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罅チ龊海袷髑碇ψ餮搪堋<冈陡筛辍!蔽也换岽蛘棠憔推鄹何野伞!耙坏┕槲悸玻蜓索尴ァW钍遣只蚀敲砣眨谭挥套啾鹄敫琛4估岫怨稹!笨此湍敲创蟮愠鱿ⅲ估岫怨稹W孀诮交僭谑掷铮缘闷鹆凶媪凶冢缘闷鹄杳癜傩章穑康比凰拇时惹捌谀切┤说拇市吹们慷嗔耍郧岸际悄心信氖拢铀强家饩呈即蟆K淙灰彩峭龉ゼ遥质峭裨迹呛苡泻婪诺囊馐对诶锩妫罄葱闯梢唤核蚨鳌
宋朝是词这种文学形式最发达,最繁荣的时候。宋词的繁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当中,词应该是适应市民的发展,也就是说跟后世的明清小说一样。词是通俗歌曲,它势必要适应市民的需要,市民整体就需要生命与爱情的永恒主题。当然人家这个通俗歌曲是通俗,今天的歌曲是俗,不通。
另一个原因是宋代的矛盾尖锐,宋词正好用来表现爱国精神,所以词在宋朝才能发展出豪放派。苏轼就是豪放派的创始人,前面提过这个诗是言志的,词是言情的,那么苏轼他就相当于拓宽了词的路子,是以诗入词。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意境和李白的两句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差不多。其实李后主的时候,词的意境就大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面提到李后主的时候说,词的意境乃大,由伶工之词,变成文人士大夫之词。到苏轼就更了不起,跟他相对的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柳永,《雨霖铃》里“寒蝉凄切”的那主儿。刘永本来已经考中了进士,宋仁宗一看他的名字,就问:“莫非填词之柳三变乎?”回答说正是,就给他一笔勾销了,名字边批上四个字,“且去填词”。你整天写这玩意儿,淫词艳曲的东西,让你做官有失朝廷的体面。所以柳永他更加放浪形骸,奉旨填词,贫病无医,还是*凑钱埋葬了他。所以行业里面供奉老师是供孔圣人,练武的供关云长或者岳鹏举,唱戏的供唐明皇,妓院里供祖师爷柳永,行业神。
13 汉化未升级版本的下场(3)
女词人李清照应该属于婉约派,成就很高。她正好经历亡国丧家之痛,就是靖康之变,她多年收藏的古董全都毁了。辛弃疾是豪放派,所以豪放派又叫苏辛派。辛弃疾当年是北方义军,抗金义军的领袖,带着一万多人投奔南宋,一曲《鹧鸪天》,令人唏嘘不已。“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鞘,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也是毕生壮志难酬,一心就是想着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结果这个南宋是奸相辈出的年代,其中奸相韩侂胄北伐,拉大旗扯虎皮,让辛弃疾做参谋长,老头特高兴,夜里喝高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终于有报国的机会了,当参谋长。结果北伐失败,韩侂胄脑袋都被送到金国,老头可能郁闷死了。豪放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南宋这些爱国文人的词。
最著名的还有一个叫陈亮的,陈亮是跟陆游、辛弃疾这些人齐名,他有一首叫《送章德茂大卿使虏》的词。章德茂是一个人,每年宋朝要派使者去金朝贺,所以他写了一个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下阙特别有意境,“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被金占的中原地区,当年是尧舜禹的地方,这个里边应该有人耻于向胡人称臣。“万里膻腥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这个地方已经被胡人给占领了,所以膻腥如许。“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胡人的运气,超不过一百年,太阳永远是在天上!那种意境和精神非常奋发向上,不像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很消极郁闷。
陆游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陆游的诗,可能是诗人里面传下来最多的,大概是传下来9600多首诗,100多首词。如果不算诗人,写诗最多的应该是乾隆,四万多首诗,但是他那个没法看,以文为诗,白的要命。四万多首,一天得写几首,一个人干掉全唐诗。
但是真正的诗人作品最多的是陆游。梁启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陆游:“诗界靡靡千年风,兵魂消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就是说只有陆放翁的诗是写的最棒的!因为陆游也是文武双全,活的时间挺长,80多岁,一生壮志难酬。“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盼不来,所以他最后死的时候都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什么时候驱除鞑虏,上坟的时候记得告儿我一声。当然他死后没几年金国就也灭亡了,但却兴起了更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幸亏老头活着时没看见。
外国语骂街
接着另一个成就是话本。
话本实际上就是小说。比如说《三国演义》的故事,话本里就有,闻刘玄德败,大家就流泪,听见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桌子鼓掌。实际上一直到唐朝,都是以曹魏为正统。因为晋是继承的曹魏,所以陈寿写《三国志》,曹魏是正统,蜀汉和孙吴不是正统。到以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隋唐在内,都是继承晋的意思,以曹魏为正统蜀汉为奸逆。只有到了宋朝,才把蜀汉当做正统。因为之前是强调谁占中原谁就是正统,现在宋朝丧失了中原,难道能说自己不正吗,所以他就强调王道所在才是正统。长安洛阳不算正统,王道才是正统,现在我王道跑杭州来了,我依然是正统。那次说来,虽然刘备跑成都去了,他是汉之王道,也是正统,地处蜀地,王乃汉王。
宋朝的这种思想观念,使得《三国演义》这些本子的底稿在宋朝就形成了。你要是中午的时候打出租车,会发现十个司机可能有一半在听评书,田连元、单田芳,他们普及历史知识主要就靠评书。评书讲的那个东西,距离历史的真相其实很远,但是大家爱听,这种东西深入人心。我小时候听,现在不听了,一听就笑,太搞笑了,刘秀怎么杀功臣,那是刘邦,刘秀是不干这事儿。但是这个东西很故事化,市民就爱听闲话,所以才深入人心。
元朝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元曲。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作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曲为什么在元朝广泛推广,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这帮人快马弯刀征服了中原,就不觉得文化有用,文化有用能被我们打成这样吗。所以整个元朝90多年才开了16次科举,文化几乎没有出路了。*时代,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这就是蒙古人定的。什么叫臭老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比*低一等,比乞丐高一等而已,所以九儒,儒生就是臭老九。臭老九的时代,知识分子没有科举,就做不了官,他们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满腔愤懑,诉诸笔端。写什么东西最能引起共鸣,元曲。
就像电视剧剧本,你写小说我不看,蒙古人不认字,你写剧本,演出来大家都能看。《窦娥冤》“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堪贤愚枉做天。”这骂谁?骂朝廷,蒙古人傻,也不懂汉语,听不懂什么意思,要是搁汉化比较厉害的清朝,那完了。清朝皇帝汉话水平太高,一听就明白。你骂蒙古没关系,傻不拉叽你骂吧!反正我听不懂,我就知道羊腿好吃,这就挺好!于是上面傻统治,下面猛骂街,助长了元曲的成熟和流传。
1 乞丐身子皇帝命
假和尚化缘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应天就是今天的这个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厮长得那模样,哪有一点帝王福相啊。那脸跟那个鞋拔子似的。对,就像鞋拔子,又像瓦刀,跟瓦刀似的满脸麻子。这是明太祖真容,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帝似的是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所以这玩意儿没法弄。
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会志愿者,领一帮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和尚化缘?化缘的全是骗子。中国的僧人只要化缘就全是骗子,中国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你像东南亚小乘佛教,那僧人都是化缘的。这化缘在中国推广不开。就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这算什么呀?这不是要饭吗?那多丢人,九儒十丐比儒士还低级。东南亚那小乘佛教国家,它的僧人是过午不食,一天就吃两顿饭。中国僧人不行,因为我得干活,我吃两顿饭我下午腿软。所以你大街上碰见僧人化缘,你别理他,那都是骗子。那回我碰上一个,阿弥陀佛。得,打住,打住,你蒙谁,你蒙我?你冒充什么不好?有本事你冒充警察。我掏出十块钱,我说你把《心经》给我背一遍,他都听不懂,他说《心经》?没听懂。我说我起一头,你能往下背,十块钱就给你。你僧人哪有不会背《心经》的?那不会,我说就是那忽悠人的玩意儿。
臭要饭登基
朱元璋后来参加红巾军,慢慢地混壮了。所以这家伙贼王八出身嘛,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这种王八蛋一当政,必然是采用*。你看那个世界历史上,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贼王八出身嘛。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上台之后就搞*的?没有,是吧,没听说过。准都是这么一帮人,之前寒酸,我可有今天了,我折腾死你们。包括现在那贪官污吏都是,十四岁以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不就是吗?从前我穷得不行,所以我一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