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收复全国的日子不远了。蓝玫瑰的御书房就是小型会议室,一般都是小朝会一样,再大的问题也是在半月一次的朝会中解决,今天这样重视,一定有大事宣布,有些大臣抱病也前来。
三呼万岁跪拜之后,蓝玫瑰说道:“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大臣站起来,文东武西的站好。蓝玫瑰说道:“各位爱卿,一年岁末将至,朕今天通知各位出席朝会,有几个决定要宣布,有很多大臣是抱病前来,朕也不多罗嗦,尽快结束,我宣布第一条,政治局解散。”
“啊?”这一条一宣布,整个大殿上是一片惊讶,就连陈宜中也目瞪口呆,为什么?怎么毫无征兆的解散政治局?蓝玫瑰看到这些人的表情,有一种恶作剧的得意心理,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小孩性子一些,说道:“诸位爱卿,不用惊讶,因为政治局这个名字是过度一下,为了让很多人能适应新的行政制度,没有相应的法律做依据,容易和原来的方针路线弄混,所以才临时改的名字,很多人都说政治局就是内阁,换扬不换药,所以朕今天宣布正式解散政治局,重新组建正式内阁。”
“啊?”又是一声惊呼,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巩全,位置就在陈宜中后面,别人不敢说的话,巩全还是敢说的,躬身说道:“皇上,老臣年纪大,受不了啊!”
句话说得蓝玫瑰也笑了:“巩爱卿,朕这不是赶紧就是宣布了吗?”
巩全无可耐何的摇摇头,他觉得皇上怎么像长不大似的,但连巩全也没有注意到,蓝玫瑰在说出解散的时候,快速的扫了一遍目力所及的大臣脸色,看到的更多是惊恐和担心,剩下的只是吃惊,没有看到高兴的表情,证明这个行政管理制度,已经被所有大臣接受。
蓝玫瑰说道:“这一次内阁的组建与以往不同,朕提出名单,再由大臣们共同投票表决,按得票多少来决定,谁出任内阁成员,一经过朕确定,成为内阁成员的,就免去另处的职务。内阁人员为九人,每一次朕会提出十四名到十五名人员名单,录用前九名,得票最少的落选。够格的九位共同推举一位首辅丞相出来,就是首相,朕任命后,内阁即成立,每五年重新选一次,这些制度朕会把他列入中华法典当中,内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王要工作,就是协助朕处理全国的事务,指挥各部进行工作,诸位爱卿听明白了吗?”
“明白”所有大臣一起躬身施礼说道:“臣等遵旨。”
蓝玫瑰笑了,她要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行政制度,这只是第一步的开始,随着法典的确定,将更加深化,蓝玫瑰开始宣布第一次内阁候选人名单。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247章 国政(二)
蓝玫瑰没有马上开始宣布内阁候选人名单,而是给了下面大臣一些思考时间。她也在观察很多人的表情,这个突然决定让很多人一时脑袋转不过弯来,特别是原政治局的成员。
关于大宋朝文官的品级,已经确定十八级制度,成为中华帝国的官制标准。那么,几位有资格成为内阁的人员,也就可以确定一个大的范围。很多朝臣并不关心自己能不能当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够资格,所有人关心的是,这些固定下来的人中,谁能进入内阁,谁才是首相?
虽然皇上还没有确定内阁权限,但如此郑重其事的成立内阁,并把这个制度,列入到中华帝国法典当中,能想象得到内阁首相的权力,如果皇上不在,首相完全可以代替皇上主政,这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陈宜中是有内阁和政治局以来,一直的首辅位置,但今天他心里没有底,首相是通过内阁九位成员共同推举的,不是皇上直接任命的,自己能过得了九位内阁成员的眼中吗?看来自己能否进入内阁也不把握。
蓝玫瑰没有等太长时间说道:“我宣布一下中华帝国第一届内阁候选人名单,然后给诸位大臣一个时辰的时间思考,再投票表决,确定内阁成员。”
大殿上立即变得寂静起来,这可是中华帝国第一届内阁成员,是要被写进历史的,哪能不十分关注?
蓝政瑰终于念出了名字:“陈宜中、巩全、李庭芝、陆秀夫、王伦、李世文、史弥、文天祥、陈坤、赵良、陈文龙、徐守仁、范奎、戴子恢。”
看来蓝玫瑰早有准备,太监在大殿上立起个大黑板,上面写下了十四位候选人的名字。蓝玫瑰说道:“各位爱卿,现在大殿上是二百九十七位大臣,那就是有二百九十七张选票,常言道“君无戏言”今天这个选举制度,有可能成为今后的选举永久制度,所以各位大臣应该慎重考虑,投出你们手中的一票,这关系到中华帝国未来的政府运行好坏,内阁成员一经朕的批准,五年内不会有变化,如果内阁不遭到全体大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共同要求,就不会被解散从新组阁,现在开始计时,一个时辰之后开始选举。”
蓝玫瑰退出了龙椅返回偏殿休自。蓝玫瑰刚刚离开,大殿上一下乱套起来,别看这些人一个个平时都是很矜持的,但是这一刻表现得可不那么稳重。担心的和忧虑的、兴奋的各不一样,每个候选人都很清楚,选票的多少,决定于自己的人缘和政绩,也取决于自己在朝内的支持者多少,不长时间,大殿上开始了商量。
退目偏殿的蓝玫瑰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这一次组阁的程序是不正确的,应该由自己提出谁是首相,由首相进行组阁,这样才能保证内阁的团结。但是不行,这是中国,不是英国,更不是日本。以时下的民智和传统思想,制衡和自约还是主要的。再有一点,宪法没有确定,蒙古没有最后打败,中华没有完全统一。蓝玫瑰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放弃皇权。
以现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是没有对外扩张的心思,这还是封建时代,不是资本主义时代,所以,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这种民主方式,这也不是民主,而是为了监督,想最终实现一个基本理想的制度,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探索和实践中检验。
蓝玫瑰心中有很多想法,好多计划,她要一步步的实现,进入了现代社会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还在探索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所以缺憾是必然的。
能自我检查,自我修正就是一个好的制度。中国的几千年历史,让中国人的思维,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之内。没有扩张性,固步自封是最显著的特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几乎从没有过扩张行为。虽然蒙古人的铁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经历过后世的蓝玫瑰,也不能不承认,这是中国唯一的扩张朝代。但是也把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技打断,让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满清的三百年,让中国离开了国际舞台,而这三个世纪,正是西方从封建蒙昧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时间。
当中国人明白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已遥遥领先,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三流国家,成为别人掠夺扩张的对象。
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成为满身珠宝,一身肥肉,却没有任何武力保护的肥羊,成为西方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强国垂涎和抢夺的对象。
如今中华帝国建立强大的武备和军力,已然成为当前世界的第一。但是,朝中大臣在涉及到其它国家的时候,谈到的也不过是让外邦各国前来朝贺,上表称臣而已。并没有想过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也没有想过把自己的力量伸出去。军方将领在蓝玫瑰这些年的熏陶下,已然具有了扩张的本性,但是局限于开疆扩土,建立战功的层面上。文臣和天下学者更多的是认为应该罢战息戈,不能穷兵黩武。
在中国人眼里,战争就是民不聊生,战争就是劳民伤财。不能不说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是爱好和平的。
蓝玫瑰也爱和平,也不喜欢她的治下百姓军队去牺牲,去战斗。但和平不是一相情愿,财物是买不来和平的,只有强大军队,强大的武力才能换来和平。一味的防守忍让,即使有世界一流的武器和科技,也无法和平。兵法家早就提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有打出和平和安全,把战火烧到别人的土地上,自己才有和平幸福生活。
蓝玫瑰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三世为人,今天登上高位,终于掌握了可以实现心中理想,实现自己理论的能力,蓝玫瑰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现在的京城,已然出现了很多学说,儒家学说,老子的清静无为,道家的宁静致远,孔子的论理传天下,佛家的修养来生,法家的物以治世,各门学术争奇斗艳,再也没有圣人学说,朱程理学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被取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氛围。
自然科学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蓝玫瑰的倡学重教,正在推行,教育部向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局限于财力和师资力量,蓝玫瑰也无法一下完成教育普及,只能在各县城以上的地方开设学校,进行朝廷免费供读。
没能把学校向农村城镇进行普及,这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教育结构,对于蓝玫瑰重视教育,全国的学子士林,转变成蓝玫瑰的最大支持者。
可是江北、西部,多少新收复的地区,那里交通闭塞,贫困落后,这些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新任财政部长顾本兴一筹莫展。中华帝国的财政收入不低了,可是皇上太能花钱了,每一年军费支出占有一大块,教育、建筑、交通、国防、科技,哪个地方都用钱。顾本兴也不生钱,他不得不想办法,可是拆东墙补西墙也不行,窟窿越补越大。
顾本兴也急着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办法,怛他拿不出来。蓝玫瑰在江北战斗结束的时候,已然下令,让顾本兴集中所有的金银不要动,等到朝会后和他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上。
顾本兴也知道皇上好像无所不能,不知道这一次有什么高招。蓝玫瑰也在想办法,不过不能操之过急,现在只有黄河以北,和西北地区没有解决,军事问题已降到第二位,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开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