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血-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爱卿,朕今天找你来,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

“为皇上效力,是微臣的职责,请皇上下旨。”

“嗯,朕要你去找几个人。”

“找人?”冯可宗心中闪过一丝念头,皇帝不会又要他出去找美女吧。

“对,找人,朕要你找的第一个人是在江阴,他叫阎应元,任江阴典史,第二个人叫宋应星,朕记得他是江西人,具体地方朕忘记了,朕会给你便宜行事的权力,第三个人你不必去找,朕会直接下旨向郑芝龙要人,让他的长子郑森带兵前来京城护卫,第四个朕只知道江南有一家姓戴之人,精擅火器,你若是能找到就找,找不到也没有关系,第五个……算了,就这几人,你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将他们带到应天府来,朕没有时间了。”王福还想搜肠括肚找出一此明末的杰出人才来,只是一时想不起,只得暂时罢了。

冯可宗越听越惊讶。皇帝交给他地事不是难办。简直太轻松了。锦衣卫本来干地就是侦缉地工作。找人抓人是本行。只是不知为何皇帝连一个江阴小小地典史也知道。

只是冯可宗深知言多必失。向来沉默寡言。即使有疑问也不会向皇帝问出来:“微臣遵旨。”

“记住。找到了人你们必须好生相待。不可无礼。这些人朕有大用。”

要想顺利地逃出去。光靠葡萄牙人当然不行。若没有保护自己地力量。即使逃了出去。也会成为别人手上地肥羊。来远东地葡葡牙人也好。西班牙人也好。他们当中强盗、杀人犯一大堆。王福如何敢把自己地安全完全放在这些人手中。

阎应元能以江阴小城。数万老弱抵挡满清二十多万大军八十余天。想来练兵肯定有一套。一年地时间应当可以练出一支精兵。只要有五千人。王福对自己地安全就有了保障。这几个人当中。阎应元无疑是最重要地一人。至于郑森。那就是要借重郑家地船队。

“微臣明白了。”

看到冯可宗下去,王福才松了一口气,才感觉到口渴难奈:“来人,上茶。”

“皇上,茶来了。”两名清秀的宫女端着茶战战兢兢的走了上来,王福从一人手中接过茶水喝了一个底朝天,挥手让两名宫女退去。

两名宫女如蒙大赦,急急退下,虽然皇帝喜欢玩宫外的母女,倒是对宫内的女子秋毫无犯,但听说皇帝昨天已经下令停止宫外搜寻女子,谁知道会不会将兴趣转到宫里,皇帝从洛阳逃难过来,妻妾子女都失散,如今后宫中空,幻想飞上枝头成凤凰的宫女不少,但对于皇帝如此胖大的体形实在让人望而生畏,仅仅一下多月,被皇帝玩死玩残的女子就有十几人,不由宫女们不害怕。

其实宫中漂亮的宫女不少,王福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弘光喜欢让锦衣卫到宫外搜寻母女,这大概是家花不如野花香吧,福王原本就长在王府,对于宫女模样的女子早已经玩厌了,才会寻求刺激,专门玩母女同台。

这么多宫女整天眼前晃动,要说王福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只是现在么,还是先想想如何保住命再说吧。

江阴县城,知县林之骥从衙门回来,刚要脱下官袍,一名家丁匆匆进来禀报:“老爷,门外有二名锦衣卫求见老爷。”

“啊。”林之骥这一惊非同小可,差点瘫倒在凳子上,历来锦衣卫找上门来都没有好事,轻则花钱免灾,重则全家抄斩都有可能,回过神来,林之骥连忙振了衣冠,向门外冲去,这个速度简直比一般的小厮都要快,急得那名家丁在后面大喊:“老爷,慢点,慢点。”

林之骥冲到院门后,果然见到院外有两名身穿锦衣卫衣裳,身挂鸳鸯刀的锦衣汉子,他连忙行礼:“下官拜见两名大人,还请大人屋里坐。”

两名锦衣卫却没有如同林之骥所想的那样先来一个下马威,反而和颜悦色,其中一人道:“林知县,此番我等经过贵县是为寻人而来,坐就不必了,只要林知县告诉了我们那人住处,我们马上就要赶过去。”

听说与自己无关,林之骥才松了一口气:“两位大人尽管吩咐,小县必定知无不言。”

“那好,还请林知县告之我等贵县典史阎应元的住处。”

“阎应元?”林之骥吃了一惊:“好教两位大人得知,小县典史姓陈名明遇,阎应元为我县前任典史,已经离职了。”

“离职了。”两名锦衣卫面面相觑,找阎应元是锦衣卫指挥使亲自交待下来的任务,两名锦衣卫本来就只要到江阴走一趟就可以了,没想到阎应元已经离职。

“那林知县可否告之我等阎应元去了何处?”

“这……”林之骥迟疑了一下才道:“阎典史在本县期间,盗贼断绝,他本是应功升为韶州英德县主满,至于现在他在不在英德县就非小县所知了。”

韶州,两名锦衣卫暗暗叫苦,从这里到韶州何止千里,这下可要跑断腿了。

……………………………………

今日第三更

现在才二百四十来票,连五百票的一半都不到,看来大家知道老茅码字辛苦,不必四更了。

第十九章求将(四)

两名锦衣卫无奈,只得告辞而去,走过一段路,一名锦衣卫咦了一声,突然道:“不对。”

“怎么不对?”

“你想,若是阎应元当真到韶州任县主薄的话,这个林知县说话何必遮遮掩掩?”

另一名锦衣卫回想了一下,林之骥刚才说话是确实如此:“奇怪,这个林之骥何必要说谎话。”

“你忘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了,这个林之骥必定与阎应元交好,担心我们要缉拿阎应元,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林之骥等下肯定会派人去通知阎应元,我们只要悄悄跟着那人就成。”

“妈的,这个林之骥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把我们当猴耍。”一想起要是自己当真跑到韶州还找不到人,那名锦衣卫更是恼火:“不行,我们直接到林府找他要人,若是再敢谎言相欺,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吃素的。”

“算了,算了,正事要紧,我们只要跟着他派出来的人就是了,省得节外生枝。”

另一人不甘的道:“便宜他了。”

两人重新返回林之骥的府外,果然,他们刚刚返回,林府里就出来一个家丁,四处张望了一下就朝南面一条小路走去,两人连忙跟在身后,那名家丁从林府出来,除了开始时四周张望了一下就一直埋头赶路,他大概觉得没有人敢跟踪知县府出来的人吧,因此两名锦衣卫跟踪的异常轻松,直到看见那名家丁走进了一座匾额上写着陈府的宅院。

不是阎府,这让两名锦衣卫有一点失望,他们还以为只要跟着这名林府家丁就可以直接找到阎应元,他们只得在外面等下去,不久,那名家丁就重新出来,向林府的方向返回,两名锦衣卫不再迟疑,在家丁行到半路时突然截住,那名家丁见到突然现身的锦衣卫大吃一惊,转身就想逃,无奈前后都被一名锦衣卫堵住,那名家丁只逃了十余步就被迫停了下来。

面对锦衣卫的审问,家丁刚开始还咬牙不说,不过,被吓唬几次后还是老实的交待了出来,他刚才确实是得到县令林之骥的吩咐,向现任江阴典史的陈明遇通知锦衣卫寻找阎应元之事。

原来数年前阎应元确实升为韶州英德县主薄。只是因为母亲生病。刚刚上路又返回来。后来一直没有赴任。如果是在宋朝。士大夫不当官会被传为美谈。王安石曾多次拒绝皇帝让他出仕地旨意。结果负天下名望三十年。一入朝就成为宰相。可是在大明却没有这样地美事。皇帝要你做官。你不做官那就是抗旨。杀头。充军都有可能。林之骥才会听到锦衣卫查找阎应元时故意将歧路上引。又马上派人通知陈明遇。让他转告阎应元。

“阎应元现在到底在何处?”

问到关键问题。家丁又吞吞吐吐起来。咬着牙不肯吐露。稍壮地那名锦衣卫大怒。就要动粗。别一名稍瘦小地锦衣卫连忙拉住他。和颜悦色地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找阎应元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皇上下令亲自召见。要为阎大人升官加赏。你若是不说。耽搁地不但是阎大人地前程甚至可能是性命。”

“这……”家丁半信半疑。阎应元在任上颇有建树。在阎应元任典史之前。江阴城曾遭到数次海寇入侵。江阴城居民不但财物损失惨重。一些人还丢了性命。阎应元就任典史后。又遇到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条船进犯。阎应元三箭射死三人。顾三麻子士气大溃。不得不退兵。江阴靠近大海。又有盐盗经常杀人越货。阎应元率人一一平服。阎应元要去英德县赴任时。江阴百姓曾满城相送。又请人为阎应元画像作为留念。可以说在江阴城。阎应元地威望比县令林之骥还要高。

“你若坚持不说。不但阎大人要倒霉。你也要倒霉。你全家都要倒霉。你这是违旨。违抗圣旨是什么罪名。你知道吗?”稍壮地锦衣卫用阴森森地语气道。

“两位大人。我说。我说。典史大人不在城中。他在城外矽下脚下庄院居住。”家丁终于受不住压力说了出来。阎应元虽然数年前御任。江阴城百姓依然习惯称呼他为阎典史。只要有阎应元存在。江阴城就不惧怕什么海寇。盐匪。

“好大的庄院。”此时两名锦衣卫和那名家丁已经站在江阴城外矽山脚下,一座占地广阔,青砖绿瓦的庄院依山而建,站在庄院外面,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而来。

一个典史能建起如此大的庄院,若不是本身生于豪富世家,便是手段了得,否则即使是贪污受贿,也不可能聚敛出如此家财。

“铮、铮、铮。”站在门外,里面一阵兵器撞击声传来,两名锦衣卫互相对望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咚、咚、咚。”那边家丁已经敲起门来,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壮实的青年来:“你找谁?”

家丁朝两名锦衣卫指了指:“是两名锦衣卫老爷要找典史大人。”

青年朝两名锦衣卫的方向看了看,脸色一变,喊道:“快来人,有锦衣卫要找阎大哥的麻烦。”

“哗啦。”刹时间从庄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