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清蝉赶往宣城去见蓝玫瑰,当地看到蓝玫瑰的时候,把情况说了一遍,武清蝉意外的看到小姐什么反应也没有。只是轻轻说道:“回去告诉张波、张水,什么都别想,立即带兵沿江而下,直取镇江。消灭张弘范的水军,协助叶乾渡江,解开扬州包围,把他们撤过长江。”
武清蝉的观察就是小姐知道这个事情,参谋部掌握军情处,知道小姐的情报非常准确,小姐什么也没说,当然就是有对策,武清蝉还真不知道什么事,是小姐担心的。放心的返回了梅龙,让张波带领水军赶奔镇江,
让武清蝉离开,蓝玫瑰看着外面的天空,觉得自己该回临安了,这一次给他们一点表演的机会,这些人还真的配合自己,杀秦尚镇住了一些人,可是谢太皇太后也开始反悔了,谢堂这些皇亲国戚进入朝堂,本来就不会是好事,历朝历代外戚掌权就没有一个国家好过。这些人怎么都这样。
按着本意,蓝玫瑰会让他们再表演一段时间,以便抓住更大的理由,好一举连根拔起。但是根据张望的报告,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刚刚打下的一点基础,抗不了这样折腾。一旦元气大伤,再想恢复会很困难。伊勒德比伯颜难斗,刚刚有一点苗头就返回大都。命令军队退守要地。看来想达到暂时控制半壁江山,还是很难的。现在不是和蒙古军队决战的时候。还应该重创他们一次,才会达到长时间的稳定,用于整合内部。这个时候要是再给这些人机会,他们会把好不容易积攒先来的一点底子败坏光。所以应该回去了。
但是最后一件事还没有完,那就是扬州的李庭芝,虽然在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这些人的身上感到绝对的失望,这个李庭芝也不见得多好,可是毕竟是清正廉洁之士,自己不一定要他们都赞成自己,只要能一心为国为民就足够了,其他方面还是好办的。
想明白这些,命令在徽州的第七军刘星武立即出彭泽向江州进攻,和冯彪联合作战,一举平定江州。命令在宣城的杨仇第四军向芜湖进攻,在西侧向建康进攻,叶乾解决镇江之后,向建康进攻,东西两路拿下建康。水师部队完成任务以后返回池州水寨,巡视长江沿岸。
这些战役完成后,蓝玫瑰就该返回临安,这段时间临安的表演该结束了。
叶乾看到小姐的命令,高兴的跳起来,他实在是太佩服这个张弘范了,他刚开始进攻江阴,有六万大军的张弘范竟然不坚守,直接放弃了江阴,在舰队的运输下,沿长江退往镇江。这样把叶乾气的半死。他妈的,给他预备好了各种炮弹。竟然没有用上,这个张弘范太狡猾。只好占领江阴后准备向镇江进攻。
那里是张弘范的水师舰队,不过他有水师,要是再跑了怎么办?可是看到小姐的命令是水师出战击溃张弘范的水军,让他不但占领镇江,还让他过江解开扬州的包围,这可是太好了,哪能不高兴,立即喊道:“通知师长前来开会。”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05章 浴火扬州(一)
扬州城里一片萧条破败,士兵将领无精打采,百姓面黄肌瘦,扬州已经被困半年多了,李庭芝能想的办法全想到了,可是仍然无法解决城中的粮食问题。
扬州知府衙门,李庭芝一脸的愁苦,最近几个月他什么消息也得不到,官员将校家中存粮已尽,近几日军中士兵已经以糠皮、牛皮混杂而食,据报已经有人家烹子而食。伯颜最后一次大军六十万,集中南下攻取临安,扬州外围的筑城已经完成,彻底的消息断绝,扬州对外界的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了。
不过蒙古军撤兵,围城的是原来宋军降将。李庭芝的手下已经兵疲将弱,想突围只有放弃扬州,苦于不知道临安状况,两淮安抚使同知姜才得病,刚刚见点起色匆匆的来找李庭芝。
“李大人”姜才抱拳施礼:“一连多日鞑子兵只是围城并不进攻,是不是临安方面有什么胜利,蒙古军并没有攻陷临安?”
李庭芝摇摇头说:“不一定,临安没有多少兵将,张世杰人虽忠心,但才能一般。夏贵、范文虎投降,贾似道兵败,大宋已经没有多少精兵强将,而这一次伯颜尽起六十万大军进攻,势在必得,临安即使不破也危在旦夕,他们停止进攻也恰恰证明临安危险。”
姜才说道:“蓝元帅屡建战功,这一次也不能胜利吗?”
李庭芝还是摇头:“我们都没见过这个蓝大人,一个小女儿有如此能力。实属大宋之福。可是据闻徽州军只有八万人,而京师张大人手下有兵力二十万,那是临时征召的各地民壮乡勇,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以区区八万精锐难抗伯颜几十万大军,胜利的希望很小,我们只能死守扬州为国尽忠,传令三军,为大宋战守最后一刻。”
“是”姜才答应一声,他知道大人难受,但为臣之道和为国尽忠谁都没话说。不过手下军心不稳,很多将领已然出现投降的迹象,只是感念大人的恩德,慑服大人的威严不敢动而已。扬州城里还有一万多军队,外面围城的是五万新附军,基本都是盱眙、泗州和淮安的投降宋兵。
阿术已经围攻扬州一年有余,损兵折将没有攻占扬州,最后想到这个主意,在扬州城外筑城,把扬州彻底围困。半年前扬州已然没有了任何补给,李大人已经竭尽所能,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扬州将不存在。姜才能说什么?他们都是大宋臣民,为国尽忠是本分,唯有一死而已。不过蒙古大军撤走,只有这些新附军围城。姜才说道:“李大人,我们是不是集中兵力冲出扬州,外围困守没有蒙古军,只是新附军,冲出扬州还是有希望的。”
李庭芝说道:“不行,现在城中将士已经多日不曾饱食,出城作战必败无疑。另外,我们不知道临安方向什么情况,长江以北只有扬州一处孤城,我们退到哪去?没有船根本无法过江,蒙古水军封锁长江,不能过江。如果放弃扬州必然被打败。”
姜才也没有办法。只能是默默无语,两个人相对无言,都在想临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消息。这个连连战胜的蓝玫瑰能不能打胜这一仗?不过以宋军的数量和战斗力很难。
可是为什么没有消息呢?这已经好几个月了,按理说早应该有结果,唯一解释就是临安和扬州一样陷入包围之中。以临安的富足应该能坚持很长时间。蓝玫瑰的几次战例李庭芝全知道,以不可能胜利的兵力对比,竟然大获全胜。当知道消息的时候,扬州城里一片欢呼。蓝玫瑰没有来救扬州李庭芝也欢欣鼓舞,他没怪蓝玫瑰不来管扬州,一开始也接到过陆秀夫的通报,也知道京城中发生的什么,对陈宜中之流是什么德性心里也有数。
就是知道这些,心里才担忧,蓝玫瑰一个女子接连获胜,不被这些文人所容是必然的。几次排挤人家,虽然最后给了徽州安抚使,可是以女人的小心眼和气度,这次面对如此的蒙古军力,能坚持为国尽忠吗?大宋降将太多了,有多少是不满贾似道之流而投降的,蓝玫瑰能坚持下去吗?
许文德在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和一支雕翎箭,神情有些兴奋:“李大人,好消息,好消息。”
李庭芝一愣:“许将军什么事?”
许文德把手里的信递过来说道:“这是城外用马箭射进来的,是叶乾将军的信。”
“叶乾?”李庭芝知道,叶乾是徽州军的战将,官封都统制,位置不低,是蓝玫瑰手下大将,怎么会有信来?李庭芝忙接过信,一看信上没有多少话,只是告诉李庭芝,蓝太傅派他来解扬州之围,让李庭芝做好准备,今天夜间会有人到城下,让他们放入进城,再谈详细情况。
这还是快半年的时间,李庭芝第一次接到外面的消息,自从他杀了两次来劝降的宋将以后,扬州基本上断绝了外界消息。扬州城外蒙古新附军封锁严密,这封信是怎么进来的?李庭芝想想说道:“许将军晚上注意看看多少人,不要打开城门,用吊筐只让一个人进来。”
许文德和姜才都想到了怎么回事,刚才的兴奋劲没有了,慎重的点点头。他们不能不防止是新附军的诡计,因为扬州城外四面被围,这个人是如何通过蒙古新附军所筑的围城,当然值得怀疑。李庭芝当然希望是真的,但三个人都不敢相信,蒙古大军六十万不知道怎么样了,还能来解扬州之围,冷静过后李庭芝不敢相信。
在期盼中夜色低沉,扬州城上许文德、姜才都密切的注意着城外的黑暗中,快到午夜的时候,就在许文德有些失望的时候,护城河的水面哗啦一响,两个人从水下钻出来,登上岸来到城下,打出了一声口哨。
许文德就是一高兴,只有两个人当然不在乎.立即在城上垂下两个竹筐,这两个人毫不犹豫的坐在筐里,城上士兵一起用力,很快把两个人拽上城墙,借着城上的火把,许文德看到是两个年青人,一身水淋淋的,身穿夜行服,一抱拳:“壮士可是叶将军手下?”
其中一个人也是抱拳说道:“正是,叶将军手下特战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长刘文灿。”
另一位也说道:“第一小队费尤。”
刘文灿说道:“哪位是李大人?”
许文德说道:“李大人在府里恭候,在下许文德,二位请。”
一行人下了城头,赶往扬州知府衙门。扬州城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生机,刘文灿进入扬州城外还真没费什么事。从长江过江后就直奔扬州,看到的是不太高的围城。阿术围困扬州当然不用筑多么高大的城墙,也无非是为了阻止外面和扬州的联系,断绝一切补给粮草而已。防止李庭芝出城,向四周征集粮食,达到这个目的就行,所以所筑城墙不高,又是土城,上面有士兵巡逻和哨兵。
这样的低矮城墙,怎么会难住徽州军特战队的精英。能出任中队长,身手当然是一流的,就是一起来的费尤也是第一中队第一小队长,这次整编七个军,分别配属七个特战大队,总共才多少个中队长,二十一个而已。刘文灿当然是三十名之前的人物。
两个人隐身在草丛中观察一会,发现这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