、甘、宁等省称为西北,把冀、豫等省称为华北。但如果我们把整个中国版图划为东南西北几大块,立刻会发现,所谓〃西南〃,实际上是中南偏东;所谓〃西北〃,不过是中部偏北;所谓〃华北〃,原来正东偏中。难道中国人的缺乏方位感,以至于地域的划分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当然不是,就凭发明指南针即可证明。我们习惯上仍然把汉民族及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也就是清代以前中国的传统疆域,作为划分的范围。或者毋宁说,现在通常所说的区域是清代以前划分的,我们只不过因袭古人的习惯罢了。这样才会在现今的巨大版图上,仍偏向东南一隅,把面积辽阔的广袤地区分别附归于〃西南〃、〃西北〃和〃华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楚地标明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家疆域。据说,专家们在编订和划分历史疆界的时候,总是尽量将中国的版图划得〃大一些〃。怎样才能尽量划得大一些?我无法详知。不过可以推测,无外乎这样几种办法:一是模糊的边界,尽可能向外扩张;二是有争议的地方,无争议地收为我有;三是每个朝代的版图,以这个朝代最强盛最庞大时的面积为准;四是将某些臣服、归附或一度臣服、归附的外藩,入帐算做正式的领土。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据此看出疆域的变化沿革,现今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有哪些地方曾经是〃我们〃的,有哪些地方本来不是〃我们〃的,看看这套地图集基本上就能知道。
问题还是没有最后解决。在历史上,谁代表〃我们〃中国呢?在一部分,有时是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土地在那些著名王朝的管辖之外的时候,这些王朝还能代表中国吗?在大分裂时代,在小王朝林立、割据和更替频仍的时代,在外敌大举入侵的时代,又是谁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含义究竟应该如何确定?
三国时期,中国出现魏、蜀、吴三个帝国。一般认为,应以魏为正朔。第一,汉禅让于魏;第二,魏禅让于晋,而晋终于灭蜀汉与东吴复统一中国;第三,魏国面积最大;第四,魏占中原,即古之〃中国〃;第五,魏国是主流文化所在地。所以三国又与晋连称〃魏晋〃。蜀人陈寿着《三国志》,干脆只承认魏为帝国,还将实际上没当过皇帝的曹操也戴上武帝的皇冠,而实实在在当过皇帝的刘备、孙权只称蜀主和吴主。这种正统观不是没人置疑,明人罗贯中就认为应以蜀国为正统,因为刘备是汉皇室出身,其政治目标包含恢复汉家天下,待民也很仁慈。他写的《三国演义》虽为小说,其历史观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而且也深刻影响了数百年民众的观念。另外,吴国的重要性亦不在魏蜀两国之下。吴开发经营东南广大地区,影响力泛及海外,并为即将到来的民族大撤退预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国中也是最后一个亡国。当然,可以说三国政权,都是〃中国政权〃,正如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都是大不列颠,韩国、朝鲜都是高丽,西德、东德都是德意志一样。这段历史的叙述,还不算太为难。
东晋南北朝,前后长达三百年,是为中国的大分裂时代。其实西晋灭亡,中国就已经大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史家为什幺不说此时为南北朝,一定要等一百年后东晋灭亡才算进入南北朝呢?这里面就有一个谁代表中国的问题。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王朝之一,它受禅于正统的魏,统一了秦汉形成的传统疆域,又以汉人为主体民族,其合法性无庸置疑。西晋亡,晋室子弟在江东称帝,建立东晋,约百分之八十的北方中国人跟随逃到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应该说,西晋王朝是这时期〃中国〃的代表。此时的北方,正沦陷在五胡的轮番统治之下,前后或同时建立十六国(实际不止十六国),它们算不算〃中国〃?如果不算,那〃五胡〃数百年后都融入汉族,都成了中国人。同为中国人,为什幺你可以代表中国,我就不可以呢?五胡中最早乱华的刘渊是匈奴人,原为晋朝大都督,封汉光侯,后被匈奴部众推为大单于,从此独立,称帝时竟毫不客气以汉高祖刘邦的传人自居。在他的心目中,他才是中国的代表,且占据中原,也就是〃中国〃的发源地。但如果就此算作中国,岂不是凡入侵占据中原者,都可以成为合法政府了?若抗日战争胜利前大量进入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共推一个做过中国官员、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为移民首领,在日本关东军武力支持下自称为〃大清国皇帝〃,或〃中国大总统〃,咱们会接受这样的中国政府吗?事实上,〃十六国〃往往不被史家列入《中国历代纪元表》,而只以东晋为正朔。
中原一胡占得,诸胡也占得。匈奴占得,氐人、鲜卑人也占得。到东晋亡,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史家们才承认中国有南北两个合法政府。南朝代表南中国,北朝代表北中国。除了〃谁代表中国〃这唯一一个因素,我实在看不出史家有什幺必要不把东晋十六国一并划为南北朝时代。反过来,难道〃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东晋)被另一个中国王朝(刘宋)所取代,侵占北方的外来政权(北魏)就自动晋升为合法的中国王朝吗?
南北朝的结果,是北朝消灭南朝而统一中国。这样,就得〃庆幸〃北朝也变成了合法的中国王朝,而且似乎比南朝更合法,更能代表中国。否则,岂不是外来王朝的继承者们,即鲜卑人的后裔,咱们称之为〃汉化的鲜卑人〃,终于完成了三百年前先辈们的遗愿,灭掉了整个中国吗?
唐宋之间,中国又一次大分裂,先后建立过十余个小帝国。这时期,代表中国王朝嬗递的是中原政权〃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其余〃十国〃为地方割据政权。史家讨论的重点,也往往放在五代的叙述上,有《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不见《十国志》之类。其实十国中寿命最短的王朝,也比五代中寿命最长的王朝国祚要长久,疆域的大小也未见得悬殊。但历史偏偏就要这样来叙述。理由大概是:一,五代占据中原;二,五代上受禅于中国统一时的唐,下禅让于再次统一中国的宋。而这五个代表中国正统的王朝,倒有三个是沙陀人建立的。沙陀为西突厥的一部,居住于今新疆博格达山以南、巴里昆湖以东,原不属中国。唐时举族来投,被安置在盐州、太原一带,发展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阀势力。建立后唐的沙陀人李存(上曰下助),就像建立后赵(汉)的匈奴人刘渊一样,俨然以恢复和中兴唐朝的唐室传人自居。他的王朝就叫唐,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