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医-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蝶又问:“老先生,先前给你看的方子,治这病有效吗?”

“谁给开的?”

“前面街边一位老铃医给开的。”

汤大夫又拿那方子仔细看了一眼,呆了片刻,这才故作轻松状:“嗯,很对症,用了这药……,能治好她这病……”

“真的?”媚儿惊喜交加问道。

“是的……”说这话汤大夫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媚儿立即来了精神,摸出钱袋,塞在汤大夫手里:“这些银子给您,谢谢!”

汤大夫急忙将钱袋推了回来:“不不,你的病不是老朽看的,老朽无功不受禄,不敢受领。你只需付药费就行了。——柜上,赶紧给姑娘拣药。”

伙计答应了,过来把处方拿去开始拣药。

药拣好之后,媚儿还是坚持付了双倍药费,这才欢天喜地地跟着舒蝶、梦寒走了。

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汤大夫叹了口气,轻轻摇摇头。

拣药的伙计低声问:“先生,那方子真的能治她那无脉之病?”

汤大夫长叹一声:“这方子是治一般阳虚血弱之症的,却治不了这无脉之症,这种病,只怕天下无药可治,这姑娘能活到现在,已是奇迹。所谓医不治必死之人,她这病乃是绝症,这药只能聊作安慰罢了。”

———————————————————

傍晚,杜文浩醉醺醺阴着脸回到了五味堂,也不跟众人打招呼,气冲冲径直回到了内宅,在客厅太师椅上一坐,满身酒气扭着头呼呼生闷气。

庞雨琴跟了进来,见杜文浩神情不对,也不敢多问,吩咐英子泡上香茶。杜文浩接过茶碗,咕咚咚一口将茶喝干了,重重地把茶碗往桌上一顿:“当真是狗眼看人低!”

庞雨琴在一旁太师椅上坐下,低声问:“相公,怎么了?”

“那帮太医局的人呗!个个以为自己是神医,鼻孔朝天,好像走路只靠下巴一样,一付趾高气昂的模样。说话大刺刺的。不停拿话挤兑我,好像我这助教是看

的面子才捞上的,把我看成整个一走后门的登徒子!了!”

庞雨琴小心翼翼问:“不是有钱不收和詹大人在吗?他们也不给面子?”

“他们两在的时候,这些人说话倒还客气,詹大人引荐之后,喝了几杯酒就走了,钱不收有个急症,也走了,他们黄汤也灌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张扬起来,先说了一帮假惺惺的吹捧之言,然后说要跟我切磋医术,后来我才知道,这名曰交流讨教,实际上是考问我来着。不光问的问题是一些最基本的医理,然后拿我的话说三道四,胡乱指责,仿佛我是个初学黄的学徒一般,哼!气死我了!”

“钱不收不是太医丞吗?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总该给你一些面子吧?”

“嗨!但凡能进太医局的人,谁没几分本事?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医术一行,谁又服谁啊?我会治的你不会你会的我不会,大家总觉得大不了半斤八两,就看谁的运气好,能遇到个容易出名的病患,那就一炮走红了间所谓名医,不就是替一些身世显赫的名人治病,这才闻名四海的吗?又有几个真的技压群医人能越呢?钱不收号称神医,在董达县可以,在京城,有几个医者服他呢?暗地里都说他是乡巴佬!都说他只不过运气被皇上选中去给九皇子治病,偏巧他又会治这病,这才碰巧了治好了九皇子的病罢了。在他们看来,这叫狗屎运好,不是真比别人有能耐!”

庞雨琴点点头:“是啊,医者总是不服别人的了。相公既然不开心,要不还是不干了吧,专心在药铺里坐堂问诊乐得逍遥自在。”

杜文浩摇头道:“不好!这差詹题詹大人给保荐的,我要是第一天就让人给气跑了仅他那里没脸说,就我自己,也没脸再在京城混下去的。



庞雨琴道:“这倒对,不过,妾身相信,相公擅长华佗神技,一定能把他们都比下去!”

杜文浩苦笑:“话虽这么说,可今天谈之下,我真的感觉,太医院真是群龙聚首的地方,每一个太医都有他独到之处,相当一部分太医,还都在各自一方被誉为神医的,真要斗医,在临床诊病方面,我虽不输给他们,却也没把握能赢这些人!不过,我知道的很多医术知识他们是不知道的,我原想着到了太医院,把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加以传授,可现在看来,这些人似乎并不在意我的医学,更在意看我怎么丢脸!真让我大失所望!”

“那……,那可怎么办?”

“没事,走一步算一步呗!再说了,把老子惹急了,拍屁股走人!这年头,谁也求不着谁!管他呢!——不说这些了,这大半天,堂里生意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就是……,个……,庄大人的两位小妾来过。”

“哦,她们来做什么?生病了吗?”

“不是,是那个什么媚儿病了,就是以县城明春苑的那个花魁。”

杜文浩心头咯噔跳了一下:“她病了?什么病啊?又是怔仲?我上次就给她看过,说她心口有病,不能生气,也不能太过激动,否则有可能有危险。她偏偏不听,这下好了吧?病得重吗?”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好像摸不到脉了……”

“摸不到脉?是没好好摸吧?”

“不是,阎妙手他们都看了,都说摸不到脉!”

“哈哈,简直笑话,人怎么可能没脉呢?阎妙手这庸医,半桶水都还没搞定,就像一桶水叮咚响了。”

“是吗?无脉真的没法治?”

“嗯!是的!”

庞雨琴有些伤感,尽管她对这媚儿也没什么好感,可是,眼看一条生命就此病逝,再大的仇恨也没有了,轻声问道:“夫君,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救治呢?”

“救治什么啊?无脉懂不懂啊?脉搏是血脉的流动,无脉也就意味着血管里血液不流动了,你想想,血液都不流了,就没办法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资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人才能获得需要的营养。所以,人只要活着,就肯定有脉,没有脉的人,就肯定是死人!”

庞雨琴心头一阵难过,——替媚儿难过,因为她相信,相公的医术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他都说没救了,那这个人肯定就死定了!

杜文浩发现庞雨琴神色有异,奇道:“媚儿当真无脉?”

庞雨琴勉强一笑:“不是的了,我逗你的,人哪能无脉呢,你今天心情不好,咱们早点睡啊。”

“嗯!”杜文浩点点头,他的确感到很不舒服,只想躺在妻子怀里,只有在妻子怀里的时候,才能忘却一切烦恼。

( )

 第162章 太医局授课

天杜文浩在太医局报到,太医局负责教学安排的判长)给他安排的教学任务是担任科专业外舍(一年级)风科的授课任务。

太医局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医科大学,共分三个系,分别是方脉科(内科)、针科(针灸)和科(外科)。又分设九个专业,分别是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疮肿兼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每个专业的学员除了学习本门必修课之外,还要兼修其他专业的学科内容,(元代对此称为“三科通十三事”,在宋代只有九事)

杜文浩担任的是~科专业风科的授课内容,由于风科是方脉专业的必修课,对于科而言,只是兼修课,相当于现代大学里的选修课课程。其重视程度当然比不上必修课了。

杜文浩也不在意,第二天早上头两节是他的课,太医局只有教授才能享受局里专门的小轿接送,也就是说教授才有专车,其他的医学博士和助教,只能自己搭公车了。

好在杜文浩现在的条件很不错了,上次一张处方就卖了十万两白银,不必为钱发愁。他也不想乘轿子,便买了一匹小毛驴,骑着毛驴上班。

太医局就在翰医官院(俗称太医院)的旁边,建筑面积比翰林医官局大,但是,不同的是,翰林医官局在皇城范围内,有小门通外。而太医局则在皇城范围之外,与皇城不相通。

杜文浩骑着毛驴来到门,向门卫出示了自己助教的腰牌之后,进入校园来到办公大院。这里有几排平房,太医局的提举(校长)有单独小院个判局(副校长)在一排,教授在另一排,都是单人单间,而医学博士和助教们,则分别挤在两个大间里人一张办公桌。

杜文浩的办桌在靠里的角落里,他把毛驴交给侍从关进马厩,撩衣袍进了办公室。

里面已经有十来个博士、助教围着堆吹牛佛没看见他似的,没人跟他打招呼,杜文浩当然也不会热脸贴他们冷屁股,也不过去凑热闹自一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课本理理思路。

这课本是刻板印刷的,分段落没有标点,重要字句用大字注明,解释内容则用小字。杜文浩虽然来到北宋半年了,还是不太习惯看这种文字的书籍了翻大致内容了之后,便扔在一边自己理思路,想想准备讲什么。

不多时上课地梆子声响了。

杜文浩拿了讲义。撩衣袍正要出门去上课面走来一个老头。正是太医局负责教务地判局潘国金。

潘判局微笑对杜文浩拱手道:“杜先生今天是第一次上课。局里同僚十分仰慕先生医术。提出旁听先生一堂课。我们商量之后同意了。先生没有意见吧?”

杜文浩发现了潘判局嘴角有一丝讥笑。想起昨日酒宴上。这潘判局对自己也是说话阴阳怪气地。现在又来突然听课这一手。显然存心想出自己地丑。当下淡淡一笑:“大人都已经同意了。我能有什么意见呢?听罢。”

“还有一事。乙大班学员听说先生擅长华佗神技。也想听听先生讲授。所以。我已经决定调课了。上午四个班在一起上大课。先生没意见吧?”

外舍两百人分四个小班。两个小班组成一个大班。必修课是小班授课。兼修课则是大班上课。也就是两个班一起上。现在潘判局提出两个大班一起上。这是很少有得事情。以往只有从太医院聘请德高望重地太医作辅导课时才这样上。现在对杜文浩这个新来地年轻大夫这样上。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