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开会了。蓝玫瑰看着严肃下来的这些人,有些感慨。五年不到的时间。昔日在一起的将领,都分得天南地北,也有很多再也看不到他们。战争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更多了的路要走。但愿这些人能永远走下去。
蓝玫瑰说道:“这是徽州军进入临安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军政会议。经过这么长时间,我们有胜利。也有失败。包括我在内,有成绩也有错误。发展到今天,很多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却因为我的原因,没有避免,他们发生了,还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我也不想冠冕堂皇的说什么承担错误的虚言。我思考了一段时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我们一直只有军事目标,没有政治目标。大家的心思各不相同,思想并没有统一起来。才会出现这些失误。今天的会议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徽州军系统今后的发展战略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统一思想,完善机构,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三个是军事战略问题。”
蓝玫瑰说完后,会议开始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随着会议的深入,蓝玫瑰发现,问题太多了。很多问题还真的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原定一天的会议,一连开了三天才结束。这是因为在会议当中,很多问题暴露出来。这一次是全体军政会议,蓝玫瑰一直强调军政分开。互不干涉,可是在实际中,并不能完全割裂开。军政本来就是一体的。想协调军政关系就出现一个最大的难题。因为军队掌握在蓝玫瑰手里,可是行政并不是。蓝王府作为行政机构,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左右内阁的处理意见。并不能完全贯彻蓝玫瑰的精神。还要顾及到很多问题。
让大会延期的原因就是第一个问题中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两个问题根本无从谈起。蓝玫瑰的北伐战争,西进战略和南向发展,都是在徽州支持下完成。徽州只是一府六县。就是有再强的经济力量也无法保证几十万大军的对外征战。军需和后勤,制约着军事行动。
想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必须整合全国的力量,这就涉及到权力的问题。蓝玫瑰在发展初期,用手段取得了权力。那个时候徽州军不过十万人,战斗地域也是江南京城附近,徽州的力量也足够用了。蓝玫瑰的权力也相对够用。可是现在进行的是统战争。已经扩展到江北和东南方向。没有统一的领导权,顾忌太多,就会束手束脚。
军事体制也不再适应现阶段的作战,指挥系统必须全面改变,这就衍伸到行政制度和官员任命问题。军政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领导权决定了思想统一。徽州军就是一个称呼就很难办。因为蓝王府完全是行政机构,却延续徽州军称呼,很容易造成误解。
会议主导权渐渐的偏离了方向。会议的论断和推演,渐渐的由巩全、赵良和吕天成向刘录转变。当大家发现这一变化的时候,刘录已经控制整个会场。这让明白过来的人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刘录不只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还是一个有着超强政治才能的人物,同时也明白为什么他会参加这个会议。
刘录不向其他人那样有什么顾忌,很多话都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让会议快速进行下去。刘录的一段话,立即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刘录站起来说道:“各位大人,我不想向其他人一样去含糊说明问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已经和小姐谈过,想取得全国统一的胜利,依靠大宋官家是不行的。我认为小姐应该取得最高皇权,掌握最高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完成北伐大业,建立鼎盛的天朝。”
刘录的话得到了开会人的一致同意,报以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军中将领,他们可是盼望着这一天到来。这是接到通知开会以后,刘录把军队事情交给了参谋长齐丽,和石祥允返回了临安。见到蓝玫瑰后,刘录和蓝玫瑰谈了一天的时间。没人知道谈的什么。不过蓝玫琬知道了自己身上很多错误的地方。因为详谈的时候,刘录并没有顾左右而言它,而是直接指出了蓝玫瑰身上的三个错误。第一点就是力求完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想成大业,就必然有所牺牲。想要名声还要权利是不可能实现的。温和手段是改良社会,不是建立新的社会。皇权是自私的,不会有谁愿意让出来。这当中必然是流血斗争。政治本身就是没有道德可将的。大善人不可能统治国家。
第二点,内部人员没有满足条件,依靠虚无飘渺的理想是不能凝聚人心的。世人趋利,没有利益的事没人干。想让人追随,就必须是利字当头。军中将领和文官都是要满足自己的利益。没有舍,就没有得。
第三,在对待政权方面。蓝玫瑰用自己的思想代替了所有人的思想。没有看到真正保持国家稳定的不是百姓,是中层,是这些世家大族和门阀世家。依靠百姓想稳定国家根本办不到。因为见识决定私利,百姓没有远见,他们看不到长远的利益。短期行为导致他们会随着利益而左右摇摆。更增加社会不稳定。
刘录谈了很多,虽然经历过后世的蓝玫瑰不能同意刘录的全部观点,但是其中还是很有真知灼见的。通过刘录的谈话,明白了很多道理,最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刘录的一句话让蓝玫瑰茅塞顿开,那就是:“天下无圣”。
杜会、资本、政权,这些刘录不可能知道,他只是凭惜着超人的智慧,看到了现阶段的社会本质。不过刘录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权不是绝对自私的。他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绝大多数人维护皇权,都是出于自身的私利,不全是天下为公。总而言一句话,蓝玫瑰太理想化。
更让蓝玫瑰震动的是明自刘录没有明说,但是蓝玫瑰自己明自所犯的错误,那就是后世句最经典得粗话:“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在震动中的彻底清醒的蓝玫瑰,在静静的听完刘录的话以后。陷入到独立思考之中。最后得出结论,一个时代的变革,不是靠着理想就能实现的。这是封建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带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行为,进行封建社会的变革,根本就无法实现。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蓝玫瑰终于承认,穿越让自己有些目空一切,从内心深处不相信这个时代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明白这点以后,也就什么都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说自己受命于天。哪一个皇帝都有一些大臣和谋士在为他出主意。
想完成一件伟业,不是自己在屋子里想能行的。文臣武将缺一不可,刘录说蓝玫瑰的武将够用,文臣虚弱,看来确实如此,这就是根源。自己太自以为是了,应该整合文臣的力量,共同出力。就像军中将领一样。自己能容忍军人的自主军事指挥,却不能容忍文臣的自由发挥,这是严重的缺陷。想有文武系统,就必须取得皇权。在自己的控制下,一步步完成社会变革。自己犯下了当年孙大总统的错误,把革命寄托在那些军阀身上,自己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和当年成成变法的六君子有什么区别?
既然有了深刻的认识。蓝玫瑰不再排斥取得皇帝的地位,也就是刘录知道了蓝玫瑰的转变,在今天的会议上才会侃侃而谈,无所顾忌。
当蓝玫瑰说出心里话的时候,会场的变化让蓝玫瑰意想不到。她认为自己表露想登上皇位的意思,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抵制。却没想到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应当。
思想高度统一后,会议真正的顺利开下去。终于在第三天才开始研究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徽州军的发展方向得到解决,思想自然统一,也就不会出任何问题。剩下的就是解决行政系统和军事行动问题。
经过研究,确定了统一的徽州管理机制。蓝王府为最高机构,蓝玫瑰为最高统帅。刘录任王府司马。撤销立法办公室。巩全、吕天成、李世文赵良、韦昌为副司马。分管一切政务,行使行政权力,对蓝玫瑰负责,指挥内阁的政务。
军事方面进行的改变不大,因为现阶段不需要进行什么大的变化。只是确定了总参谋部的指挥权利。三天会议结束,各军将领返回了各自的军队。
十几天之后。最先发动的是收复云南的行动。杨仇和张北的两个军正式开始对云南全境开始进攻。经过这样长的时间准备,段蓉以大理国公主的身份,发出号召,云南各地的原来大理臣民纷纷响应。平定云南的战斗一路顺风。大片的地区的收复。本来准备实习半年的新官员,只好开始向各地派遣。内阁方面也是紧急行动,忙得团团转。不过这回蓝王府不再是以法令的形式下达指令,而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进行指导。
这样一来,内阁成为执行机关,蓝王府成为决策机关。命令不再是模糊的,非常明确。陈宜中这些人马上发现了这一变化。协调各局快速下达指令。一个朝廷中央系统,形成了三级指令。各部尚书也有时间管理自己的本部门事务。
京城动荡用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恢复正常。大量的世家门阀在动乱中被毁,大面积的土地被收回。蓝玫瑰终于发现人少的问题。
大宋的人口太少了。很多耕地不得不荒芜。大量的工厂建立,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流向工业。商业的发达也吸引大批的人员。这一回终于不用命令,女人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逐渐的进入各个领域。
经过这一次的隆痛教训,大宋文人终于知道在强权之下,不配合朝廷是什么下场。也都抛弃了原来的论调,开始鼓吹新政的好处。
经过这次事件,蓝玫瑰也总结了自己的失误,不在用温和的态度进行改良。加强了法制和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的家族势力,被暂时打压下去,让政策和法令能迅速贯彻,特别是那些新收复的地区。由于全新的政策和法令。这些刚刚夺回的地区更是没有反抗的余地。徽州军已经不再温和。充分的展现出强硬的手段。
大内皇宫之内,赵显泪流满面,于佩死了,是太皇太后下的命令,赐死于佩。倒在床上的赵显伤心欲绝,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