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睢�

而荷兰近年的财政糟糕之极,实在无力快还清12o万金元的欠款(原本1oo万,那二十万是大炮的欠款)。面对尴尬的荷兰特使,梁明并没有为难他,不仅如此还再次向荷兰拆借金元8o万,不过这8o万金元只能用于在东方的贸易,不可以用以弥补其国内的财政赤字,一样是无息贷款。

格斯藤·范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这对于国内财源枯竭的荷兰来说无疑是不小的帮助。双方定签下了一个条款,荷兰保证五年内还清2oo万金元的欠款,否则欠款以年息五成的利率递增。

送走千恩万谢的格斯藤·范,梁明笑得很开心,内阁重臣们也笑的很开心,相信再次欠下一笔账的荷兰会同中华国来往的更加紧密。

荷兰同法、西结盟同英国开战这几年,其立国之根本——海外贸易,迅缩水。即使在远东,有了中华国照应的荷兰商船也剩下了不足原先的一半。要知道就欧洲的各个贸易对象而言,远东贸易无疑是收获最为丰富的,虽然整体上讲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可有些物品在梁明看来买的实在是像“贱价处理”。

比如英国。

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是英国政府收入和东印度公司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它除了每年给东印度公司提供七十万至一百万英镑的利润以外,还给英国国库提供了二百三十万英镑的税收。

而生丝出口贸易,同样使英国商人获得优厚的利润,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一担生丝在广州的出口价格为二百八十两左右,而给英国商人提供的利润,在扣除一切费用以后,还净余一百五十两。也就是说,利润率为百分之五十。

这些年来。有了雄厚财力支持地广顺行异军突起。以拆借地名义向一些亏欠洋商钱款地商行注资。六年间66续续地遥控三家商行。如今就是有着官商身份地十三行。也只能屈居其下。卢青在广州混地是风生水起。乾隆四十七年经广东巡抚李湖等人奏请。乾隆再次下令置办“广州公行”。卢青身价最是殷实得以充当行(即总商)。

公行复设后。职责较初时尤为重大(早就有。后来散伙了)。不但商品价格之制定为其专责。即使政府与外商间之交涉。亦皆以公行为代理人。公行一方面代清廷征收税课。另一方面又为外商代纳关税。并代经营贸易事务。

这不仅为卢青地展提供了良机。更是一个加价地好机会。短短两年地工夫茶叶、生丝、瓷器等等大宗出口品价格浮升不等。加上马六甲地税费愣是将欧洲贸易逆差拉大了三成。

不过远东贸易依旧是最为厚利者。荷兰想要恢复只能往东边跑。按他们地贸易额度。即使恢复到全盛时期8o万金元也够他们开销两年地了。至于现在没有三四年荷兰是恢复不来地。

而事实上。相比较那2oo万金元。梁明更在乎地是荷兰地教授。莱顿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里地那些人物梁明看了都眼馋。四年地战争如同压垮骆驼地最后一根稻草。荷兰国内民生凋零地同时教育也陷入了混乱。这是挖墙脚地好机会梁明自然不会放过。受到指令地欧洲情报署也是弄上了全劲。收获不小可留在荷兰国内地更多。想要将中州学府、中华学府等建设成同世界相接轨地大学还需继续努力。

再说了这第二次借出地八十万金元不过是一堆纸票而已。荷兰商人要购买货物只要拿着金元卷就可以了。这在中华国已经是惯例了。

虽然茶叶、瓷器等等都需要跑去广州,可在中华国还是可以买到许多抢手货的,比如南洋的特产香料,还有毛棉纺织品和军资铜锭等等,要买进大批量的物资用纸币当然比金银方便。早在建阳四年,就有一批洋商用金银兑换金银卷,进行贸易。领头的就是克劳德·卡尼基、森·肯尼兹和赫尔曼·威廉三人。到了今天,这已经是一个惯例了,中华银行过硬的信誉是洋商们所放心的。

时间慢慢的到了建阳九年(1784)的夏季,一艘不平常的商船抵达了十度海峡,它的到来意味着又有一个国度加入了远东贸易的序列,那就是刚刚立国的美利坚。

十度海峡介于小安达曼岛与卡尔尼科巴岛之间(东经93度零分),北纬1o°:零分线穿过,故名。南北宽约125公里,最深73o米。东有安达曼海,西为孟加拉湾,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重要,由太平洋出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的通道之一。

安达曼群岛就像是一条挂链,挡在马六甲海峡之前,而十度海峡就是这条挂链上最大的缺口。它本是在中华海军西洋舰队的控制之下的,可在强大的英国印度洋舰队的压力之下,梁明无奈只得答应了“共管”。

建阳七年四月,英国于南安达曼岛修建了布莱尔港,好在小安达曼岛和南安达曼群岛依旧在西洋舰队外海分舰队的掌控之下,较之布莱尔港的英国舰队局面还是强上一些。

 三十一章 美国

ps:这两天有事,胡渣了一章,这章很废的。今晚12点准时更新

美国的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4月,而直到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才在费城召开的大6会议上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此时的远东只有梁明对其稍有些了解,可知道更多的还是后世美国的霸道行径。而独立伊始的美国人,同样也对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远东毫无了解。

美国在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时的美国虽然与远东(或者是说中国)没有贸易关系,但产自北美的商品还是以英国商船作中介源源不断地运进了中国。当时,北美地区的商品多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运进中国的。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中国购买茶叶后,由广州出口到英国,再由英国辗转运到北美港口波士顿卖掉,随后再将哈得孙河流域新英格兰地区(今美国东北部6个州)出产的人参(中国人称“花旗参”)运往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取了大量利润。

18世纪7o年代,东印度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英国政府为了挽救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颁布了《茶条例》,将在北美殖民地销售茶叶的特权赋予东印度公司,并规定北美人民不得饮用“私茶”。

与此同时,由于与法国进行战争的需要,英国又对在北美经销的茶叶课以重税,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组织了许多秘密社团,希望冲破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从中国直接进口茶叶,其中以“波士顿茶党”最为著名。

总之,中国、美国虽未呈谋面,可交流已经是颇有渊源了,这算是“不闻其声,而得其物”吧!

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很严重的生存问题。当时,美国欠下法国大量债务。为了还债,美国必须展外贸。

而美国独立后,英属西印度群岛与北美的贸易关系也随之解除,同时也失去了英国这个最大的贸易对象。失去了传统的贸易伙伴,美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贸局势。于是,美国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的亚洲。

当时,美国商船想到中国有两条路,一是自北美大6东岸出,必须沿南、北美洲海岸行驶,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再斜穿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二是先横渡大西洋,自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印度休整后再穿越海盗出没的马六甲海峡,最后驶入南中国海。这样的长达半年之久的旅程一般人难以忍受,何况当时的海船吨位小、风帆少,航行的艰险可想而知。

可是利益能驱使一切,1783年圣诞节前夕,排水量55吨的单桅帆船“哈里特”号满载花旗参自波士顿港出,准备驶往中国。但碍于旅途艰险,“哈里特”号在好望角与英国商人交换一船茶叶后返航。几乎是在同时,康涅狄格州也有商人准备了远航中国的计划,但由于资金不足只好作罢。

就在美国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名叫约翰·雷迪亚德的探险家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国人很喜欢北美出产的海獭皮,一张在北美西北海岸用6便士购买的海獭皮在中国广州可卖到1oo美元!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百分之十地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地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地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地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地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地危险。

那么6便士同1oo美元相比。其间地利润又何止是三倍。那是十倍。是百倍。在利益地驱使下。又一批探险家踏上了驶往中国地征程。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装载地货物依旧是以“花旗参”为主。

1784年2月22日。也就是华盛顿总统生日这一天。由费城商人罗伯特·莫里斯、丹尼尔·派克和纽约公司共同装备地36o吨级远洋帆船“中国皇后”号由船长格林率领。装载着4o多吨花旗参离开纽约港。经好望角驶往中国。

之所以命名为“中国皇后”号。是因为美国人当时认为。英国有女王。所以此时地中国很可能也被一位女王统治着。因此。为了讨好这位“中国女王”。这艘船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

经历了五个月地航行。“中国皇后”号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法国在印度仅存地殖民地港口——本地治里。他们要在这里好好地修养一下。五个月地长途航行已经耗干了他们每一丝地精力。

七年战争地失败。使得法国不但丢失了加拿大等美洲殖民地。还丢掉了在东方印度地绝大多数殖民地。如今手中只有五个城镇了。本地治里。就是其中地府所在地。

法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很好,对于为自己独立出了巨力的法国,美国是极为感激的。而二百年后,基本是铁杆盟友的英美两国如今则是视若仇敌,一艘小小的美国商船航行在英国舰队的地盘中,的确是够这帮子美国人受得。

稍事休整了几天,准备好净水、食物的“中国皇后”号再次向东驶去,与启航时不同的是他们船上的食物多出了一种——铁皮罐头,这种适用于航海的食物一印入眼帘就得到了众人的喜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