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句子的情感很细腻复杂,没人能说清楚。别相信书上的注解,都是胡说八道的。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境遇,不是感叹找对象没找着,小李子都是借事儿来说自己的事儿。
唐朝知识分子,感叹自己做不上官,写了一首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暗自伤。”就是说一个穷女孩嫁不出去,“谁爱*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你把眉毛画长了没有用,没有人娶你,你只能给人缝衣服,“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年辛辛苦苦做的漂亮衣服,都是给别的新娘子穿。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服装行业的,其实就是写他自己,因为他做不上官。古人写诗没有直说“我当不了官很痛苦”的,都是托物言志。比如说,那姑娘做衣服很痛苦,所以我很痛苦;那哥们儿电脑又蓝屏了,所以我很痛苦,都是这样表达象征意义的。李商隐也是一样。
李商隐的咏史诗写得非常好,他写杨贵妃跟唐明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你唐玄宗做了四十年皇帝,国破家亡连媳妇都保不住,你什么玩意儿。“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不是损这个皇帝,但是意境在这儿摆着,所以诗歌写得好不好,就看意境。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 不和谐的大合唱 大葱同化法
开始讲宋元了。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期。
先秦是第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第二个是在魏晋南北朝,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时候,把五胡都给胡进来了。
第三个就是在宋元时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其他国家很多古老民族都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些民族发展到今天能够薪火相传、子孙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不断的融合的产物。
我们的民族是比较庞杂,比较杂就意味着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各自文化交换的几率比较高,这样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就都比较聪明,遗传基因越来越优秀。你看印第安人他跟我们同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但为什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还处于史前文明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太封闭,没有交流。他一千多个部落有两千多种语言,张村说的李村不懂,李村说的王村不懂,不懂还不去统一语言,各自摸黑发展。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张村知道螃蟹可以吃,李村还把它当毒虫;李村知道鳄鱼不能惹,王村还老有人去喂鳄鱼。如此一来,繁衍下去总是舅舅外甥女、表哥表妹、姑妈跟侄子这种系,那这不民族就完蛋了嘛。黑人也一样,他的民族这么落后,就因为他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部落的概念。
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民族融合的产物,先吸取少数民族更合理的知识和优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文化把他们同化。就像南方人来我们小区住仨月,我学习你优秀的地方,学完了之后顺便给你同化了,你以前吃的是米饭,我把你弄得和我一样吃面条烙饼,吃香菜大葱和包子。中国经过前面两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现在迎来了第三次香菜大葱同化法。
播乱五十秋[见图528,p267]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被他的藩镇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灭唐之后,建立了梁。17年后,梁被后唐代替。后唐完了是后晋、后汉、后周。等于这黄河流域53年的时间换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最长的是后梁,17年,最短的是后汉,只有4年,4年还换俩皇帝。[见图529,p268]
所以后人写诗就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帝,播乱五十秋。”50年14个皇帝,那你想这些皇帝大多数都是怎么死的?就是非正常死亡,被人做掉了那种。如果是盛世王朝,汉武帝在位就长达54年,比五个朝代加起来还多一年,康熙爷是61年,乾隆爷要算上太上皇63年,辽朝还有好几个皇帝在位四五十年的,西夏也有。一朝的一位太平天子就堪比五朝,可见这五朝有多乱。
为什么他能那么乱?就是因为他每一个皇帝都是前一朝的大将、藩镇。他们手握重兵,打仗的货全在手里,干吗不抢位子。比如那个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就公开讲:“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不是说当皇帝的没种,而是说,当皇帝的难道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吗?还不是谁胳膊粗、谁拳头大谁就当老大呗。所以这样一来,国家不像个国家,倒像个帮派,谁能打谁当头儿,当然更替得很快了。
天上掉馅饼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今天的河南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年号建隆,都东京。这个东京不在日本,而是指开封。宋朝有四个首都,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商丘),另一个是北京大名。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中国还在五代十国这种分裂局面下,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削平了南方。宋太祖也是因为他做了禁军大将,手握重兵,才能消平南方,篡权换代。 消平南方之后,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太祖皇帝驾崩之后,皇位采取兄终弟及,由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为光义)即位。这个人即位之后就是宋太宗,所以北宋是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才算把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但是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
宋朝跟汉唐这样的王朝是没法比的,因为他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我们可以看到跟北宋并存的政权有北边的辽、西边的西夏、云南的大理,另外还有回纥和吐蕃。
这些个政权里边,地盘最大的实际上是辽,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今天俄语里边的中国两个字,就是发契丹的音,念不好就听成是你大爷。所以说北宋并没有完成中国统一,他连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部分都没有得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 史上代价最大的一顿酒
天才看一半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他篡权的时候那叫一个水到渠成。
当时正好后周世宗柴荣驾崩,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恭帝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所以赵匡胤等于是欺负人家后周孤儿寡妇,这样的话他篡取政权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当然,他篡权之后得保证自己的政权长久。自己是造反派,当然怕造反的人,所以他就问宰相赵普,之前的政权为什么不能长久。
这个赵匡胤本人呢是高干子弟出身,他爸爸和他爷爷都是军区司令一级的干部,然后他的曾祖也是知州、知县,就是那种地委书记或者县长之类的干部,所以他属于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赵匡胤从小就整天不好好念书,打架,打到进公安局。公安局一看这是军区赵司令的儿子,不敢管,给他放出来。他又是一个比较豪侠的人,精通武艺,今天咱们中华武术里还有太祖长拳这种套路,还有64路盘龙棍,都是当年赵匡胤发明的,他是一个武将。
赵匡胤认定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这哥们儿天资聪颖,是一个典型的无师自通型知识分子。怎么个无师自通法?就是赵普这哥们儿不看书,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赵匡胤跟赵普聊天,赵匡胤问赵普,他说“为何唐季以来,帝王凡易八姓。”为什么自从唐朝末年以来,那帝王换了八个姓。“吾欲为国家建长久之策,卿谓计将安出?”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怎么能为把国家政权维持得久一点。这个赵普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跪下回答:“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老大,你说这话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气,前面的国家更替那么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的缘故。藩镇就是那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尤其武将,他们的权力太重,比皇帝的权力还重,故而助长政权更替。“今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你现在要想治他们,也没别的,就夺他们权,收他们兵,控制他们的钱粮,天下就肯定没事儿了。宋太祖听到这儿非常高兴:“卿勿复言,朕已喻矣。”你不用再说了,我听明白了。所以他就开始这么做,从三个方面入手治这帮人,权、兵、钱。一个藩镇没权,没兵,没钱,能干个甚?谁还听你的,这不就完了嘛,问题解决了。
我是被逼的
宋太祖决定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意思就是,没有职业军人。唐朝以前中国的兵都哪来的,就是平时您种地,然后到打仗的时候您就上,不用为了打仗成天在那儿练兵。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叫折冲府,一个折冲府是1800人,由折冲都尉一人管辖。如果有战事爆发,朝廷临时选将率领折冲府的部队去打仗,打完仗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比如这次打突厥,皇帝调山东的折冲府,然后由左卫大将军指挥。下次可能打回纥,还是左卫大将军指挥,但可能调的是陇西的折冲府了。这样的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相互有了短暂感情也能转瞬分开,就不会造成叛乱。
平时他的业余的身份是军人,他的主要身份是农民,职业农民业余士兵,平时种地,打完就散,而且兵和将之间没有长期的磨合,大将都不知道派给自己的军队有没有战斗力,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强。所以到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搞募兵,你自己招募军队,招募职业军人。职业军人一存在,战斗力是上去了,问题就是谁招的兵他就听命于谁,容易对中央构成威胁。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这么一码事。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管辖咱今天的河北、山西、辽宁这三省,然后麾下精兵十五万,中央军才十二万,典型的君弱臣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