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玫瑰-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指挥的蒙古骑兵不是探马赤军,是蒙古骑兵,蒙古军里面,真正的蒙古军并不多,蒙古国人口有限,组成蒙古军的成分相当复杂,不过在蒙古骑兵强有力的带动下,蒙古军队横扫天下,造就了蒙古军队扬名天下的声势。这是忽必烈用其他民族的生命,成就了蒙古帝国的疆土。否则只有几百万人口的蒙古人,即使全民皆兵,又能组织多少军队。
这他次在黄河北岸,蒙古大军是七十多万,集中在五个地点,算上在开封的嘎尔迪就是六个集团,其中格音保利这一路就是最大的一股。兵力是二十万之巨。
其中是三万骑兵,十七万蒙古汉军和一部分新附军。就是这些新附军也不是那些刚刚投降的宋军,也是北方早期投降的新附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是比较顽强的。就是有这些部队,格音保利才信心十足。华夏军只有三万部队,平均达到了接近七比一,经过一天的战斗,现在兵力还在六比一之上。三万蒙古铁骑一动没动,如果蓝玫瑰发动夜晚进攻,格音保利就会全力防守,一旦到达天亮,进攻的华夏军就会陷入到步骑台围之中。
算计的不错,当遭到攻击的时候,格音保利不但没害怕,反而有一丝兴奋,认为胜利就在今夜。可是时间不长,格音保利就发现不对,华夏军展开的是火攻。整个大营宽度十几里地宽,以华夏军的炮火是不可能攻击太远,大火只是在大营的边上燃烧,最远也就是到达中间。
格音保利是要坚守大营的,所以在营寨的前面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在烈火中和炮击中,蒙古军伤亡比白天进攻时还大,指挥的将领不得不命令士兵向后撤退。躲开大火的袭击。
突然刮起的大风,让烈火开始向大营中部和后面蔓延,虽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大风,蒙古人认为是长生天保佑宋军,可是又哪里知道这是人造的狂风。
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就是没有大风的天气,一旦形成燎原大火,天空的气压突然变得不稳定,也会形成大风,何况还有这人为的大风。助长了火势的升腾。
蒙古军的营帐都是毛毡的,上面盖着油布,这是绝对的易燃品。在这样的大火下,是越烧越旺,狂风卷着火舌在狂飞乱舞。没有消防设备,没有必要的防火措施,密集的大营里面,人马相撞,各自逃命。
烈火倒是在其次,毕竟土地是不会燃烧的,可是这是桐油弄出来的大火。最为让蒙古军受不了的就是在烈火下产生的浓烟,这才是真正让蒙古军乱套的原因。桐油中混合了大量的辣椒和胡椒,在燃烧的时候,放出辛辣刺鼻的烟气,让蒙古军都是鼻涕眼泪一起流,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别说战斗,就是什么都不干,也难受得要死。
这是有计划的行动,燃烧的大火让华夏军也无法进攻,可是大风车让火势向里蔓延,本来这样的火是不能进攻的,浓烟一样限制了华夏军。这就是为什么华夏军要预备毛巾和水壶,浸湿的毛巾挡住了烟尘。华夏军就在这样的浓烟中冲进了蒙古军大营。毛巾不但挡住了烟尘,同时成为军队识别的标志。当冲进去之后,整个前营看不到蒙古军,只有少量被困住的士兵。
各军的将领立即发现了一个特点,这样的战斗,钢弩反倒没法使用,立即传令,士兵全部背上钢弩,抽出身上的长刀,已经被浓烟呛得失去战斗力的蒙古军,成为待宰的羔羊。战斗不是战斗,就是杀人,雪亮的长刀在火光中闪烁,一片大屠杀景象。
中路军是新一师靳永丰的部队,这一战蓝玫瑰虽然同意军事主官亲历一线,但是严格规定必须记住自己的指挥职责,各部队的主将全都和士兵保持着最近的距离,形成统一指挥协调作战。
头半夜的战斗几乎不是战斗,因为蒙古军毫无还手之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攻的效果渐渐过去,蒙古军开始有些缓过劲来。在宿州城里的格音保利也不断的发出命令,让部队暂时退进宿州城里,躲避大火和浓烟。
当天渐渐发亮的时候,可以看清战场上的情景,十几里地远的蒙古大营,变成了一片废墟,残存的蒙古军还在再斗。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
再怎么伤亡巨大,蒙古军的基数在那里,二十万部队,就是一动不动让你杀,也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何况蒙古军会跑,会躲,还会还手。午夜过后开始战斗,一直到天光大亮,战斗没有减弱,反倒是越来越激烈。
站在宿州城头,格音保利看着占据大营中部的大旗,感到怒火上冲。蓝玫瑰太嚣张了,竟然亲临第一线,跟着士兵一起冲锋,这样虽然能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可是主帅置于险地,是兵家大忌。格音保利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他要用雄厚的兵力,一举生擒蓝玫瑰。下令宿州城里的三万骑兵,出城,围歼蓝玫瑰的中军,因为华夏军已经散开,在蓝玫瑰的中军身边,只有几千人。面对三万蒙古骑兵就是找死的行为。
格音保利给骑兵统领吉吉卡万户下令,不管多大伤亡,一定冲散蓝玫瑰的中军,打败华夏军就在这一战。
可是格音保利忘记一个华夏军的兵种,那就是远程炮火的打击,当初格音保利的算计很好,他知道防御战骑兵没用,又不舍得消耗在防守中,把骑兵放到了城里,果然在蓝玫瑰的夜晚火攻计划中,十六七完汉军伤亡近半,可是三万蒙古骑兵毫发无损。
当城门大开,蒙古骑兵出现的时候,站在大都旗之下的蓝玫瑰眯起了眼睛。半夜征战,蓝玫瑰几乎兵不血刃,齐少石下达严令,用人墙也要保护小姐无事,两千一百多特战队员,几乎清空了蓝玫瑰周围的一切蒙古军。
看着坐下玉青骢急切的样子,蓝玫瑰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她一方面感谢手下这些人的爱护,同时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她的作用不是杀敌,是稳定军心,是鼓舞士气。那杆蓝色大旗,就是华夏军的军魂,是华夏军的军心。当冲杀前进,浴血奋战的官兵,看到那杆迎风飞舞的蓝字大旗,明白他们的王爷在和他们一起战斗。
蓝玫瑰在夜晚的战斗中没有发现蒙古骑兵,就明白这是被格音保利藏在城中了,传令华夏中央军炮团,立即在东部的两个城门前埋伏,全是弩箭炮,对准城门。
当吉吉卡指挥他的骑兵冲出城门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弩炮的炮弹和爆裂箭。连串的爆炸,封死了城门,骑兵根本出不来。接到报告的格音保利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他感到了一丝失败的味道。没有城里的兵力支援,外面已经被击溃的部队毫无还手之力,下场就是被歼灭。
看不到蓝玫瑰有一丝停手的迹象,格音保利打了一个冷战。好狠的蓝玫瑰,这是要用三万部队,消灭自己的二十万部队,如果这样,那……
格音保利不敢再想下去。他只好命令骑兵在另两侧的城门出城,集结后绕过城,向华夏军展开攻击。同时命令退进城里的步兵也出城作战。
战场形式表面看对华夏军有利,实际上蓝玫瑰清楚,这才是艰苦战斗的开始,格音保利在城外大营是十五万部队,城里是两万步兵,三万骑兵。为了躲避浓烟和火攻,又撤进城里一部分,城外只能有一多半的兵力。经过一夜战斗,炮轰,火烧,箭射,刀杀,十二万部队确实所剩无几。
可是华夏军中央军也是有不小的伤亡,最大的问题是筋疲力尽,战斗力在严重下降。身为将领,格音保利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骑兵向外冲击就是这个原因。
华夏军不可能堵住四个城门,蒙古军还是最终在伤亡一部分之后,冲出了宿州城。形成了密集的冲击队形,杀向了华夏军。炮兵不得不调转炮口,开始轰击蒙古军骑兵,失去对城门的控制,里面的步兵也冲出来。战斗再次变得激烈起来。
华夏军根本不给蒙古军列队的时间,逼迫出城的蒙古步兵不得不直接投入战斗。张北的战术就是大穿插,大纵横,把蒙古军的部队打散,打乱。否则以蒙古军的数量,一旦形成密集队形,华夏军根本扛不住冲击。昨夜到今天,已然看明白,蒙古军是不要性命,不管伤亡,只要胜利,这就是人数优势。
战场陷入全面苦战。蓝玫瑰的帅旗纹丝不动。一直坚决的坚在战场上,不管城头战鼓多响,格音保利发出什么命令,吉吉卡的骑兵如何不要命,可是就是无法冲破三个炮兵团的封锁线。
吉吉卡万户,只好展开游骑战术,想先解决了炮兵,再进攻蓝玫瑰的中军。战场上出现个奇怪的景象,三个炮团在蓝玫瑰的周围构成一个战阵,有效地防护着冲击中军的蒙古骑兵,这还是和蒙古战斗以来,从徽州军开始到今天的华夏军,炮兵第一次出现重大伤亡,没有步兵保护的炮兵,面对滞骑兵的快速冲杀和滞射,伤亡不断加大。炮兵团长指挥自己的炮兵和骑兵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是现代战争不可能出现的情景。
蓝玫瑰骑在马上,一动不动,齐少石既不能参加战斗,也担心小姐的安全,紧张和急切让他浑身出汗,身边的特战队员也都是急得够呛。
战斗还在进行,格音保利站在城头,看着城下的战场,心急如焚,他在城头可以纵观整个战场,蒙古军不断的倒下,宿州城前,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旌旗遍插,到处是冒着浓烟的燃烧物,看着看着,格音保利猛的一惊,心里一阵颤抖,他大呼上当。直到这个时候,格音保利才明白他上当了。蓝玫瑰不是在鼓舞士气,她在用自己当诱饵,吸引蒙古骑兵,给战场上的其他步兵争取时间。
这样短兵相接的战斗,蒙古军一点优势也没有,因为华夏军的是钢弩,可以远距离射击,蒙古兵在这样的战斗中,弓箭根本用不上,只能是冲到近前用刀枪战斗,面对远程射击的钢弩,蒙古军还不等冲到近前就会被射死。华夏军几乎没什么伤亡。如果这样战斗下去,只要华夏军身上还有钢箭,蒙古军最后就是一个不剩。
在平地上,骑兵冲击的快,钢弩未必能挡住骑兵的冲锋,另外骑兵可以进行骑射。可是战斗在蒙古骑兵冲出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天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