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风流-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楠微笑道:“能做到这一点还是看着小郡主的面子是么?我懂了,老爷子当真是说到做到,绝不肯给我宋楠一丝一毫的帮衬。不过老爷子对我还不够了解,不该我要?我要的我绝不会要,该我应得的我也不惜去争取,我可比不得老爷子的韬光养晦,我这个人就是这么肤浅。”

    张仑皱眉道:“宋楠,怎么这么跟老爷子说话,你又不是不知道此事的为难之处?”

    宋楠冷笑道:“为难为难,人生下来哪一件事不是为难之事,我只是想知道,关键时候谁会为我宋楠出一次头罢了,可能是我太天真了吧。罢了,既然如此,我也不祈求老爷子会帮我一把,我有的时候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家伙,今日之事便是满朝反对,我也要搏上一搏,不为升官发财,只为了这一口气。”

    张懋冷笑道:“有志气,嘿嘿,就是有些蠢。”

    张仑也皱眉道:“宋楠,何必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

    宋楠一笑拱手,不再多言,转身往殿前台阶上行去。虽然听不清宋楠和英国公之间的谈话,但察言观色的官员们从双方的表情便已猜出一些端倪来,看来朝中盛传的宋楠此次虽立大功却将一无所获的传言是真的,想从老勋戚手中攫取领军的军职还是痴心妄想,即便是封了侯爵也不成。

    想到宋楠回京之时,圣上率文武百官迎出十里长亭的隆重和光彩,再想想今日殿上即将发生的一切,文武百官的心头均闪过两个词来,那便是:虎头蛇尾,笑掉大牙!

    朝钟嗡鸣,奉天殿厚重的大门也在几名内侍的奋力推动下吱呀呀打开,奉天殿中巨烛高烧,照的比凌晨的天光还要明亮,众官员停止了嗡嗡议论和相互寒暄,纷纷整衣正冠按着班列排好缓步登上高高的台阶鱼贯入内。

    几十名红盔红甲的大汉将军从两侧偏殿出来,威风凛凛的站立龙座周围,紧接着在内廷几名公公的引导之下,正德缓步而出登上龙座,群臣齐呼万岁,扑簌簌一阵杂乱行礼之声,起身时正德已经端坐龙座之上。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老掉牙的开场白从内侍口中响起。

    户部、吏部官员先后上前奏报了一些关于平息贼兵之乱后的赈济重建之事,以及官员的任免之事,正德一一做了口头的指示,无非是尽快赈济重建,年节之时保证流民有屋子住有饭吃有衣穿等一套说辞。

    处理这些琐事,朝上忽然陷入沉寂之中,正德往堂下扫视,看到了宋楠站在第四排过道边的身影,脸上起了笑意道:“宋楠,你上前来。”

    宋楠忙躬身上前行礼,正德道:“宋楠,休息三日之后,身子精神可都有所恢复了?”

    宋楠道:“谢皇上体恤臣下,这几日身子好多了。”

    正德呵呵而笑:“那就好,朕说了,你休假归来之日,便是朕给你论功行赏之时,今日早朝的重点便是此事,一干有功的将领可都进宫了?”

    宋楠道:“都在殿外候着呢。”

    正德道:“宣他们觐见。”

    不一会,许泰江彬为首,十几名跟随宋楠剿贼的将领疾步进殿,跪地高呼万岁,磕头行礼;正德微笑摆手道:“诸位免礼,你们都是有功之臣,今日朕要给你们封赏,站在一旁等候。”

    众将领赶忙起身,寻了位置站立。

    正德回目来看了宋楠一眼,举目望文武百官身上一扫,静静道:“诸位,这次剿贼,锦衣卫指挥使宋楠挺身而出,率大军横扫反贼,歼灭七万贼兵,保我社稷安稳,可谓劳苦功高。朕前几日曾征询你们关于此次封赏宋楠的意见,但却意见不一。”

    正德顿了顿,环视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文武百官,继续道:“朕在想,且不论宋楠危机时候勇于挑重担分国忧,单从这次宋楠剿贼的表现来看,宋楠倒是个领兵的将才。朕知道很多人会不服气,朕也不想揭了你们的伤疤,你们中的有些人平日自诩勇武,牛皮吹得震天响,可一上战场,还不是被贼兵打得落花流水?朕无意责怪什么,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道理却是很明显的,胜者自然比败者更有领军之能,诸位说朕说的是也不是?”

    徐光祚脸色阴沉,皇上这话就好像在自己无能一般,当初首先挂帅剿贼的是自己,东路大败而归的是自己的儿子,皇上这番话可不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么。

    “皇上圣明,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兵之事复杂多变,也有不少偶然性。就像徐延德山东之败,那是对贼兵不了解之故,完全没想到贼兵凶悍之极,以至于大败;而宋大人接手之后,正是因有徐延德之败在前,这才小心谨慎,或可说,宋大人之胜也有徐延德的一份功劳。”说话的是内阁大学士焦芳,这番强词夺理的娓娓道来,倒是真的说出了一些道理来。

    有人捂嘴偷笑,有人嗤之以鼻,更有人出言附和,大败如徐延德也能被说出有功来,不得不佩服焦芳的无耻和雄辩。

    “真是笑话,徐延德剿贼之时,贼兵兵力不足两万,宋楠剿贼之时,贼兵数量已达六万余,正是徐延德之败导致贼兵兵力大涨,气焰更甚,焦大人倒是说出这么一番言语来,幸亏这是在朝中,若是传到天下百姓耳中,岂非笑掉天下人的大牙么?”杨廷和冷声开口,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焦芳面无表情道:“杨大人,此言过分了,你的意思是说,贼兵发展壮大倒是因为徐小公爷之败咯?那么老夫请问,反贼起事之初只有数百,徐延德领命剿贼之时已达数万,短短一个月翻了数十倍,这又是谁的责任?”

    杨廷和道:“那是兵部之责,霸州卫指挥使隐瞒轻敌业已查办下狱,兵部尚书刘大夏也已引咎辞职,焦大人难道忘了?”

    焦芳又道:“那么请问……”

    正德冷哼一声道:“两位,朕在同你们商量有功之臣的赏赐之事,可不是来听你内阁争论谁是谁非的,这些事你们还是留到内阁公房争论吧;关于此次刘六刘七一干反贼造反的缘由,朕也很想听听内阁的结论,不过却非今日所议之事。”

    焦芳赶忙住口,拱手退下,徐光祚抛去感激的目光,从兵败至今,总算听到了有人替自己父子抱屈,当初剿贼之时确实是措手不及,谁能想到贼兵忽然间便声势浩大若此,如果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徐光祚死活也不会让徐延德去担任东路剿贼都督之职。

    “朕觉得宋楠既有领军之才,又有为大明社稷效命的勇气和行为,故而朕觉得该授予宋楠提督团营之职,发挥其领军之才是合适的安排……。”

    众人屏息凝神,心道:到了正题了,接下来就看团营侯爷们的反应了,今次的主角不是外廷不是内廷,而是这些平日里握着兵权享受尊荣的勋戚贵族。不知为何,有不少朝臣心中忽然涌出一股快意来,期望看着这些大明朝最受皇家宠信的一帮家伙们吃瘪的样子。

    张懋眉头紧锁,听皇上的意思居然还没放弃让宋楠进入团营取代某侯的想法,那么说不得自己也要出来公然反对了,此刻自己身为团营总督若不竭力为手下的十一位侯爷们说话,那这些家伙今后可就要真的离自己而去了。

    不仅张懋如此想,团营的十一位侯爷也相互对了对眼神,这几日大伙儿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一旦皇上无故让宋楠替换他们中的一人,其余人绝不袖手而观,而是要不惜代价向皇上施压。今日有宋楠,明日便有他人,今日某位侯爷的下场,未必不是他日自己的下场。

 第四三九章 尖峰时刻(二)

    团营的侯爷们神情紧张,攥紧了拳头,打算大干一场,要皇上给出免职的理由,甚至不惜以集体辞职为要挟;内阁玩这一招虽然不灵,但勋戚们玩这一招是肯定灵的。

    勋戚之家和皇室的联系千丝万缕,京营兵权长期握在勋戚之手,那是大明历朝皇上对勋戚集团的基本态度,身为大明朝的利益联盟,二者之间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皇朝稳定的前提,一旦这种信任关系被无端的打破,便是贵为皇上,也难以收拾残局的。

    这一点正德也许不太明白,但后宫太后,各地的藩王,正德身边近臣却是一个个心如明镜;就算想正德执意而为,也是绝无可能的。

    “朕觉得宋楠是适合领军的将才,但朕却不能让他进团营领兵,不是宋楠的才能不够,而是因为朕的团营提督也个个是能征善战之将,朕不能为了宋楠而伤了他们的心,虽然朕知道,有几位侯爷年事已高,也有人建议朕加以调换,但朕不认为他们不胜任,年事高低不足为凭。”

    侯爷们惊愕万分,本卯足了劲头要大闹一场,忽然间云开雾散,一切消弭于无形,几位年事已高的侯爷老泪纵横,竟然控制不住情绪身子抖动起来。

    “皇上对我们勋戚之家还是看顾的,无论何时,他最信任最袒护的还是我们。即便是他最宠信的宋楠也不能动摇半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皇上虽年轻,但大事上还是不糊涂的;宋楠算什么,就算这次他封了侯爵,和我们这些老勋戚相比,他还只是根蒜。”

    侯爷们感动自豪且快乐的想着。

    张懋沉声道:“皇上圣明,老臣的建议皇上终于是采纳了,老臣不甚感激。”

    张仑面色尴尬的偷看宋楠一眼,他知道老爷子补上这一句,便是向侯爷们点明,这一切都是我张懋进言的结果,此举固然可以挽回侯爷们的心,但却是大大的伤害了宋楠。

    宋楠脸色不变,连眉毛也没抖一下,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站在那里,似乎这一切都跟他无干一般。越是如此,张仑心中便越是担心,领教过宋楠的种种手段之后,他知道宋楠绝不是好惹的人,老爷子一直都对宋楠视若无物,根本不顾及宋楠的感受,这一切将会带来什么,张仑完全想象不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张仑知道,宋楠是决不能够轻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