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刘裕低斥道:“你也该改口了,怎么还叫将军,应该称大王才是。”
“刘兄千万莫要怪责兴男。”卫风接过来道:“大王那是给外人叫的,自家人哪来那么多讲究?挨着各自习惯即可,就像嫂嫂,到现在还称我卫将军呢。”
臧爱亲也是老脸一红,带着丝歉意道:“是妾唐突了,妾以后会注意的。”
“诶~~”卫风摇了摇头:“嫂嫂,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纵使我以后称了帝,在你面前,我仍然是卫将军而不是皇帝。”
“好,好!”臧爱亲立时歉意敛去,改而布上了欣慰的笑容,连连点着头道:“妾记得卫将军今日之言,他日在妾面前可别摆出皇帝的架子。”
“他敢!阿母,您可是将军的嫂嫂呢!还是他的外姑!”刘兴男示威性的向卫风挥了挥小拳头!
刘裕、刘娇、刘兴男、臧爱亲与卫风谈笑风声,一派拉家常的闲聊模样,北府诸将均是膛目结舌,受降不是这样的啊,按约定成俗,应该是刘裕满脸羞愧的向卫风请罪,然后卫风大度的豁免,才算是真正的受降,可眼前所见,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这哪有半点受降模样?有关受降内容绝口不提!
还好,刘裕总算回过神来,狠狠瞪了刘兴男,便道:“明王,刘某惭愧啊,今率部出降,不知明王如何安排我北府军将士?”
“父亲,是这样的…”刘兴男抢过来,把卫风对淮陵军与檀道济的安排如数道出。
末了,卫风问道:“这般安排,不知刘兄意下如何?”
刘裕点了点头:“将士们各得其所,如此甚好,明王有心了。”
卫风又问道:“不知刘兄对将来有何打算?可愿为天下人再尽一份心力?”
“这…”刘裕脸面的挣扎之色一闪,就坚定的摇了摇头:“这些年来,刘某亏久家里太多了,既然如今有暇,理当留在家里尽力补偿,明王心意,刘某只能心领了。”
臧爱亲现出了赞许之色。
其实卫风也能理解,刘裕未必不愿出仕,只是他有顾忌,毕竟他是原北府军统帅,如果与老部下一起为自己效力,走动稍微近点,就很容易引来猜忌,倒不如归隐落个清闲。
卫风不置可否道:“刘兄的确是该多陪陪嫂嫂了,但刘兄平灭桓玄立有大功,又剿灭南燕慕容超,这样罢,孤先迁你为清河县公,食邑千户,加太保,若是能走的动,刘兄可陪着嫂嫂与张夫人走走看看,待过个两三年,对我明国有了些了解,再委以要职,如何?”
太保是一品虚官,地位尊崇,但没有实权,还有一种太子太保,专职辅佐太子,地位异常重要,可是卫风到目前为止,并未指定太子,所以这正合刘裕心意,于是施礼称谢:“多谢明王!”
卫风微微一笑,看向了刘穆之,沉吟道:“孤久闻先生大名,不知先生可愿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刘穆之不假思索的深施一礼:“穆之谢过明王好意,但穆之年事已高,身体已大不如前,故乞求明王允穆之归隐山泽!”
刘穆之神色端正,无任何犹豫不甘之色,显然去意已决,卫风只得摇了摇头,叹道:“先生既有归隐之志,孤也不便勉强,今赠先生为乐安县候,食邑五百,望助先生游学乡里,安渡晚年。”
“多谢明王!”刘穆之拱了拱手。
卫风又把目光投向了谢晦,谢晦似乎明白了卫风的意思,看了看刘裕,施了一礼之后,便低头不语。
谢晦表面一派平静,实则心内颇为紧张,他想为卫风出仕,又碍着刘裕的面子,一时难以决断。
卫风淡淡道:“宣明(谢晦表字),你与灵运(谢公义表字)都是天纵之才,同出于陈郡谢氏,你二人之间存有嫡庶之争,又彼此或有些不服,但这些孤不想过问,宗族之事,你们自己处理,孤只盼你二人在朝堂上能同心协力,为国谋利,为民谋福,如何?”
谢晦浑身微震,又下意识的看了眼刘裕,刘裕的目中现出了鼓励之色,于是一躬到底:“但凭明王安排。”
“好!”卫风拉住谢晦的手,哈哈笑道:“来,诸位将军都请里面说话,入了城咱们再细细斟酌各位的去向。”
北府众将有些心思机灵的都是暗生失望,卫风给刘裕加官进爵,那是应该的,试图招揽刘穆之,也没人有异议,毕竟刘穆之的才能有目共睹,可是在许了谢晦以重用之后,就不问自己了,显然是自己的地位不重要,至少比不上谢晦,这让有些人的心里生出了去意。
卫风略微一扫众人的表情,暗暗点了点头,对于北府诸将,除了檀道济等极少数有才能,有操守的将领,大多数人他都不愿使用,只是因着刘裕,话不方便说死,所以故作轻视样,希望他们能心领神会,自己提出归隐,卫风宁愿多补偿些钱财。
刘裕与刘穆之互相看了看,似乎揣摩出了卫风的心思,相对苦笑之后,刘裕连忙欠身示意:“明王,请!”
卫风拱了拱手,昂首大步向城内走去。
谢晦却似是想到了什么,跟在后面问道:“大王,不知您打算何时入建康?”
卫风寻思道:“入建康不急,先取下关中也不为迟。”
谢晦摇了摇头:“晦以为大王应先往建康一行,纵使您立志于统一天下之后再登基称帝,但建康情况特殊,尚有晋主,您须妥善安置,另建康士人密布,您去见一面,至少也能安定其心,否则时日深久,恐怕会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卫风一想,还真是这样,当即点点头道:“不错,是孤疏忽了,待此间事了,孤便往建康坐镇,不过,还得请刘兄先着建康北府军维持住秩序。”
正说着,卫风现出了欲言又止之色,几经斟酌,还是没能出口,他本想请刘裕把刘敬宣拿下,可是刘敬宣怎么说都是刘裕旧主之子,由刘裕出手终是不妥,虽然刘敬轩有循逃的风险,但天下都是自己的,跑能跑到哪去?
刘裕仿佛看出了卫风的迟疑,他也不愿意去抓捕刘敬宣,于是赶紧应道:“请明王放心,刘某入城即办。”
刘裕的态度使卫风彻底绝了借刘裕这手捉拿刘敬宣的心思,在点了点头之后,就迈开大步向城内走去。
第五六九章逃奔柔然
随着卫风,大批明军跟入城内,首要是申明政策,收编北府军,刘裕则带着诸将与卫风等人来到郡牙,签发了作为北府军统领的最后一次命令,除了要求建康驻军维持秩序,另外便是要求青兖与扬豫各郡的守军向明军就地投降。
而北府诸将,果然有很多人提出了辞逞,卫风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下,就根据级别给予大批金银布帛允其离军。
从第二天开始,明军各部分持着刘裕手书往各地去招降收编。
其实北府军将士被对收编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忿,却又自上至下无不纷纷松了口气,毕竟明军实在是太强,强的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投降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只不过,这对于刘敬宣来说是无比的煎熬,刘敬宣并没有随刘裕出征,他在北府军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边缘化了,看在刘牢之的面上,才被任为晋陵太守,镇守晋陵。
在卫风进入谯的五日后,也就是二月初六,刘敬宣接到了刘裕率北府军投降的消息!
“砰!”的一声巨响,刘敬宣重重一擂几案,怒道:“该死的刘寄奴,果然成不了大事,父亲被那姓卫的逼死之后,他趁机窃取了北府军大权,如果他真能带领北府军立下赫赫威名,这倒也罢了,老子把北府军让给他又算得了什么?这点气量我还是有的,可他偏偏不战而降,把父亲的心血拱手让人,该死!”
同样被刘裕排挤。与刘敬宣搅在一起的司马休之其实也明白,刘敬宣表面上愤怒怨恨,实则心里充满了恐惧,谁落到卫风手上,甚至包括他司马休之在内都有可能活命,唯独刘敬宣不行。
当年杀死王恭的首恶司马道子父子、刘牢之、高雅之与刘敬宣五人当中,司马道子父子被灭了族,刘牢之被卫风擒住,缚于王恭灵前由王蔓杀死,高雅之因谋反死在了前南燕主慕容德手里。只有刘敬宣还存活于世。于情于理,卫风都不会饶他!
“咳~~”司马休之轻咳一声,劝道:“万寿,事到如今。发牢骚于事何益?明军不日将至。还是好好想想该何去何从罢。莫非你甘愿束手就擒至王恭灵前任由斩杀?”
“老子好恨啊,当初没在山阴取了那对奸夫淫妇的狗命!唉!一时手软,留下了心腹大患!”刘敬宣很不甘心的仰天咆哮了一阵之后。浑身一软,瘫倒在了地榻上,颓然道:“即使我入关中投奔姚兴,但姚兴自身难保,那姓卫的大势已成,他日兵围长安,姚兴必会将我交出以换取赦免的机会!
天下虽大,却无容我刘敬宣之地,难道我要隐名埋姓,惶惶不可终日?不!我父当年大破秦军,揭开了淝水大捷的序幕,后来更是一手把北府军带向了辉煌,虽功亏一筹,却青史永铸!我刘敬宣身为刘牢之之子,岂能如狗般东躲西藏?”
猛然之间,刘敬宣刷的站起,狞笑道:“既无生路可走,那索性玉石俱焚便是,北府军中还有些跟过我父亲的老人,我府上也有几个忠仆可用,不如振臂高呼,抢在明军到来之前,攻下京口、建康,说不定尚有一线生机!”
司马休之吓了一跳,连忙道:“万寿,不可鲁莽啊!”
“为何?”刘敬宣瞪向司马休之,厉声道:“为何不可?莫非老子坐在家里白白等死?哦~~我明白了,你和那姓卫的无冤无仇,你只要愿意象条狗一样的活着,他为落个好名声,必然不会杀你,也罢,贪生怕死乃人之常情,我理解你,念在你我的交情份上,你走吧,我也不为难你,快走啊!”
“唉!”司马休之重重叹了口气,解释道:“万寿,你误会了,天下是我司马家的天下,我宁可死,也绝不会给那姓卫的做臣子,我又怎会弃你而去?我之所以阻挡你,是因为你即使攻下了建康,但明国大军一来,你有几分把握守住?”
刘敬宣顿觉六神无主,急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你说,我究竟该如何?”
司马休之不急不忙的向北面一指:“休之愿与万寿去投柔然。”
“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